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cong) 農(nong) 業(ye) 和現代工業(ye) 基礎薄弱到扛穩糧食安全重任、挺起製造業(ye) 脊梁,從(cong) 不沿邊、不靠海到邁向內(nei) 陸開放新高地……在中國共產(chan) 黨(dang) 領導下,伴隨著中華民族迎來從(cong) 站起來、富起來到強起來偉(wei) 大飛躍的曆史進程,河南這片鐫刻著紅色印記的沃土,發生了翻天覆地的曆史巨變。
“實現‘兩(liang) 個(ge) 一百年’奮鬥目標、實現中華民族偉(wei) 大複興(xing) 的中國夢,需要中原更加出彩。”貫徹落實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重要指示精神,河南著力固根基、揚優(you) 勢、補短板、強弱項,在中部地區崛起中奮勇爭(zheng) 先,奮力譜寫(xie) 新時代中原更加出彩的絢麗(li) 篇章。
從(cong) “中原糧倉(cang) ”到“國人廚房”
春耕時節,光山縣東(dong) 嶽村的家庭農(nong) 場主楊長太灑下了今年第一把穀種。旁邊,家庭農(nong) 場新招的大學畢業(ye) 生正在拍攝播種過程,為(wei) 在電商平台銷售“稻蝦米”作準備。去年,楊長太幫鄉(xiang) 親(qin) 賣“稻蝦米”等特色農(nong) 產(chan) 品,銷售額達600多萬(wan) 元。
黃河岸邊,尉氏縣萬(wan) 畝(mu) 高標準農(nong) 田裏的麥子一眼望不到邊。地頭,墒情監測、苗情監測、病蟲害防治等設備一應俱全。風吹麥浪,送來即將豐(feng) 收的消息。
“河南作為(wei) 農(nong) 業(ye) 大省,農(nong) 業(ye) 特別是糧食生產(chan) 對全國影響舉(ju) 足輕重。要發揮好糧食生產(chan) 這個(ge) 優(you) 勢,立足打造全國重要的糧食生產(chan) 核心區,推動藏糧於(yu) 地、藏糧於(yu) 技,穩步提升糧食產(chan) 能,在確保國家糧食安全方麵有新擔當新作為(wei) 。”牢記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囑托,河南把提高糧食生產(chan) 能力與(yu) 深化農(nong) 業(ye) 供給側(ce) 結構性改革結合起來,不斷提高農(nong) 業(ye) 質量效益和競爭(zheng) 力,努力實現糧食安全和現代高效農(nong) 業(ye) 相統一。
截至2020年底,河南已累計建成6910萬(wan) 畝(mu) 高標準農(nong) 田,畝(mu) 均提升糧食產(chan) 能超150斤。開辟新途徑、挖掘新空間、培育新優(you) 勢,河南糧食生產(chan) 能力有了大提升,去年總產(chan) 量達1365.2億(yi) 斤,約占全國糧食產(chan) 量的1/10,是1949年全省糧食產(chan) 量的9.6倍。
河南糧食生產(chan) 優(you) 勢正在不斷鞏固和發揮。全省優(you) 質專(zhuan) 用小麥種植麵積從(cong) 2016年的600萬(wan) 畝(mu) 發展到2020年的1533萬(wan) 畝(mu) ,位居全國前列。以“糧頭食尾”“農(nong) 頭工尾”延伸糧食產(chan) 業(ye) 鏈、提升價(jia) 值鏈、打造供應鏈,“中原糧倉(cang) ”亮出“國人廚房”新名片:不僅(jin) 解決(jue) 了自身9900多萬(wan) 人口的吃飯問題,每年還調出原糧及製成品600億(yi) 斤左右,生產(chan) 了約占全國1/4的饅頭、1/3的方便麵、3/5的湯圓、7/10的水餃。
發揮優(you) 勢打好四張牌
位於(yu) 洛陽市的中國一拖集團有限公司試驗場,國內(nei) 首款純電動無人駕駛拖拉機穿梭在黃土地上,耕出一道道犁溝。
洛陽曾生產(chan) 出我國第一台履帶式拖拉機、第一批汽車變速箱軸承,一路披荊斬棘,贏得輝煌,也遭遇挑戰:傳(chuan) 統產(chan) 業(ye) 比重偏高,如何構築先進製造業(ye) 基地?
