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大曆史觀把握曆史發展規律和大勢

中國曆史研究院

ky体育中心 打印 糾錯
微信掃一掃 ×
收聽本文 00:00/00:00

黨(dang) 史學習(xi) 教育專(zhuan) 題

  核心閱讀

  樹立大曆史觀,從(cong) 曆史長河、時代大潮、全球風雲(yun) 中分析演變機理、探究曆史規律,需要把握曆史大勢、認清曆史方位、提高曆史思維能力、堅持人民是曆史的創造者。隻有樹立大曆史觀,才能進一步把握曆史發展規律和大勢,牢牢掌握曆史主動,確保中華民族偉(wei) 大複興(xing) 的巨輪始終沿著正確航向破浪前行。

  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在黨(dang) 史學習(xi) 教育動員大會(hui) 上指出:“樹立大曆史觀,從(cong) 曆史長河、時代大潮、全球風雲(yun) 中分析演變機理、探究曆史規律,提出因應的戰略策略,增強工作的係統性、預見性、創造性”,並強調“進一步把握曆史發展規律和大勢,始終掌握黨(dang) 和國家事業(ye) 發展的曆史主動”。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的重要論述集中展現了新時代中國共產(chan) 黨(dang) 人學習(xi) 曆史、運用曆史的科學態度,是馬克思主義(yi) 唯物史觀的具體(ti) 運用和創新發展,為(wei) 我們(men) 紮實開展黨(dang) 史學習(xi) 教育提供了根本遵循。

  把握曆史大勢,抓住和用好曆史機遇

  欲知大道,必先為(wei) 史。黨(dang) 的十八大以來,以習(xi) 近平同誌為(wei) 核心的黨(dang) 中央堅持寬廣深邃的大曆史觀,深刻認識曆史規律,準確把握曆史大勢,不斷從(cong) 曆史中汲取智慧和力量,推動黨(dang) 和人民事業(ye) 不斷向前發展。樹立大曆史觀,就要認清曆史有其發展規律和大勢,曆史潮流不可阻擋,不斷提高把握方向、把握大勢、把握全局、把握機遇的能力。

  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強調:“一個(ge) 國家要發展繁榮,必須把握和順應世界發展大勢,反之必然會(hui) 被曆史拋棄。”近代中國由盛到衰的一個(ge) 重要原因,就是封建統治者因循守舊、畏懼變革,喪(sang) 失曆史機遇,變成落伍者。曆史和實踐都充分表明,曆史發展有其規律,但人在其中不是完全消極被動的。隻要把握住曆史發展規律和大勢,抓住曆史變革時機,順勢而為(wei) 、奮發有為(wei) ,就能夠更好前進。在一百年的奮鬥曆程中,我們(men) 黨(dang) 始終以馬克思主義(yi) 基本原理分析把握曆史大勢,正確處理中國與(yu) 世界的關(guan) 係,善於(yu) 抓住和用好各種曆史機遇。中國共產(chan) 黨(dang) 的誕生、新中國的成立、社會(hui) 主義(yi) 基本製度的確立、改革開放的實行和中國特色社會(hui) 主義(yi) 進入新時代,都是順應世界大勢的結果。

  洞悉曆史規律、把握曆史大勢、抓住曆史機遇、跟上時代潮流,是中國共產(chan) 黨(dang) 百年發展的寶貴經驗,是中國共產(chan) 黨(dang) 帶領中國人民取得一個(ge) 又一個(ge) 勝利的重要原因。當前,我們(men) 把握曆史大勢,抓住和用好曆史機遇,就要胸懷“兩(liang) 個(ge) 大局”,辦好自己的事情。黨(dang) 的十八大以來,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著眼曆史大勢作出一係列科學判斷:“和平、發展、合作、共贏的時代潮流不可阻擋”“經濟全球化的大勢不可逆轉,合作共贏才是人間正道”“世界經濟時有波折起伏,但各國走向開放、走向融合的大趨勢沒有改變”“創新是當今時代的重大命題”“國際科技合作是大趨勢”,等等。這一係列重要論述,充分展現了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作為(wei) 大國領袖的高瞻遠矚和深謀遠慮,為(wei) 我們(men) 在順應曆史大勢中抓住和用好曆史機遇提供了根本遵循。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指出:“我國發展仍然處於(yu) 可以大有作為(wei) 的重要戰略機遇期。我們(men) 最大的機遇就是自身不斷發展壯大”。應當認識到,時與(yu) 勢在我們(men) 一邊,這是我們(men) 定力和底氣所在,也是我們(men) 的決(jue) 心和信心所在。盡管我們(men) 仍麵臨(lin) 各種可以預見和難以預見的風險挑戰,但隻要立足現實,把握好曆史大勢,努力辦好自己的事情,就一定能在新的偉(wei) 大征程中鑄就新的輝煌、創造新的偉(wei) 業(ye) 。

