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要論述
1928年5月4日
毛澤東(dong) 在寧岡(gang) 礱市舉(ju) 行的慶祝朱毛兩(liang) 軍(jun) 會(hui) 師並宣布工農(nong) 革命軍(jun) 第四軍(jun) 成立大會(hui) 上講話。講話指出這次兩(liang) 軍(jun) 會(hui) 師具有曆史意義(yi) ,並代表第四軍(jun) 軍(jun) 委宣布“三大任務”和“三大紀律、六項注意”。三大任務是:(一)打仗消滅敵人;(二)打土豪籌款子;(三)做群眾(zhong) 工作。三大紀律是:(一)行動聽指揮;(二)不拿工人農(nong) 民一點東(dong) 西;(三)打土豪要歸公。六項注意是:(一)上門板;(二)捆鋪草;(三)說話和氣;(四)買(mai) 賣公平;(五)借東(dong) 西要還;(六)損壞東(dong) 西要賠。
1939年5月4日
毛澤東(dong) 在延安青年紀念五四運動二十周年大會(hui) 上發表講演。講演指出:中國革命的性質是資產(chan) 階級性的民主主義(yi) 的革命,我們(men) 所做的一切,不超過資產(chan) 階級民主革命的範圍。中國革命的目的就是打倒帝國主義(yi) 和封建主義(yi) ,建立一個(ge) 人民民主主義(yi) 的共和國。它比起現在這種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狀態來是不相同的,它跟將來的社會(hui) 主義(yi) 製度也不相同。在社會(hui) 主義(yi) 的社會(hui) 製度中是不要資本家的;在這個(ge) 人民民主主義(yi) 的製度中,還應當容許資本家存在。中國從(cong) 孫中山開始進行的反帝反封建的資產(chan) 階級民主革命,幾十年來沒有取得勝利的主要原因,是占全國人口百分之九十的工農(nong) 勞動群眾(zhong) 還沒有動員起來。中國反帝反封建的人民隊伍中,有由中國知識青年們(men) 和學生青年們(men) 組成的一支軍(jun) 隊。這支軍(jun) 隊是相當的大,在目前就有幾百萬(wan) 。這支幾百萬(wan) 人的軍(jun) 隊,是反帝反封建的一個(ge) 方麵軍(jun) ,而且是一個(ge) 重要的方麵軍(jun) 。但是光靠這個(ge) 方麵軍(jun) 是不能打勝敵人的,因為(wei) 它還不是主力軍(jun) 。主力軍(jun) 是工農(nong) 大眾(zhong) 。隻有動員占全國人口百分之九十的工農(nong) 大眾(zhong) ,才能戰勝帝國主義(yi) ,才能戰勝封建主義(yi) 。現在我們(men) 要達到戰勝日本建立新中國的目的,不動員全國的工農(nong) 大眾(zhong) ,是不可能的。又指出:看一個(ge) 青年是不是革命的,隻有一個(ge) 標準,這就是看他願意不願意、並且實行不實行和廣大的工農(nong) 群眾(zhong) 結合在一塊。願意並且實行和工農(nong) 結合的,是革命,否則就是不革命的,或者是反革命的。目前的抗日戰爭(zheng) 是中國革命的最偉(wei) 大、最活躍、最生動的一個(ge) 新階段。到了全國青年和全國人民都發動起來、組織起來、團結起來的一天,就是日本帝國主義(yi) 被打倒的一天。每個(ge) 青年都要擔負這個(ge) 責任。一定要下一個(ge) 大決(jue) 心,把全國的青年團結起來,把全國的人民組織起來,一定要把日本帝國主義(yi) 打倒,一定要把舊中國改造為(wei) 新中國。這就是我所希望於(yu) 你們(men) 的。這篇講話收入《毛澤東(dong) 選集》第二卷,題為(wei) 《青年運動的方向》。
1987年5月4日
