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要論述
1944年5月21日
中共中央在延安舉(ju) 行擴大的六屆七中全會(hui) 。毛澤東(dong) 在會(hui) 上提出七中全會(hui) 的兩(liang) 項任務(準備七大和在全會(hui) 期間處理中央的日常工作),並代表中央政治局向全會(hui) 作工作報告,講抗日準備時期和抗戰時期的主要問題。報告指出:這兩(liang) 個(ge) 時期我們(men) 的目的就是為(wei) 驅逐日本帝國主義(yi) 出中國而奮鬥。為(wei) 達到這個(ge) 目的,我們(men) 的方針就是發展自己,團結友軍(jun) 。這個(ge) 方針最初決(jue) 定於(yu) 一九三五年十二月瓦窯堡會(hui) 議,直到現在都是為(wei) 執行這個(ge) 方針而鬥爭(zheng) 的。報告還談到七大以後準備奪取城市的問題,指出:我們(men) 要有精神上的準備,學會(hui) 做經濟工作,學會(hui) 做城市工作。談到近期的國共談判問題時指出:前途不外兩(liang) 個(ge) :一仍是拖;一是解決(jue) 部分問題,如軍(jun) 隊問題、邊區問題、防地問題、在個(ge) 別地點辦黨(dang) 辦報問題。他們(men) 如決(jue) 心解決(jue) 這四個(ge) 問題,我們(men) 應準備接受,向全國表示我們(men) 願意搞好國共關(guan) 係。會(hui) 議通過由毛澤東(dong) 、朱德、劉少奇、任弼時、周恩來組成七中全會(hui) 主席團,毛澤東(dong) 為(wei) 中共中央委員會(hui) 主席及七中全會(hui) 主席團主席。會(hui) 議決(jue) 定,在全會(hui) 期間由主席團處理日常工作,中央書(shu) 記處及政治局停止行使職權。會(hui) 議同意毛澤東(dong) 代表中央政治局向全會(hui) 提出的關(guan) 於(yu) 黨(dang) 內(nei) 曆史問題的六點意見,並形成決(jue) 議。會(hui) 議通過七大的議程及報告負責人:毛澤東(dong) 作政治報告,劉少奇作組織及修改黨(dang) 章報告,朱德作軍(jun) 事報告,任弼時作黨(dang) 的曆史問題報告,周恩來作統一戰線報告及公開講演。擴大的六屆七中全會(hui) 從(cong) 本日開始,到一九四五年四月二十日結束。毛澤東(dong) 的工作報告收入《毛澤東(dong) 文集》第三卷。
1952年5月21日—6月5日
中財委召開全國財政會(hui) 議,主要討論一九五二年財政概算、三反五反運動中的市場問題和第一個(ge) 五年計劃問題。會(hui) 議指出,我們(men) 的財政收支方針是“邊打、邊穩、邊建”,由於(yu) 朝鮮戰場形勢的變化,財政工作要放在和談有可能拖延並能繼續應付戰爭(zheng) 的基點上,編製今年概算要以建設第一,軍(jun) 事第二,行政第三。此後,“邊打、邊穩、邊建”的財經工作方針,同“三年準備、十年計劃經濟建設”的戰略設想有機銜接起來,從(cong) 中央到省市縣各級有步驟地建立起完整統一的財政體(ti) 製。
1984年5月21日
鄧小平在會(hui) 見美籍華人教授李政道和夫人時,談到正負電子對撞機工程的建設指出:要解決(jue) 具體(ti) 問題,不要拖,拖是最大的官僚主義(yi) ,財政撥款找萬(wan) 裏。他對李政道提出的關(guan) 於(yu) 在國內(nei) 培養(yang) 博士後和建立博士後流動站的建議,表示讚成,指出:博士後,對我來說是新事物、新名詞,我第一次聽到。成千上萬(wan) 的人回來是很大的問題,我們(men) 現在對回來的人不曉得怎樣使用。設立博士後流動站,是一個(ge) 新的方法,這個(ge) 方法很好。培養(yang) 和使用相結合,在使用中培養(yang) ,在培養(yang) 和使用中發現更高級的人才。十個(ge) 博士後流動站太少,要建立成百成千的流動站,要成為(wei) 製度。主要是先定點,定了點後撥款,蓋房子,買(mai) 些必要的設備。看準了要行動。以後各行都可以參照這個(ge) 辦法,是使用培養(yang) ,也是考核。
2014年5月21日
亞(ya) 洲相互協作與(yu) 信任措施會(hui) 議第四次峰會(hui) 在上海舉(ju) 行。習(xi) 近平主持會(hui) 議並發表講話。他指出,亞(ya) 洲和平發展同人類前途命運息息相關(guan) 。亞(ya) 洲穩定是世界和平之幸,亞(ya) 洲振興(xing) 是世界發展之福。和平、發展、合作、共贏始終是亞(ya) 洲地區形勢主流。亞(ya) 洲良好局麵來之不易,值得倍加珍惜。亞(ya) 洲地區安全合作進程正處在承前啟後的關(guan) 鍵階段。我們(men) 應該積極倡導共同、綜合、合作、可持續的亞(ya) 洲安全觀,創新安全理念。他強調,中國堅定不移走和平發展道路,始終是維護地區和世界和平、促進共同發展的堅定力量。中國和平發展始於(yu) 亞(ya) 洲、依托亞(ya) 洲、造福亞(ya) 洲。中國堅持與(yu) 鄰為(wei) 善、以鄰為(wei) 伴,堅持睦鄰、安鄰、富鄰,踐行親(qin) 、誠、惠、容理念,努力使自身發展更好惠及亞(ya) 洲國家。
