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黨史百年·天天讀】5月8日

ky体育中心 打印 糾錯
微信掃一掃 ×
收聽本文 00:00/00:00

重要論述

  1937年5月8日

  毛澤東(dong) 在中國共產(chan) 黨(dang) 全國代表會(hui) 議上作題為(wei) 《為(wei) 爭(zheng) 取千百萬(wan) 群眾(zhong) 進入抗日民族統一戰線而鬥爭(zheng) 》的結論。結論對會(hui) 議中提出的問題作了回答。談到和平問題時指出:我們(men) 說和平取得了,並不是說和平鞏固了,相反,我們(men) 說它是不鞏固的。和平實現與(yu) 和平鞏固是兩(liang) 件事。曆史暫時地走回頭路是可能的,和平發生波折是可能的,原因就在於(yu) 日本帝國主義(yi) 和漢奸親(qin) 日派的存在。在這種情況下,我們(men) 提出“爭(zheng) 取民主”的新口號,隻有這樣才能鞏固和平,也隻有這樣才能實現抗戰。我們(men) 說國民黨(dang) 已經開始轉變,但我們(men) 同時即說國民黨(dang) 並沒有徹底轉變。共產(chan) 黨(dang) 有本領把革命逐步地推向前進,但沒有本領把全國的壞事在一個(ge) 早晨去掉幹淨。革命進程中的某些波折,以及可能的回頭路,隻有鬥爭(zheng) 和努力才能夠克服,而且需要長期的鬥爭(zheng) 和努力。談到民主問題時指出:要抗日就要和平,無和平不能抗日,和平是抗日的條件。對於(yu) 抗日任務,民主也是新階段中最本質的東(dong) 西,為(wei) 民主即是為(wei) 抗日。抗日與(yu) 民主互為(wei) 條件。民主是抗日的保證,抗日能給予民主運動發展以有利條件。民主對於(yu) 中國人是缺乏而不是多餘(yu) 。實際情況已經表明,指出新階段和提出民主任務,是向抗戰接近一步的東(dong) 西。目前階段裏中心和本質的東(dong) 西,是民主和自由。談到革命前途問題時指出:堅決(jue) 地領導民主革命,是爭(zheng) 取社會(hui) 主義(yi) 勝利的條件。兩(liang) 篇文章,上篇與(yu) 下篇,隻有上篇做好,下篇才能做好。我們(men) 是為(wei) 著社會(hui) 主義(yi) 而鬥爭(zheng) ,這是和任何革命的三民主義(yi) 者不相同的。現在的努力是朝著將來的大目標的,失掉這個(ge) 大目標,就不是共產(chan) 黨(dang) 員了。然而放鬆今日的努力,也就不是共產(chan) 黨(dang) 員。我們(men) 是革命轉變論者,主張民主革命轉變到社會(hui) 主義(yi) 方向去。民主革命中將有幾個(ge) 發展階段,都在民主共和國口號下麵。從(cong) 資產(chan) 階級占優(you) 勢到無產(chan) 階級占優(you) 勢,這是一個(ge) 鬥爭(zheng) 的長過程,爭(zheng) 取領導權的過程,依靠著共產(chan) 黨(dang) 對無產(chan) 階級覺悟程度組織程度的提高,對農(nong) 民、對城市小資產(chan) 階級覺悟程度組織程度的提高。無產(chan) 階級的堅固的同盟者是農(nong) 民,其次是城市小資產(chan) 階級。同我們(men) 爭(zheng) 領導權的是資產(chan) 階級。對資產(chan) 階級的動搖和不徹底性的克服,依靠群眾(zhong) 的力量和正確的政策,否則資產(chan) 階級將反過來克服無產(chan) 階級。