  認清曆史方位,增強曆史自覺

  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指出:“在全黨(dang) 開展黨(dang) 史學習(xi) 教育,就是要教育引導全黨(dang) 以史為(wei) 鏡、以史明誌,了解黨(dang) 團結帶領人民為(wei) 中華民族作出的偉(wei) 大貢獻和根本成就,認清當代中國所處的曆史方位,增強曆史自覺”。認清曆史方位,是樹立大曆史觀的題中應有之義(yi) 。認清曆史方位是明確前進方向、確定發展戰略、增強曆史自覺的前提條件。

  正確認識黨(dang) 和人民事業(ye) 所處的曆史方位和發展階段,是我們(men) 黨(dang) 明確階段性中心任務、製定路線方針政策的根本依據,也是我們(men) 黨(dang) 領導革命、建設、改革不斷取得勝利的重要經驗。回顧黨(dang) 的百年發展曆程,我們(men) 黨(dang) 高度重視對曆史方位的正確認識和準確界定。這是我們(men) 黨(dang) 能夠在曆史關(guan) 鍵節點洞察曆史發展大勢、勇立時代潮頭、引領黨(dang) 和人民事業(ye) 不斷取得勝利的關(guan) 鍵所在。黨(dang) 的十九大報告指出:“經過長期努力,中國特色社會(hui) 主義(yi) 進入了新時代,這是我國發展新的曆史方位。”中國特色社會(hui) 主義(yi) 進入新時代,是我們(men) 黨(dang) 把苦難輝煌的過去、日新月異的現在、光明宏大的未來貫通起來得出的正確判斷,體(ti) 現了我們(men) 黨(dang) 準確把握曆史發展規律和大勢的曆史自覺。站在“兩(liang) 個(ge) 一百年”奮鬥目標的曆史交匯點上,謀劃未來5年和更長時期經濟社會(hui) 發展工作,就要正確認識黨(dang) 和人民事業(ye) 所處的曆史方位和發展階段,深刻洞察我國發展環境發生的深刻複雜變化。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在省部級主要領導幹部學習(xi) 貫徹黨(dang) 的十九屆五中全會(hui) 精神專(zhuan) 題研討班開班式上強調:“進入新發展階段明確了我國發展的曆史方位”,這一重大判斷進一步為(wei) 我國發展找準了曆史坐標、明確了曆史方位。

  不同曆史方位的發展重點、發展目標都會(hui) 有所不同。我們(men) 要認清曆史方位,立足新發展階段,貫徹新發展理念,構建新發展格局,推動高質量發展,不斷開創全麵建設社會(hui) 主義(yi) 現代化國家新局麵。

  提高曆史思維能力,認識曆史規律

  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強調:“曆史是最好的教科書(shu) ”“在對曆史的深入思考中做好現實工作、更好走向未來”。加強曆史學習(xi) 、總結曆史經驗、認識曆史規律,都需要提高曆史思維能力。曆史思維能力,就是知古鑒今,善於(yu) 運用曆史眼光認識發展規律、把握前進方向、指導現實工作的能力。提高曆史思維能力,是用大曆史觀分析和解決(jue) 問題能力的具體(ti) 體(ti) 現。

  提高曆史思維能力要求我們(men) 堅持全麵地而不是片麵地看待曆史。研究曆史必須堅持“全麵的曆史的方法”。毛澤東(dong) 同誌把這種方法叫做“古今中外法”,“就是弄清楚所研究的問題發生的一定的時間和一定的空間,把問題當作一定曆史條件下的曆史過程去研究。”所謂“古今”就是曆史的發展,所謂“中外”就是中國和外國,就是己方和彼方。在去年底召開的中央農(nong) 村工作會(hui) 議上,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強調“要堅持用大曆史觀來看待農(nong) 業(ye) 、農(nong) 村、農(nong) 民問題”,這是總結“農(nong) 為(wei) 邦本,本固邦寧”的曆史經驗、站在中華民族偉(wei) 大複興(xing) 戰略全局高度提出的要求。