同樣位於(yu) 洛陽的中信重工機械股份有限公司率先探索,從(cong) 生產(chan) 礦山機械設備到製造特種機器人,著力創新技術、研發產(chan) 品,加快向“智造”轉型,去年實現營業(ye) 收入超百億(yi) 元。
持續推進產(chan) 業(ye) 結構優(you) 化升級,洛陽新動能、新產(chan) 業(ye) 不斷壯大,機器人及智能製造產(chan) 業(ye) 主營業(ye) 務收入已突破千億(yi) 元,鋰電池等14種產(chan) 品占國內(nei) 市場份額一半以上。
2014年5月,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在河南考察時,提出“發揮優(you) 勢打好四張牌”的要求,即“以發展優(you) 勢產(chan) 業(ye) 為(wei) 主導推進產(chan) 業(ye) 結構優(you) 化升級,以構建自主創新體(ti) 係為(wei) 主導推進創新驅動發展,以強化基礎能力建設為(wei) 主導推進培育發展新優(you) 勢,以人為(wei) 核心推進新型城鎮化”。
河南把“打好四張牌”作為(wei) 貫徹新發展理念、深化供給側(ce) 結構性改革的關(guan) 鍵舉(ju) 措,全力推動高質量發展。
如今的河南,產(chan) 業(ye) 結構有了大轉變:裝備製造、食品製造產(chan) 業(ye) 正在躍向萬(wan) 億(yi) 級,人工智能、數字經濟等蓬勃發展,三次產(chan) 業(ye) 結構由“二三一”曆史性地轉變為(wei) “三二一”。
創新驅動發展成效顯著。鄭洛新國家自主創新示範區引領作用不斷增強,創新引領型企業(ye) 、平台、機構不斷壯大,新能源客車、盾構機、智能手機等成為(wei) 河南製造新名片。今年一季度,全省高技術製造業(ye) 增加值同比增長30.2%,高於(yu) 全省規模以上工業(ye) 增速13.9個(ge) 百分點。
基礎能力實現大幅躍升。鄭州機場二期建成投運,米字形高鐵網基本建成,全國重要的綜合交通樞紐、通信樞紐、能源基地地位不斷鞏固。
新型城鎮化深入推進。鄭州國家中心城市、洛陽副中心城市建設全麵提速,中原城市群帶動作用明顯增強,全省常住人口城鎮化率已達55.43%,越來越多的農(nong) 民進入城市安居樂(le) 業(ye) 。
從(cong) 中原腹地到開放高地
4月底,新一季的信陽毛尖茶裝進中歐班列,從(cong) 鄭州國際陸港中心出發,運往烏(wu) 茲(zi) 別克斯坦首都塔什幹。
這條“陸上絲(si) 綢之路”讓鄭州的“朋友圈”覆蓋了歐盟、俄羅斯、中亞(ya) 等30多個(ge) 國家和地區。去年,中歐班列(鄭州)累計開行1126班,貨物總值達42.77億(yi) 美元。
“不靠海不沿邊”的鄭州,如今已嬗變為(wei) “四條絲(si) 路聯世界”。
牢記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提出的建成連通境內(nei) 外、輻射東(dong) 中西的物流通道樞紐,建設鄭州—盧森堡“空中絲(si) 綢之路”等要求,河南深度融入共建“一帶一路”,打造空中、陸上、網上、海上“四條絲(si) 綢之路”,走出一條內(nei) 陸大省開放發展的新路。
在鄭州機場國際貨運站,全國各地的跨境電商包裹,從(cong) 這裏搭乘“空中絲(si) 綢之路”飛往海外。
“航空貨運幾乎在以‘飛一樣的速度’發展。”邦達貨運鄭州分公司總經理郭黎民感慨,2013年,鄭州從(cong) 事航空貨運的公司不過三五家,如今已達數百家。國外的三文魚、生蠔、鮮花,以越來越實惠的價(jia) 格“飛入”尋常百姓家。
十幾年前,鄭州還不曾起降過全貨運飛機。如今,鄭州機場51條全貨機航線通達63個(ge) 國內(nei) 外城市。去年,鄭州機場國際地區貨運量和全貨機航班量躍升至全國第五位,鄭州機場客貨運吞吐量躍居中部地區“雙第一”。
“空中絲(si) 綢之路”越飛越廣,“網上絲(si) 綢之路”越來越便捷。河南發揮跨境電子商務綜合實驗區國家級戰略平台優(you) 勢,“網上絲(si) 路”業(ye) 務覆蓋全球196個(ge) 國家和地區。去年,鄭州海關(guan) 驗放跨境電商零售進口達7582萬(wan) 單,比2014年增長176倍。
增強“空中絲(si) 綢之路”輻射力,推動“陸上絲(si) 綢之路”擴量提質,促進“網上絲(si) 綢之路”創新突破,做優(you) “海上絲(si) 綢之路”……河南對外開放之門越開越大。提升鄭州航空港區開放發展水平,強化自貿試驗區製度型開放引領作用,統籌推進各類開發區整合提升和體(ti) 製機製創新……河南高能級對外開放平台正在加快建設。
堅持內(nei) 外聯動、量質並重、全域統籌,著力提升在高質量共建“一帶一路”中的參與(yu) 度和影響力,發展壯大開放型經濟,中原腹地正邁向對外開放高地。
關(guan) 於(yu) 我們(men) 聯係我們(men) 網站地圖 用戶調查
ky体育中心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