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7日,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赴青海考察,這是他時隔五年再次踏訪青海高原。
當天下午,總書(shu) 記來到西寧市城西區文匯路街道文亭巷社區,考察社區加強基層黨(dang) 建、完善基層治理、推進民族團結進步等情況。社區綜合服務中心內(nei) ,“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 就是我們(men) 的奮鬥目標”幾個(ge) 大字分外醒目。在民族事務服務窗口處,總書(shu) 記與(yu) 前來辦理業(ye) 務的居民親(qin) 切交談。
在社區綜合服務中心院落裏,總書(shu) 記深情地說:“我到地方考察,總要看看農(nong) 村、城市社區,看看人民群眾(zhong) 生活得怎麽(me) 樣。”
農(nong) 村和社區,是貼近民生、體(ti) 現民意的地方。跨越五年的兩(liang) 次青海考察,從(cong) 移民新村到幸福食堂,傳(chuan) 遞著總書(shu) 記對民生的始終關(guan) 切。
五年前,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在青海考察了長江源村和班彥村兩(liang) 個(ge) 移民村莊。在長江源村藏族村民申格家中,他察看了一家人的住房和生活情況。在班彥新村土族貧困戶呂有金家,總書(shu) 記觀看了反映鄉(xiang) 親(qin) 們(men) 曾經居住的舊村情況的視頻,吃水難、上學難、就醫難、交通難、種地難、娶妻難……總書(shu) 記一邊看視頻,一邊仔細了解搬遷前老村的生活。
那時班彥新村的易地搬遷房主體(ti) 工程基本完工,但路麵還沒有硬化,總書(shu) 記是踩著泥濘進村的。
“移民搬遷是脫貧攻堅的一種有效方式”“移民搬遷要充分征求農(nong) 民群眾(zhong) 意見,讓他們(men) 參與(yu) 新村規劃”“要通過改變生存環境、提高生活水平、提高生產(chan) 能力實現脫貧,還要有鞏固脫貧的後續計劃、措施、保障”……考察中,總書(shu) 記就打贏脫貧攻堅戰作出進一步部署。
經過多年努力,這個(ge) 集高原地區、西部地區、貧困地區於(yu) 一身的省份打贏了這場“硬仗”。2020年4月,青海省實現了所有貧困縣全部脫貧摘帽。
五年後,再到青海,總書(shu) 記對民生問題關(guan) 注依舊,但關(guan) 注點卻有了變化——由脫貧攻堅轉向養(yang) 老、托幼、群眾(zhong) 精神文化生活等方麵。
今年的全國兩(liang) 會(hui) 上,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在參加青海代表團審議時強調要辦好就業(ye) 、教育、養(yang) 老、托幼等民生實事,破解民生難題,兜牢民生底線。如何做?我們(men) 可以從(cong) 總書(shu) 記考察的這個(ge) 社區中找到答案。
西寧市文亭巷社區是一個(ge) 多民族社區,社區服務中心現有工作人員16人,服務著轄區內(nei) 13個(ge) 住宅小區各民族群眾(zhong) 22769人。社區“四點半課堂”、幸福食堂等實踐解決(jue) 了很多群眾(zhong) 關(guan) 心的“民生小事”,而這些也正是總書(shu) 記關(guan) 切的“國之大者”。
今年以來,總書(shu) 記多次在地方考察期間走進社區、超市、村莊,探訪民生,為(wei) 如何增進民生福祉指明方向。2月4日,他在貴州省貴陽市觀山湖區金陽街道金元社區考察調研時曾語重心長地說,要堅持為(wei) 民服務宗旨,把城鄉(xiang) 社區組織和便民服務中心建設好,強化社區為(wei) 民、便民、安民功能,做到居民有需求、社區有服務,讓社區成為(wei) 居民最放心、最安心的港灣。
4月25日,在廣西壯族自治區桂林市全州縣才灣鎮毛竹山村,他深情地說:“讓人民生活幸福是‘國之大者’。”
今年是“十四五”開局之年,在“十四五”規劃綱要中,20個(ge) 主要指標中有7個(ge) 事關(guan) 民生福祉,占比超過三分之一,是曆次五年規劃中最高的。這些指標覆蓋了就業(ye) 、收入、教育、醫療、養(yang) 老、托育等各民生領域,充分體(ti) 現了增進民生福祉的突出重要位置。
總書(shu) 記曾說:“要始終把最廣大人民根本利益放在心上,堅定不移增進民生福祉,把高質量發展同滿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緊密結合起來,推動堅持生態優(you) 先、推動高質量發展、創造高品質生活有機結合、相得益彰。”高質量發展的出發點、落腳點始終是人民。
關(guan) 於(yu) 我們(men) 聯係我們(men) 網站地圖 用戶調查
ky体育中心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