不流血的轉變是我們(men) 所希望的,我們(men) 應該力爭(zheng) 這一著,結果將看群眾(zhong) 的力量如何而定。我們(men) 是革命轉變論者,不是托洛茨基主義(yi) 的“不斷革命”論者。我們(men) 主張經過民主共和國的一切必要的階段,到達於(yu) 社會(hui) 主義(yi) 。我們(men) 反對尾巴主義(yi) ,但又反對冒險主義(yi) 和急性病。今天的聯合資產(chan) 階級抗日派,正是走向社會(hui) 主義(yi) 的必經的橋梁。談到幹部問題時指出:指導偉(wei) 大的革命,要有偉(wei) 大的黨(dang) ,要有許多最好的幹部。中國共產(chan) 黨(dang) 早就是一個(ge) 大政黨(dang) ,經過反動時期的損失它依然是一個(ge) 大政黨(dang) ,它有了許多好的領袖和幹部,但是還不夠。我們(men) 黨(dang) 的組織要向全國發展,要自覺地造就成萬(wan) 數的幹部,要有幾百個(ge) 最好的群眾(zhong) 領袖。這些幹部和領袖懂得馬克思列寧主義(yi) ,有政治遠見,有工作能力,富於(yu) 犧牲精神,能獨立解決(jue) 問題,在困難中不動搖,忠心耿耿地為(wei) 民族、為(wei) 階級、為(wei) 黨(dang) 而工作。黨(dang) 依靠著這些人而聯係黨(dang) 員和群眾(zhong) ,依靠著這些人對於(yu) 群眾(zhong) 的堅強領導而達到打倒敵人之目的。這些人不要自私自利,不要個(ge) 人英雄主義(yi) 和風頭主義(yi) ,不要懶惰和消極性,不要自高自大的宗派主義(yi) ,他們(men) 是大公無私的民族的階級的英雄,這就是共產(chan) 黨(dang) 員、黨(dang) 的幹部、黨(dang) 的領袖應該有的性格和作風。談到黨(dang) 內(nei) 民主問題時指出:要達到這種目的,黨(dang) 內(nei) 的民主是必要的。要黨(dang) 有力量,依靠實行黨(dang) 的民主集中製去發動全黨(dang) 的積極性。用發揮全黨(dang) 的積極性,鍛煉出大批的幹部,肅清宗派觀念的殘餘(yu) ,團結全黨(dang) 像鋼鐵一樣。談到大會(hui) 的團結和全黨(dang) 的團結時指出:隻有經過共產(chan) 黨(dang) 的團結,才能達到全階級和全民族的團結,隻有經過全階級全民族的團結,才能戰勝敵人,完成民族和民主革命的任務。談到為(wei) 爭(zheng) 取千百萬(wan) 群眾(zhong) 進入抗日民族統一戰線而鬥爭(zheng) 時指出:我們(men) 的正確的政治方針和堅固的團結,是為(wei) 著爭(zheng) 取千百萬(wan) 群眾(zhong) 進入抗日民族統一戰線這個(ge) 目的。把黨(dang) 的方針變為(wei) 群眾(zhong) 的方針,還須要我們(men) 長期堅持的、百折不撓的、艱苦卓絕的、耐心而不怕麻煩的努力。沒有這樣一種努力是一切都不成功的。抗日民族統一戰線的組成、鞏固及其任務的完成,民主共和國在中國的實現,絲(si) 毫也不能離開這一爭(zheng) 取群眾(zhong) 的努力。如果經過這種努力而爭(zheng) 取千百萬(wan) 群眾(zhong) 在我們(men) 領導之下的話,那我們(men) 的革命任務就能夠迅速地完成。我們(men) 的努力將確定地打倒日本帝國主義(yi) ,並實現全部的民族解放和社會(hui) 解放。這個(ge) 結論收入《毛澤東(dong) 選集》第一卷。

