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黨史百年·天天讀】4月22日

ky体育中心 打印 糾錯
微信掃一掃 ×
收聽本文 00:00/00:00

重要論述

  1943年4月22日

  毛澤東(dong) 複信何克全。信中指出:生日決(jue) 定不做。做生的太多了,會(hui) 生出不良影響。我的思想(馬列)自覺沒有成熟,還是學習(xi) 時候,不是鼓吹時候;要鼓吹隻宜以某些片斷去鼓吹(例如整風文件中的幾件),不宜當作體(ti) 係去鼓吹,因我的體(ti) 係還沒有成熟。這封信收入《毛澤東(dong) 文集》第三卷。

  同日 周恩來寫(xie) 出向中共中央南方局幹部作《怎樣做一個(ge) 好的領導者》的報告提綱。報告從(cong) 八個(ge) 方麵作了具體(ti) 的闡述。關(guan) 於(yu) 領導者的立場,指出:要有確定的馬列主義(yi) 的世界觀和革命的人生觀;要有堅持原則精神;要相信群眾(zhong) 力量;要有學習(xi) 精神;要有堅韌的奮鬥精神;要有高度的紀律性。關(guan) 於(yu) 領導者與(yu) 領導機關(guan) 的關(guan) 係,指出:一是領導的一元化,集中化與(yu) 民主生活(討論與(yu) 分工);二是個(ge) 人負責製與(yu) 個(ge) 人領導——大後方環境更需要這一方式,但在集體(ti) 領導下也並不取消這一方式;三是直接幹涉與(yu) 直接解決(jue) ——這不是經常的辦法,而是在特殊情況下的辦法或是為(wei) 了示範。關(guan) 於(yu) 什麽(me) 是正確領導,指出:必須正確地決(jue) 定問題;必須組織正確決(jue) 定之執行;必須組織對於(yu) 執行這種決(jue) 定的情形之審查。關(guan) 於(yu) 領導者的任務,指出:要抓緊思想政治的領導、組織領導,要慎重地挑選幹部和分配工作,要審查工作人員和工作計劃之執行情形,要麵向群眾(zhong) ,不僅(jin) 要教育群眾(zhong) ,還要向群眾(zhong) 學習(xi) 。關(guan) 於(yu) 領導群眾(zhong) ,結交朋友,指出:領導者領導群眾(zhong) 的方式和態度要使他們(men) 不感覺我們(men) 是在領導;領導群眾(zhong) 的基本方法是說服,決(jue) 不是命令;領導者自己要起模範作用;領導者在必要時應忘記他所受的侮辱;領導者要戒慎恐懼地工作。關(guan) 於(yu) 領導藝術,指出:應抓住中心一環,推向前進;要顧全大局,照顧多數,以及和同盟者一道幹。關(guan) 於(yu) 工作方法,指出:在鬥爭(zheng) 中審查理論原理和原則;從(cong) 實際工作中規定和審查政策;要用革命的精神改造工作;發揚民主,開展批評和自我批評;要用說服的方法,不用行政的方法,隻有在情況緊急時,才用命令的方式。關(guan) 於(yu) 工作作風,指出:反對一切實際工作中的機會(hui) 主義(yi) ,在目前,特別應反對馬虎主義(yi) ,空談主義(yi) ,自大主義(yi) ,形式主義(yi) ,事務主義(yi) ,以及破壞黨(dang) 和軍(jun) 隊傳(chuan) 統的現象。這篇報告提綱收入《周恩來選集》上卷。

  1947年4月22日

  毛澤東(dong) 為(wei) 中共中央軍(jun) 委起草致聶榮臻、蕭克、羅瑞卿電。電報指出:你們(men) 現已取得主動權,應完全不被敵之動作所迷惑,選擇敵之薄弱部分主動地殲擊之。即是先打弱的,後打強的,你打你的,我打我的(各打各的)政策,亦即完全主動作戰政策。這封電報收入《毛澤東(dong) 文集》第四卷。

