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辦好農(nong) 村的事情,實現鄉(xiang) 村振興(xing) ,基層黨(dang) 組織必須堅強,黨(dang) 員隊伍必須過硬”“農(nong) 村工作千頭萬(wan) 緒,抓好農(nong) 村基層組織建設是關(guan) 鍵”……黨(dang) 的十八大以來,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的一係列重要指示,為(wei) 新時代黨(dang) 的農(nong) 村基層組織建設提供了根本遵循和強大思想武器。
各級黨(dang) 委認真落實從(cong) 嚴(yan) 管黨(dang) 治黨(dang) 主體(ti) 責任,堅持抓基層、強基礎、固基本,農(nong) 村基層黨(dang) 組織建設得到長足進步和明顯躍升,為(wei) 農(nong) 業(ye) 農(nong) 村取得曆史性成就、發生曆史性變革提供了堅強組織保證。特別是經過脫貧攻堅和疫情防控、搶險救災等大戰大考,農(nong) 村基層黨(dang) 組織領導地位進一步立了起來,農(nong) 村基層黨(dang) 員幹部形象進一步樹了起來,農(nong) 村基層黨(dang) 組織功能進一步強了起來。
各地加強農(nong) 村基層黨(dang) 建的理念、思路、機製、方法等不斷創新,發生深刻變化,具有幾個(ge) 突出特點。
——政治功能更加凸顯。通過持續加強建設,農(nong) 村基層黨(dang) 組織作為(wei) 政治組織的根本屬性得以彰顯,具體(ti) 體(ti) 現在增強“四個(ge) 意識”、堅定“四個(ge) 自信”、做到“兩(liang) 個(ge) 維護”上,體(ti) 現在貫徹落實黨(dang) 的路線方針政策、團結帶領群眾(zhong) 完成各項任務上,體(ti) 現在實現好、維護好、發展好人民群眾(zhong) 根本利益上。
——融入中心更加緊密。注意處理好加強黨(dang) 組織建設與(yu) 發揮黨(dang) 組織作用的關(guan) 係,著力克服“兩(liang) 張皮”問題,在推動脫貧攻堅、鄉(xiang) 村振興(xing) 、農(nong) 村改革、鄉(xiang) 村建設、產(chan) 業(ye) 發展等重大任務落實中,把黨(dang) 員群眾(zhong) 組織起來,不斷把黨(dang) 的組織優(you) 勢轉化為(wei) 農(nong) 村經濟社會(hui) 發展動能、鄉(xiang) 村治理效能。
——問題導向更加鮮明。聚焦黨(dang) 組織設置、帶頭人和黨(dang) 員隊伍、基礎保障、黨(dang) 建責任、工作作風等方麵的突出問題,以前所未有的決(jue) 心和力度加以解決(jue) ,牽引帶動農(nong) 村基層黨(dang) 建整體(ti) 提升。
——謀劃推進更加係統。著眼提高農(nong) 村基層黨(dang) 建質量,以加強農(nong) 村黨(dang) 支部標準化規範化建設為(wei) 抓手,更加注重從(cong) 政策體(ti) 係、製度機製、方法路徑上進行總體(ti) 謀劃和係統設計,整鄉(xiang) 推進、整縣提升,不斷推動農(nong) 村基層黨(dang) 組織全麵進步、全麵過硬。
——責任保障更加有力。各級黨(dang) 委書(shu) 記對農(nong) 村基層黨(dang) 建更加重視、更加上心、更加用力,許多地方把黨(dang) 建工作作為(wei) “書(shu) 記項目”“一號工程”。普遍建立以財政投入為(wei) 主的穩定的村級組織運轉經費保障製度,推動人往基層走、錢往基層投、政策往基層傾(qing) 斜,黨(dang) 組織凝聚服務群眾(zhong) 能力明顯增強。
各地深入貫徹落實黨(dang) 中央關(guan) 於(yu) 加強農(nong) 村基層黨(dang) 的建設的一係列部署要求,突出重點、細化措施、狠抓落實,推動整體(ti) 上水平上台階,主要是“八堅持、八推動”。