  提高曆史思維能力要求我們(men) 堅持發展地而不是靜止地看待曆史。知所從(cong) 來,方明所去。馬克思指出:“人們(men) 自己創造自己的曆史,但是他們(men) 並不是隨心所欲地創造,並不是在他們(men) 自己選定的條件下創造,而是在直接碰到的、既定的、從(cong) 過去承繼下來的條件下創造。”曆史從(cong) 昨天走到今天再走向明天,是不可能割斷的。一切向前走,都不能忘記走過的路;走得再遠、走到再光輝的未來,也不能忘記走過的過去,不能忘記為(wei) 什麽(me) 出發。不斷提高曆史思維能力,要求我們(men) 對曆史的連續性進入深入思考,看清曆史、現實和未來是相通的。

  提高曆史思維能力要求我們(men) 堅持具體(ti) 地而不是抽象地看待曆史。人類曆史發展有其規律,但不同國家和民族的發展並非千篇一律。隻有堅持具體(ti) 問題具體(ti) 分析,才能得出正確的結論。就中國來說,獨特的文化傳(chuan) 統,獨特的曆史命運,獨特的國情,注定中國必然走適合自己特點的發展道路。鄧小平同誌指出:“把馬克思主義(yi) 的普遍真理同我國的具體(ti) 實際結合起來,走自己的道路,建設有中國特色的社會(hui) 主義(yi) ,這就是我們(men) 總結長期曆史經驗得出的基本結論。”

  堅持人民是曆史的創造者,依靠人民創造曆史偉(wei) 業(ye)

  唯物史觀認為(wei) ,人民是曆史的創造者,人民是真正的英雄。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強調:“民心是最大的政治”“黨(dang) 的根基在人民、血脈在人民、力量在人民”“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人心向背關(guan) 係黨(dang) 的生死存亡。”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的重要論述是對唯物史觀的精辟闡發。堅持人民是曆史的創造者、依靠人民創造曆史偉(wei) 業(ye) ,是樹立大曆史觀的必然要求。

  不斷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堅持以人民為(wei) 中心的發展思想,始終把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作為(wei) 我們(men) 的奮鬥目標,不僅(jin) 從(cong) 發展指導思想上體(ti) 現了黨(dang) 的根本宗旨的要求,也是樹立大曆史觀的必然要求。縱觀黨(dang) 的百年曆史,我們(men) 黨(dang) 幹革命、搞建設、抓改革,都是為(wei) 人民謀利益,讓人民過上好日子。黨(dang) 的一切工作的出發點和落腳點,就是實現好、維護好、發展好最廣大人民的根本利益。順應曆史發展規律和大勢,就要更加自覺地使改革發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體(ti) 人民,不斷增強人民群眾(zhong) 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堅持依靠人民創造曆史偉(wei) 業(ye) 。人民是曆史的創造者。政之所興(xing) 在順民心,政之所廢在逆民心。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強調:“為(wei) 人民而生,因人民而興(xing) ,始終同人民在一起,為(wei) 人民利益而奮鬥,是我們(men) 黨(dang) 立黨(dang) 興(xing) 黨(dang) 強黨(dang) 的根本出發點和落腳點。”縱觀黨(dang) 的百年曆史,我們(men) 黨(dang) 始終堅持人民主體(ti) 地位,從(cong) 人民群眾(zhong) 中汲取無窮的智慧和力量。黨(dang) 的百年曆史就是一部踐行黨(dang) 的初心使命的曆史,就是一部黨(dang) 與(yu) 人民心連心、同呼吸、共命運的曆史。順應曆史發展規律和大勢,就要不斷從(cong) 人民群眾(zhong) 中汲取營養(yang) 和力量,依靠人民創造曆史偉(wei) 業(ye) 。

  堅持人民是最終評判者。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指出:“時代是出卷人,我們(men) 是答卷人,人民是閱卷人。”人民是我們(men) 黨(dang) 的工作的最高裁決(jue) 者和最終評判者。一個(ge) 國家的發展道路合不合適,隻有這個(ge) 國家的人民才最有發言權。黨(dang) 的百年奮鬥曆程和偉(wei) 大成就使中國人民確信:曆史和人民選擇中國共產(chan) 黨(dang) 領導中華民族偉(wei) 大複興(xing) 的事業(ye) 是正確的,必須長期堅持、永不動搖;中國共產(chan) 黨(dang) 領導中國人民開辟的中國特色社會(hui) 主義(yi) 道路是正確的,必須長期堅持、永不動搖;中國共產(chan) 黨(dang) 和中國人民紮根中國大地、吸納人類文明優(you) 秀成果、獨立自主實現國家發展的戰略是正確的,必須長期堅持、永不動搖。

發布時間:2021年04月27日 07:02 來源:人民日報 編輯:宿黨輝 打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