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黨史百年·天天讀】5月17日

ky体育中心 打印 糾錯
微信掃一掃 ×
收聽本文 00:00/00:00

重要論述

  1938年5月17日

  任弼時在蘇聯莫斯科舉(ju) 行的共產(chan) 國際執委會(hui) 主席團會(hui) 議上,就此前提交的《中國抗日戰爭(zheng) 的形勢與(yu) 中國共產(chan) 黨(dang) 的工作和任務》書(shu) 麵報告大綱作說明和補充。其中指出:第一,中共中央估計武漢失守後,有可能引起國民黨(dang) 政府對抗戰新的動搖。因此,在抗戰問題上,目前擺在中國共產(chan) 黨(dang) 麵前的最基本的任務,是防止和克服中國政府對抗戰方針的動搖,以一切努力,爭(zheng) 取中國能持久抗戰,以求得最後戰勝日本帝國主義(yi) 。第二,在抗日民族統一戰線問題上,為(wei) 了適應統一戰線的需要,中共中央改變了蘇維埃時期的政策,但是國民黨(dang) 對共產(chan) 黨(dang) 抱著很深的仇視觀念與(yu) 成見。它一方麵表示自大主義(yi) ,不願以平等地位來與(yu) 共產(chan) 黨(dang) 合作;另一方麵懼怕共產(chan) 黨(dang) 力量壯大,將來奪去抗日領導、危害其統治地位,故想盡方法來削弱共產(chan) 黨(dang) 力量,甚至提出中國隻能有一個(ge) 主義(yi) ,一個(ge) 政黨(dang) ,一個(ge) 領袖,一個(ge) 政府,一個(ge) 軍(jun) 隊等口號,借統一之名企圖將共產(chan) 黨(dang) 統一於(yu) 它的控製之下,以逐漸削弱溶化共產(chan) 黨(dang) ,或者成為(wei) 它底下的一個(ge) 派別。我們(men) 要使國共兩(liang) 黨(dang) 的合作能夠更加迅速地進步與(yu) 鞏固,就必須更加壯大我們(men) 各方麵的力量,擴大八路軍(jun) 、新四軍(jun) ,發展遊擊戰爭(zheng) ,發展群眾(zhong) 運動與(yu) 共產(chan) 黨(dang) 組織。我們(men) 的力量更加壯大,地位就更高,合作就更有力量。第三,從(cong) 內(nei) 戰中成長鍛煉起來的八路軍(jun) ,有極豐(feng) 富的遊擊戰與(yu) 運動戰的經驗,盡管他們(men) 武器比較陳舊而不整齊,但是在運動戰、遊擊戰的方針下,憑借指戰員的政治覺悟和熱情,戰術上的靈活機動,和人民群眾(zhong) 的密切聯係,能從(cong) 敵人的側(ce) 後克敵製勝,建立根據地。遊擊戰爭(zheng) 將成為(wei) 最後戰勝敵人的一個(ge) 重要力量,是在敵人後方建立強大的新的軍(jun) 事力量的重要方法。第四,中國共產(chan) 黨(dang) 在建立抗日民族統一戰線和推動神聖的民族自衛戰爭(zheng) 中地位大大提高了,在群眾(zhong) 中具有雄厚的基礎,在中國抗日戰爭(zheng) 發展中,將要取得更加重大的領導和推動作用。而國民黨(dang) 懼怕真正的群眾(zhong) 運動,它的許多團體(ti) 沒有群眾(zhong) 基礎。中國共產(chan) 黨(dang) 正以極大的努力,在敵人占領區域內(nei) 開展人民的遊擊戰爭(zheng) ,並使中國共產(chan) 黨(dang) 在遊擊戰爭(zheng) 中起到主要的領導作用。這種領導和推動作用,主要依靠於(yu) 中國共產(chan) 黨(dang) 政策之是否正確。因此,加緊黨(dang) 內(nei) 馬克思列寧主義(yi) 及抗日民族統一戰線的基本教育,更加健全和發展自己的組織,鞏固黨(dang) 在抗戰中的領導,是黨(dang) 在建設問題上最基本的任務。任弼時的報告,打消了共產(chan) 國際執委會(hui) 對中國共產(chan) 黨(dang) 能否正確實行國共合作的抗日民族統一戰線的顧慮,為(wei) 使共產(chan) 國際在政治上支持毛澤東(dong) 起到了重要作用。共產(chan) 國際執委會(hui) 主席團於(yu) 六月十一日作出《關(guan) 於(yu) 中共代表報告的決(jue) 議案》,肯定中國共產(chan) 黨(dang) 的政治路線是正確的。這篇報告收入《任弼時選集》