——堅持以習(xi) 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hui) 主義(yi) 思想武裝農(nong) 村黨(dang) 員、幹部,推動走深走實。以黨(dang) 內(nei) 集中教育為(wei) 契機深化學習(xi) ,有力推動黨(dang) 的創新理論對農(nong) 村黨(dang) 員、幹部的思想洗禮。開展專(zhuan) 題培訓加強學習(xi) ,普遍落實縣級黨(dang) 委每年至少對村黨(dang) 組織書(shu) 記培訓1次、鄉(xiang) 鎮黨(dang) 委每年至少對農(nong) 村黨(dang) 員集中培訓1次的要求,把學習(xi) 習(xi) 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hui) 主義(yi) 思想作為(wei) 必修課。河北、浙江、雲(yun) 南等地開展“萬(wan) 名支部書(shu) 記大培訓”“百萬(wan) 黨(dang) 員進黨(dang) 校”“萬(wan) 場黨(dang) 課進基層”等活動,推動基層黨(dang) 組織和黨(dang) 員幹部跟進學習(xi) 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重要講話精神,築牢“兩(liang) 個(ge) 維護”的思想根基。結合組織生活經常學習(xi) ,在“三會(hui) 一課”、主題黨(dang) 日中,學習(xi) 習(xi) 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hui) 主義(yi) 思想成為(wei) 主題主線,形成常態化學習(xi) 教育機製。麵向廣大群眾(zhong) 宣傳(chuan) 教育,普遍通過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所、站)、農(nong) 民夜校等渠道宣講習(xi) 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hui) 主義(yi) 思想,引導群眾(zhong) 聽黨(dang) 話、感黨(dang) 恩、跟黨(dang) 走。許多黨(dang) 員、群眾(zhong) 說,總書(shu) 記的話不僅(jin) 講到了我們(men) 的心坎兒(er) 上,更指引我們(men) 走在美好幸福生活的大道上。
——堅持創新完善農(nong) 村基層黨(dang) 組織設置,推動嚴(yan) 密體(ti) 係。以行政村為(wei) 基本單元規範設置黨(dang) 組織,普遍形成行政村黨(dang) 支部(黨(dang) 委、總支)—村民小組(網格)黨(dang) 小組(支部)—黨(dang) 員聯係戶的組織體(ti) 係,不斷織密黨(dang) 組織這張網,並適應新的形勢完善和創新組織設置。廣西、西藏、新疆等地加強和改進易地搬遷村組織建設,確保群眾(zhong) 搬遷到哪裏,黨(dang) 的工作和服務管理就覆蓋到哪裏。河南、寧夏、甘肅等地推行“支部建在產(chan) 業(ye) 鏈”做法,推動黨(dang) 的組織覆蓋向專(zhuan) 業(ye) 合作社、產(chan) 業(ye) 協會(hui) 等治理空白點延伸。江蘇、浙江、湖北、海南、青海等地在不改變原行政村黨(dang) 組織設置和隸屬關(guan) 係的情況下,根據地域相鄰、產(chan) 業(ye) 連片等實際,組建中心村或聯村黨(dang) 總支(黨(dang) 委),促進資源共享、共同發展。
