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奮鬥百年路 啟航新征程·同心奔小康】河北省康保縣——互助幸福院,托起穩穩的幸福

ky体育中心 打印 糾錯
微信掃一掃 ×
收聽本文 00:00/00:00

奮鬥百年路 啟航新征程

  在河北省康保縣屯墾鎮範家營村互助幸福院,陽光透過玻璃窗灑落在長廊的沙發上,幾位老人浴著暖陽在聊天。最裏間,76歲的張淑英收拾好碗筷,簡單拾掇了幾下便出了門。

  幸福院的正中間是範家營村衛生室。還沒到門口,張淑英便喊:“溫院長,我頭有點發悶,快給量量是不是血壓高了。”

  “別急別急,坐下慢慢來。”幸福院院長溫廣兼著範家營村的村醫。拿出血壓計,仔細檢查後,溫廣放下心來,“沒啥問題,記得按時吃藥,少鹽少油。”

  “那行那行。”張淑英慢悠悠地回屋了。

  前些年,子女在外務工,家裏就剩張淑英一人,生了病往往缺人照顧。

  2013年,範家營村獲得了一筆補助資金。村兩(liang) 委征求村民意見,用這筆資金建起了互助幸福院,讓符合條件的老人一同居住。

  “房子幹幹淨淨,暖氣、自來水都有,比家裏條件好。”張淑英成了幸福院第一批“住戶”,“白天不愁沒人陪,生病不怕沒人管。”

  2015年起,互助養(yang) 老模式開始在康保縣推廣。從(cong) 建立鄉(xiang) 村互助幸福院到擴大規模打造鄉(xiang) 鎮互助幸福院,從(cong) 完善硬件設備到充實公共服務,在破解農(nong) 村養(yang) 老難題的基礎上,康保縣連做加法,養(yang) 老服務質量逐步提升。幾年間,一座座幸福院相繼建立,越來越多的老人有了幸福樂(le) 園。

  在土城子鎮互助幸福院,秧歌排練一結束,李鳳英就匆匆趕回屋裏,換下秧歌服,拿上一套理發工具,直奔活動室。

  “今天約我理發的人多,我得早點兒(er) 去做準備。”75歲的李鳳英早上扭秧歌,晚上跳健康操,白天和院裏的左鄰右舍聊聊天,傍晚去活動室做管理員,周五還當義(yi) 務理發師。“每一天都特充實,心裏高興(xing) ,身體(ti) 也好得很。”

  老人開心,子女安心。互助幸福院實行院民自治,院裏老人分工協作、互相幫助,其樂(le) 融融。“針對院裏一些尚有勞動能力的老人,我們(men) 還設置了管理員、保潔員、宣傳(chuan) 員等30多個(ge) 公益崗位,每人每月發幾百元補貼。”土城子鎮互助幸福院院長張順英指著屋頂上一排排光伏發電板說,“每年咱們(men) 院光伏電站的收入就有30多萬(wan) 元。”

  康保縣民政局局長田占津介紹,目前縣裏共建成互助幸福院35所,共建住房2231間,已累計安置2633人。“今年,我們(men) 還將依托縣養(yang) 老服務中心,讓互助幸福院1000戶老人都能一鍵呼叫聯通,為(wei) 他們(men) 提供更優(you) 質的養(yang) 老服務。”

發布時間:2021年05月06日 07:05 來源:人民日報 編輯:宿黨輝 打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