習近平為何如此重視這場關鍵一戰?

ky体育中心 打印 糾錯
微信掃一掃 ×
收聽本文 00:00/00:00

  時隔四年,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再赴廣西。考察第一站,總書(shu) 記來到位於(yu) 桂林全州縣的紅軍(jun) 長征湘江戰役紀念園,向湘江戰役紅軍(jun) 烈士敬獻花籃,參觀紅軍(jun) 長征湘江戰役紀念館。

新華社記者 謝環馳 攝

  湘江戰役,是紅軍(jun) 長征史中的悲壯一頁。在這場血戰中,麵對數倍於(yu) 己的敵人,中央紅軍(jun) 極其艱難地突破國民黨(dang) 軍(jun) 布下的第四道封鎖線,粉碎國民黨(dang) 圍殲中央紅軍(jun) 於(yu) 湘江以東(dong) 的企圖。經此一役,紅軍(jun) 也付出了極其慘烈的犧牲——中央紅軍(jun) 兵力折損大半,人數由長征出發時的8.6萬(wan) 人,減少到3萬(wan) 餘(yu) 人。

  湘江之水,被紅軍(jun) 烈士的鮮血染紅。出於(yu) 對戰士們(men) 的緬懷,當地百姓“三年不飲湘江水,十年不食湘江魚”。

  一草一木一英魂,一山一石一豐(feng) 碑。黨(dang) 的十八大以來,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在多個(ge) 場合多次提及紅軍(jun) 史上的這一悲壯戰役。

  2014年10月,在福建古田召開的全軍(jun) 政治工作會(hui) 議上,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講述了紅三十四師師長陳樹湘“斷腸明誌”的故事,在座同誌無不為(wei) 之動容。

  2019年9月,紅軍(jun) 長征湘江戰役紀念園在廣西桂林市全州縣才灣鎮落成。這裏,是湘江戰役腳山鋪阻擊戰戰場遺址所在地。紀念園裏,長80米、高7米的“紅軍(jun) 魂”雕塑長廊中,主雕塑原型正是陳樹湘。

新華社記者 謝環馳 攝

  從(cong) 高度評價(jia) 湘江戰役,到講述湘江戰役中犧牲先烈的故事,再到明確要求做好烈士遺骸收殮保護工作、規劃建設好紀念設施,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為(wei) 何如此關(guan) 注湘江戰役?

  ——偉(wei) 大的征程上,理想信念是永遠的精神航標。

  “長征是一次理想信念的偉(wei) 大遠征。”在紀念紅軍(jun) 長征勝利80周年大會(hui) 上的重要講話中,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這樣闡釋長征精神的深刻內(nei) 涵。

  作為(wei) 長征途中關(guan) 乎中央紅軍(jun) 生死存亡的關(guan) 鍵一戰,湘江戰役正是理想信念強大力量的集中體(ti) 現。

  刺骨的江水、敵機的轟炸掃射、四麵八方湧來的敵人……鏖戰、搶渡、犧牲,艱難可以摧殘人的肉體(ti) ,死亡可以奪走人的生命,但動搖不了中國共產(chan) 黨(dang) 人的理想信念。正是理想信念的支撐,讓紅軍(jun) 戰士在血與(yu) 火中殺出一條血路,殺出一條走向新生、走向勝利的道路,為(wei) 革命留下了寶貴的火種。

  從(cong) 湘江戰役放眼長征全程,600餘(yu) 次戰役戰鬥、跨越近百條江河、攀越40餘(yu) 座高山險峰……唯有遠大的理想和堅定的信念,才能讓革命人永遠保持生機與(yu) 火熱,讓革命的精神永放光芒。

  “每一代人有每一代人的長征路,每一代人都要走好自己的長征路。”當今世界,百年變局正加速演進,我國正處在實現中華民族偉(wei) 大複興(xing) 的關(guan) 鍵時期。風險、挑戰仍然存在,國內(nei) 外環境更加複雜,唯有堅定的理想信念,才能保持迎難而上、砥礪奮進的精神狀態,不斷從(cong) 勝利走向新的勝利。

  ——偉(wei) 大的鬥爭(zheng) ,離不開革命英雄大無畏的犧牲精神。

  天地英雄氣,千秋尚凜然。英雄,一直都是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心之所係、情之所牽。

