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代楷模發布廳》發布彭士祿先進事跡

微信掃一掃 ×

  照片中這個(ge) 瘦瘦小小的孩子,有著極為(wei) 傳(chuan) 奇的一生,他兩(liang) 次被關(guan) 進監獄,多次和死神擦肩而過……然而,在幾十年之後,他兩(liang) 次為(wei) 新中國掀起“核巨浪”,為(wei) 國家和人民創造了卓越不朽的功勳!

  1988年9月27日,中國導彈核潛艇水下發射運載火箭成功,這是繼原子彈爆炸成功後,中國於(yu) 無聲的深海之中,牢牢築起的第二道核盾牌!第二天,《人民日報》刊登了長篇通訊《中國核潛艇誕生記》。這時候,很多人才知道,中國第一代核潛艇首任總設計師、中國第一個(ge) 核動力裝置的主要設計者,名叫彭士祿。

  他,就是照片上那個(ge) 瘦弱的小男孩,他還有另一個(ge) 身份:中國共產(chan) 黨(dang) 老一輩無產(chan) 階級革命家、中國農(nong) 民運動先驅彭湃的兒(er) 子!

受盡人間苦難

被老百姓舍生保護的童年

  1925年,彭士祿出生在廣東(dong) 省海豐(feng) 縣,是彭湃的次子。彭士祿對父母並沒有太多印象,隻有一張與(yu) 父親(qin) 和哥哥的合影。照片上有父親(qin) 親(qin) 手寫(xie) 的字:“彭湃及他的小乖乖”。

  1928年,在彭士祿3歲時,他的母親(qin) 蔡素屏不幸被捕、英勇就義(yi) ……

  1929年,彭湃在上海被捕,在生命的最後時刻,他高唱《國際歌》慷慨赴死。那一年,成了孤兒(er) 的彭士祿年僅(jin) 4歲……

  “一個(ge) 漆黑的夜裏,奶媽背著我逃難。”這幾乎是彭士祿對人生最早的記憶!為(wei) 了躲避國民黨(dang) 反動派的“斬草除根”,貧苦百姓們(men) 冒著殺頭的危險,保護著這棵烈士留下的根苗。從(cong) 那時起,他過起了姓百家姓,穿百家衣,吃百家飯的生活。

左圖:幼小的彭士祿;右圖:石炮台監獄

  8歲時,彭士祿被國民黨(dang) 當局抓進監獄。陰森恐怖的牢房裏,吃的飯裏有蟲子,身上爬的有虱子,敵人不僅(jin) 逼供讓他承認自己的身世,還給養(yang) 育過彭士祿的“姑媽”實施酷刑。

  在監獄裏,年幼的彭士祿親(qin) 眼目睹了曾養(yang) 育過他的“姑媽”被倒掛著吊起來灌辣椒水,但她寧把牢底坐穿,寧可被殺頭,也不供認他是彭湃的兒(er) 子……

1991年,66歲的彭士祿來到曾關(guan) 押過他的石炮台遺址,他一站在上麵就哭了,對身邊的人說:當年,我在這裏受到了多少拷打。

  1991年,66歲的彭士祿來到曾關(guan) 押過他的石炮台遺址,他一站在上麵就哭了,對身邊的人說:當年,我在這裏受到了多少拷打。

  1935年,因為(wei) 獄友們(men) 的周全掩護,彭士祿終於(yu) 被營救出獄。這個(ge) 隻有10歲、已經被折磨得雙腿無法走路的孩子,硬是一路順著軌道爬了十幾公裏,膝蓋爬得全部都是血,才終於(yu) 爬回了潮安養(yang) 母的家裏……

  1940年,周恩來總理派人輾轉找到了彭士祿,周總理見到彭士祿的第一句話就說:孩子,終於(yu) 找到了你。

  在被安全送往革命聖地延安後,受盡人間苦難的彭士祿才終於(yu) 結束了東(dong) 躲西藏的日子!那一年,彭士祿已經15歲。

  每每回憶起自己的童年,彭士祿總是飽含深情地說:“坎坷的童年經曆,磨練了我不怕困難艱險的性格。我對人民永遠感激,無論我怎樣的努力,都感到不足以回報他們(men) 給予我的恩情。”

“隻要祖國需要,我願意貢獻一切”

  1951年,彭士祿以優(you) 異的成績考取選派留學蘇聯的名額,前往喀山化工學院化工機械係學習(xi) 。

  1954年1月,他在蘇聯學習(xi) 時,美國東(dong) 海岸發生了一件大事:一個(ge) 巨大而靈巧的“黑色水怪”轉眼潛入太平洋。不久,這龐大的“水怪”幽靈般地遊過墨西哥灣、蕩過南美洲、橫穿大西洋,途經歐亞(ya) 非三大洲後又回到了美國東(dong) 海岸。在它下水後的三年多時間裏,總航程達到6萬(wan) 多海裏,消耗的核燃料“鈾”僅(jin) 有幾千克。這黑色水怪,就是繼原子彈之後再度震驚世界的美國核潛艇“鸚鵡螺”號!

