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要論述
1941年6月8日
《新華日報》發表周恩來寫(xie) 的代論《論敵寇兩(liang) 麵政策》。文章指出:敵人對我除軍(jun) 事進攻之外,還使用政治進攻的法寶,企圖以誘降和分化來動搖我們(men) 的抗戰意誌,瓦解我們(men) 抗戰的力量,以便利其征服中國,這就是敵人侵華的兩(liang) 麵政策。我們(men) 的對策是針鋒相對,敵人以軍(jun) 事的進攻和“掃蕩”來,我們(men) 以各線出擊和破擊戰回答他;敵人以政治的誘降和分化來,我們(men) 以反對投降和鞏固團結回答他;敵人以軍(jun) 事政治雙管齊下來進攻我們(men) ,我們(men) 便以團結抗戰來回答他。
1950年6月8日
周恩來在第一屆全國高等教育會(hui) 議上發表講話,闡述新民主主義(yi) 的教育方針。講話指出:我們(men) 的新民主主義(yi) 教育同整個(ge) 新民主主義(yi) 的綱領是一致的,都是反對帝國主義(yi) 、封建主義(yi) 和官僚資本主義(yi) 。因此,我們(men) 在教育上就要肅清封建的、買(mai) 辦的、法西斯主義(yi) 的思想。我們(men) 的教育是大眾(zhong) 的,是為(wei) 人民服務的,這是我們(men) 教育的方向;我們(men) 的教育是科學的,要有科學的內(nei) 容;我們(men) 的教育是民族的,要有民族的形式。他強調:除了極少數反動分子外,我們(men) 應該團結所有的教育工作者,凡是在政治上反對三大敵人、在教育上讚成新民主主義(yi) 教育的人,我們(men) 都要團結。這是肯定和不可更易的方針。教育改革是比較長期的事,要有步驟地進行,但不能停止不動;要區別輕重緩急,在有些問題上要善於(yu) 等待。這篇講話收入《周恩來選集》下卷。
1991年6月8日、15日、25日
江澤民在關(guan) 於(yu) 海灣戰爭(zheng) 的三次座談會(hui) 上的講話中,闡述了軍(jun) 事戰略方針和國防科技問題。他指出:我們(men) 的軍(jun) 事戰略方針是積極防禦。對這個(ge) 方針怎麽(me) 理解?積極防禦是攻守結合,不是單純地守。這是個(ge) 很重要的戰略問題。在武器裝備上也要有“殺手鐧”。總的方針,還是要靠自力更生。要綜合考慮國防科技問題。國家要拿出點錢來發展武器裝備,支持國防建設。
2007年6月8日
胡錦濤在八國集團同發展中國家領導人對話會(hui) 議上講話,提出中國對氣候變化問題的原則立場。他指出:氣候變化是環境問題,但歸根到底是發展問題,應該在可持續發展框架下解決(jue) 。隻有各方在促進自身發展過程中不斷提高技術水平,積極建立適應可持續發展要求的生產(chan) 和消費模式,才能從(cong) 根本上應對氣候變化的挑戰。我們(men) 要堅持《聯合國氣候變化框架公約》所確立的共同但有區別的責任原則,國際社會(hui) 要加強合作,幫助更多國家走上既能保護生態環境、又能實現發展目標的清潔發展之路。這篇講話收入《十六大以來重要文獻選編》(下)。
黨(dang) 史回眸
1950年
6月8日 中緬兩(liang) 國正式建交。
2008年
6月8日 中共中央、國務院印發《關(guan) 於(yu) 全麵推進集體(ti) 林權製度改革的意見》,規定林地的承包期為(wei) 70年,承包期屆滿可以按照國家有關(guan) 規定繼續承包。
2011年
6月8日 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印發《關(guan) 於(yu) 深化政務公開加強政務服務的意見》。
曆史瞬間
1929年6月,朱德、毛澤東(dong) 、陳毅聯合署名的紅四軍(jun) 司令部、政治部布告。
【黨(dang) 史百年·天天讀】 執行編輯:盧 佳 審讀:郭偉(wei) 偉(wei) 指導:班永傑
關(guan) 於(yu) 我們(men) 聯係我們(men) 網站地圖 用戶調查
ky体育中心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