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名黨(dang) 員就是一麵旗幟,一個(ge) 支部就是一個(ge) 堡壘。從(cong) 農(nong) 村到城市,鄉(xiang) 村振興(xing) 中頻現黨(dang) 員身影,服務民生中彰顯為(wei) 民情懷。解民憂、促發展,基層黨(dang) 建各項任務落地見效,黨(dang) 建工作提質增效。
創新黨(dang) 建方法、激活黨(dang) 建效能,福建在共治共享中實現了黨(dang) 建與(yu) 經濟社會(hui) 發展同頻共振、融合共贏,助力高質量發展。
鄉(xiang) 村一線黨(dang) 旗紅
“即使兩(liang) 個(ge) 月不下雨,全村2000多名村民也不會(hui) 喝不上水。”站在一汪清澈的蓄水池邊,寧德市壽寧縣清源鄉(xiang) 岱陽村駐村第一書(shu) 記廖誌華自豪地說。
曾經的岱陽村“雨天水渾濁、旱天沒水喝”,自2017年駐村以來,廖誌華爭(zheng) 取到130多萬(wan) 元資金,於(yu) 去年底建成這個(ge) 6000多立方米的蓄水池。
“辦事隻進一扇門,效率快多了!”這兩(liang) 年,三明市建寧縣溪口鎮梘頭村的變化讓村民欣喜。
以建章立製為(wei) 切入點,梘頭村駐村第一書(shu) 記曹銳重新製定《村兩(liang) 委幹部管理辦法》、崗位職責等規章製度,並推行兩(liang) 委幹部集中辦公、一站式服務機製,相互監督促進為(wei) 民辦實事。
從(cong) 助脫貧、謀發展到抓班子、帶隊伍,鄉(xiang) 村嬗變遍布八閩大地。“推動能打硬仗的幹部深紮脫貧攻堅、鄉(xiang) 村振興(xing) 的最前沿,省市縣三級累計選派近2萬(wan) 名優(you) 秀幹部駐村任職。”福建省委組織部有關(guan) 負責人介紹。
既為(wei) 發展找路子,又為(wei) 民生動腦子。在鄉(xiang) 村一線的鮮紅黨(dang) 旗下,駐村幹部留下紮實堅定的實踐腳印——
留下“永不走的工作隊”。健全村級運行管理機製,著力增強村級組織凝聚力和組織力,僅(jin) 第五批駐村第一書(shu) 記就幫助培養(yang) 入黨(dang) 積極分子8264名、發展黨(dang) 員5341名;
留下強村富民產(chan) 業(ye) 。因村製宜、一村一策,帶領群眾(zhong) 調整優(you) 化產(chan) 業(ye) 結構。第五批駐村第一書(shu) 記協助駐點村新辦村級經濟實體(ti) 1890個(ge) ,引進投資規模百萬(wan) 以上的企業(ye) 797家;
留下惠民利民工程。從(cong) 群眾(zhong) 最急、最盼、最怨的問題入手,第五批駐村第一書(shu) 記協調各級在交通、水利、電力等基礎設施建設方麵投入資金105.06億(yi) 元,落實建設項目19907個(ge) 。
“近鄰黨(dang) 建”解民憂
“遠親(qin) 不如近鄰”。針對城市社區“居民陌生化、末梢薄弱化”等共性痛點,福建以“近鄰黨(dang) 建”破題,走出了一條基層黨(dang) 建引領城市基層治理的新路子。
“以前天天盼著孩子回來陪我。自從(cong) 有了這個(ge) ‘新家’,我每天生活可充實呢!”早晨,廈門市思明區廈港街道黨(dang) 群服務中心裏,60歲的李素珍一身紅裙,體(ti) 態輕盈,在老師指導下走起旗袍秀。
2018年以來,思明區以“近鄰黨(dang) 建”為(wei) 引領,建成10個(ge) 街道級居家社區養(yang) 老服務照料中心,改造提升14個(ge) “嵌入式”社區養(yang) 老服務站點,社區黨(dang) 委聯合大黨(dang) 委成員單位、共建單位、社會(hui) 組織等“近鄰”單位形成“養(yang) 老服務共同體(ti) ”。