  同日 針對晉綏一些地區土地改革不徹底的問題,劉少奇致信賀龍、李井泉、張稼夫等。信中指出:沒有一個(ge) 有係統的、普遍的、徹底的群眾(zhong) 運動,是不能普遍徹底解決(jue) 土地問題的。目前你們(men) 的任務,就是要有計劃的去組織這樣一個(ge) 群眾(zhong) 運動,並正確的把這個(ge) 運動領導到底。信中指出:我們(men) 任何幹部,包括各級的負責人在內(nei) ,均必須受群眾(zhong) 的切實的毫不敷衍的考察和鑒定。群眾(zhong) 有完全的權利和自由批評與(yu) 撤換我們(men) 任何幹部,在各種會(hui) 議上令他們(men) 報告工作及答複群眾(zhong) 所提出的質問,指出他們(men) 的缺點,揭發他們(men) 的錯誤,選舉(ju) 或不選舉(ju) 他們(men) 到領導機關(guan) 。群眾(zhong) 的這種權利,我們(men) 必須切實保障,使其不受侵犯。隻有充分發揚群眾(zhong) 的民主,才能清除我們(men) 黨(dang) 內(nei) 及政府內(nei) 一切貪汙腐化及官僚主義(yi) 的現象,才能肅清社會(hui) 上數千年來的封建殘餘(yu) 。七月二十五日,毛澤東(dong) 把這封信批轉各地,並指出:少奇同誌在這封信裏所指出的原則,在一切解放區都適用。

  1978年4月22日

  鄧小平在全國教育工作會(hui) 議開幕式上的講話中,就教育工作的方針、政策提出四點意見: 第一點,提高教育質量,提高科學文化的教學水平,更好地為(wei) 社會(hui) 主義(yi) 建設服務。我們(men) 的學校是為(wei) 社會(hui) 主義(yi) 建設培養(yang) 人才的地方。培養(yang) 人才的標準是應該使受教育者在德育、智育、體(ti) 育幾方麵都得到發展,成為(wei) 有社會(hui) 主義(yi) 覺悟的有文化的勞動者。毫無疑問,學校應該永遠把堅定正確的政治方向放在第一位。這不僅(jin) 不排斥學習(xi) 科學文化,相反,政治覺悟越是高,為(wei) 革命學習(xi) 科學文化就應該越加自覺,越加刻苦。我們(men) 要在科學技術上趕超世界先進水平,不但要提高高等教育的質量,而且首先要提高中小學教育的質量,按照中小學生所能接受的程度,用先進的科學知識來充實中小學的教育內(nei) 容。考試是檢查學習(xi) 情況和教學效果的一種重要方法,要認真研究、試驗,改進考試的內(nei) 容和形式,使它完善起來。第二點,學校要大力加強革命秩序和革命紀律,造就具有社會(hui) 主義(yi) 覺悟的一代新人,促進整個(ge) 社會(hui) 風氣的革命化。我們(men) 要大力在青少年中提倡勤奮學習(xi) 、遵守紀律、熱愛勞動、助人為(wei) 樂(le) 、艱苦奮鬥、英勇對敵的革命風尚,把青少年培養(yang) 成為(wei) 忠於(yu) 社會(hui) 主義(yi) 祖國、忠於(yu) 無產(chan) 階級革命事業(ye) 、忠於(yu) 馬克思列寧主義(yi) 毛澤東(dong) 思想的優(you) 秀人才,將來走上工作崗位,成為(wei) 有很高的政治責任心和集體(ti) 主義(yi) 精神,有堅定的革命思想和實事求是、群眾(zhong) 路線的工作作風,嚴(yan) 守紀律,專(zhuan) 心致誌地為(wei) 人民積極工作的勞動者。第三點,教育事業(ye) 必須同國民經濟發展的要求相適應。我們(men) 的國民經濟是有計劃按比例發展的,我們(men) 培養(yang) 訓練專(zhuan) 門家和勞動後備軍(jun) ,也應該有與(yu) 之相適應的周密的計劃。我們(men) 不但要看到近期的需要,而且必須預見到遠期的需要;不但要依據生產(chan) 建設發展的要求,而且必須充分估計到現代科學技術的發展趨勢。第四點,尊重教師的勞動,提高教師的質量。一個(ge) 學校能不能為(wei) 社會(hui) 主義(yi) 建設培養(yang) 合格的人才,培養(yang) 德智體(ti) 全麵發展、有社會(hui) 主義(yi) 覺悟的有文化的勞動者,關(guan) 鍵在教師。我們(men) 要提高人民教師的政治地位和社會(hui) 地位。不但學生應該尊重教師,整個(ge) 社會(hui) 都應該尊重教師。對於(yu) 優(you) 秀的教育工作者,應該大張旗鼓地予以表揚和獎勵。這個(ge) 講話收入《鄧小平文選》第二卷,題為(wei) 《在全國教育工作會(hui) 議上的講話》。