——堅持選優(you) 配強村黨(dang) 組織帶頭人,推動優(you) 化提升。拓寬來源渠道,普遍通過本村選、外麵引、上級派、公開聘等方式加大培養(yang) 選拔力度,以換屆為(wei) 契機集中選優(you) 配強村黨(dang) 組織書(shu) 記。北京、天津、重慶等地采取定向招錄方式,吸引大中專(zhuan) 畢業(ye) 生到村任職。河南、四川、新疆等地通過開展鄉(xiang) 土人才回歸等方式,為(wei) 每村儲(chu) 備2名以上後備力量。嚴(yan) 格人選把關(guan) ,普遍落實村黨(dang) 組織書(shu) 記縣級黨(dang) 委組織部門備案管理製度和村“兩(liang) 委”成員資格聯審機製,明確“不能”“不宜”作為(wei) 候選人的具體(ti) 情形。加強管理監督,普遍建立崗位目標考核、小微權力清單、經濟責任審計、民主評議、履職承諾等製度,常態化開展村黨(dang) 組織書(shu) 記履職情況和村級班子運行情況綜合分析研判,推動基層紀檢監察組織與(yu) 村務監督委員會(hui) 溝通協作、有效銜接,重點加強對村黨(dang) 組織書(shu) 記、村委會(hui) 主任的監督。強化激勵保障,加大從(cong) 村黨(dang) 組織書(shu) 記中錄用公務員和事業(ye) 編製人員、選拔鄉(xiang) 鎮領導幹部力度。上海、江蘇、湖北、山東(dong) 等地探索村黨(dang) 組織書(shu) 記專(zhuan) 業(ye) 化管理,以改革創新推動整個(ge) 隊伍優(you) 化提升。
——堅持從(cong) 嚴(yan) 教育管理監督黨(dang) 員,推動激發活力。嚴(yan) 格黨(dang) 的組織生活,村黨(dang) 組織普遍落實“三會(hui) 一課”、民主評議黨(dang) 員、主題黨(dang) 日等製度,注重把組織生活與(yu) 村級中心工作、解決(jue) 民生問題結合起來,不斷增強組織生活的生命力、感召力。組織生活在農(nong) 村基層逐步正常起來、認真起來、活躍起來。推動黨(dang) 員發揮作用,各地普遍組織開展黨(dang) 員戶掛牌、黨(dang) 員聯係戶、承諾踐諾、設崗定責等活動,實行黨(dang) 員評星定級、積分管理,引導農(nong) 村黨(dang) 員在疫情防控、鄉(xiang) 村治理、強村富民中走在前作表率。加大發展農(nong) 村年輕黨(dang) 員力度,普遍采取指導性計劃單列、縣級黨(dang) 委組織部門定期調度、鄉(xiang) 鎮建立青年人才黨(dang) 支部等方式,重點發展青年農(nong) 民入黨(dang) 。
——堅持常態化整頓軟弱渙散村黨(dang) 組織,推動補齊短板。每年排查整頓,以縣為(wei) 單位,每年對村級組織運行情況進行1次調研摸底和綜合分析,通過村級自評、群眾(zhong) 測評、上級考評等方式,研究確定整頓對象,“一村一策”進行整治。山西、內(nei) 蒙古、江西、湖南、貴州、西藏、寧夏等地開展支部標準化規範化建設,推動村黨(dang) 組織查漏補缺、晉位升級。集中排查整頓,以掃黑除惡專(zhuan) 項鬥爭(zheng) 、“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為(wei) 重要契機,推動縣級領導班子成員村村走遍、進行拉網式排查,對每個(ge) 軟弱渙散村黨(dang) 組織普遍采取1名縣級領導班子成員聯村、1名鄉(xiang) 鎮領導班子成員包村、1名第一書(shu) 記駐村、1個(ge) 縣以上機關(guan) 單位結對的“四個(ge) 一”整治措施,集中力量限期解決(jue) 突出問題。
——堅持發展壯大村級集體(ti) 經濟,推動強村富民。省級黨(dang) 委加強領導,安徽、廣西等地成立由省委領導同誌擔任組長的領導小組。黑龍江、福建等地編製了消除集體(ti) 經濟薄弱村規劃計劃。河北、吉林、遼寧、陝西等地從(cong) 省級層麵出台了支持政策措施。市縣鄉(xiang) 黨(dang) 委加強統籌,普遍編製實施方案,統籌整合政策、項目、資金、人才等資源,強化指導推進。對中央財政資金扶持的試點村,建立市縣領導班子成員包村聯係製度。貴州在縣鄉(xiang) 兩(liang) 級成立扶貧開發投資公司,統一規劃、統一經營、統一管理,組織化規模化發展壯大集體(ti) 經濟。上海按照“既派項目又派人才”的思路,選派優(you) 秀幹部到經濟薄弱村擔任駐村指導員。安徽優(you) 化金融服務,積極推進黨(dang) 建引領信用村選點建設。村黨(dang) 組織加強帶領,充分發揮黨(dang) 的組織優(you) 勢,把黨(dang) 員群眾(zhong) 組織起來,通過創辦領辦實體(ti) 、實行股份合作、開展租賃經營、提供服務創收等方式,因地製宜探索發展路子,完善利益聯結機製,讓農(nong) 民更多分享產(chan) 業(ye) 增值收益。山東(dong) 推動村黨(dang) 組織領辦合作社3.7萬(wan) 家,入社成員達到286萬(wan) 戶,戶均增收1700元。
