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個瞬間說百年】1957,正確處理人民內部矛盾

ky体育中心 打印 糾錯
微信掃一掃 ×
收聽本文 00:00/00:00

  1956年2月蘇共二十大召開,赫魯曉夫在會(hui) 上作了全盤否定斯大林的秘密報告,在社會(hui) 主義(yi) 陣營引起極大震動和思想混亂(luan) 。國際共產(chan) 主義(yi) 運動出現大的波折。這警示人們(men) 如果不能正確認識和處理社會(hui) 主義(yi) 社會(hui) 的各種矛盾特別是人民內(nei) 部矛盾,社會(hui) 主義(yi) 製度將難以鞏固,社會(hui) 主義(yi) 建設將難以進行。在國內(nei) ,由於(yu) 社會(hui) 主義(yi) 改造的迅速完成,加上經濟建設中出現冒進的影響未能完全消除,領導工作中還存在官僚主義(yi) 等問題,一些地方出現少數群眾(zhong) 鬧事等不穩定情況。麵對這些複雜的新情況,黨(dang) 中央和毛澤東(dong) 深入思考社會(hui) 主義(yi) 社會(hui) 的矛盾,提出了關(guan) 於(yu) 正確處理人民內(nei) 部矛盾的理論。

1957年2月27日,毛澤東(dong) 在最高國務會(hui) 議第十一次擴大會(hui) 議上發表《關(guan) 於(yu) 正確處理人民內(nei) 部矛盾的問題》的重要講話。新華社圖片

  1957年2月27日,毛澤東(dong) 在最高國務會(hui) 議第十一次擴大會(hui) 議上發表《關(guan) 於(yu) 正確處理人民內(nei) 部矛盾的問題》的重要講話。新華社圖片

  1957年2月,毛澤東(dong) 在最高國務會(hui) 議上發表《如何處理人民內(nei) 部的矛盾》(後改為(wei) 《關(guan) 於(yu) 正確處理人民內(nei) 部矛盾的問題》)的講話。他指出:矛盾是普遍存在的,社會(hui) 主義(yi) 社會(hui) 也充滿著矛盾,正是這些矛盾推動著社會(hui) 主義(yi) 社會(hui) 不斷地向前發展。社會(hui) 主義(yi) 社會(hui) 的基本矛盾仍然是生產(chan) 力和生產(chan) 關(guan) 係、經濟基礎和上層建築之間的矛盾,這些矛盾可以經過社會(hui) 主義(yi) 製度本身的自我調整和完善,不斷得到解決(jue) 。這一論斷第一次科學揭示了社會(hui) 主義(yi) 社會(hui) 發展的動力,也為(wei) 後來的社會(hui) 主義(yi) 改革奠定了理論基礎。

  毛澤東(dong) 還指出:社會(hui) 主義(yi) 社會(hui) 存在著敵我矛盾和人民內(nei) 部矛盾兩(liang) 類性質根本不同的矛盾。前者需要用強製的、專(zhuan) 政的方法去解決(jue) ,後者隻能用民主的、說服教育的、“團結——批評——團結”的方法去解決(jue) 。他把正確處理人民內(nei) 部矛盾提升到國家政治生活主題的高度,強調:革命時期大規模的急風暴雨式的群眾(zhong) 階級鬥爭(zheng) 基本結束,“我們(men) 的根本任務已經由解放生產(chan) 力變為(wei) 在新的生產(chan) 關(guan) 係下麵保護和發展生產(chan) 力”。

1957年6月19日,毛澤東(dong) 《關(guan) 於(yu) 正確處理人民內(nei) 部矛盾的問題》一文在報紙上發表。這是北京王府井郵局服務站在銷售當日的《人民日報》。新華社圖片

  1957年6月19日,毛澤東(dong) 《關(guan) 於(yu) 正確處理人民內(nei) 部矛盾的問題》一文在報紙上發表。這是北京王府井郵局服務站在銷售當日的《人民日報》。新華社圖片

  《關(guan) 於(yu) 正確處理人民內(nei) 部矛盾的問題》在馬克思主義(yi) 發展史上具有開創性意義(yi) 。毛澤東(dong) 深入研究社會(hui) 主義(yi) 社會(hui) 的矛盾問題,形成一套係統的關(guan) 於(yu) 社會(hui) 主義(yi) 社會(hui) 矛盾的學說,豐(feng) 富和發展了科學社會(hui) 主義(yi) 理論,對黨(dang) 和社會(hui) 主義(yi) 建設事業(ye) 具有長遠的指導意義(yi) 。

1957年6月19日,北京大學學生在校園內(nei) 購買(mai) 刊有毛澤東(dong) 《關(guan) 於(yu) 正確處理人民內(nei) 部矛盾的問題》一文的《人民日報》。新華社圖片

  1957年6月19日,北京大學學生在校園內(nei) 購買(mai) 刊有毛澤東(dong) 《關(guan) 於(yu) 正確處理人民內(nei) 部矛盾的問題》一文的《人民日報》。新華社圖片

  根據黨(dang) 的八大精神和黨(dang) 內(nei) 外出現的新情況、新問題,中央決(jue) 定從(cong) 整頓黨(dang) 的作風入手,克服官僚主義(yi) 、宗派主義(yi) 和主觀主義(yi) ,正確處理人民內(nei) 部矛盾。1957年4月27日,中共中央發出《關(guan) 於(yu) 整風運動的指示》。毛澤東(dong) 後來指出,黨(dang) 希望通過整風,達到這樣的目標:造成一個(ge) 又有集中又有民主,又有紀律又有自由,又有統一意誌、又有個(ge) 人心情舒暢、生動活潑,那樣一種政治局麵。廣大幹部群眾(zhong) 包括許多有影響的黨(dang) 外人士積極響應號召,對黨(dang) 和政府的工作以及黨(dang) 政幹部的思想作風提出大量批評和建議。絕大多數意見比較中肯,富有建設性,對我黨(dang) 整風、改正缺點錯誤大有益處。

  然而,隨著整風運動的開展,許多複雜情況出現了。極少數人乘機向黨(dang) 和新生的社會(hui) 主義(yi) 製度發動進攻。他們(men) 把共產(chan) 黨(dang) 在國家政治生活中的領導地位攻擊為(wei) “黨(dang) 天下”,要求“輪流坐莊”,把人民民主專(zhuan) 政的製度說成是產(chan) 生官僚主義(yi) 、宗派主義(yi) 和主觀主義(yi) 的根源。這種異常現象引起黨(dang) 的警覺。6月,中央要求組織力量反擊右派分子進攻。

  對極少數右派分子的進攻進行反擊,對反對黨(dang) 的領導、反對社會(hui) 主義(yi) 道路的思潮進行批判,是完全必要的,也是正確的。但是,由於(yu) 對階級鬥爭(zheng) 的形勢作了過於(yu) 嚴(yan) 重的估計,把大量人民內(nei) 部矛盾當作敵我矛盾,把大量思想認識問題當作政治問題,反右派鬥爭(zheng) 被嚴(yan) 重地擴大化了。這是黨(dang) 的曆史上的一大教訓,使黨(dang) 探索中國社會(hui) 主義(yi) 建設道路的良好開端遭受挫折。

發布時間:2021年05月04日 19:37 來源:新華網 編輯:石光輝 打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