  1984年5月17日

  鄧小平會(hui) 見厄瓜多爾總統烏(wu) 爾塔多時談到國際局勢指出:世界現在存在兩(liang) 個(ge) 最根本的問題。第一是反對霸權主義(yi) ,維護世界和平。當今世界不安寧的根源來源於(yu) 霸權主義(yi) 的爭(zheng) 奪,它損害的是第三世界國家的利益。第二是南北問題。這是今後國際問題中一個(ge) 十分重要的方麵。發達國家盡管也有其經濟困難,總的說是越來越富,而第三世界是越來越窮。解決(jue) 南北問題是實現國際局勢穩定的一個(ge) 長時間、很重要的問題。發達國家究竟是怎麽(me) 樣發展起來的?還不是靠剝削和掠奪。解決(jue) 南北問題,北方要承擔更多的責任。聯合國提出建立國際經濟新秩序,這並不容易。解決(jue) 這個(ge) 問題還有另外一條路可走,那就是走南南合作的道路。我們(men) 雖然很窮,但窮國之間的合作餘(yu) 地還是很大的,可以互取長處,不能把我們(men) 的命運完全放在發達國家的恩賜上。發展中國家之間的相互合作多起來,積累起來,就會(hui) 發生質的變化,也就是全球範圍內(nei) 的南南合作。

  他談到中國國內(nei) 政策指出:我們(men) 要一心一意搞建設。為(wei) 此我們(men) 製定了一係列的政策,包括對外實行開放,對內(nei) 搞活經濟的政策。對內(nei) 搞活經濟也是開放政策。

  2000年5月17日

  江澤民在接受美國《科學》雜誌主編埃利斯·魯賓斯坦專(zhuan) 訪時說:基礎研究的成果為(wei) 整個(ge) 人類社會(hui) 帶來了巨大的突破和進步,也促進了應用科學的發展;而應用科學的不斷發展,也必然對基礎科學研究提出更高的要求。我們(men) 的研究力量要在基礎研究和應用研究、技術開發方麵有一個(ge) 合理的配置。當然,還要考慮到經濟發展水平和每個(ge) 國家的實際。我們(men) 要為(wei) 科學家創造良好寬鬆的科研環境,鼓勵科學家的自由選題和探索;在科研機構,建立符合科學自身發展規律的新機製;繼續增加政府對基礎研究的投入,鼓勵部門、地方、企業(ye) 和民間基金等多種形式對基礎研究的支持;在基礎研究領域開展廣泛的國際交流與(yu) 合作。他強調:科學自由的原則一定要堅持,但科學的發展要為(wei) 人類服務,不能危害人類自身。中國政府正在研究製定有關(guan) 規章製度,促進、引導、規範和保障科學的健康發展。這篇談話收入江澤民《論科學技術》,題為(wei) 《在接受美國〈科學〉雜誌主編埃利斯·魯賓斯坦專(zhuan) 訪時的談話》。

