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個瞬間說百年】1965,十年艱辛探索成就輝煌

ky体育中心 打印 糾錯
微信掃一掃 ×
收聽本文 00:00/00:00

  從(cong) 1956年到1966年全麵建設社會(hui) 主義(yi) 的十年,是黨(dang) 對中國社會(hui) 主義(yi) 建設道路艱辛探索的十年,雖然經曆曲折,仍然取得了無可否認的巨大成就。工業(ye) 建設、科學研究和國防尖端技術的發展以及農(nong) 田水利建設和農(nong) 業(ye) 機械化、現代化發展的許多工作,都是在那個(ge) 年代開始布局的。

  工業(ye) 建設,以1966年同1956年相比,全國工業(ye) 固定資產(chan) 按原價(jia) 計算,增長了三倍。在鋼鐵工業(ye) 方麵,除了我國最大的鞍山鋼鐵基地進一步建設以外,武漢、包頭兩(liang) 大內(nei) 地鋼鐵基地主要是在這十年中建設起來的。在機械工業(ye) 方麵,分別形成了冶金、采礦、電站、石化等工業(ye) 設備製造以及飛機、汽車、工程機械製造等十幾個(ge) 基本行業(ye) ,並且能夠獨立設計和製造一部分現代化大型設備。1964年,我國主要機器設備的自給率已達90%以上。

1963年,大慶油田建成。這是大慶油田工人在對一口油井進行試噴。新華社圖片

  特別突出的是,石油工業(ye) 發展成為(wei) 這個(ge) 時期我國國民經濟的支柱產(chan) 業(ye) 。建設完成了大慶油田,隨後又開發了勝利油田和大港油田。到1965年國內(nei) 需要的石油已經全部自給,使我們(men) 能夠自豪地宣布:中國人靠“洋油”過日子的時代已經結束了!

1958年8月1日,包蘭(lan) 鐵路通車。這是列車通過沙坡頭。新華社圖片

  交通運輸業(ye) 有了長足的發展。從(cong) 1958年到1965年,全國新增鐵路營業(ye) 裏程9000多公裏。鷹廈、包蘭(lan) 、蘭(lan) 青、蘭(lan) 新、川黔、黔桂等線建成通車。全國除西藏外,各省、自治區、直轄市都有了鐵路,福建、寧夏、青海、新疆第一次通火車。公路、水運、航空等事業(ye) 也有較大發展,全國大部分縣、鎮通了汽車,沿海港口新增十幾個(ge) 萬(wan) 噸深水泊位,遠洋航運開辟了通往東(dong) 南亞(ya) 、歐洲和非洲的三條航線。

  農(nong) 田水利建設取得重大成就。大型樞紐骨幹工程和各類水庫,在當時和以後相當長的時期內(nei) 發揮了重要作用。

  科學技術發展成績顯著。1964年10月16日,我國成功爆炸第一顆原子彈,提高了我國的國際地位。導彈和人造衛星的研製也取得突破性進展。基礎科學研究方麵,1965年我國在國際上首次人工合成牛胰島素結晶。

  教育、衛生、出版、文化藝術、體(ti) 育等事業(ye) 的成就也很可觀。1957年至1966年,高等學校畢業(ye) 生近140萬(wan) 人,中等專(zhuan) 業(ye) 學校畢業(ye) 生約211萬(wan) 人,分別為(wei) 1950年至1956年的4.9倍和2.4倍。醫療衛生機構大幅增加,全國城鄉(xiang) 衛生醫療網基本形成。1957年至1965年,全國的醫療衛生機構由122954個(ge) 增加到224266個(ge) ,每千人擁有醫院床位數由0.46張增加到1.06張,每千人擁有醫生數由0.85人增加到1.05人。嚴(yan) 重危害人民健康的天花、霍亂(luan) 、血吸蟲病、瘧疾、鼠疫等疾病,或被滅絕,或得到有效防治。

  1964年10月,大型音樂(le) 舞蹈史詩《東(dong) 方紅》在北京人民大會(hui) 堂首演。這是以紅軍(jun) 長征為(wei) 主題的《東(dong) 方紅》第三場《萬(wan) 水千山》。新華社圖片

  全國的文化藝術、文物單位,由1956年的14408個(ge) 增加到1965年的27210個(ge) 。10年間,創作、演出了一大批優(you) 秀文學藝術作品。如小說《青春之歌》《創業(ye) 史》,電影和舞台劇《紅色娘子軍(jun) 》《霓虹燈下的哨兵》,歌劇《江姐》等。大型音樂(le) 舞蹈史詩《東(dong) 方紅》更是這一時期的經典。

  民族地區的經濟文化建設邁出較大步伐。許多地方興(xing) 建了一些大型現代工業(ye) 基地,結束了民族地區沒有現代工業(ye) 的曆史。一批高等學校在民族地區建立起來,當地建設所需的各類專(zhuan) 門人才得到培養(yang) 。

  十年間,我國培養(yang) 了一大批治黨(dang) 治國治軍(jun) 和社會(hui) 主義(yi) 建設事業(ye) 所需要的專(zhuan) 門人才,其中大部分成為(wei) 後來改革開放和現代化建設事業(ye) 各方麵的骨幹力量。黨(dang) 的建設得到加強,黨(dang) 的隊伍進一步發展。全國黨(dang) 員人數從(cong) 1956年的1073萬(wan) 人發展到1965年的1895萬(wan) 人。

  值得自豪的是,黨(dang) 領導人民艱辛探索,在社會(hui) 主義(yi) 建設上取得巨大成就的同時,在精神力量上也獲得了巨大豐(feng) 收。我國各族人民意氣風發投身於(yu) 熱火朝天的社會(hui) 主義(yi) 建設,湧現出大量先進典型和英雄模範人物,抒寫(xie) 了無數改天換地的壯麗(li) 詩篇,形成了跨越時空、曆久彌新的時代精神。

黨(dang) 史學習(xi) 教育專(zhuan) 題

發布時間:2021年06月02日 11:49 來源:新華網 編輯:楊安琪 打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