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要論述
1937年6月10日
毛澤東(dong) 在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會(hui) 議討論北方局工作時指出:劉少奇同誌提出“保衛華北”、“保衛平津”的口號很好,用以進行政治動員,帶國防實際性,這是一切工作的基礎。我們(men) 應積極進行政治宣傳(chuan) ,應在不放棄寸土口號下來動員。
1939年6月10日
毛澤東(dong) 在延安黨(dang) 的高級幹部會(hui) 議上作反對投降問題的報告。報告分析目前形勢的特點、抗戰的前途,提出當前的任務,指出:目前國民黨(dang) 投降的可能已經成為(wei) 最大的危險,而其反共活動則是準備投降的步驟。這種形勢,是由於(yu) 三方麵因素造成的:日本的誘降政策,國際的壓力和中國地主資產(chan) 階級的動搖。三種原因中以中國地主資產(chan) 階級的動搖為(wei) 主要原因。國民黨(dang) 存在投降與(yu) 繼續抗戰的兩(liang) 種可能性,無論是哪一種可能性,中國革命都是長期的曲折的。國民黨(dang) 繼續同共產(chan) 黨(dang) 合作,這種情況是我們(men) 希望的,仍要力爭(zheng) 之。抗戰的前途,不外好壞二途。我們(men) 力爭(zheng) 好的前途,同時準備即使很壞,我們(men) 也有辦法。我們(men) 要從(cong) 壞的可能性作準備,全黨(dang) 努力從(cong) 思想上組織上準備自己,並準備輿論,準備群眾(zhong) ,隨時可以對付各種意料之外的襲擊,各種大小事變。不論何種情況,黨(dang) 的基本任務是鞏固擴大抗日民族統一戰線,堅持國共合作與(yu) 三民主義(yi) 。積極幫助蔣與(yu) 督促蔣向好的一邊走,仍然是我們(men) 的方針。國民黨(dang) 五中全會(hui) 後,在河北、山東(dong) ,特別是在陝甘寧邊區所進行的磨擦,是必須給以堅決(jue) 抵抗的,但必須嚴(yan) 格站在自衛立場上,絕不能過此限度。統一不忘鬥爭(zheng) ,鬥爭(zheng) 不忘統一,二者不可偏廢,但以統一為(wei) 主,“磨而不裂”。這篇報告提綱和六月十三日在這次會(hui) 議上的結論提綱合編收入《毛澤東(dong) 文集》第二卷。
1947年6月10日
朱德在冀中軍(jun) 區幹部會(hui) 議上講話。講話指出:殲滅戰思想是紅軍(jun) 傳(chuan) 統的戰略思想,我們(men) 經常是用殲滅敵人來壯大自己。集中兵力打殲滅戰時,要注意:(一)集中兵力,主動作戰。主動就是讓敵將就我,而我不將就它。我能調動敵人,不受敵人調動。(二)打敵之側(ce) 背,包圍消滅敵人。打側(ce) 背須要膽大。要練出欲打敵人跑不了,欲退敵人追不上的本領。要發揚迅速、秘密、堅決(jue) 的老傳(chuan) 統。(三)利用有利地形,把敵人引進去消滅掉。此外,打殲滅戰還有組織戰場宣傳(chuan) 喊話,要在政治上壓倒敵人,瓦解其抵抗。關(guan) 於(yu) 建軍(jun) 方法,我們(men) 要學會(hui) 依照自己的情況去帶兵、養(yang) 兵、練兵、用兵。有什麽(me) 武器打什麽(me) 仗,在什麽(me) 地方打什麽(me) 仗,遇到什麽(me) 敵人打什麽(me) 仗,學通與(yu) 行通了這三條,就學好了用兵。這篇講話節編收入《朱德選集》。
1978年6月10日