鄧小平會(hui) 見羅馬尼亞(ya) 國務委員會(hui) 副主席曼內(nei) 斯庫。在談到國際形勢時說:世界總的趨勢是和平力量在發展,特別在歐洲。第三世界是和平力量的主力。不能把希望寄托在兩(liang) 個(ge) 超級大國的談判上,和平力量應該團結起來。從(cong) 全局看,在本世紀和下一個(ge) 世紀相當一段時間裏仗打不起來。我們(men) 不要喪(sang) 失這個(ge) 時機,而要利用這二十年、三十年、四十年的和平時間好好發展自己。我們(men) 的力量越發展,這個(ge) 仗就越打不起來,從(cong) 而維持更長一段時間的和平,即使不說是永久的和平。對第三世界和整個(ge) 歐洲來說,發展自己同維護和平是一回事情。
2013年5月4日
習(xi) 近平在同各界優(you) 秀青年代表座談時指出,青年最富有朝氣、最富有夢想,青年興(xing) 則國家興(xing) ,青年強則國家強。廣大青年要堅定理想信念,練就過硬本領,勇於(yu) 創新創造,矢誌艱苦奮鬥,錘煉高尚品格,在實現中國夢的生動實踐中放飛青春夢想,在為(wei) 人民利益的不懈奮鬥中書(shu) 寫(xie) 人生華章。 他強調,展望未來,我國青年一代必將大有可為(wei) ,也必將大有作為(wei) 。廣大青年要勇敢肩負起時代賦予的重任,把理想信念建立在對科學理論的理性認同上,建立在對曆史規律的正確認識上,建立在對基本國情的準確把握上,永遠緊跟黨(dang) 高高舉(ju) 起中國特色社會(hui) 主義(yi) 偉(wei) 大旗幟;增強知識更新的緊迫感,如饑似渴學習(xi) ,勇於(yu) 到條件艱苦的基層、國家建設的一線、項目攻關(guan) 的前沿去經受鍛煉、增長才幹,不斷提高與(yu) 時代發展和事業(ye) 要求相適應的素質和能力;勇於(yu) 解放思想、與(yu) 時俱進,敢於(yu) 上下求索、開拓進取,在立足本職的創新創造中不斷積累經驗、取得成果;自覺樹立和踐行社會(hui) 主義(yi) 核心價(jia) 值觀,帶頭倡導良好社會(hui) 風氣,始終保持積極的人生態度、良好的道德品質、健康的生活情趣,努力使自己成為(wei) 祖國建設的有用之才、棟梁之材。
2018年5月4日
紀念馬克思誕辰200周年大會(hui) 在京舉(ju) 行。習(xi) 近平在會(hui) 上發表講話強調,馬克思主義(yi) 不僅(jin) 深刻改變了世界,也深刻改變了中國。實踐證明,馬克思主義(yi) 的命運早已同中國共產(chan) 黨(dang) 的命運、中國人民的命運、中華民族的命運緊緊連在一起,它的科學性和真理性在中國得到了充分檢驗,它的人民性和實踐性在中國得到了充分貫徹,它的開放性和時代性在中國得到了充分彰顯。實踐還證明,馬克思主義(yi) 為(wei) 中國革命、建設、改革提供了強大思想武器,使中國這個(ge) 古老的東(dong) 方大國創造了人類曆史上前所未有的發展奇跡。曆史和人民選擇馬克思主義(yi) 是完全正確的,中國共產(chan) 黨(dang) 把馬克思主義(yi) 寫(xie) 在自己的旗幟上是完全正確的,堅持馬克思主義(yi) 基本原理同中國具體(ti) 實際相結合、不斷推進馬克思主義(yi) 中國化時代化是完全正確的。可以告慰馬克思的是,馬克思主義(yi) 指引中國成功走上了全麵建設社會(hui) 主義(yi) 現代化強國的康莊大道,中國共產(chan) 黨(dang) 人作為(wei) 馬克思主義(yi) 的忠誠信奉者、堅定實踐者,正在為(wei) 堅持和發展馬克思主義(yi) 而執著努力。
