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奮鬥百年路 啟航新征程·江蘇篇】建設“經濟強、百姓富、環境美、社會文明程度高”的新江蘇

ky体育中心 打印 糾錯
微信掃一掃 ×
收聽本文 00:00/00:00

奮鬥百年路 啟航新征程

  全麵建成小康社會(hui) ,是我們(men) 黨(dang) 向人民作出的莊嚴(yan) 承諾。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在2014年考察江蘇時,要求我們(men) 努力建設“經濟強、百姓富、環境美、社會(hui) 文明程度高”的新江蘇。江蘇以高水平為(wei) 鮮明導向,紮紮實實提高全麵建成小康社會(hui) 質量和水平,確保成果經得起實踐、人民、曆史檢驗。江蘇始終牢記囑托,堅定不移踐行新發展理念,持續推進思想解放,緊扣“高水平”、突出“全麵性”,著力豐(feng) 富提升全麵小康建設的內(nei) 涵和標準,狠抓各項目標任務落實,實現了高水平全麵建成小康社會(hui) 的目標。

  一、切實擔負起經濟大省的責任,推動經濟發展由“速度領跑”轉向“質量領先”,綜合實力顯著增強。堅持變中求穩有“進”的信心,優(you) 化結構有“穩”的定力,堅定不移推進結構調整、轉型升級,推動經濟在高質量發展軌道上平穩運行。全省地區生產(chan) 總值突破10萬(wan) 億(yi) 元,人均GDP連續12年居全國前列。把產(chan) 業(ye) 轉型升級作為(wei) 主攻方向,促進產(chan) 業(ye) 鏈與(yu) 創新鏈“雙向融合”,統籌推進產(chan) 業(ye) 基礎高級化和產(chan) 業(ye) 鏈現代化,布局建設紫金山實驗室、姑蘇實驗室、太湖實驗室等重大創新平台,重點打造13個(ge) 先進製造業(ye) 集群,高新技術產(chan) 業(ye) 產(chan) 值占規上工業(ye) 比重達46.5%。把補齊交通短板作為(wei) 最緊迫任務,著力打造現代綜合交通運輸體(ti) 係,鐵路、機場、港口、過江通道等加快建設,全省高鐵總裏程達2215公裏,從(cong) “十二五”末的全國第十四位躍升至第二位。把“一帶一路”交匯點建設作為(wei) 開放的總攬,實施國際綜合交通體(ti) 係拓展等計劃,高標準打造徐州國際陸港、淮安空港、連雲(yun) 港海港、通州灣新出海口等開放平台,暢通東(dong) 西雙向開放大通道。2020年,全省實際使用外資235.2億(yi) 美元。把糧食生產(chan) 作為(wei) 必須端牢的飯碗,糧食年產(chan) 量穩定在700億(yi) 斤以上,不僅(jin) 實現了自給自足,而且為(wei) 全國農(nong) 業(ye) 生產(chan) 提供了重要支撐。

  二、順應人民群眾(zhong) 對美好生活的向往,深入排查解決(jue) 突出民生問題,為(wei) 百姓創造更高品質生活。牢固樹立以人民為(wei) 中心的發展思想,切實保障和改善民生,努力讓群眾(zhong) 感受到生活新變化。在解決(jue) 相對貧困的基礎上,加快富民增收步伐。實施脫貧致富奔小康工程,254.9萬(wan) 省定人均年收入6000元以下的低收入人口全部幫扶達標。堅持既要保障好百姓生存發展的“頭等大事”,也要重視解決(jue) 日常生活中的“關(guan) 鍵小事”。重點補齊全省小康的突出短板,實施蘇北農(nong) 房集中改善,順應“四化”同步要求,有序引導農(nong) 民按照城鎮化規律居住,3年來累計改善農(nong) 房24.5萬(wan) 戶,農(nong) 戶滿意度達93.3%,越來越多的農(nong) 民過上了與(yu) 時代同步的現代城鎮生活。針對教育、醫療、養(yang) 老等民生痛點,加大改革創新和保障力度,全省基本公共服務標準化實現度超過90%。在實現經濟持續發展的同時,生態環境也在加快改善。認真落實長江大保護任務要求,5年來,累計整體(ti) 關(guan) 停沿江化工企業(ye) 3700多家,騰退沿江岸線60.3公裏,流域環境質量發生轉折性變化。2020年,全省空氣優(you) 良天數比率達81%,水環境國考斷麵優(you) Ⅲ類比例達86.5%,環境質量創“十三五”以來最佳水平。

  三、麵對社會(hui) 治理中遇到的新問題新情況,立足江蘇發展所處的階段特征,加快推進治理體(ti) 係和治理能力現代化。堅持係統觀念,遵循發展規律,把解決(jue) 問題的過程變成推動社會(hui) 進步的過程。以堅實的底線保障發展。統籌發展與(yu) 安全,探索建立風險防控四項機製,紮實抓好安全生產(chan) 專(zhuan) 項整治。堅持“砸籠換綠”“騰籠換鳥”“開籠引鳳”,聯動解決(jue) “重化圍江”和蘇北小化工問題,安全第一、生態優(you) 先、綠色發展成為(wei) 全省上下的思想共識和行動自覺。以科學的方法提升治理效能。持續鞏固“不見麵審批”改革成果,全省市場主體(ti) 突破1200萬(wan) 戶,營商環境總體(ti) 水平居全國前列。麵對突如其來的新冠肺炎疫情,堅持“可知可控、精準防控”,發揮“大數據+網格化+鐵腳板”機製作用。以先進的文化凝心聚魂。社會(hui) 主義(yi) 核心價(jia) 值觀深入人心,文化事業(ye) 和文化產(chan) 業(ye) 蓬勃發展,大運河文化帶江蘇段建設高質量推進,全國文明城市數量位居全國第一,人民群眾(zhong) 對黨(dang) 的領導、對中國特色社會(hui) 主義(yi) 製度的自信心、自豪感空前增強。

  邁上新征程,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要求江蘇“在改革創新、推動高質量發展上爭(zheng) 當表率,在服務全國構建新發展格局上爭(zheng) 做示範,在率先實現社會(hui) 主義(yi) 現代化上走在前列”,這是江蘇現代化建設的總綱領、總命題、總要求,是我們(men) 謀劃未來發展的重大戰略指引和根本行動遵循。我們(men) 將更加緊密地團結在以習(xi) 近平同誌為(wei) 核心的黨(dang) 中央周圍,高舉(ju) 習(xi) 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hui) 主義(yi) 思想偉(wei) 大旗幟,聚焦高質量發展、高品質生活、高效能治理,集中精力辦好自己的事,不斷把“強富美高”新江蘇建設事業(ye) 推向新的高度,奮力開創社會(hui) 主義(yi) 現代化建設新局麵。

發布時間:2021年05月15日 11:38 來源:人民日報 編輯:徐瑤 打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