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要論述
1942年5月28日
毛澤東(dong) 在中央學習(xi) 組會(hui) 議上作報告。談到延安文藝界問題時指出:《中央關(guan) 於(yu) 吸收知識分子的決(jue) 定》,正式表明我們(men) 黨(dang) 歡迎並吸收大批的知識分子。和我們(men) 合作的知識分子不但是抗日的,而且是有民主思想、傾(qing) 向於(yu) 民主的,而且大多數人的思想都變成了馬列主義(yi) 的思想、共產(chan) 主義(yi) 的思想,大多數人變成了黨(dang) 員。黨(dang) 中央關(guan) 於(yu) 知識分子的決(jue) 定已經有了,但是對於(yu) 文學藝術工作,我們(men) 還沒有一個(ge) 統一的很好的決(jue) 定。現在我們(men) 準備作這樣一個(ge) 決(jue) 定,我們(men) 召集了三次座談會(hui) ,目的就是要解決(jue) 相結合的問題,即文學家、藝術家、文藝工作者和我們(men) 黨(dang) 的幹部相結合,和工人農(nong) 民相結合,以及和軍(jun) 隊官兵相結合的問題。文藝工作者怎麽(me) 樣結合的問題,其中一個(ge) 基本問題,就是要破除資產(chan) 階級思想、小資產(chan) 階級思想的影響,才能夠轉變為(wei) 無產(chan) 階級的思想,才能夠有馬列主義(yi) 的黨(dang) 性。解決(jue) 了這個(ge) 思想上的問題,才能夠在思想上與(yu) 無產(chan) 階級、與(yu) 工農(nong) 大眾(zhong) 相結合;有了這樣的基礎,才可能在行動上和工農(nong) 兵、和我們(men) 黨(dang) 相結合。他們(men) 最基本的問題就是文學藝術要不要為(wei) 工農(nong) 大眾(zhong) ,服務於(yu) 工農(nong) 大眾(zhong) ,向工農(nong) 大眾(zhong) 普及,再從(cong) 向他們(men) 普及中間來提高。文藝家要向工農(nong) 兵取材,要和工農(nong) 兵做朋友,像親(qin) 兄弟姐妹一樣。如果對這方麵輕視,不看重,那是一個(ge) 偏向,就是比較地忽視革命性。太強調革命性而忽視藝術性,認為(wei) 隻要是革命的東(dong) 西,標語口號式的也好,藝術上不像樣子的東(dong) 西也行,這又是一種偏向。隻是強調文學藝術的革命性,而不強調文學藝術的藝術性,那也是不夠的,沒有藝術性,那就不叫做文學,不叫做藝術。藝術性高的我們(men) 要,低的我們(men) 也要。在階級社會(hui) 中有文人,在將來的社會(hui) 主義(yi) 社會(hui) 也有專(zhuan) 門的文學家、藝術家。將來大批的作家將從(cong) 工人農(nong) 民中產(chan) 生。我們(men) 的總方針是爭(zheng) 取文學家、藝術家中的大多數人和工農(nong) 結合。專(zhuan) 門家有責任指導普通的文藝工作者,還要學習(xi) ,要從(cong) 普通的文藝工作者那裏,從(cong) 人民身上吸收養(yang) 料,不然便要懸在空中。高級文藝工作者也隻有和普通文藝工作者,和人民發生聯係,才有出路,才有群眾(zhong) 。文藝是一支軍(jun) 隊,它的幹部是文藝工作者。我們(men) 要求在軍(jun) 事、政府、黨(dang) 務、經濟、教育各方麵工作的同誌,對文化人、知識分子采取歡迎的態度,懂得他們(men) 的重要性,沒有這一部分人就不能成事。任何一個(ge) 階級都要用這樣的一批文化人來做事情。
1947年5月28日
毛澤東(dong) 為(wei) 中共中央起草致鄭位三、李先念並轉中原部隊全體(ti) 同誌電。電報指出:我中原各部為(wei) 著反對賣國賊蔣介石的進攻,從(cong) 去年七月起在陝南、豫西、鄂西、鄂中、鄂東(dong) 、湘西等地,在極端困難條件之下,執行中央戰略意圖,堅持遊擊戰爭(zheng) ,曾經鉗製了蔣介石正規軍(jun) 三十個(ge) 旅以上,使我華北、華中主力渡過蔣介石進攻的最困難時期,起了極大的戰略作用。所有參加這一鬥爭(zheng) 的部隊,在和優(you) 勢敵人的艱苦戰鬥中,雖然遭受了不小損失,但是基本骨幹依然保存。中央希望你們(men) 加緊學習(xi) ,根據中央路線檢討經驗,團結一致,準備為(wei) 著執行新的戰鬥任務而奮鬥。
1978年5月28日
鄧小平在會(hui) 見阿爾及利亞(ya) 總統特使紮伊貝克時提出,中國不能簡單地吸收外國技術,自己還要有所創造。指出:在工業(ye) 方麵,我們(men) 二十八年還是搞了些基礎。但技術落後,管理水平低,就現有設備能力來說,由於(yu) 技術水平和管理水平低,也沒有發揮應有的作用。如果說六十年代前半期我們(men) 同世界技術上的發展有些差距,但不很大,那末這十多年則拉得很大。現在提出在本世紀末實現四個(ge) 現代化的目標,這當然有很多重要的條件作為(wei) 根據,其中一條就是要把世界最先進的技術吸收過來,作為(wei) 我們(men) 發展的起點。當然,這不是簡單地吸收外國技術,自己還要有所創造。這是件很重要的工作。現在我們(men) 提出這個(ge) 目標是有根據的,不是講空話,有信心,但也不容易,有好多新的問題擺在我們(men) 麵前要解決(jue) 。