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要論述
1975年5月13日、14日
鄧小平在同法國總統德斯坦會(hui) 談時,談到建立國際新經濟秩序指出:美蘇不奪取歐洲是稱霸不了世界的。歐洲在政治、經濟上的作用和力量,包括在軍(jun) 事上的力量是不可忽視的,條件是歐洲自己能團結起來、強大起來。第三世界要求改變舊的經濟秩序,建立一個(ge) 合乎現在實際的新經濟秩序,這是合理的。中國政府支持這個(ge) 立場。堅決(jue) 維護舊經濟秩序的主要有兩(liang) 個(ge) 國家:美國和蘇聯。歐洲國家,首先是法國,主張用對話的方式而不是對抗的方式同石油生產(chan) 國解決(jue) 能源問題。我們(men) 欣賞這一立場。第三世界提出要把石油問題同其他原料問題一起考慮是無可非議的。隻要按法國的主張采取對話方式,就能尋求到合理的途徑解決(jue) 原料和能源問題。
1980年5月13日
鄧小平在會(hui) 見毛裏塔尼亞(ya) 國家元首、救國軍(jun) 事委員會(hui) 主席海德拉時強調,中國八十年代三大任務的核心是搞經濟建設。指出:不管是四個(ge) 現代化本身也好,實現祖國統一也好,國際反霸鬥爭(zheng) 也好,關(guan) 鍵在於(yu) 我們(men) 的經濟發展情況。所以,現在我們(men) 三大任務的核心,是搞經濟建設。自己的生產(chan) 力不發達,經濟基礎薄弱,在國際上盡的義(yi) 務就有限了。我們(men) 是社會(hui) 主義(yi) 製度,收入是全體(ti) 勞動人民共享,但不管怎麽(me) 樣,你總得像個(ge) 樣子。在八十年代這十年,我們(men) 要力爭(zheng) 把已經耽誤的十一二年的時間搶回來,我們(men) 全國人民確實為(wei) 此樹立了雄心壯誌。
2016年5月13日
習(xi) 近平在會(hui) 見第七次全國人民防空會(hui) 議代表時強調,人民防空事關(guan) 人民群眾(zhong) 生命安危、事關(guan) 改革開放和現代化建設成果。要堅持人民防空為(wei) 人民,把這項工作擺到戰略位置、納入“十三五”規劃,與(yu) 其他工作同步抓好,團結一心開創人民防空事業(ye) 新局麵。 他指出,人民防空是國之大事,是國家戰略,是長期戰略。改革開放以來,人防事業(ye) 取得新的成就,為(wei) 維護國家安全、服務經濟社會(hui) 發展作出了貢獻。新形勢下,希望人防戰線的同誌們(men) 強化政治意識、大局意識、國防意識、責任意識,貫徹總體(ti) 國家安全觀,為(wei) 建設強大鞏固的現代人民防空體(ti) 係作出新貢獻。 他強調,要堅持人民防空為(wei) 人民,鑄就堅不可摧的護民之盾。要提升履行使命任務能力,提高防空襲鬥爭(zheng) 能力,有效履行戰時防空、平時服務、應急支援職能使命。要轉變人防建設發展方式,樹立和落實新發展理念,深化改革,推進軍(jun) 民融合,努力實現更好質量、更高效益、更可持續的發展。要發揮軍(jun) 政共同領導優(you) 勢,各級黨(dang) 委和政府以及軍(jun) 事機關(guan) 要加強組織領導。
黨(dang) 史回眸
1941年
5月13日 中共中央決(jue) 定,原中央西北工作委員會(hui) 與(yu) 陝甘寧邊區中央局合並成立中共中央西北局。
1947年
5月13日至16日 華東(dong) 野戰軍(jun) 在山東(dong) 蒙陰孟良崮地區,經過鏖戰,一舉(ju) 全殲被稱為(wei) 國民黨(dang) 軍(jun) 隊“五大主力”之一的整編第七十四師等部共3萬(wan) 餘(yu) 人,擊斃中將師長張靈甫,給國民黨(dang) 軍(jun) 隊以沉重打擊。孟良崮戰役的勝利,正如當時新華社所評述的,是在蔣介石最強大的進攻方向,打擊了蔣介石最精銳的部隊,這一打擊出現於(yu) 解放區舉(ju) 行全麵反攻的前夕,具有特別重大的影響。
1955年
5月13日 周恩來在一屆全國人大常委會(hui) 第十五次擴大會(hui) 議上作《關(guan) 於(yu) 亞(ya) 非會(hui) 議的報告》,指出,中國人民願意在可能的條件下,爭(zheng) 取用和平的方式解放台灣。
2015年
5月13日 國務院印發《關(guan) 於(yu) 推進國際產(chan) 能和裝備製造合作的指導意見》。指出,要充分發揮企業(ye) 市場主體(ti) 作用,堅持以市場為(wei) 導向,按照商業(ye) 原則和國際慣例,積極開展國際產(chan) 能和裝備製造合作。
曆史瞬間
圖為(wei) 1947年5月在孟良崮戰役中,華東(dong) 野戰軍(jun) 向孟良崮挺進。
【黨(dang) 史百年·天天讀】 執行編輯:盧 佳 審讀:郭偉(wei) 偉(wei) 指導:班永傑
關(guan) 於(yu) 我們(men) 聯係我們(men) 網站地圖 用戶調查
ky体育中心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