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煉成鋼|“863計劃”是如何得名的?

來源:中央黨(dang) 史和文獻研究院網站

  1986年3月3日,這份建議書(shu) 被遞交到了鄧小平的案頭。早在1978年就提出“科學技術是生產(chan) 力”的鄧小平,顯然再一次被建議書(shu) 中提到的嚴(yan) 峻的國內(nei) 外形勢所觸動。僅(jin) 僅(jin) 過了兩(liang) 天,他就親(qin) 自批示:此事宜速作決(jue) 斷,不可拖延。隨後的半年裏,國務院先後召開七次會(hui) 議,組織兩(liang) 百多位專(zhuan) 家反複探討、論證。1986年11月18日,這份麵向21世紀的中國戰略性高科技發展計劃——《高技術研究發展計劃綱要》,正式發布。由於(yu) 科學家的建議和鄧小平對建議的批示都是在1986年3月,這個(ge) 宏偉(wei) 的計劃簡稱“863計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