  1956年,彭士祿獲得蘇聯頒發的優(you) 秀化工機械工程師證書(shu) ,正當他準備畢業(ye) 回國時,一次簡單但意義(yi) 深遠的談話,徹底改變了彭士祿的人生軌跡……

  正在蘇聯訪問的陳賡大將將正準備回國的彭士祿密召到中國駐蘇大使館。陳賡問他:“中央已決(jue) 定選一批留學生改行學原子能核動力專(zhuan) 業(ye) ,

  你願意改行嗎?”彭士祿幾乎是脫口而出:“我當然願意,隻要祖國需要!” 

  很快,彭士祿被派往莫斯科動力學院原子能動力專(zhuan) 業(ye) 進修深造。正是這段學習(xi) 的時光讓彭士祿與(yu) 核動力結下了一生的緣分。之後,他沒有像他的父親(qin) 彭湃一樣轟轟烈烈地走向曆史舞台的中央,而是像核潛艇一樣悄無聲息地“深潛”,與(yu) 共和國的核事業(ye) 緊緊地連在了一起。

核潛艇一萬(wan) 年也要搞出來!

  1958年,為(wei) 打破美蘇等國對核潛艇技術的壟斷,中央批準研製導彈核潛艇。這一年,彭士祿學成歸國,被分配到二機部原子能所工作。正當他準備大展拳腳的時候,中蘇關(guan) 係出現裂痕。麵對複雜的的國際形勢,毛主席講出了一句話,氣勢如虹:“核潛艇,一萬(wan) 年也要搞出來。”這振奮人心的一句話,改變的豈止是彭士祿一個(ge) 人的命運,而是一個(ge) 國家和民族的命運!

  1962年2月,彭士祿被任命為(wei) 北京原子能研究所核動力研究室副主任,主持核潛艇動力裝置的論證和主要設備的前期開發。

  彭士祿領導的核動力研究室,麵臨(lin) 著前所未有的困難:短缺的辦公經費,所裏新來的大學生沒有一個(ge) 是學核動力的……很多人都沒見過核潛艇長什麽(me) 樣。這個(ge) 核潛艇怎麽(me) 幹成,更是不知道!

  彭士祿鼓勵大家,困難中孕育著機遇,我們(men) 一步一步來!當時,先由他和僅(jin) 有的幾個(ge) 懂一點核動力的人,一邊自我學習(xi) ,一邊給大家開課!他還發動大家一起學英語,俄語資料沒有了,就改看英文資料。他對年輕人說:要腦袋尖、屁股圓,腦袋尖鑽進去,屁股圓能坐得住!

  1964年10月16日,中國第一顆原子彈成功爆炸,消息傳(chuan) 到核動力研究室,彭士祿敏銳地意識到,核潛艇研製的春天就要來了。

  1965年,代號為(wei) “09”的中國第一個(ge) 核潛艇工程上馬。一支幾百人的先遣隊,靜悄悄地來到四川青衣江畔的深山裏,開始秘密建設中國第一座潛艇核動力陸上模式堆試驗基地。

  第一代核潛艇陸上模式堆廠房在四川大山中奮戰的日子,是彭士祿一生中最難忘的經曆。交通不便,就都吃住在工地上,180天不見太陽、毒蛇蚊蟲肆虐,他們(men) 依然幹勁十足。彭士祿曾回憶道:“困難時期,我們(men) 都是吃著窩窩頭搞核潛艇。那時沒有電腦就拉計算尺、敲算盤,那麽(me) 多的數據就是沒日沒夜算出來的。”

  1970年8月30日,反應堆主機達到了滿功率指標,晚上18點30分,起堆試驗的指揮長含著熱淚宣布,核潛艇主機達到滿功率轉數,相應反應堆的功率達99%,核反應堆順利達到滿功率!

  這意味著,新中國第一艘核潛艇的心髒——核動力終於(yu) 開始跳動了!核潛艇下水的日子指日可待!

  這一天,大家欣喜若狂,放鞭炮慶祝,而這時,總設計師彭士祿卻在悶頭睡大覺。因為(wei) 在這之前,他已經連續五天五夜沒有好好睡一覺了。

胃被切除四分之三

“就是死了也值得!”

  1974年8月1日,中國第一艘核潛艇被命名為(wei) “長征一號”,正式列入海軍(jun) 戰鬥序列。至此,中國成為(wei) 世界上第五個(ge) 擁有核潛艇的國家。

  這一年,彭士祿一直在核潛艇製造廠進行最後的調試安裝工作。在一次調試時,劇烈的胃疼令彭士祿汗濕了全身,醫生診斷為(wei) 急性胃穿孔,海軍(jun) 派直升機送海軍(jun) 總醫院的外科主任去現場開刀。

  這一次手術,彭士祿的胃被切除了四分之三,那一年,他才49歲!