他指出,學習(xi) 馬克思,就要學習(xi) 和實踐馬克思主義(yi) 關(guan) 於(yu) 人類社會(hui) 發展規律的思想,把共產(chan) 主義(yi) 遠大理想同中國特色社會(hui) 主義(yi) 共同理想統一起來、同我們(men) 正在做的事情統一起來,堅定中國特色社會(hui) 主義(yi) 道路自信、理論自信、製度自信、文化自信,堅守共產(chan) 黨(dang) 人的理想信念。學習(xi) 馬克思,就要學習(xi) 和實踐馬克思主義(yi) 關(guan) 於(yu) 堅守人民立場的思想,堅持全心全意為(wei) 人民服務的根本宗旨,始終保持同人民群眾(zhong) 的血肉聯係,團結帶領人民共同創造曆史偉(wei) 業(ye) 。學習(xi) 馬克思,就要學習(xi) 和實踐馬克思主義(yi) 關(guan) 於(yu) 生產(chan) 力和生產(chan) 關(guan) 係的思想,勇於(yu) 全麵深化改革,自覺通過調整生產(chan) 關(guan) 係激發社會(hui) 生產(chan) 力發展活力,自覺通過完善上層建築適應經濟基礎發展要求,讓中國特色社會(hui) 主義(yi) 更加符合規律地向前發展。學習(xi) 馬克思,就要學習(xi) 和實踐馬克思主義(yi) 關(guan) 於(yu) 人民民主的思想,堅定不移走中國特色社會(hui) 主義(yi) 政治發展道路,充分調動人民的積極性、主動性、創造性,更加切實、更有成效地實施人民民主。學習(xi) 馬克思,就要學習(xi) 和實踐馬克思主義(yi) 關(guan) 於(yu) 文化建設的思想,鞏固馬克思主義(yi) 在意識形態領域的指導地位,發展社會(hui) 主義(yi) 先進文化,加強社會(hui) 主義(yi) 精神文明建設,不斷鑄就中華文化新輝煌。學習(xi) 馬克思,就要學習(xi) 和實踐馬克思主義(yi) 關(guan) 於(yu) 社會(hui) 建設的思想,堅持以人民為(wei) 中心的發展思想,不斷保障和改善民生,促進社會(hui) 公平正義(yi) ,讓發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體(ti) 人民,朝著實現全體(ti) 人民共同富裕不斷邁進。學習(xi) 馬克思,就要學習(xi) 和實踐馬克思主義(yi) 關(guan) 於(yu) 人與(yu) 自然關(guan) 係的思想,堅持人與(yu) 自然和諧共生,動員全社會(hui) 力量推進生態文明建設,共建美麗(li) 中國。學習(xi) 馬克思,就要學習(xi) 和實踐馬克思主義(yi) 關(guan) 於(yu) 世界曆史的思想,堅持和平發展道路,堅持獨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堅持互利共贏的開放戰略,同各國人民一道努力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ti) ,把世界建設得更加美好。學習(xi) 馬克思,就要學習(xi) 和實踐馬克思主義(yi) 關(guan) 於(yu) 馬克思主義(yi) 政黨(dang) 建設的思想,增強政治意識、大局意識、核心意識、看齊意識,持之以恒推進全麵從(cong) 嚴(yan) 治黨(dang) ,堅決(jue) 維護黨(dang) 中央權威和集中統一領導,永遠保持共產(chan) 黨(dang) 人政治本色。
黨(dang) 史回眸
1919年
5月4日 北京爆發了學生群眾(zhong) 的反帝愛國運動。五四運動的直接導火線是中國在巴黎和會(hui) 上的外交失敗。5月4日,北京13所大專(zhuan) 學校學生3000餘(yu) 人在天安門集合,示威遊行,掀起愛國風暴。北洋軍(jun) 閥政府出動軍(jun) 警,逮捕示威群眾(zhong) 32人。5月5日,北京學生總罷課,並通電全國,各地學生紛紛罷課響應。6月3日、4日,北京學生講演團分赴全市各主要街道演講,北洋軍(jun) 閥政府再次派出軍(jun) 警、馬隊進行鎮壓,逮捕大批愛國學生,更加激起全國各界的義(yi) 憤。從(cong) 6月5日起,上海工人舉(ju) 行聲援學生的罷工。隨後,工人罷工、商人罷市如燎原烈火蔓延全國。6月7日,北洋政府迫於(yu) 壓力,不得不釋放被捕學生。6月10日,罷免了親(qin) 日派官僚。6月28日,中國代表沒有出席巴黎和會(hui) 的簽字儀(yi) 式。五四運動促進了馬克思主義(yi) 在中國的傳(chuan) 播及其與(yu) 中國工人運動的結合。它是中國革命史上具有劃時代意義(yi) 的事件,標誌著中國新民主主義(yi) 革命的開端。