  1941年5月8日

  毛澤東(dong) 為(wei) 中共中央起草《關(guan) 於(yu) 我黨(dang) 在反對第二次反共高潮鬥爭(zheng) 中的教訓》的指示。指示指出:在中國兩(liang) 大矛盾中間,中日民族間的矛盾依然是基本的,國內(nei) 階級間的矛盾依然處在從(cong) 屬的地位。隻要中日矛盾繼續尖銳地存在,即使大地主大資產(chan) 階級全部地叛變投降,也決(jue) 不能造成一九二七年的形勢,重演四一二事變和馬日事變。在這種情況之下,指導著國民黨(dang) 政府全部政策的英美派大地主大資產(chan) 階級,依然是兩(liang) 麵性的階級,它一麵和日本對立,一麵又和共產(chan) 黨(dang) 及其所代表的廣大人民對立。而它的抗日和反共,又各有其兩(liang) 麵性。在抗日方麵,既和日本對立,又不積極地作戰,不積極地反汪反漢奸,有時還向日本的和平使者勾勾搭搭。在反共方麵,既要反共,又不願意最後破裂,依然是一打一拉的政策。我黨(dang) 的方針便是“即以其人之道,還治其人之身”,以打對打,以拉對拉,這就是革命的兩(liang) 麵政策。隻要大地主大資產(chan) 階級一天沒有完全叛變,我們(men) 的這個(ge) 政策總是不會(hui) 改變的。和國民黨(dang) 的反共政策作戰,需要一整套的戰術,萬(wan) 萬(wan) 不可粗心大意。任何的人民革命力量如果要避免為(wei) 蔣介石所消滅,並迫使他承認這種力量的存在,除了對於(yu) 他的反革命政策作針鋒相對的鬥爭(zheng) ,便無他路可循。這次反共高潮中項英同誌的機會(hui) 主義(yi) 的失敗,全黨(dang) 應該引為(wei) 深戒。但是鬥爭(zheng) 必須是有理、有利、有節的,三者缺一,就要吃虧(kui) 。在鬥爭(zheng) 中,將買(mai) 辦性的大資產(chan) 階級和沒有或較少買(mai) 辦性的民族資產(chan) 階級加以區別,將最反動的大地主和開明紳士及一般地主加以區別,這是我黨(dang) 爭(zheng) 取中間派和實行“三三製”政權的理論根據。我們(men) 在皖南事變前所取《佳電》的立場,對於(yu) 事變後我們(men) 轉入政治的反攻是完全必要的,非此即不能爭(zheng) 取中間派。須知中國社會(hui) 是一個(ge) 兩(liang) 頭小中間大的社會(hui) ,共產(chan) 黨(dang) 如果不能爭(zheng) 取中間階級的群眾(zhong) ,並按其情況使之各得其所,是不能解決(jue) 中國問題的。又指出:有些同誌由於(yu) 對於(yu) 中日矛盾是基本矛盾這一點發生動搖,並因此對國內(nei) 階級關(guan) 係作了錯誤的估計,因而對黨(dang) 的政策也有時發生動搖。當著我黨(dang) 中央令其準備對付國民黨(dang) 的可能的破裂,對付時局發展的最壞的一種可能性的時候,他們(men) 就把別的可能性丟(diu) 掉了。還有更多的同誌不了解民族鬥爭(zheng) 和階級鬥爭(zheng) 的一致性,不了解統一戰線政策和階級政策,從(cong) 而不了解統一戰線教育和階級教育的一致性;認為(wei) 在皖南事變後需要特別強調所謂統一戰線教育以外的階級教育。還有一些同誌,不了解陝甘寧邊區和華北華中各抗日根據地的社會(hui) 性質已經是新民主主義(yi) 的,以為(wei) 隻有實行十年內(nei) 戰時期那樣的土地革命才算實現了新民主主義(yi) 。這是不對的。這個(ge) 指示總結了打退第二次反共高潮鬥爭(zheng) 的豐(feng) 富經驗,有效地糾正了黨(dang) 內(nei) 存在的對時局的“左”的錯誤認識。這個(ge) 指示收入《毛澤東(dong) 選集》第二卷,題為(wei) 《關(guan) 於(yu) 打退第二次反共高潮的總結》。