  1991年4月22日 

  江澤民在四川考察工作時提出,要重視科學技術在現代戰爭(zheng) 中的作用。他指出:海灣戰爭(zheng) ,使我們(men) 進一步看到了科學技術在現代戰爭(zheng) 中的作用。我們(men) 不是唯武器論者,相信最終決(jue) 定戰爭(zheng) 勝負的是人,而不是物。但是,先進的武器畢竟是重要的,科學技術是不能忽視的。在國防科技領域,我們(men) 要重點研究開發一些關(guan) 鍵技術。掌握這些技術,是實現我國新時期軍(jun) 事戰略的需要,也是整個(ge) 現代化建設事業(ye) 發展的需要。這篇講話以《高度重視和大力發展科學技術》為(wei) 題,收入《新時期科學技術工作重要文獻選編》。 

  1999年4月22日  

  江澤民在成都主持召開國有企業(ye) 改革和發展座談會(hui) ,在講話中強調,要堅定不移地打好國有企業(ye) 改革和發展的攻堅戰。他指出:推進國有企業(ye) 的改革和發展,必須堅持建立社會(hui) 主義(yi) 市場經濟體(ti) 製的改革目標。適應國內(nei) 外經濟、科技和市場的發展變化,進一步深化改革,擴大開放,不斷增強企業(ye) 市場競爭(zheng) 能力、科技創新能力和抗禦風險能力。改革開放以來,特別是黨(dang) 的十四大和十五大以來,我們(men) 黨(dang) 在實踐中形成了推動國有企業(ye) 改革和發展的一係列重要方針。主要是:堅持公有製經濟為(wei) 主體(ti) 、多種所有製經濟共同發展;以國有企業(ye) 改革為(wei) 中心環節全麵推進經濟體(ti) 製改革;把國有企業(ye) 改革同改組、改造和加強管理結合起來;國有企業(ye) 改革的方向是建立現代企業(ye) 製度;著眼於(yu) 搞好整個(ge) 國有經濟,調整國有經濟布局和結構,對國有企業(ye) 實行戰略性改組;鼓勵兼並,規範破產(chan) ,形成企業(ye) 優(you) 勝劣汰的競爭(zheng) 機製;建立符合市場經濟規律和中國國情的企業(ye) 領導體(ti) 製和管理製度;全心全意依靠工人階級,發揮企業(ye) 黨(dang) 組織的政治核心作用;實行政企分開,協調推進各項配套改革,等等。這些基本方針,符合我國國情,符合市場經濟規律和現代化生產(chan) 的要求,在實踐中是行之有效的。我們(men) 要結合實際,繼續堅定不移地貫徹執行。這篇講話的一部分以《堅定不移地打好國有企業(ye) 改革和發展的攻堅戰》為(wei) 題,收入《十四大以來黨(dang) 和國家領導人論國有企業(ye) 改革和發展》。 

  2005年4月22日  

  胡錦濤在亞(ya) 非峰會(hui) 上講話指出:構築長期穩定、內(nei) 涵豐(feng) 富、與(yu) 時俱進的亞(ya) 非新型戰略夥(huo) 伴關(guan) 係,政治上要成為(wei) 相互尊重、相互支持的合作夥(huo) 伴;經濟上要成為(wei) 優(you) 勢互補、互利共贏的合作夥(huo) 伴;文化上要成為(wei) 相互借鑒、取長補短的合作夥(huo) 伴,推動不同文明友好相處、平等對話、發展繁榮,共同構建一個(ge) 和諧世界;安全上要成為(wei) 平等互信、對話協作的合作夥(huo) 伴。這篇講話以《與(yu) 時俱進,繼往開來,構築亞(ya) 非新型戰略夥(huo) 伴關(guan) 係》為(wei) 題,收入《十六大以來重要文獻選編》(中)。  

