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2年1月11日至2月7日,黨(dang) 中央在北京召開擴大的中央工作會(hui) 議。出席會(hui) 議的有中央和省、地、縣四級主要負責人以及重要廠礦和軍(jun) 隊的負責幹部,共7118人,通常稱為(wei) 七千人大會(hui) 。
規模空前的七千人大會(hui) ,是在經過一年調整、形勢有了轉變,但是困難還很大、黨(dang) 內(nei) 外還有很多思想疑慮的情況下召開的。會(hui) 議目的是進一步總結“大躍進”以來的經驗教訓,統一認識,增強團結,動員全黨(dang) 更堅決(jue) 地執行調整方針,為(wei) 戰勝困難而奮鬥。
毛澤東(dong) (右二)、劉少奇(右三)、周恩來(左二)、朱德(左一)、陳雲(yun) (左三)、鄧小平(右一)在“七千人大會(hui) ”上。新華社圖片
大會(hui) 的前一階段是討論和修改劉少奇代表中央提出的書(shu) 麵報告草稿。這個(ge) 草稿,毛澤東(dong) 提議不經中央政治局討論,直接印發大會(hui) ,征求修改意見。經過與(yu) 會(hui) 者討論,形成《在擴大的中央工作會(hui) 議上的報告》定稿,作為(wei) 大會(hui) 的正式文件。報告包括三個(ge) 問題:第一,目前形勢和任務;第二,加強民主集中製,加強集中統一;第三,黨(dang) 的問題。
在“目前形勢和任務”中,報告比較係統地總結建國以來“我們(men) 國家的麵貌,在各個(ge) 方麵都發生了巨大的變化”,特別是1958年以來取得的12個(ge) 方麵成就的基礎上,特別指明了“這幾年工作中發生的主要缺點和錯誤”,包括工農(nong) 業(ye) 生產(chan) 計劃指標過高、對建設事業(ye) 的發展要求過急、國民經濟比例嚴(yan) 重失調、在農(nong) 村混淆集體(ti) 所有製和全民所有製這兩(liang) 種所有製的界限、急於(yu) 過渡、刮“共產(chan) 風”和分散主義(yi) 嚴(yan) 重滋長等。
在“加強民主集中製,加強集中統一”問題中,報告指出,“必須看到,近幾年來,在我們(men) 黨(dang) 的生活和國家生活中,民主集中製受到了很大的削弱,在有些地方甚至受到了粗暴的破壞。”報告主要圍繞“加強集中統一,反對分散主義(yi) ”展開。報告指出,在中央集權和地方分權的關(guan) 係方麵,需要把加強中央的集中統一的領導同發揮各地方積極性的關(guan) 係、同各地方因時因地製宜的關(guan) 係、同分級管理的關(guan) 係問題這樣幾個(ge) 問題處理清楚。
關(guan) 於(yu) “黨(dang) 的問題”,報告主要講了實事求是的作風、群眾(zhong) 路線和黨(dang) 內(nei) 生活的幾個(ge) 問題。“經驗告訴我們(men) ,根據假報告、假數字來擬定政策、編製計劃,必然會(hui) 犯錯誤,必然會(hui) 對黨(dang) 、對人民、對國家造成很大損害。”
毛澤東(dong) 在“七千人大會(hui) ”上講話。新華社圖片
七千人大會(hui) 結束後,在劉少奇和周恩來、陳雲(yun) 、鄧小平等直接領導下,中共中央於(yu) 2月和5月相繼召開西樓會(hui) 議、五月會(hui) 議,進一步正視和分析國民經濟的嚴(yan) 重困難形勢。劉少奇指出:現在處於(yu) 恢複時期,帶有非常時期的性質,不能用平常的辦法,要用非常的辦法,把調整經濟的措施貫徹下去。陳雲(yun) 擔任重新成立的中央財經小組組長,提出了克服困難的主張。周恩來將陳雲(yun) 的意見概括為(wei) 一副對聯:上聯是“先抓吃穿用”,下聯是“實現農(nong) 輕重”,橫批是“綜合平衡”。
七千人大會(hui) 之後,調整國民經濟采取的主要措施是:大力精減職工,減少城鎮人口;壓縮基本建設規模,停建緩建大批基本建設項目;縮短工業(ye) 戰線,實行必要的關(guan) 、停、並、轉;從(cong) 人力物力財力各方麵加強和支援農(nong) 業(ye) 戰線,加強農(nong) 村基層的領導力量。在農(nong) 業(ye) 政策的調整中,一些地方進行了包括包產(chan) 到戶在內(nei) 的各種形式的農(nong) 業(ye) 生產(chan) 責任製嚐試,取得較好效果。
經過七千人大會(hui) 前後將近兩(liang) 年的調整,從(cong) 1963年夏開始,各項建設事業(ye) 呈現明顯的健康發展勢頭。到1965年底,調整國民經濟的任務全麵完成。
關(guan) 於(yu) 我們(men) 聯係我們(men) 網站地圖 用戶調查
ky体育中心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