  1978年5月8日

  鄧小平在會(hui) 見墨西哥國防部長加爾萬(wan) 時指出:未來戰爭(zheng) 主要還是常規武器的戰爭(zheng) ,而不是原子戰爭(zheng) 。因為(wei) 原子彈破壞力太大,敵人不敢輕易使用原子彈,投了原子彈,把建築物、資源都破壞了,這對敵人不利。帝國主義(yi) 發動戰爭(zheng) 的目的,就是想掠奪別國的資源。如果資源都破壞了,他們(men) 還占領別國領土幹什麽(me) ?原子彈要有一點,我們(men) 擁有原子彈,目的是自衛。我們(men) 主要還是發展常規武器。

  1999年5月8日

  以美國為(wei) 首的北約用導彈襲擊中國駐南斯拉夫聯盟共和國大使館。8日、9日、11日江澤民連續召集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會(hui) 議,闡明應對和處理這一事件的原則立場和措施。他指出:無論發生什麽(me) 事,有一條我們(men) 必須始終不渝地堅持,就是要加緊把我們(men) 自己的工作做好,大大增強我國的經濟實力、國防實力、民族凝聚力。經濟建設是中心,國防建設也要不斷加強。不然,一旦發生戰爭(zheng) ,我們(men) 就不能有效保衛經濟建設的成果和祖國的安全。在這個(ge) 世界上,最後還是要拚實力的。我們(men) 必須堅持冷靜觀察、沉著應付的方針,以爭(zheng) 取贏得更多時間,抓住一切機會(hui) ,集中力量加快發展自己。我們(men) 的國力大大增強了,在這個(ge) 世界上我國的安全就有了根本保障。隻有堅持埋頭苦幹、臥薪嚐膽,把我國的經濟實力搞上去,把我們(men) 的國防實力搞上去,大大增強我們(men) 的民族凝聚力,我們(men) 才能永遠立於(yu) 不敗之地。這三次講話的要點以《同仇敵愾,團結禦侮》為(wei) 題,收入《江澤民文選》第二卷。

黨(dang) 史回眸

  1984年

  5月8日 國務院作出關(guan) 於(yu) 環境保護工作的決(jue) 定。決(jue) 定指出,保護和改善生活環境和生態環境,防治汙染和自然環境破壞,是我國社會(hui) 主義(yi) 現代化建設的一項基本國策。

  1999年

  5月8日 以美國為(wei) 首的北約飛機用導彈襲擊中國駐南斯拉夫大使館,造成使館館舍破壞和使館人員傷(shang) 亡。5月9日,國家副主席胡錦濤發表電視講話,強烈譴責以美國為(wei) 首的北約襲擊我駐南使館的暴行。表示中國政府將堅定不移地奉行獨立、自主、和平的外交政策,堅定不移地維護國家主權和民族尊嚴(yan) ,堅決(jue) 反對霸權主義(yi) 和強權政治。5月13日,中共中央、國務院在人民大會(hui) 堂召開大會(hui) ,歡迎回國的我駐南工作人員。江澤民發表講話指出,我們(men) 要繼續堅定不移地堅持以經濟建設為(wei) 中心,推進改革開放,保持社會(hui) 穩定,貫徹執行獨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2015年

  5月8日 國務院印發《中國製造2025》,提出通過“三步走”實現製造強國的戰略目標。

  2017年

  5月8日 中央軍(jun) 委發布《軍(jun) 事立法工作條例》。

曆史瞬間

1920年5月8日,新民學會(hui) 部分會(hui) 員在上海半淞園合影。左七為(wei) 毛澤東(dong) 。

1920年5月8日,新民學會(hui) 部分會(hui) 員在上海半淞園合影。左七為(wei) 毛澤東(dong) 。

【黨(dang) 史百年·天天讀】 執行編輯:盧 佳 審讀:郭偉(wei) 偉(wei) 指導:班永傑

黨(dang) 史百年·天天讀

黨(dang) 史百年·天天讀

發布時間:2021年05月06日 20:27 來源:中央黨史和文獻研究院網站 編輯:徐瑤 打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