——堅持深化黨(dang) 建引領鄉(xiang) 村治理,推動鄉(xiang) 村善治。加強黨(dang) 組織對各類組織的統一領導,在有條件的地方積極推行村黨(dang) 組織書(shu) 記通過法定程序擔任村民委員會(hui) 主任和村級集體(ti) 經濟組織、合作經濟組織負責人,落實村級各類組織負責人向黨(dang) 組織述職製度,確保各類組織在黨(dang) 組織領導下形成治理合力。健全黨(dang) 組織領導的治理機製,完善“四議兩(liang) 公開”、村務監督、基層民主協商等製度機製,確保各項工作規範運行、有序有效。實行網格化管理、精細化服務,廣東(dong) 在1.9萬(wan) 個(ge) 行政村建立一級網格,在12.4萬(wan) 個(ge) 村民小組建立二級網格,以89萬(wan) 名黨(dang) 員中心戶為(wei) 主體(ti) 建立三級網格。北京推動黨(dang) 建引領“吹哨報到”改革、完善“接訴即辦”機製,集中解決(jue) 了一批群眾(zhong) 身邊的操心事、煩心事、揪心事。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中,廣大農(nong) 村網格第一時間響應,迅速構建起聯防聯控、群防群治的嚴(yan) 密防線,讓黨(dang) 旗在疫情防控一線高高飄揚。
——堅持抓鄉(xiang) 促村,推動責任落實。持續開展述職評議考核,把農(nong) 村基層黨(dang) 建作為(wei) 重要內(nei) 容,考評結果與(yu) 領導班子綜合考核評價(jia) 、領導幹部提拔使用掛鉤。山西、福建等地實施農(nong) 村基層黨(dang) 建“整鄉(xiang) 推進、整縣提升”示範縣鄉(xiang) 創建行動,建立健全縣級黨(dang) 委抓鄉(xiang) 促村責任製。各地普遍落實村幹部基本報酬、正常離任村幹部生活補貼、村級組織辦公經費、服務群眾(zhong) 專(zhuan) 項經費,不斷提升保障水平。江西、廣東(dong) 、甘肅等地整合財政、黨(dang) 費等資金,對“破舊無”村級活動場所進行全麵改造。湖南研究出台全麵加強基層建設“1+5”文件,打出一套“組合拳”。青海創新建立村幹部“基本報酬+四項補貼”報酬體(ti) 係,村黨(dang) 組織書(shu) 記報酬平均每月增加1300多元。普遍實行省市縣黨(dang) 委書(shu) 記及組織部長任期內(nei) 分別走遍縣鄉(xiang) 村“三個(ge) 走遍”,深入一線推動工作落實;落實縣級領導班子成員包鄉(xiang) 走村、鄉(xiang) 鎮領導班子成員包村聯戶、村“兩(liang) 委”成員經常入戶走訪等製度,及時發現並解決(jue) 問題。
黨(dang) 的十八大以來,農(nong) 村基層黨(dang) 組織建設取得明顯成效、發生深刻變化,歸根結底在於(yu) 以習(xi) 近平同誌為(wei) 核心的黨(dang) 中央高度重視、堅強領導。黨(dang) 中央牢固樹立大抓基層的鮮明導向,對農(nong) 村基層黨(dang) 組織建設作出重大決(jue) 策部署,對廣大農(nong) 村基層幹部倍加重視和關(guan) 心,切實增強了農(nong) 村基層黨(dang) 組織和黨(dang) 員幹部的底氣、振奮了精神、鼓足了幹勁。許多同誌深有感觸地說,農(nong) 村基層黨(dang) 組織建設不僅(jin) 走進了新時代、更趕上了好時代,不僅(jin) 迎來了美好的春天、更將擁有燦爛的明天!
關(guan) 於(yu) 我們(men) 聯係我們(men) 網站地圖 用戶調查
ky体育中心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