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8年秋冬之間,黨(dang) 中央開始發現“大躍進”和人民公社化運動中出了不少亂(luan) 子。從(cong) 1958年11月第一次鄭州會(hui) 議到1959年7月廬山會(hui) 議前期,黨(dang) 中央領導整頓人民公社,調整高指標,作了初步糾正“左”傾(qing) 錯誤的努力,“共產(chan) 風”、浮誇風、高指標和瞎指揮得到初步遏製,形勢開始有所好轉。
這期間,黨(dang) 中央對社會(hui) 主義(yi) 建設規律得到一些新的認識。主要包括:生產(chan) 關(guan) 係一定要適合生產(chan) 力的性質;價(jia) 值法則是一個(ge) 偉(wei) 大的學校,必須利用價(jia) 值規律為(wei) 社會(hui) 主義(yi) 服務;要以“農(nong) 、輕、重”為(wei) 序進行社會(hui) 主義(yi) 建設;綜合平衡是整個(ge) 經濟工作的根本問題,國民經濟應當有計劃按比例發展。
1961年1月,毛澤東(dong) 在北京舉(ju) 行的中共八屆九中全會(hui) 上講話,要求全黨(dang) 大興(xing) 調查研究之風,1961年要搞個(ge) 實事求是年。新華社圖片
隨後,黨(dang) 中央決(jue) 心認真調查研究,糾正錯誤,調整政策。1960年11月,中央發出《關(guan) 於(yu) 農(nong) 村人民公社當前政策問題的緊急指示信》,要求全黨(dang) 用最大努力堅決(jue) 糾正“共產(chan) 風”;1961年1月,黨(dang) 的八屆九中全會(hui) 決(jue) 定對國民經濟實行“調整、鞏固、充實、提高”的八字方針。以這兩(liang) 件事為(wei) 標誌,“大躍進”運動實際上已被停止,國民經濟開始轉入調整的新軌道。
1961年5月4日,周恩來在河北省邯鄲市武安縣伯延人民公社進行農(nong) 業(ye) 調查。圖為(wei) 周恩來在伯延人民公社和社員肖書(shu) 義(yi) 談話。新華社圖片
毛澤東(dong) 在八屆九中全會(hui) 以及為(wei) 準備這次全會(hui) 而召開的中央工作會(hui) 議上,號召全黨(dang) 恢複實事求是、調查研究的作風。之後,毛澤東(dong) 、劉少奇、周恩來、朱德、陳雲(yun) 、鄧小平等中央領導人帶頭深入基層調查研究。為(wei) 係統解決(jue) 農(nong) 村人民公社存在的問題,毛澤東(dong) 於(yu) 1961年3月主持起草《農(nong) 村人民公社工作條例(草案)》(農(nong) 業(ye) 六十條)。在條例起草和修訂期間,全黨(dang) 的認識不斷深化,開始逐步解決(jue) 農(nong) 民強烈反映的公共食堂等問題。
1961年4月8日,劉少奇到湖南省湘潭縣許家壟(河東(dong) 人民公社河塘大隊長塘生產(chan) 隊)進行調查研究時和社員許慶雲(yun) 談話。新華社圖片
全黨(dang) 大興(xing) 調查研究之風,為(wei) 各領域的調整提供了重要的思想基礎。工業(ye) 領域調整圍繞降低鋼產(chan) 量等指標和整頓企業(ye) 秩序展開。1961年9月,中央作出《關(guan) 於(yu) 當前工業(ye) 問題的指示》,強調必須當機立斷,把工業(ye) 生產(chan) 和基本建設的指標降到確實可靠、留有餘(yu) 地的水平上。同時,中央發布試行《國營工業(ye) 企業(ye) 工作條例(草案)》(工業(ye) 七十條),對於(yu) 恢複和建立企業(ye) 正常生產(chan) 秩序發揮了積極作用。
同經濟工作調整相配合,科學、教育、文化等領域也進行了調整。其中心內(nei) 容是調整黨(dang) 和知識分子的關(guan) 係,落實知識分子政策;堅持“百花齊放、百家爭(zheng) 鳴”的方針;健全必要的規章製度,以恢複正常秩序,保證各方麵工作的順利進行。為(wei) 進一步調動知識分子積極性,1962年3月,周恩來在《論知識分子問題》報告中,肯定我國知識分子的絕大多數已經是屬於(yu) 勞動人民的知識分子,強調在社會(hui) 主義(yi) 建設中要發揮科學和科學家的作用,使知識分子受到很大鼓舞。
關(guan) 於(yu) 我們(men) 聯係我們(men) 網站地圖 用戶調查
ky体育中心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