鄧小平在同盧旺達總統哈比亞(ya) 利馬納會(hui) 談時說:我們(men) 力量有限,要在國際上盡我們(men) 應盡的責任,特別是對第三世界的責任,還存在一些困難。但是,我們(men) 作為(wei) 一個(ge) 真正的社會(hui) 主義(yi) 國家,是不會(hui) 隻顧自己的。衡量我們(men) 是不是真正的社會(hui) 主義(yi) 國家,不但要使我們(men) 自己發展起來,實現四個(ge) 現代化,而且要能夠隨著自己的發展,對人類做更多的貢獻。我們(men) 相信,經過一段努力,我們(men) 自己發展後,可以更多地盡到我們(men) 的國際主義(yi) 義(yi) 務。我們(men) 支持不結盟運動。我們(men) 認為(wei) 不結盟運動同三個(ge) 世界劃分的理論沒有矛盾。
2018年6月10日
上海合作組織青島峰會(hui) 舉(ju) 行。習(xi) 近平主持會(hui) 議並發表講話,他指出,上海合作組織始終保持旺盛生命力、強勁合作動力,根本原因在於(yu) 它創造性地提出並始終踐行“上海精神”,主張互信、互利、平等、協商、尊重多樣文明、謀求共同發展。當今世界,國際關(guan) 係民主化已成為(wei) 不可阻擋的時代潮流,安全穩定是人心所向,合作共贏是大勢所趨,不同文明交流互鑒是各國人民共同願望。我們(men) 要進一步弘揚“上海精神”,提倡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的發展觀,踐行共同、綜合、合作、可持續的安全觀,秉持開放、融通、互利、共贏的合作觀,樹立平等、互鑒、對話、包容的文明觀,堅持共商共建共享的全球治理觀,破解時代難題,化解風險挑戰。 他強調,“上海精神”是我們(men) 共同的財富,上海合作組織是我們(men) 共同的家園。我們(men) 要繼續在“上海精神”指引下,同舟共濟,精誠合作,齊心協力構建上海合作組織命運共同體(ti) ,推動建設新型國際關(guan) 係,攜手邁向持久和平、普遍安全、共同繁榮、開放包容、清潔美麗(li) 的世界。
黨(dang) 史回眸
1952年
6月10日 毛澤東(dong) 為(wei) 中華全國體(ti) 育總會(hui) 成立大會(hui) 題詞:“發展體(ti) 育運動,增強人民體(ti) 質。”1954年1月8日,中共中央批轉中央人民政府體(ti) 育運動委員會(hui) 黨(dang) 組《關(guan) 於(yu) 加強人民體(ti) 育運動工作的報告》,指出:“改善人民的健康狀況,增強人民體(ti) 質,是黨(dang) 的一項重要政治任務。”
1958年
6月10日 中共中央發出《關(guan) 於(yu) 成立財經、政法、外事、科學、文教小組的通知》。通知指出,這些小組是黨(dang) 中央的,直屬中央政治局和書(shu) 記處,各組組長如下:財經小組為(wei) 陳雲(yun) ,政法小組為(wei) 彭真,外事小組為(wei) 陳毅,科學小組為(wei) 聶榮臻,文教小組為(wei) 陸定一。
2003年
6月10日 由中央宣傳(chuan) 部組織編寫(xie) 的《“三個(ge) 代表”重要思想學習(xi) 綱要》出版發行。《綱要》從(cong) 建設中國特色社會(hui) 主義(yi) 的思想路線、發展道路、發展階段和發展戰略、改革開放、根本任務、根本目的等方麵,及經濟、政治、文化、國防和軍(jun) 隊、統一戰線、祖國統一、外交和國際戰略、黨(dang) 的建設等各個(ge) 領域,對“三個(ge) 代表”重要思想進行了闡發。
曆史瞬間
1949年6月10日,上海市軍(jun) 事管製委員會(hui) 查封了該市金融投機的大本營——上海證券大樓。圖為(wei) 上海2萬(wan) 餘(yu) 人舉(ju) 行大遊行,堅決(jue) 支持人民政府製止投機活動。
【黨(dang) 史百年·天天讀】 執行編輯:盧 佳 審讀:郭偉(wei) 偉(wei) 指導:班永傑
關(guan) 於(yu) 我們(men) 聯係我們(men) 網站地圖 用戶調查
ky体育中心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