我們(men) 現在還要學習(xi) ,要善於(yu) 學習(xi) ,在科學事業(ye) 上來不得一點虛假。在談到第三世界問題時指出:第三世界是解決(jue) 世界事務和進行反帝、反殖、反霸鬥爭(zheng) 的主力軍(jun) 。由於(yu) 帝國主義(yi) 、殖民主義(yi) 遺留下來一些問題,由於(yu) 霸權主義(yi) 的挑撥,第三世界國家之間存在一些小問題,但歸根到底,第三世界國家是要聯合起來的。我們(men) 根本的出發點就是,第三世界要排除各種障礙,無論是內(nei) 部的還是外部的障礙,聯合起來,利用爭(zheng) 取到的時間,發展起來。第三世界內(nei) 部的問題,從(cong) 長遠著眼,寧可放一下,以後慢慢地解決(jue) 。這樣既可以提高第三世界國家的威望,也可以增強第三世界的發言權。
2018年5月28日
習(xi) 近平在中國科學院第十九次院士大會(hui) 、中國工程院第十四次院士大會(hui) 開幕會(hui) 上發表講話強調,中國要強盛、要複興(xing) ,就一定要大力發展科學技術,努力成為(wei) 世界主要科學中心和創新高地。形勢逼人,挑戰逼人,使命逼人。我國廣大科技工作者要把握大勢、搶占先機,直麵問題、迎難而上,瞄準世界科技前沿,引領科技發展方向,肩負起曆史賦予的重任,勇做新時代科技創新的排頭兵,努力建設世界科技強國。 他指出,要矢誌不移自主創新,堅定創新信心,著力增強自主創新能力。隻有自信的國家和民族,才能在通往未來的道路上行穩致遠。樹高葉茂,係於(yu) 根深。自力更生是中華民族自立於(yu) 世界民族之林的奮鬥基點,自主創新是我們(men) 攀登世界科技高峰的必由之路。我國廣大科技工作者要有強烈的創新信心和決(jue) 心,既不妄自菲薄,也不妄自尊大,勇於(yu) 攻堅克難、追求卓越、贏得勝利,積極搶占科技競爭(zheng) 和未來發展製高點。要以關(guan) 鍵共性技術、前沿引領技術、現代工程技術、顛覆性技術創新為(wei) 突破口,敢於(yu) 走前人沒走過的路,努力實現關(guan) 鍵核心技術自主可控,把創新主動權、發展主動權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要強化戰略導向和目標引導,強化科技創新體(ti) 係能力,加快構築支撐高端引領的先發優(you) 勢,加強對關(guan) 係根本和全局的科學問題的研究部署,在關(guan) 鍵領域、卡脖子的地方下大功夫,集合精銳力量,作出戰略性安排,盡早取得突破。要把滿足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作為(wei) 科技創新的落腳點,把惠民、利民、富民、改善民生作為(wei) 科技創新的重要方向。
黨(dang) 史回眸
1925年
5月28日 中共中央召開緊急會(hui) 議,決(jue) 定以反對帝國主義(yi) 屠殺中國工人為(wei) 中心口號,發動群眾(zhong) 於(yu) 30日在上海租界舉(ju) 行反帝示威。同時,中共中央還決(jue) 定,為(wei) 了加強工會(hui) 的組織力量,由共產(chan) 黨(dang) 人李立三、劉華等主持,成立上海總工會(hui) 。隨後劉少奇到達上海,也參加了上海總工會(hui) 的領導。
1954年
5月28日 中共中央轉發華北局《關(guan) 於(yu) 在國營工礦企業(ye) 中實行廠長負責製的決(jue) 定》。《決(jue) 定》確定改變過去在國營工礦企業(ye) 中所實行的黨(dang) 委領導下的廠長負責製,而實行廠長負責製,即廠長受國家委派對企業(ye) 的生產(chan) 行政工作進行專(zhuan) 責管理的製度。廠長對完成國家計劃,對企業(ye) 經營管理和生產(chan) 技術、財務工作,均負全責。實行廠長負責製,要建立廠長、車間主任、工段長三級一長負責製,建立生產(chan) 指揮係統的單一領導關(guan) 係,並相應地建立職能部門的專(zhuan) 責製和生產(chan) 工人的崗位專(zhuan) 責製。
2014年
5月28日 習(xi) 近平在第二次中央新疆工作座談會(hui) 上講話指出,要圍繞社會(hui) 穩定和長治久安這個(ge) 總目標,堅持依法治疆、團結穩疆、長期建疆,努力建設團結和諧、繁榮富裕、文明進步、安居樂(le) 業(ye) 的社會(hui) 主義(yi) 新疆。
2018年
5月28日 習(xi) 近平在中國科學院第十九次院士大會(hui) 、中國工程院第十四次院士大會(hui) 上講話指出,要充分認識創新是第一動力,矢誌不移自主創新,著力增強自主創新能力。要以關(guan) 鍵共性技術、前沿引領技術、現代工程技術、顛覆性技術創新為(wei) 突破口,努力實現關(guan) 鍵核心技術自主可控,把創新主動權、發展主動權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
曆史瞬間
雲(yun) 南省祿勸縣金沙江皎平渡口。1935年5月,紅軍(jun) 在這裏北渡金沙江。
【黨(dang) 史百年·天天讀】 執行編輯:盧 佳 審讀:郭偉(wei) 偉(wei) 指導:班永傑
關(guan) 於(yu) 我們(men) 聯係我們(men) 網站地圖 用戶調查
ky体育中心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