李素珍的充實生活,正是福建“近鄰黨(dang) 建”模式的成果。建強基層組織、規範運行機製、豐(feng) 富活動載體(ti) ,福建各級黨(dang) 員幹部下社區、進鄰裏,以群眾(zhong) 滿意度為(wei) 導向,拓廣度、挖深度——
推進小區黨(dang) 支部應建盡建。全麵推行“支部建在小區上”,在尚不具備組建條件的小區,實行黨(dang) 員街巷長、樓棟長、網格員“兩(liang) 長一員”機製。目前,全省1.29萬(wan) 個(ge) 居民小區已建立黨(dang) 支部8632個(ge) ,覆蓋率達66.8%;
服務送到家門口。積極整合黨(dang) 務、政務等各種資源,全覆蓋建設2900多個(ge) 社區黨(dang) 群服務中心,推動公安、12345、城管等部門之間數據共享、信息互聯,推動民生類高頻事項下放中心、就近辦理,做到居民辦事“一站式”“最多跑一次”。
如今,在福建各地的街巷小區,鄰裏說事點隨處可見、特色鄰裏活動蔚然成風、群眾(zhong) 訴求渠道得到有效打通……從(cong) 陌生到熟悉、從(cong) 理解到相親(qin) ,有溫度的黨(dang) 建帶來有質感的幸福。
紅色引擎促發展
回憶起2020年初的疫情防控阻擊戰,泉州柒牌集團黨(dang) 委書(shu) 記周利心緒難平。“7天!我們(men) 就從(cong) 無到有,成為(wei) 福建首家成功轉產(chan) 醫用防護服的企業(ye) 。”周利說,集團黨(dang) 委迅速成立疫情防控黨(dang) 員突擊隊,從(cong) 正月初二開始就全力趕製“會(hui) 救命的衣服”,打贏了一場“硬仗”。
關(guan) 鍵時刻能擔當,源於(yu) 平日工作抓得實。民營經濟占泉州市GDP比重超80%,非公黨(dang) 建一直是泉州各級黨(dang) 組織工作重點。近年來,泉州市創新推行民營企業(ye) 黨(dang) 建融入公司治理“1533”工作機製,引導黨(dang) 組織緊緊圍繞促進“兩(liang) 個(ge) 健康”1個(ge) 目標,積極參與(yu) 企業(ye) 製度建設、和諧企業(ye) 建設、人才隊伍建設、企業(ye) 文化建設、企業(ye) 廉潔建設等5項工作,采取打造堅強堡壘、建強書(shu) 記隊伍、完善融入途徑等3項措施,努力實現企業(ye) 黨(dang) 組織組織力、企業(ye) 科學管理水平、企業(ye) 發展質量效益等3個(ge) 提升。
“黨(dang) 員在艱難時刻總能發揮出先鋒帶頭作用。”柒牌集團董事長洪肇設說。近年來,福建以黨(dang) 建聚合力賦能高質量發展,紅色引擎正成為(wei) 發展前行的動力之源。
強化龍頭帶動——福建出台進一步推進非公企業(ye) 黨(dang) 建工作質量提升“八條”措施,全省非公企業(ye) 和社會(hui) 組織黨(dang) 組織覆蓋率分別達85.2%、82%;打造示範品牌——創建21家全省兩(liang) 新組織黨(dang) 建工作實訓基地,打造學習(xi) 交流、探索創新和輻射周邊的兩(liang) 新領域教育培訓基地;服務企業(ye) 發展——持續深化“強黨(dang) 建促發展”聯合行動,聯合16個(ge) 省直涉企部門,重點發布40項服務清單,打通強企惠企政策落實的“最後一公裏”。
“黨(dang) 建做得實,就是生產(chan) 力。”福建省委組織部有關(guan) 負責人介紹,以黨(dang) 建促發展,福建著力把黨(dang) 的政治優(you) 勢、組織優(you) 勢、製度優(you) 勢不斷轉化為(wei) 企業(ye) 的競爭(zheng) 優(you) 勢、創新優(you) 勢、健康發展優(you) 勢。
關(guan) 於(yu) 我們(men) 聯係我們(men) 網站地圖 用戶調查
ky体育中心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