重要論述
1949年6月15日
毛澤東(dong) 在北平召開的新政治協商會(hui) 議籌備會(hui) 議開幕典禮上講話。他指出:這個(ge) 籌備會(hui) 的任務,就是完成各項必要的準備工作,迅速召開新的政治協商會(hui) 議,成立民主聯合政府,以便領導全國人民,以最快的速度肅清國民黨(dang) 反動派的殘餘(yu) 力量,統一全中國,有係統地有步驟地在全國範圍內(nei) 進行政治的、經濟的、文化的和國防的建設工作。必須打倒帝國主義(yi) 、封建主義(yi) 、官僚資本主義(yi) 和國民黨(dang) 反動派的統治,必須召集一個(ge) 包含各民主黨(dang) 派、各人民團體(ti) 、各界民主人士、國內(nei) 少數民族和海外華僑(qiao) 的代表人物的政治協商會(hui) 議,宣告中華人民共和國的成立,並選舉(ju) 代表這個(ge) 共和國的民主聯合政府,才能使我們(men) 的偉(wei) 大的祖國脫離半殖民地的和半封建的命運,走上獨立、自由、和平、統一和強盛的道路。這是一個(ge) 共同的政治基礎。又指出:中國必須獨立,中國必須解放,中國的事情必須由中國人民自己作主張,自己來處理,不容許任何帝國主義(yi) 國家再有一絲(si) 一毫的幹涉。中國的革命是全民族人民大眾(zhong) 的革命,除了帝國主義(yi) 者、封建主義(yi) 者、官僚資產(chan) 階級分子、國民黨(dang) 反動派及其幫凶們(men) 而外,其餘(yu) 的一切人都是我們(men) 的朋友,我們(men) 有一個(ge) 廣大的和鞏固的革命統一戰線。這個(ge) 統一戰線是如此廣大,它包含了工人階級、農(nong) 民階級、城市小資產(chan) 階級和民族資產(chan) 階級。這個(ge) 統一戰線是如此鞏固,它具備了戰勝任何敵人和克服任何困難的堅強的意誌和源源不竭的能力。我們(men) 所反對的隻是帝國主義(yi) 製度及其反對中國人民的陰謀計劃。任何外國政府,隻要它願意斷絕對於(yu) 中國反動派的關(guan) 係,不再勾結或援助中國反動派,並向人民的中國采取真正的而不是虛偽(wei) 的友好態度,我們(men) 就願意同它在平等、互利和互相尊重領土主權的原則的基礎之上,談判建立外交關(guan) 係的問題。中國人民願意同世界各國人民實行友好合作,恢複和發展國際間的通商事業(ye) ,以利發展生產(chan) 和繁榮經濟。還指出:中國民主聯合政府一經成立,它的工作重點將是:(一)肅清反動派的殘餘(yu) ,鎮壓反動派的搗亂(luan) ;(二)盡一切可能用極大力量從(cong) 事人民經濟事業(ye) 的恢複和發展,同時恢複和發展人民的文化教育事業(ye) 。中國人民將會(hui) 看見,中國的命運一經操在人民自己的手裏,中國就將如太陽升起在東(dong) 方那樣,以自己的輝煌的光焰普照大地,迅速地蕩滌反動政府留下來的汙泥濁水,治好戰爭(zheng) 的創傷(shang) ,建設起一個(ge) 嶄新的強盛的名副其實的人民共和國。這篇講話收入《毛澤東(dong) 選集》第四卷。
1953年6月15日
毛澤東(dong) 主持召開中共中央政治局會(hui) 議並發表講話,首次對黨(dang) 在過渡時期總路線和總任務的內(nei) 容作了比較完整的表述:“從(cong)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到社會(hui) 主義(yi) 改造基本完成,這是一個(ge) 過渡時期。黨(dang) 在過渡時期的總路線和總任務,是要在十年到十五年或者更多一些時間內(nei) ,基本上完成國家工業(ye) 化和對農(nong) 業(ye) 、手工業(ye) 、資本主義(yi) 工商業(ye) 的社會(hui) 主義(yi) 改造。”