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國家大規模經濟建設的開始,加強國家政治、法律上層建築領域的建設,更好地為(wei) 建立社會(hui) 主義(yi) 經濟基礎服務,成為(wei) 重大而迫切的任務。為(wei) 此,毛澤東(dong) 以很大的精力親(qin) 自主持了新中國第一部憲法的起草工作。
1954年9月,第一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hui) 第一次會(hui) 議在北京舉(ju) 行。大會(hui) 的一個(ge) 重大貢獻是一致通過了《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這是一部社會(hui) 主義(yi) 類型的憲法,體(ti) 現了人民民主原則和社會(hui) 主義(yi) 原則,以根本法的形式確認了近代100多年來中國人民為(wei) 反對內(nei) 外敵人、爭(zheng) 取民族獨立和人民自由幸福進行的英勇鬥爭(zheng) ,確認了中國共產(chan) 黨(dang) 領導中國人民奪取新民主主義(yi) 革命勝利、中國人民掌握國家權力的曆史變革,確定了中國人民行使當家作主權利的政治製度,指明了為(wei) 建立社會(hui) 主義(yi) 社會(hui) 繼續奮鬥的正確道路。
毛澤東(dong) 在第一屆全國人大第一次會(hui) 議開幕式上致開幕詞。 新華社圖片
憲法進一步確立了我國的根本政治製度,明確規定:“中華人民共和國是工人階級領導的、以工農(nong) 聯盟為(wei) 基礎的人民民主國家。”“中華人民共和國的一切權力屬於(yu) 人民。人民行使權力的機關(guan) 是全國人民代表大會(hui) 和地方各級人民代表大會(hui) 。”“全國人民代表大會(hui) 、地方各級人民代表大會(hui) 和其他國家機關(guan) ,一律實行民主集中製。”憲法還確立了國家體(ti) 製的格局:全國人民代表大會(hui) 是最高國家權力機關(guan) ;國務院即中央人民政府,是最高國家行政機關(guan) 。
1954年9月20日,第一屆全國人大一次會(hui) 議通過、頒布了《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這是報告投票表決(jue) 結果時,全體(ti) 代表起立熱烈鼓掌。新華社圖片
人民代表大會(hui) 製度是我國的根本政治製度。全國人民代表大會(hui) 的召開,標誌著人民代表大會(hui) 製度的確立。
中國共產(chan) 黨(dang) 領導的多黨(dang) 合作和政治協商製度是我國的一項基本政治製度,是從(cong) 中國土壤裏生長出來的新型政黨(dang) 製度。《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明確指出:“我國人民在建立中華人民共和國的偉(wei) 大鬥爭(zheng) 中已經結成以中國共產(chan) 黨(dang) 為(wei) 領導的各民主階級、各民主黨(dang) 派、各人民團體(ti) 的廣泛的人民民主統一戰線。”今後,“我國的人民民主統一戰線將繼續發揮它的作用。”一屆全國人大一次會(hui) 議召開後,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hui) 議執行全國人民代表大會(hui) 職權的任務宣告結束。
出席第一屆全國人大一次會(hui) 議的代表們(men) 進入會(hui) 場。新華社圖片
《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的一項重要內(nei) 容,是從(cong) 根本大法上確立中國國內(nei) 各民族間平等友愛互助的關(guan) 係,保障各少數民族的自治權利。憲法明確規定:“中華人民共和國是統一的多民族的國家。”“各少數民族聚居的地方實行區域自治。各民族自治地方都是中華人民共和國不可分離的部分。”憲法將民族自治地方規範為(wei) 自治區、自治州、自治縣三級,縣以下的少數民族聚居區設民族鄉(xiang) 。
大會(hui) 選舉(ju) 毛澤東(dong) 為(wei) 中華人民共和國主席,朱德為(wei) 副主席;選舉(ju) 劉少奇為(wei) 全國人民代表大會(hui) 常務委員會(hui) 委員長,宋慶齡等13人為(wei) 副委員長;決(jue) 定周恩來為(wei) 國務院總理。
關(guan) 於(yu) 我們(men) 聯係我們(men) 網站地圖 用戶調查
ky体育中心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