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要論述
1939年4月24日
毛澤東(dong) 在抗日軍(jun) 政大學生產(chan) 運動初步總結大會(hui) 上講話。講話指出:抗大同別的機關(guan) 一樣,生產(chan) 的第一階段的任務已完成了,這證明中共中央所決(jue) 定的計劃是可以實現的。曆史上幾千年來做官的不耕田,讀書(shu) 人也不耕田,假使全國黨(dang) 政軍(jun) 學,辦黨(dang) 的,做官的,大家幹起來,那還不是一個(ge) 新的中國嗎?你們(men) 將工農(nong) 商學兵結合起來了。你們(men) 讀書(shu) 叫學,開荒是農(nong) ,打窯洞做鞋子是工,辦合作社是商,你們(men) 又是軍(jun) ,你們(men) 是工農(nong) 商學兵結合在一個(ge) 人身上,文武配合,知識與(yu) 勞動結合起來,可算是天下第一。區分革命的、不革命的和反革命的知識分子的標準隻有一個(ge) ,就是看他是不是同工農(nong) 相結合。我們(men) 不但能組織工農(nong) ,訓練工農(nong) ,並且自己也做工農(nong) ,這樣我們(men) 就更加革命化了。革命的知識分子隻有同工農(nong) 結合在一起,才能成為(wei) 一個(ge) 真正革命的知識分子。
1945年4月24日
毛澤東(dong) 向中共七大提交《論聯合政府》的書(shu) 麵政治報告。報告分析了國際國內(nei) 形勢,係統地總結了抗戰中兩(liang) 條不同指導路線的鬥爭(zheng) 和人民戰爭(zheng) 的基本經驗,闡述了中國共產(chan) 黨(dang) 在民族民主革命階段的一般綱領和具體(ti) 綱領,指出中國人民應當爭(zheng) 取打敗侵略者、建設新中國的前途。
關(guan) 於(yu) 一般綱領,報告指出:我們(men) 的主張是,在徹底打敗日本侵略者之後,建立一個(ge) 全國絕大多數人民為(wei) 基礎而在工人階級領導之下的統一戰線的民主聯盟的國家製度,即新民主主義(yi) 的國家製度。
關(guan) 於(yu) 具體(ti) 綱領,報告提出的主要內(nei) 容是:徹底消滅日本侵略者,不許中途妥協;廢止國民黨(dang) 一黨(dang) 專(zhuan) 政,建立民主的聯合政府;爭(zheng) 取人民的自由;實行人民的統一;建立人民的軍(jun) 隊;實行農(nong) 村改革(抗日期間實行減租減息);發展民族工業(ye) ;發展文化教育事業(ye) ,團結知識分子;爭(zheng) 取少數民族在政治、經濟、文化的解放和發展;建立和平、獨立、民主的外交。在這些具體(ti) 綱領中,最重要的就是建立聯合政府。一切這些具體(ti) 綱領,如果沒有一個(ge) 舉(ju) 國一致的民主的聯合政府,就不可能順利地在全中國實現。
報告談到評判一個(ge) 政黨(dang) 的曆史作用,指出:中國一切政黨(dang) 的政策及其實踐在中國人民中所表現的作用的好壞、大小,歸根到底,看它對於(yu) 中國人民的生產(chan) 力的發展是否有幫助及其幫助之大小,看它是束縛生產(chan) 力的,還是解放生產(chan) 力的。
報告談到吸收外資的問題,指出:為(wei) 著發展工業(ye) ,需要大批資本。從(cong) 什麽(me) 地方來呢?不外兩(liang) 方麵:主要地依靠中國人民自己積累資本,同時借助於(yu) 外援。在服從(cong) 中國法令、有益中國經濟的條件之下,外國投資是我們(men) 所歡迎的。對於(yu) 中國人民與(yu) 外國人民都有利的事業(ye) ,是中國在得到一個(ge) 鞏固的國內(nei) 和平與(yu) 國際和平,得到一個(ge) 徹底的政治改革與(yu) 土地改革之後,能夠蓬蓬勃勃地發展大規模的輕重工業(ye) 與(yu) 近代化的農(nong) 業(ye) 。在這個(ge) 基礎上,外國投資的容納量將是非常廣大的。一個(ge) 政治上倒退與(yu) 經濟上貧困的中國,則不但對於(yu) 中國人民非常不利,對於(yu) 外國人民也是不利的。