對此,他解釋說:過渡時期的時間多長?考慮來考慮去,講十年到十五年或者更多一些時間比較合適。總路線和總任務包括兩(liang) 部分:(一)工業(ye) 化,工業(ye) 在國民經濟中的比重要超過農(nong) 業(ye) 。(二)社會(hui) 主義(yi) 改造,即對農(nong) 業(ye) 、手工業(ye) 、資本主義(yi) 工商業(ye) 的社會(hui) 主義(yi) 改造。講話批評了在這個(ge) 問題上的“左”右兩(liang) 種傾(qing) 向,指出:黨(dang) 在過渡時期的總路線是照耀我們(men) 各項工作的燈塔。不要脫離這條總路線,脫離了就要發生“左”傾(qing) 或右傾(qing) 錯誤。我們(men) 提出逐步過渡到社會(hui) 主義(yi) ,這比較好。走得太快,“左”了;不走,太右了。要反“左”反右,逐步過渡,最後全部過渡完。基本上完成社會(hui) 主義(yi) 改造,是用逐步過渡的方法,不是說到第十六個(ge) 年頭上突然沒收資本主義(yi) 工商業(ye) 。不要認為(wei) 資本主義(yi) 經濟十五年原封不動,社會(hui) 主義(yi) 因素在資本主義(yi) 企業(ye) 中是逐年增長的。這篇講話是關(guan) 於(yu) 過渡時期總路線的一篇極為(wei) 重要的文獻,標誌著毛澤東(dong) 對過渡時期總路線的思考已日臻成熟。
1979年6月15日
鄧小平在全國政協五屆二次會(hui) 議的開幕詞中闡述了中國階級狀況、政治關(guan) 係的變化和新時期人民政協的性質、任務。他指出:在建國後的三十年中,我國的階級狀況發生了根本的變化。我國工人階級的地位已經大大加強,我國農(nong) 民已經是有二十多年曆史的集體(ti) 農(nong) 民。我國廣大的知識分子,包括從(cong) 舊社會(hui) 過來的老知識分子的絕大多數,已經成為(wei) 工人階級的一部分,正在努力自覺地為(wei) 社會(hui) 主義(yi) 事業(ye) 服務。我國各兄弟民族經過民主改革和社會(hui) 主義(yi) 改造,早已陸續走上社會(hui) 主義(yi) 道路,結成了社會(hui) 主義(yi) 的團結友愛、互助合作的新型民族關(guan) 係。我國的資本家階級中有勞動能力的絕大多數人已經改造成為(wei) 社會(hui) 主義(yi) 社會(hui) 中的自食其力的勞動者。我國各民主黨(dang) 派都已經成為(wei) 各自所聯係的一部分社會(hui) 主義(yi) 勞動者和一部分擁護社會(hui) 主義(yi) 的愛國者的政治聯盟,都是在中國共產(chan) 黨(dang) 領導下為(wei) 社會(hui) 主義(yi) 服務的政治力量。我國的統一戰線已經成為(wei) 工人階級領導的、工農(nong) 聯盟為(wei) 基礎的社會(hui) 主義(yi) 勞動者和擁護社會(hui) 主義(yi) 的愛國者的廣泛聯盟。新時期統一戰線和人民政協的任務,就是要調動一切積極因素,努力化消極因素為(wei) 積極因素,團結一切可以團結的力量,同心同德,群策群力,維護和發展安定團結的政治局麵,為(wei) 把我國建設成為(wei) 現代化的社會(hui) 主義(yi) 強國而奮鬥。這篇開幕詞以《新時期統一戰線和人民政協的任務》為(wei) 題,收入《鄧小平文選》第二卷。
2001年6月15日
