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0年1月,陝甘寧邊區文化協會(hui) 第一次代表大會(hui) 在延安召開。1月9日,毛澤東(dong) 在會(hui) 上作了長篇演講,題目是《新民主主義(yi) 的政治與(yu) 新民主主義(yi) 的文化》。一個(ge) 月後,這篇演講首先在《中國文化》創刊號發表,稍後幾天在《解放》第九十八、第九十九期合刊上刊載,題目改為(wei) 《新民主主義(yi) 論》。毛澤東(dong) 自己說,這篇講話“目的主要為(wei) 駁頑固派”。但是它的意義(yi) 已遠遠超出這個(ge) 範圍。
毛澤東(dong) 在《新民主主義(yi) 論》中,開宗明義(yi) 地提出“中國向何處去”的問題,他十分明確地回答:“我們(men) 要建立一個(ge) 新中國。”“我們(men) 中國共產(chan) 黨(dang) 人,多年以來,不但為(wei) 中國的政治革命和經濟革命而奮鬥,而且為(wei) 中國的文化革命而奮鬥;一切這些的目的,在於(yu) 建設一個(ge) 中華民族的新社會(hui) 和新國家。”
《新民主主義(yi) 論》最先發表在1940年2月15日延安出版的《中國文化》創刊號雜誌上。左下角是最早在延安出版的《新民主主義(yi) 論》。 新華社圖片
毛澤東(dong) 從(cong) 中國的曆史和世界的曆史出發,說明了在五四運動和十月革命以後的中國民主主義(yi) 革命已經不是一般的民主主義(yi) 革命,而是新民主主義(yi) 的革命,即“在無產(chan) 階級領導之下的人民大眾(zhong) 的反帝反封建的革命”。區別新、舊民主主義(yi) 革命的根本標誌,是無產(chan) 階級的領導權問題。在中國,無產(chan) 階級已經有了自己的政黨(dang) 中國共產(chan) 黨(dang) ,就能夠帶領中國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取得勝利。這一思想解決(jue) 了中國革命的根本問題。同時,中國革命必須緊緊依靠農(nong) 民,建立農(nong) 村革命根據地,開展武裝鬥爭(zheng) ,走以農(nong) 村包圍城市、最後奪取城市這樣一條獨特的革命道路。
中國革命必須分為(wei) 新民主主義(yi) 革命和社會(hui) 主義(yi) 革命兩(liang) 階段,民主主義(yi) 革命是社會(hui) 主義(yi) 革命的必要準備,社會(hui) 主義(yi) 革命是民主主義(yi) 革命的必然趨勢。隻有完成前一階段的革命,才可能去進行後一階段的革命,不能混淆兩(liang) 個(ge) 革命階段的任務,不能“畢其功於(yu) 一役”。兩(liang) 個(ge) 革命階段必須也必然是銜接的,中間不可能再插入一個(ge) 資產(chan) 階級專(zhuan) 政的階段。中國的新民主主義(yi) 革命因為(wei) 有了無產(chan) 階級的領導,已經包含有社會(hui) 主義(yi) 的因素,其發展前途必然是社會(hui) 主義(yi) 。
左圖:《新民主主義(yi) 論》的開頭部分。右圖:最早在延安出版的《新民主主義(yi) 論》單行本封麵。 新華社圖片
毛澤東(dong) 還進一步描繪了新民主主義(yi) 社會(hui) 的藍圖:在政治上,要建立“無產(chan) 階級領導下的一切反帝反封建的人們(men) 聯合專(zhuan) 政的民主共和國,這就是新民主主義(yi) 的共和國”。在經濟上,要使一切“大銀行、大工業(ye) 、大商業(ye) 歸這個(ge) 共和國的國家所有”;“這個(ge) 共和國並不沒收其他資本主義(yi) 的私有財產(chan) ,並不禁止‘不能操縱國民生計’的資本主義(yi) 生產(chan) 的發展”;“這個(ge) 共和國將采取某種必要的方法,沒收地主的土地,分配給無地和少地的農(nong) 民”。在文化上,要掙脫帝國主義(yi) 、封建主義(yi) 文化思想的奴役,實行人民大眾(zhong) 的反帝反封建的文化,即“民族的科學的大眾(zhong) 的文化”。這些新民主主義(yi) 的基本綱領既不同於(yu) 舊的資產(chan) 階級民主主義(yi) ,又區別於(yu) 社會(hui) 主義(yi) 。
在此之前,毛澤東(dong) 在總結中國革命曆史經驗的基礎上,科學地提出了中國共產(chan) 黨(dang) 在中國革命中戰勝敵人的三個(ge) 主要的法寶:統一戰線、武裝鬥爭(zheng) 、黨(dang) 的建設。他指出,統一戰線和武裝鬥爭(zheng) ,是戰勝敵人的兩(liang) 個(ge) 基本武器。統一戰線是實行武裝鬥爭(zheng) 的統一戰線。而黨(dang) 的組織,“則是掌握統一戰線和武裝鬥爭(zheng) 這兩(liang) 個(ge) 武器以實行對敵人衝(chong) 鋒陷陣的英勇戰士”。
新民主主義(yi) 理論的提出和係統闡述,在馬克思主義(yi) 中國化的曆史進程中是一次飛躍。它不僅(jin) 回答了當前時局中提出的種種問題,而且回答了中國現階段民主革命和未來建設新中國的一係列根本問題,標誌著馬克思列寧主義(yi) 基本原理同中國革命具體(ti) 實踐相結合的毛澤東(dong) 思想有了進一步的發展。
關(guan) 於(yu) 我們(men) 聯係我們(men) 網站地圖 用戶調查
ky体育中心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