  88歲時,有記者提到這段往事,問他:值得嗎?他回答:值得!搞成功了,特別高興(xing) ,我喜歡這個(ge) 工作,付出的一切都是值得的,就是死了也是值得的!核潛艇成功了,一輩子跟核動力打交道的彭士祿,又有了新的使命!這一次國家交給他的,又是一次極為(wei) 艱難的開拓墾荒……

再一次臨(lin) 危受命

開拓奠基中國核電事業(ye)

  1983年,彭士祿被任命為(wei) 大亞(ya) 灣核電站籌建總指揮。年近花甲之年,他再一次踏上了共和國核電事業(ye) 的拓荒之路。

  那一年,我國外匯儲(chu) 備僅(jin) 有1.67億(yi) 美元,而大亞(ya) 灣核電站總投資需要40億(yi) 美元。既沒有足夠的建設資金,人才技術也尚處空白,在這種情況下要建成中國第一座百萬(wan) 千瓦級的商用核電站談何容易?

  麵對這一場代表國家的“商業(ye) 博弈”,彭士祿奔波各地籌集資金,參加一輪輪商業(ye) 談判,他的各項開創性工作,為(wei) 大亞(ya) 灣核電站快速開展建設工作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1987年,大亞(ya) 灣核電站順利開工,然而為(wei) 了這一刻操勞了兩(liang) 年的彭士祿卻已馬不停蹄地趕往下一個(ge) 任務,當時,他已經被國家委任為(wei) 秦山二期核電站董事長負責建設中國第一座自行設計、建造的商用核電站。

  在任秦山二期核電站董事長時,他提出了股份製,建立了董事會(hui) 製度,從(cong) 核電站主要參數到投資方案,他都一一研究、核算。大到反應堆,小到一個(ge) 螺絲(si) 釘,他都能做到心中有數。彭士祿有個(ge) 著名綽號叫“彭拍板”。他常說:對了,功勞算你的;錯了,責任算我的。

  半個(ge) 世紀的時間裏,彭士祿像一頭拓荒牛一樣,從(cong) 引進消化吸收國際先進技術到自主研發核心技術,打贏了一場又一場核電領域的攻堅戰,引領我國核電發展走上了快車道。然而,在巨大的成就和榮譽麵前,彭士祿從(cong) 不計較得失,更從(cong) 不提出個(ge) 人要求。1978年,當他獲得全國科學大會(hui) 獎時,聽聞消息的他正在工地上,驚訝地說:我也可以得獎?

  2017年,彭士祿又把自己在何梁何利基金最高獎(科學與(yu) 技術成就獎)獲得的100萬(wan) 港幣獎金全都捐贈出來,為(wei) 國家培養(yang) 核事業(ye) 人才。

  一造核潛艇,二建核電站!一輩子幹了兩(liang) 件大事的彭士祿,在他看來,中國的核動力事業(ye) 發展到今天,絕不是一個(ge) 人兩(liang) 個(ge) 人所能及的,而他自己“頂多算其中的一顆螺絲(si) 釘。”

  2020年11月,在彭士祿離開這個(ge) 世界前的最後的一個(ge) 生日,心裏念念不忘的,依舊是他那句最初的誓言:隻要祖國需要,我願意貢獻一切!

  2021年3月22日,彭士祿在北京逝世,享年96歲。3月30日,在《英雄核潛艇》的歌聲中,彭士祿完成了他最後的心願:骨灰灑向大海,永遠守護祖國的海洋。

  從(cong) 烈士的遺孤到中國核動力事業(ye) 的拓荒牛,他默默走完了為(wei) 祖國“深潛”的一生。一輩子太短,短到他隻為(wei) 祖國做成了兩(liang) 件事;一輩子又太長,長到他把生命熔鑄進新中國核事業(ye) 基座上的磐石。

  此刻,他或許是那一朵翻騰的浪花,正同他最愛的核潛艇一起深潛,一路遠航!那閃耀的印記,已匯入曆史的長河,伴隨著中華民族偉(wei) 大複興(xing) 的征程,滾滾向前,澎湃不息!

“時代楷模”專(zhuan) 題 

“時代楷模”專(zhuan) 題 

  延伸閱讀

  中共中央宣傳(chuan) 部關(guan) 於(yu) 追授彭士祿同誌“時代楷模”稱號的決(jue) 定

  為(wei) 祖國“深潛”這一生 家人和同事追憶“時代楷模”彭士祿院士

  4歲成孤兒(er) 、8歲坐牢、31歲改學核專(zhuan) 業(ye) ……他“深潛”一生,鑄就驚天動地傳(chuan) 奇!

  中國工程院院士、我國核潛艇第一任總設計師彭士祿 中國核動力事業(ye) 的拓荒牛

發布時間:2021年05月27日 07:18      來源:央視 打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