江澤民在上海舉(ju) 行的上海合作組織成立大會(hui) 上講話。指出:“上海五國”進程,是當代國際關(guan) 係中一次重要的外交實踐。它首倡了以相互信任、裁軍(jun) 和合作安全為(wei) 內(nei) 涵的新型安全觀,豐(feng) 富了由中俄兩(liang) 國始創的以結伴而不結盟為(wei) 核心的新型國家關(guan) 係,提供了以大小國共同倡導、安全先行、互利協作為(wei) 特征的新型區域合作模式。它所培育出來的互信、互利、平等、協作,尊重多樣文明,謀求共同發展的“上海精神”,不僅(jin) 是五國處理相互關(guan) 係的經驗總結,而且對推動建立公正合理的國際政治經濟新秩序也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yi) 。為(wei) 了共同利用機遇並共同應對挑戰,各國各地區加快了區域合作的步伐。這是當今國際關(guan) 係發展的一個(ge) 重要趨勢。上海合作組織的建立,正是順應了這種曆史潮流,不僅(jin) 符合中國、俄羅斯、哈薩克斯坦、吉爾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烏(wu) 茲(zi) 別克斯坦六國人民的根本利益,也必將對推進本地區乃至整個(ge) 歐亞(ya) 大陸的和平與(yu) 發展產(chan) 生深遠影響。他就上海合作組織的發展和建設提出幾點意見:一、增強開拓意識。上海合作組織要借鑒其他國際和地區組織的積極經驗,更要立足於(yu) 本地區的實際,在實踐中不斷探索符合我們(men) 六國特點和需要的發展路子。二、堅持務實態度。維護地區安全是我們(men) 合作的重點。開展經貿合作是我們(men) 合作的重要內(nei) 容。三、弘揚團結精神。在這個(ge) 大前提下,任何問題都可以本著求大同、存小異的原則,通過友好協商妥善解決(jue) 。團結、團結、再團結,這是上海合作組織今後克服各種艱難險阻、永遠保持凝聚力的根本所在。四、貫徹開放原則。恪守不結盟、不針對其他國家和開放原則,是上海合作組織保持正確發展方向的重要前提。上海合作組織要積極穩妥地同其他國家及有關(guan) 國際和地區組織開展各種形式的對話、交流、合作,在條件成熟和協商一致的基礎上,吸收認同本組織宗旨和原則的有關(guan) 國家為(wei) 新成員。這篇講話收入《江澤民文選》第三卷,題為(wei) 《深化團結協作,共創美好世紀》。
2018年6月15日
習(xi) 近平致信祝賀人民日報創刊70周年。他在賀信中指出,當前,中國特色社會(hui) 主義(yi) 進入了新時代,全麵建設社會(hui) 主義(yi) 現代化強國新征程已經開啟。人民日報要深入學習(xi) 貫徹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hui) 主義(yi) 思想和黨(dang) 的十九大精神,忠實履行黨(dang) 的新聞輿論工作職責使命,堅持正確政治方向,弘揚優(you) 良傳(chuan) 統,深化改革創新,加強隊伍建設,改進宣傳(chuan) 報道,講好中國故事,構建全媒體(ti) 傳(chuan) 播格局,不斷提升傳(chuan) 播力、引導力、影響力、公信力,為(wei) 實現“兩(liang) 個(ge) 一百年”奮鬥目標、實現中華民族偉(wei) 大複興(xing) 的中國夢作出新的更大貢獻。
2019年6月15日
習(xi) 近平出席亞(ya) 洲相互協作與(yu) 信任措施會(hui) 議第五次峰會(hui) 並發表講話,強調要建設互敬互信、安全穩定、發展繁榮、開放包容、合作創新的亞(ya) 洲。中國將堅定走和平發展道路,堅持開放共贏,堅定踐行多邊主義(yi) ,同各方共同創造亞(ya) 洲和世界的美好未來。 他指出,中國始終堅持同亞(ya) 洲國家發展睦鄰友好關(guan) 係。作為(wei) 亞(ya) 洲大家庭一員和國際社會(hui) 負責任大國,中國將繼續做世界和平的建設者、全球發展的貢獻者、國際秩序的維護者,推動構建新型國際關(guan) 係和人類命運共同體(ti) 。第一,我們(men) 將堅定走和平發展道路,決(jue) 不損人利己、以鄰為(wei) 壑。第二,我們(men) 將堅持開放共贏,同各國分享發展機遇。第三,我們(men) 將堅定踐行多邊主義(yi) ,維護以國際法為(wei) 基礎的國際秩序。