1938年
5月4日 毛澤東(dong) 電示中共中央東(dong) 南分局書(shu) 記項英,新四軍(jun) 應在廣德、蘇州、鎮江、南京、蕪湖之間的廣大地區,進行遊擊戰爭(zheng) 組織和武裝群眾(zhong) ,創造根據地。
1940年
5月4日 中共中央向東(dong) 南局發出《放手發展抗日力量,抵抗反共頑固派的進攻》的指示。指出:在一切敵後地區和戰爭(zheng) 區域,要強調同一性,不應強調特殊性,應不受國民黨(dang) 的限製,獨立自主地放手擴大軍(jun) 隊和根據地;在國民黨(dang) 頑固派堅持防共、限共、反共政策,並以此作為(wei) 投降準備的時候,我們(men) 應強調鬥爭(zheng) ;隻有堅持在對頑固派的鬥爭(zheng) 中采取有理、有利、有節的方針,才能鞏固和擴大進步勢力,爭(zheng) 取中間派,應付突然事變,達到克服投降危險,爭(zheng) 取時局好轉的目的。
1946年
5月4日 中共中央發出《關(guan) 於(yu) 土地問題的指示》(即《五四指示》)。將黨(dang) 在抗戰時期實行的削弱封建的減租減息政策,改變為(wei) 實行“耕者有其田”的政策。指示要求“各地黨(dang) 委必須明確認識,解決(jue) 解放區的土地問題是我黨(dang) 目前最基本的曆史任務,是目前一切工作的最基本的環節。”規定解決(jue) 土地問題的方式一般不是無償(chang) 沒收,而是通過清算和購買(mai) 實現有償(chang) 轉移。指示還具體(ti) 規定不可侵犯中農(nong) 土地,要保護工商業(ye) ,對富農(nong) 和地主、地主中的大中小、惡霸非惡霸要有所區別,對開明紳士等應適當照顧,允許中小地主、富農(nong) 、開明紳士保留多於(yu) 農(nong) 民的土地。各解放區根據“五四指示”,迅速開展了土地製度改革運動。到1947年2月,全解放區已有2/3的地區解決(jue) 了土地問題,進一步鞏固了解放區和加強了對革命戰爭(zheng) 的支援。
1984年
5月4日 中共中央、國務院批轉《沿海部分城市座談會(hui) 紀要》,決(jue) 定進一步開放天津、上海、大連、秦皇島、煙台、青島、連雲(yun) 港、南通、寧波、溫州、福州、廣州、湛江和北海14個(ge) 沿海港口城市,並提出逐步興(xing) 辦經濟技術開發區。
2018年
5月4日 紀念馬克思誕辰200周年大會(hui) 舉(ju) 行。習(xi) 近平發表講話指出,馬克思主義(yi) 始終是我們(men) 黨(dang) 和國家的指導思想,是我們(men) 認識世界、把握規律、追求真理、改造世界的強大思想武器。新時代,中國共產(chan) 黨(dang) 人仍然要學習(xi) 馬克思,學習(xi) 和實踐馬克思主義(yi) ,繼續高揚馬克思主義(yi) 偉(wei) 大旗幟,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hui) 主義(yi) ,讓馬克思、恩格斯設想的人類社會(hui) 美好前景不斷在中國大地上生動展現出來。
曆史瞬間
1919年5月4日,北京爆發學生反帝愛國運動。這是北京大學學生的示威遊行隊伍。
【黨(dang) 史百年·天天讀】 執行編輯:盧 佳 審讀:郭偉(wei) 偉(wei) 指導:班永傑
關(guan) 於(yu) 我們(men) 聯係我們(men) 網站地圖 用戶調查
ky体育中心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