2019年5月21日
習(xi) 近平在視察陸軍(jun) 步兵學院時強調,辦什麽(me) 樣的院校、培養(yang) 什麽(me) 樣的人才,是辦學育人首先要解決(jue) 的問題。他指出,學校是立德樹人的地方,必須堅持堅定正確政治方向。要堅持用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hui) 主義(yi) 思想和新時代黨(dang) 的強軍(jun) 思想武裝頭腦,深入貫徹古田全軍(jun) 政治工作會(hui) 議、軍(jun) 委黨(dang) 的建設會(hui) 議精神,全麵加強黨(dang) 的領導和黨(dang) 的建設工作,把政治建軍(jun) 要求落實到辦學治校各方麵和全過程。軍(jun) 隊院校因打仗而生、為(wei) 打仗而建,必須圍繞實戰搞教學、著眼打贏育人才。要立起為(wei) 戰育人鮮明導向,一切辦學活動都要聚焦能打仗、打勝仗。要把握現代戰爭(zheng) 特點規律,把握陸軍(jun) 轉型建設要求,做到打仗需要什麽(me) 就教什麽(me) 、部隊需要什麽(me) 就練什麽(me) ,使人才培養(yang) 供給側(ce) 同未來戰場需求側(ce) 精準對接。要加強頂層設計和長遠謀劃,拿出科學的目標圖、路線圖、施工圖,一張藍圖抓到底。
2019年5月21日
習(xi) 近平在南昌主持召開推動中部地區崛起工作座談會(hui) 。他指出,推動中部地區崛起是黨(dang) 中央作出的重要決(jue) 策。做好中部地區崛起工作,對實現全麵建成小康社會(hui) 奮鬥目標、開啟我國社會(hui) 主義(yi) 現代化建設新征程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yi) 。 他就做好中部地區崛起工作提出8點意見。一是推動製造業(ye) 高質量發展,主動融入新一輪科技和產(chan) 業(ye) 革命,加快數字化、網絡化、智能化技術在各領域的應用,推動製造業(ye) 發展質量變革、效率變革、動力變革。二是提高關(guan) 鍵領域自主創新能力,創新支持政策,推動科技成果轉化和產(chan) 業(ye) 化,加快研發具有自主知識產(chan) 權的核心技術,更多鼓勵原創技術創新,加強知識產(chan) 權保護。三是優(you) 化營商環境,對標國際一流水平,營造穩定公平透明的營商環境,緩解民營企業(ye) 和中小微企業(ye) 融資難題。四是積極承接新興(xing) 產(chan) 業(ye) 布局和轉移,加強同東(dong) 部沿海和國際上相關(guan) 地區的對接,吸引承接一批先進製造業(ye) 企業(ye) 。五是擴大高水平開放,把握機遇積極參與(yu) “一帶一路”國際合作,推動優(you) 質產(chan) 能和裝備走向世界大舞台、國際大市場,把品牌和技術打出去。六是堅持綠色發展,開展生態保護和修複,強化環境建設和治理,推動資源節約集約利用,建設綠色發展的美麗(li) 中部。七是做好民生領域重點工作,做好脫貧攻堅工作,創造更多就業(ye) 崗位,加快補齊民生短板,完善社會(hui) 保障體(ti) 係,創新社會(hui) 治理。八是完善政策措施和工作機製,加大對中部地區崛起的支持力度,研究提出促進中部地區高質量發展的政策舉(ju) 措,加強統籌協調。
黨(dang) 史回眸
1927年
5月21日 湖南的國民黨(dang) 反動軍(jun) 官許克祥在長沙發動反革命政變(即馬日事變),襲擊湖南省總工會(hui) 、省農(nong) 民協會(hui) 及其他革命組織,捕殺共產(chan) 黨(dang) 人、國民黨(dang) 左派和革命群眾(zhong) 。這個(ge) 事變是以汪精衛為(wei) 首的武漢國民黨(dang) 右派和以蔣介石為(wei) 首的南京國民黨(dang) 右派公開合流的信號。
1944年
5月21日 中共中央擴大的六屆七中全會(hui) 在延安楊家嶺開幕。七中全會(hui) 第一次會(hui) 議選出毛澤東(dong) 、朱德、劉少奇、任弼時、周恩來同誌組成主席團,毛澤東(dong) 為(wei) 主席團主席,並決(jue) 定在全會(hui) 期間由主席團處理黨(dang) 的日常工作,書(shu) 記處及政治局停止行使職權。
2014年
5月21日 亞(ya) 洲相互協作與(yu) 信任措施會(hui) 議第四次峰會(hui) 在上海舉(ju) 行。習(xi) 近平主持並發表講話,強調積極倡導共同、綜合、合作、可持續的亞(ya) 洲安全觀,搭建地區安全和合作新架構,努力走出一條共建、共享、共贏的亞(ya) 洲安全之路。
曆史瞬間
1944年5月21日,中共六屆七中全會(hui) 在延安召開。圖為(wei) 全會(hui) 會(hui) 址。
【黨(dang) 史百年·天天讀】 執行編輯:盧 佳 審讀:郭偉(wei) 偉(wei) 指導:班永傑
關(guan) 於(yu) 我們(men) 聯係我們(men) 網站地圖 用戶調查
ky体育中心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