黨(dang) 史回眸
1923年
6月15日 中國共產(chan) 黨(dang) 理論刊物《新青年》季刊在廣州創刊,瞿秋白擔任主編。由瞿秋白翻譯的《國際歌》的中文歌詞首次在這個(ge) 刊物上發表。
1948年
6月15日 由《晉察冀日報》和晉冀魯豫《人民日報》合並而成的中共華北局機關(guan) 報《人民日報》在河北省平山縣裏莊創刊,毛澤東(dong) 為(wei) 《人民日報》題寫(xie) 報頭。1949年3月15日,人民日報社遷入北平。同年8月1日,中共中央決(jue) 定將《人民日報》轉為(wei) 中國共產(chan) 黨(dang) 中央委員會(hui) 機關(guan) 報,並沿用1948年6月15日的期號。
1949年
6月15日-19日 新政治協商會(hui) 議籌備會(hui) 首次會(hui) 議在北平召開。參加這次會(hui) 議的包括中國共產(chan) 黨(dang) 和各民主黨(dang) 派、各人民團體(ti) 、各界民主人士、國內(nei) 少數民族、海外華僑(qiao) 等23個(ge) 單位,134人。會(hui) 議通過了《新政治協商會(hui) 議籌備會(hui) 組織條例》和《關(guan) 於(yu) 參加新政治協商會(hui) 議的單位及其代表名額的規定》,選出了籌備會(hui) 常務委員會(hui) ,推選毛澤東(dong) 為(wei) 主任,周恩來、李濟深、沈鈞儒、郭沫若、陳叔通為(wei) 副主任。
1953年
6月15日 中共中央政治局召開會(hui) 議。會(hui) 議確定對資本主義(yi) 工商業(ye) 實行利用、限製和改造的方針。毛澤東(dong) 在會(hui) 上第一次比較完整地闡述了黨(dang) 在過渡時期總路線和總任務的基本內(nei) 容。12月,中共中央批準中央宣傳(chuan) 部《為(wei) 動員一切力量把我國建設成為(wei) 一個(ge) 偉(wei) 大的社會(hui) 主義(yi) 國家而鬥爭(zheng) ——關(guan) 於(yu) 黨(dang) 在過渡時期總路線的學習(xi) 和宣傳(chuan) 提綱》。
2001年
6月15日 中國、俄羅斯、哈薩克斯坦、吉爾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烏(wu) 茲(zi) 別克斯坦6國元首共同簽署《上海合作組織成立宣言》,在中國、俄羅斯、哈薩克斯坦、吉爾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5國元首會(hui) 晤機製基礎上正式建立上海合作組織,並將我國提出的以互信、互利、平等、協商、尊重多樣文明、謀求共同發展為(wei) 基本內(nei) 容的“上海精神”寫(xie) 入成立宣言。2004年1月,上海合作組織秘書(shu) 處在北京成立。
2018年
6月15日 中共中央、國務院印發《關(guan) 於(yu) 打贏脫貧攻堅戰三年行動的指導意見》。
曆史瞬間
1948年6月15日,晉冀魯豫解放區《人民日報》與(yu) 《晉察冀日報》合並後出版的《人民日報》創刊號。
【黨(dang) 史百年·天天讀】 執行編輯:盧 佳 審讀:郭偉(wei) 偉(wei) 指導:班永傑
關(guan) 於(yu) 我們(men) 聯係我們(men) 網站地圖 用戶調查
ky体育中心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