報告還指出:以馬克思列寧主義(yi) 的理論思想武裝起來的中國共產(chan) 黨(dang) ,在中國人民中產(chan) 生了新的工作作風,這主要的就是理論和實踐相結合的作風,和人民群眾(zhong) 緊密地聯係在一起的作風以及自我批評的作風。這三大作風是共產(chan) 黨(dang) 區別於(yu) 其他政黨(dang) 的顯著標誌,是使黨(dang) 的路線、方針政策得以順利貫徹的根本保證。全心全意地為(wei) 人民服務,一刻也不脫離群眾(zhong) ;一切從(cong) 人民的利益出發,而不是從(cong) 個(ge) 人或小集團的利益出發;向人民負責和向黨(dang) 的領導機關(guan) 負責的一致性;這些就是我們(men) 的出發點。應該使每個(ge) 同誌明了,共產(chan) 黨(dang) 人的一切言論行動,必須以合乎最廣大人民群眾(zhong) 的最大利益,為(wei) 最廣大人民群眾(zhong) 所擁護為(wei) 最高標準。這篇報告收入《毛澤東(dong) 選集》第三卷。
同日 毛澤東(dong) 在中共七大上就《論聯合政府》書(shu) 麵政治報告作口頭說明。談到路線問題時指出:我們(men) 的路線,我們(men) 的綱領,拿一句話概括,就是“無產(chan) 階級領導的人民大眾(zhong) 的反帝反封建的革命”。人民大眾(zhong) 最主要的部分是農(nong) 民,忘記了農(nong) 民就沒有中國的民主革命,也就沒有中國的社會(hui) 主義(yi) 革命,就沒有一切革命。但是作為(wei) 黨(dang) 來說,作為(wei) 領導思想來說,我們(men) 和農(nong) 民要分清界限,不要和農(nong) 民混同起來。我說不要和農(nong) 民混同,是說要把農(nong) 民提高一步,提高到無產(chan) 階級的水平。如不相信這一條,就不是馬克思主義(yi) 者。將來我們(men) 要搞機械化,要搞集體(ti) 化,那就是提高他們(men) 。關(guan) 於(yu) 政策方麵,他列舉(ju) 了十一個(ge) 問題。其中,關(guan) 於(yu) 資本主義(yi) ,指出:對於(yu) 這個(ge) 問題,在我們(men) 黨(dang) 內(nei) 有些人相當長的時間裏搞不清楚,存在一種民粹派的思想。這種思想,在農(nong) 民出身的黨(dang) 員占多數的黨(dang) 內(nei) 是會(hui) 長期存在的。所謂民粹主義(yi) ,就是要直接由封建經濟發展到社會(hui) 主義(yi) 經濟,中間不經過發展資本主義(yi) 的階段。俄國的民粹派就是這樣。我們(men) 的同誌對消滅資本主義(yi) 急得很,是太急了。我們(men) 不要怕發展資本主義(yi) 。談到個(ge) 性與(yu) 黨(dang) 性,指出:外麵有人講共產(chan) 黨(dang) 是要消滅個(ge) 性,隻要黨(dang) 性的意見是不正確的。黨(dang) 性就是普遍性,個(ge) 性就是特殊性,沒有一種普遍性不是建築在特殊性的基礎上的。沒有特殊性哪裏有普遍性?沒有黨(dang) 員的個(ge) 性,哪裏有黨(dang) 性?抹煞各種差別,結果就會(hui) 取消統一,抹煞特殊性也就沒有統一性。他還提倡,黨(dang) 內(nei) 要講真話,“不偷、不裝、不吹”,每個(ge) 共產(chan) 黨(dang) 員都應當如此。他提議讀五本馬列主義(yi) 著作:《共產(chan) 黨(dang) 宣言》、《社會(hui) 主義(yi) 從(cong) 空想到科學的發展》、《社會(hui) 民主黨(dang) 在民主革命中的兩(liang) 種策略》、《共產(chan) 主義(yi) 運動中的“左派”幼稚病》和《聯共(布)黨(dang) 史簡明教程》。這篇報告收入《毛澤東(dong) 文集》第三卷。
1998年4月24日
江澤民在中央軍(jun) 委擴大會(hui) 議上的講話中指出:軍(jun) 隊對科學技術發展的敏感程度,遠遠超過其他部門。現在可以看得很清楚,知識作為(wei) 一種重要的軍(jun) 事要素,在軍(jun) 隊建設和軍(jun) 事鬥爭(zheng) 中的作用越來越突出。未來的信息化戰爭(zheng) ,從(cong) 某種意義(yi) 上說,就是知識的較量。迎接世界軍(jun) 事變革的挑戰,我們(men) 一方麵要把武器裝備等“硬件”搞上去,另一方麵要高度重視完善體(ti) 製編製等“軟件”的作用。體(ti) 製編製科學合理,可以更好地吸納高科技發展的成果,充分發揮人才的積極性創造性,提高領導、指揮和管理效率,優(you) 化整個(ge) 軍(jun) 隊的係統功能,實現人和武器的最佳結合。體(ti) 製編製的調整改革是會(hui) 出軍(jun) 事經濟效益、出戰鬥力的。這篇講話的部分內(nei) 容收入《江澤民論有中國特色社會(hui) 主義(yi) (專(zhuan) 題摘編)》。