  2015年4月22日  

  習(xi) 近平在出席亞(ya) 非領導人會(hui) 議時表示,各國應該大力弘揚萬(wan) 隆精神,不斷賦予其新的時代內(nei) 涵,推動構建以合作共贏為(wei) 核心的新型國際關(guan) 係,推動國際秩序和國際體(ti) 係朝著更加公正合理的方向發展,加強亞(ya) 非合作,推動建設人類命運共同體(ti) ,更好造福亞(ya) 非人民及其他地區人民。 他就弘揚萬(wan) 隆精神提出3點倡議。第一,深化亞(ya) 非合作。麵對新機遇新挑戰,亞(ya) 非國家要堅持安危與(yu) 共、守望相助,把握機遇、共迎挑戰,繼續做休戚與(yu) 共、同甘共苦的好朋友、好夥(huo) 伴、好兄弟。第二,拓展南南合作。廣大發展中國家都麵臨(lin) 著加快發展、改善民生的共同使命,應該抱團取暖、扶攜前行。第三,推進南北合作。要堅持相互尊重、平等相待。要推動發達國家切實履行官方發展援助承諾,在不附加政治條件基礎上,加大對發展中國家支持力度,建立更加平等均衡的新型全球發展夥(huo) 伴關(guan) 係,縮小南北差距。 

  2016年4月22日  

  習(xi) 近平致信祝賀清華大學建校105周年。他在賀信中指出,辦好高等教育,事關(guan) 國家發展、事關(guan) 民族未來。我國高等教育要緊緊圍繞實現“兩(liang) 個(ge) 一百年”奮鬥目標、實現中華民族偉(wei) 大複興(xing) 的中國夢,源源不斷培養(yang) 大批德才兼備的優(you) 秀人才。站在新的起點上,清華大學要堅持正確方向、堅持立德樹人、堅持服務國家、堅持改革創新,麵向世界、勇於(yu) 進取,樹立自信、保持特色,廣育祖國和人民需要的各類人才,深度參與(yu) 創新驅動發展戰略實施,努力在創建世界一流大學方麵走在前列,為(wei) 國家發展、人民幸福、人類文明進步作出新的更大的貢獻。 

黨(dang) 史回眸

  1958年

  4月22日 人民英雄紀念碑在天安門廣場建成。

  1960年

  4月22日 為(wei) 紀念列寧誕生90周年,《紅旗》雜誌編輯部發表《列寧主義(yi) 萬(wan) 歲》,《人民日報》編輯部發表《沿著偉(wei) 大列寧的道路前進》,中共中央宣傳(chuan) 部部長陸定一在列寧誕生90周年紀念大會(hui) 上作《在列寧的革命旗幟下團結起來》的報告。

  1978年

  4月22日-5月16日 全國教育工作會(hui) 議在北京舉(ju) 行,鄧小平在會(hui) 上講話,要求提高教育質量,提高科學文化的教學水平;學校要大力加強革命秩序和革命紀律,造就具有社會(hui) 主義(yi) 覺悟的一代新人,促進整個(ge) 社會(hui) 風氣的革命化;教育事業(ye) 必須和國民經濟發展的要求相適應;尊重教師的勞動,提高教師的質量。

  1991年

  4月22日-25日 全國“八六三”計劃工作會(hui) 議在北京召開。截至當時,“八六三”計劃實施五年,取得科技成果四百多項,其中五十多項達到國際上80年代中、後期水平。會(hui) 議宣讀了鄧小平為(wei) 中國科技事業(ye) 的題詞:“發展高科技,實現產(chan) 業(ye) 化。”

  2016年

  4月22日 習(xi) 近平在全國宗教工作會(hui) 議上講話指出,積極引導宗教與(yu) 社會(hui) 主義(yi) 社會(hui) 相適應,一個(ge) 重要的任務就是支持我國宗教堅持中國化方向。做好黨(dang) 的宗教工作,關(guan) 鍵是要在“導”上想得深、看得透、把得準,做到“導”之有方、“導”之有力、“導”之有效,牢牢掌握宗教工作主動權。

  同日 中國簽署氣候變化《巴黎協定》。

曆史瞬間

1978年4月22日,鄧小平在全國教育工作會(hui) 議開幕式上講話。

1978年4月22日,鄧小平在全國教育工作會(hui) 議開幕式上講話。

【黨(dang) 史百年·天天讀】 執行編輯:盧 佳 審讀:郭偉(wei) 偉(wei) 指導:班永傑

黨(dang) 史百年·天天讀

黨(dang) 史百年·天天讀

發布時間:2021年04月19日 14:49 來源:中央黨史和文獻研究院網站 編輯:周世雄 打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