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個瞬間說百年】1947,“打倒蔣介石,解放全中國”

ky体育中心 打印 糾錯
微信掃一掃 ×
收聽本文 00:00/00:00

1

  從(cong) 1947年3月開始,國民黨(dang) 軍(jun) 隊在全麵進攻受挫的情況下,對陝北和山東(dong) 解放區改行重點進攻。人民軍(jun) 隊繼續執行積極防禦的作戰方針。在粉碎國民黨(dang) 軍(jun) 隊重點進攻期間,其他解放區的軍(jun) 民,對收縮兵力、轉入守勢的國民黨(dang) 軍(jun) 隊實施戰略性的反攻。

  1947年7月,國民黨(dang) 軍(jun) 隊總兵力已從(cong) 430萬(wan) 人下降為(wei) 373萬(wan) 人,其中正規軍(jun) 由200萬(wan) 人下降為(wei) 150萬(wan) 人。人民解放軍(jun) 的總兵力則由127萬(wan) 人增加為(wei) 195萬(wan) 人,其中正規軍(jun) 近100萬(wan) 人,武器裝備也得到很大改善。黨(dang) 中央當機立斷,決(jue) 定不等完全粉碎敵人的戰略進攻,立刻轉入全國性反攻,以主力打到外線去,將戰爭(zheng) 引向國民黨(dang) 區域。

1947年6月30日夜,劉鄧大軍(jun) 突破國民黨(dang) 軍(jun) 隊的黃河防線,挺進大別山,揭開我軍(jun) 戰略進攻序幕。新華社圖片

1947年6月30日夜,劉鄧大軍(jun) 突破國民黨(dang) 軍(jun) 隊的黃河防線,挺進大別山,揭開我軍(jun) 戰略進攻序幕。新華社圖片

  1947年6月30日夜,劉伯承、鄧小平率領晉冀魯豫野戰軍(jun) 主力12萬(wan) 人一舉(ju) 突破黃河天險,揭開了戰略進攻的序幕。劉鄧大軍(jun) 千裏躍進,於(yu) 8月末進入大別山區,粉碎國民黨(dang) 軍(jun) 隊的重點輪番進攻,到11月共殲敵3萬(wan) 餘(yu) 人,建立33個(ge) 縣的民主政權。

  隨著人民解放軍(jun) 轉入戰略進攻,1947年9月,中國共產(chan) 黨(dang) 發出“全國大反攻,打倒蔣介石”的號召。10月,中國人民解放軍(jun) 總部發表宣言,響亮地提出“打倒蔣介石,解放全中國”的口號。

  為(wei) 了製定“打到蔣介石,解放全中國”的具體(ti) 行動綱領,1947年12月25日至28日,中共中央在陝北米脂縣楊家溝召開擴大會(hui) 議,毛澤東(dong) 在會(hui) 上作《目前形勢和我們(men) 的任務》的報告。報告闡明黨(dang) 的最基本的政治綱領,即:“聯合工農(nong) 兵學商各被壓迫階級、各人民團體(ti) 、各民主黨(dang) 派、各少數民族、各地華僑(qiao) 和其他愛國分子,組成民族統一戰線,打倒蔣介石獨裁政府,成立民主聯合政府。”報告指出:“沒收封建階級的土地歸農(nong) 民所有,沒收蔣介石、宋子文、孔祥熙、陳立夫為(wei) 首的壟斷資本歸新民主主義(yi) 的國家所有,保護民族工商業(ye) 。這就是新民主主義(yi) 革命的三大經濟綱領。”

  報告還總結人民軍(jun) 隊的作戰經驗,提出十大軍(jun) 事原則,其核心是“集中優(you) 勢兵力,各個(ge) 殲滅敵人”。各戰場人民解放軍(jun) 在內(nei) 線和外線的配合作戰,構成人民解放戰爭(zheng) 全國規模的戰略進攻的總形勢。

1947年12月,陳粟大軍(jun) 和陳謝大軍(jun) 為(wei) 配合劉鄧大軍(jun) 挺進大別山的反“清剿”鬥爭(zheng) ,聯合發起了隴海、平漢鐵路的破擊戰。 新華社圖片

  1947年12月,陳粟大軍(jun) 和陳謝大軍(jun) 為(wei) 配合劉鄧大軍(jun) 挺進大別山的反“清剿”鬥爭(zheng) ,聯合發起了隴海、平漢鐵路的破擊戰。 新華社圖片

  在半年的作戰中,人民解放軍(jun) 共殲敵75萬(wan) 多人。到1947年底,戰爭(zheng) 已經主要不是在解放區內(nei) 進行,而是在國民黨(dang) 統治區內(nei) 進行了。國民黨(dang) 軍(jun) 隊被迫由戰略進攻轉變為(wei) 全麵防禦。

  人民解放軍(jun) 進入戰略進攻,具有偉(wei) 大曆史意義(yi) 。毛澤東(dong) 指出:“這是一個(ge) 曆史的轉折點。這是蔣介石的二十年反革命統治由發展到消滅的轉折點。這是一百多年以來帝國主義(yi) 在中國的統治由發展到消滅的轉折點。這是一個(ge) 偉(wei) 大的事變。”“這個(ge) 事變一經發生,它就將必然地走向全國的勝利。”

黨(dang) 史學習(xi) 教育專(zhuan) 題

發布時間:2021年04月25日 15:05 來源:新華網 編輯:楊安琪 打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