  從(cong) 江西於(yu) 都河畔到巢湖之濱的渡江戰役紀念館,從(cong) 巍峨大別山的鄂豫皖蘇區到吉林的四平戰役紀念館,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緬懷先烈、致敬英雄的足跡遍布大江南北。

  湘江戰役,正是一曲勇於(yu) 勝利、勇於(yu) 突破、勇於(yu) 犧牲的英雄壯歌。

  紅五軍(jun) 團第三十四師在掩護中央紅軍(jun) 主力渡過湘江後被敵人截斷,幾乎全部犧牲,師長陳樹湘身負重傷(shang) ,不幸被俘,用手從(cong) 腹部傷(shang) 口處絞斷了腸子,壯烈犧牲,年僅(jin) 29歲;

  紅一軍(jun) 團二師五團政委易蕩平在作戰中腿部負傷(shang) 。在敵人逼近時,易蕩平要求警衛員對他開槍。警衛員不忍心,他奪過槍,將子彈射向自己,犧牲時年僅(jin) 26歲……

  慘烈的戰鬥裏,紅軍(jun) 戰士以巨大的犧牲,創造了氣吞山河的人間奇跡,譜寫(xie) 了偉(wei) 大而悲壯的戰爭(zheng) 史詩。

  正如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所說:“長征的勝利,靠的是紅軍(jun) 將士壓倒一切敵人而不被任何敵人所壓倒、征服一切困難而不被任何困難所征服的英雄氣概和革命精神。”

  新的長征路上,還會(hui) 有一道道“封鎖線”,一個(ge) 個(ge) “婁山關(guan) ”“臘子口”,我們(men) 同樣需要如紅軍(jun) 戰士般無所畏懼的英雄氣概和革命鬥誌,這是保持戰鬥力、生命力的關(guan) 鍵所在,是讓我們(men) 麵對一切艱難險阻無往而不勝的關(guan) 鍵所在。

  ——正確的路線與(yu) 方向,在任何時候都無比重要。

  道路決(jue) 定命運。中國的革命經曆了多次道路的抉擇,正是在一次次血的教訓中,正確的路線才得以被證明,最終讓革命找到了光明的方向。

  湘江戰役血的事實充分暴露了“左”傾(qing) 錯誤路線給紅軍(jun) 帶來的嚴(yan) 重惡果。此役之後,從(cong) 老山界一直到黎平,中央領導同誌一路開會(hui) 爭(zheng) 論和思索軍(jun) 事指揮上的許多重大問題,逐漸統一了思想,為(wei) 中央紅軍(jun) 後續長征在政治上、思想上、組織上和軍(jun) 事上找到正確路線,為(wei) 日後遵義(yi) 會(hui) 議的召開、確立毛澤東(dong) 在黨(dang) 中央和紅軍(jun) 中的領導地位奠定了基礎。

  今年春節前夕,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在貴州考察時強調,遵義(yi) 會(hui) 議的鮮明特點是堅持真理、修正錯誤,確立黨(dang) 中央的正確領導,創造性地製定和實施符合中國革命特點的戰略策略。這在今天仍然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yi) 。

  “確立黨(dang) 中央的正確領導”——這是湘江戰役慘痛犧牲背後更深層次的曆史價(jia) 值。經過這場戰鬥,中央紅軍(jun) 浴火重生,中國革命走向了新的偉(wei) 大轉折。

  當下,黨(dang) 史學習(xi) 教育正在如火如荼開展。來到紅軍(jun) 長征湘江戰役紀念園,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以實際行動啟示我們(men) ,要從(cong) 曆史中汲取精神滋養(yang) 。

廣西全州紅軍(jun) 長征湘江戰役紀念館內(nei) 的雕塑(2月3日攝)。 (新華社記者 陸波岸 攝)

  這場血與(yu) 火、生與(yu) 死、存與(yu) 亡的關(guan) 鍵一戰告訴我們(men) ,前進路上從(cong) 來不會(hui) 一帆風順。隻有始終堅持把馬克思主義(yi) 普遍原理與(yu) 中國實際相結合,堅定不移走中國特色社會(hui) 主義(yi) 道路,始終保持越是艱難越向前的英雄氣概和奮鬥精神,勝利就一定屬於(yu) 中國人民!

發布時間:2021年04月26日 09:10 來源:新華社 編輯:宿黨輝 打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