2011年4月24日
胡錦濤在慶祝清華大學建校一00周年大會(hui) 上的講話中提出,要全麵提高高等教育質量。他指出:高等教育作為(wei) 科技第一生產(chan) 力和人才第一資源的重要結合點,在國家發展中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和作用。不斷提高質量,是高等教育的生命線,必須始終貫穿高等學校人才培養(yang) 、科學研究、社會(hui) 服務、文化傳(chuan) 承創新各項工作之中。必須適應實現經濟社會(hui) 又好又快發展、促進人的全麵發展、推動社會(hui) 和諧進步的要求,堅持走內(nei) 涵式發展道路,借鑒國際先進理念和經驗,全麵提高高等教育質量,不斷為(wei) 社會(hui) 主義(yi) 現代化建設提供強有力的人才保證和智力支撐。全麵提高高等教育質量必須大力提升人才培養(yang) 水平、增強科學研究能力、服務經濟社會(hui) 發展、推進文化傳(chuan) 承創新。
黨(dang) 史回眸
1928年
4月24日前後 毛澤東(dong) 同朱德、陳毅率領的南昌起義(yi) 餘(yu) 部在寧岡(gang) 礱市勝利會(hui) 師。隨即根據毛澤東(dong) 的意見,確定了以羅霄山脈中段為(wei) 根據地,發動群眾(zhong) 鬥爭(zheng) ,實行土地革命,向北發展,向南遊擊的方針。並決(jue) 定成立工農(nong) 革命軍(jun) 第四軍(jun) ,六月改稱紅軍(jun) 第四軍(jun) (簡稱紅四軍(jun) )。
1949年
4月24日 華北軍(jun) 區第十八、十九、二十兵團攻占山西省會(hui) 太原,曆時6個(ge) 多月的太原戰役共殲滅國民黨(dang) 軍(jun) 135000餘(yu) 人,全殲守敵84000餘(yu) 人,結束了閻錫山在山西38年的反動統治。4月29日,大同守敵接受和平改編,山西省至此全部解放。
1951年
4月24日 政務院發出《關(guan) 於(yu) 人民民主政權建設工作的指示》,指出:各級人民政府必須依照各級人民代表會(hui) 議組織通則,按期召開人民代表會(hui) 議,其中大城市每年至少須開會(hui) 三次,縣至少須開會(hui) 兩(liang) 次;各級人民政府的一切重大工作,應向各該級人民代表會(hui) 議提出報告,並在人民代表會(hui) 議上進行討論與(yu) 審查;一切重大問題應經代表會(hui) 議討論並作出決(jue) 定。同日,政務院還發出指示,要求在10萬(wan) 人口以上的城市召開區人民代表會(hui) 議。
1970年
4月24日 我國成功發射了第一顆人造地球衛星——“東(dong) 方紅”1號。衛星運行軌道,距地球最近點439公裏,最遠點2384公裏,軌道平麵和地球赤道平麵的夾角68.5度,繞地球一周114分鍾。衛星重173公斤。“東(dong) 方紅”1號的發射成功,使我國成為(wei) 世界上第五個(ge) 獨立自主研製和發射人造地球衛星的國家,標誌著我國在宇航技術研究方麵取得了曆史性的重大突破。
1983年
4月24日 國務院批轉財政部製定的《關(guan) 於(yu) 國營企業(ye) 利改稅試行辦法》,將國營企業(ye) 原來給國家上繳利潤的辦法,改為(wei) 按國家規定的稅種和稅率向國家繳納稅金。
2014年
4月24日 十二屆全國人大常委會(hui) 第八次會(hui) 議通過修訂後的《中華人民共和國環境保護法》。
曆史瞬間
1945年4月,毛澤東(dong) 和朱德在中國共產(chan) 黨(dang) 第七次全國代表大會(hui) 上。
【黨(dang) 史百年·天天讀】 執行編輯:盧 佳 審讀:郭偉(wei) 偉(wei) 指導:班永傑
關(guan) 於(yu) 我們(men) 聯係我們(men) 網站地圖 用戶調查
ky体育中心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