  2016年5月17日

  習(xi) 近平主持召開哲學社會(hui) 科學工作座談會(hui) 指出,堅持以馬克思主義(yi) 為(wei) 指導,是當代中國哲學社會(hui) 科學區別於(yu) 其他哲學社會(hui) 科學的根本標誌,必須旗幟鮮明加以堅持。我國哲學社會(hui) 科學的一項重要任務就是繼續推進馬克思主義(yi) 中國化、時代化、大眾(zhong) 化,繼續發展21世紀馬克思主義(yi) 、當代中國馬克思主義(yi) 。我國廣大哲學社會(hui) 科學工作者要自覺堅持以馬克思主義(yi) 為(wei) 指導,自覺把中國特色社會(hui) 主義(yi) 理論體(ti) 係貫穿研究和教學全過程,轉化為(wei) 清醒的理論自覺、堅定的政治信念、科學的思維方法。 他強調,構建中國特色哲學社會(hui) 科學,一是要體(ti) 現繼承性、民族性。要善於(yu) 融通馬克思主義(yi) 的資源、中華優(you) 秀傳(chuan) 統文化的資源、國外哲學社會(hui) 科學的資源,堅持不忘本來、吸收外來、麵向未來。堅定中國特色社會(hui) 主義(yi) 道路自信、理論自信、製度自信,說到底是要堅定文化自信,文化自信是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二是要體(ti) 現原創性、時代性。我們(men) 的哲學社會(hui) 科學有沒有中國特色,歸根到底要看有沒有主體(ti) 性、原創性。隻有以我國實際為(wei) 研究起點,提出具有主體(ti) 性、原創性的理論觀點,構建具有自身特質的學科體(ti) 係、學術體(ti) 係、話語體(ti) 係,我國哲學社會(hui) 科學才能形成自己的特色和優(you) 勢。我國哲學社會(hui) 科學應該以我們(men) 正在做的事情為(wei) 中心,從(cong) 我國改革發展的實踐中挖掘新材料、發現新問題、提出新觀點、構建新理論,加強對改革開放和社會(hui) 主義(yi) 現代化建設實踐經驗的係統總結,加強對發展社會(hui) 主義(yi) 市場經濟、民主政治、先進文化、和諧社會(hui) 、生態文明以及黨(dang) 的執政能力建設等領域的分析研究,加強對黨(dang) 中央治國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戰略的研究闡釋,提煉出有學理性的新理論,概括出有規律性的新實踐。三是要體(ti) 現係統性、專(zhuan) 業(ye) 性。中國特色哲學社會(hui) 科學應該涵蓋曆史、經濟、政治、文化、社會(hui) 、生態、軍(jun) 事、黨(dang) 建等各領域,囊括傳(chuan) 統學科、新興(xing) 學科、前沿學科、交叉學科、冷門學科等諸多學科,不斷推進學科體(ti) 係、學術體(ti) 係、話語體(ti) 係建設和創新,努力構建一個(ge) 全方位、全領域、全要素的哲學社會(hui) 科學體(ti) 係。要抓好教材體(ti) 係建設,形成適應中國特色社會(hui) 主義(yi) 發展要求、立足國際學術前沿、門類齊全的哲學社會(hui) 科學教材體(ti) 係。

黨(dang) 史回眸

  1948年

  5月17日 晉冀魯豫軍(jun) 區部隊經過72天的爭(zheng) 奪,在這一天攻克晉南重鎮臨(lin) 汾,晉冀魯豫與(yu) 晉綏兩(liang) 個(ge) 解放區聯成一片。敵人孤立據點臨(lin) 汾的解放,為(wei) 進軍(jun) 晉中消滅山西閻錫山部主力創造了有利條件。6月11日至7月21日,這個(ge) 兵團及地方武裝進行了晉中戰役,以少勝多,連續殲敵十萬(wan) 餘(yu) 人,解放了除太原以外的晉中地區。

  1980年

  5月17日 劉少奇追悼大會(hui) 在北京隆重舉(ju) 行,鄧小平致悼詞。

  2013年

  5月17日-18日 中央巡視工作動員暨培訓會(hui) 議召開。十八屆黨(dang) 中央共開展12輪巡視,巡視277個(ge) 黨(dang) 組織,在黨(dang) 的曆史上首次實現一屆任期內(nei) 巡視全覆蓋。到2019年9月,十九屆黨(dang) 中央已開展4輪巡視。

  2016年

  5月17日 習(xi) 近平主持召開哲學社會(hui) 科學工作座談會(hui) ,提出要著力構建中國特色哲學社會(hui) 科學,強調堅定中國特色社會(hui) 主義(yi) 道路自信、理論自信、製度自信,說到底是要堅定文化自信,文化自信是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2017年3月5日,中共中央印發《關(guan) 於(yu) 加快構建中國特色哲學社會(hui) 科學的意見》。

曆史瞬間

1949年5月17日,第四野戰軍(jun) 解放武漢。圖為(wei) 武漢人民歡慶解放。

1949年5月17日,第四野戰軍(jun) 解放武漢。圖為(wei) 武漢人民歡慶解放。

【黨(dang) 史百年·天天讀】 執行編輯:盧 佳 審讀:郭偉(wei) 偉(wei) 指導:班永傑

黨(dang) 史百年·天天讀

黨(dang) 史百年·天天讀

發布時間:2021年05月13日 14:37 來源:中央黨史和文獻研究院網站 編輯:宿黨輝 打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