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在曆史的深厚基礎上更加堅定地走向未來

中共中央黨史和文獻研究院

ky体育中心 打印 糾錯
微信掃一掃 ×
收聽本文 00:00/00:00

站在曆史的深厚基礎上更加堅定地走向未來

中共中央黨(dang) 史和文獻研究院

  2016年7月1日,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在慶祝中國共產(chan) 黨(dang) 成立95周年大會(hui) 上發表重要講話,高度評價(jia) 我們(men) 黨(dang) 為(wei) 中華民族作出的偉(wei) 大曆史貢獻,科學概括曆史給予我們(men) 的深刻啟示,號召全黨(dang) 同誌不忘初心、繼續前進。在慶祝我們(men) 黨(dang) 百年華誕的重大時刻,在“兩(liang) 個(ge) 一百年”奮鬥目標曆史交匯的關(guan) 鍵節點,結合正在開展的黨(dang) 史學習(xi) 教育,重溫這篇馬克思主義(yi) 的光輝文獻,對於(yu) 我們(men) 用黨(dang) 的奮鬥曆程和偉(wei) 大成就鼓舞鬥誌、明確方向,用黨(dang) 的光榮傳(chuan) 統和優(you) 良作風堅定信念、凝聚力量,用黨(dang) 的實踐創造和曆史經驗啟迪智慧、砥礪品格,向著實現第二個(ge) 百年奮鬥目標奮勇前進,具有重要意義(yi) 。

  一、深刻認識中國共產(chan) 黨(dang) 為(wei) 中華民族作出的偉(wei) 大曆史貢獻

  中華民族具有5000多年綿延不絕的文明曆史,為(wei) 人類文明進步作出了不可磨滅的貢獻。進入近代以後,中國陷入內(nei) 憂外患的黑暗境地,中國人民經曆了戰亂(luan) 頻仍、山河破碎、民不聊生的深重苦難。為(wei) 了挽救民族危亡,無數仁人誌士前赴後繼,進行種種嚐試,但均以失敗而告終。在馬克思列寧主義(yi) 同中國工人運動相結合的過程中,1921年中國共產(chan) 黨(dang) 應運而生。我們(men) 黨(dang) 勇敢地肩負起實現中華民族偉(wei) 大複興(xing) 的曆史使命,團結帶領人民進行了艱苦卓絕的鬥爭(zheng) ,譜寫(xie) 了氣吞山河的壯麗(li) 史詩,為(wei) 中華民族作出了偉(wei) 大曆史貢獻。

  2021年4月2日,在雲(yun) 南省昆明市中共雲(yun) 南地下黨(dang) 建黨(dang) 舊址,當地社區黨(dang) 支部開展主題黨(dang) 日活動,緬懷革命先烈,接受黨(dang) 史教育。圖為(wei) 黨(dang) 員們(men) 在重溫入黨(dang) 誓詞。 人民視覺 楊崢/攝

  我們(men) 黨(dang) 團結帶領人民完成新民主主義(yi) 革命,建立了中華人民共和國,徹底改變了近代以來中華民族的悲慘命運,實現了中國從(cong) 幾千年封建專(zhuan) 製政治向人民民主的偉(wei) 大飛躍。實現中華民族偉(wei) 大複興(xing) ,必須推翻壓在中國人民頭上的帝國主義(yi) 、封建主義(yi) 、官僚資本主義(yi) 三座大山,實現民族獨立、人民解放、國家統一、社會(hui) 穩定。麵對中國的特殊國情,麵對壓在中國人民頭上的三座大山,中國共產(chan) 黨(dang) 人創造性地解決(jue) 了馬克思主義(yi) 基本原理同中國實際相結合的一係列重大問題,開辟了以農(nong) 村包圍城市、最後奪取全國勝利的革命道路。經過28年浴血奮戰,我們(men) 黨(dang) 和人民曆經千辛萬(wan) 苦、付出巨大犧牲,打敗日本帝國主義(yi) ,推翻國民黨(dang) 反動統治,奪取了新民主主義(yi) 革命勝利,實現了幾代中國人夢寐以求的民族獨立和人民解放。中華人民共和國的成立,使中國人民成為(wei) 國家、社會(hui) 和自己命運的主人,實現了中國高度統一和各民族空前團結,徹底結束了舊中國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hui) 的曆史,徹底結束了舊中國一盤散沙的局麵,徹底廢除了列強強加給中國的不平等條約和帝國主義(yi) 在中國的一切特權,中華民族發展進步從(cong) 此開啟了新紀元。

  我們(men) 黨(dang) 團結帶領人民完成社會(hui) 主義(yi) 革命,確立社會(hui) 主義(yi) 基本製度,推進社會(hui) 主義(yi) 建設,完成了中華民族有史以來最為(wei) 廣泛而深刻的社會(hui) 變革,為(wei) 當代中國一切發展進步奠定了根本政治前提和製度基礎,實現了中華民族由近代不斷衰落到根本扭轉命運、持續走向繁榮富強的偉(wei) 大飛躍。實現中華民族偉(wei) 大複興(xing) ,必須建立符合我國實際的先進社會(hui) 製度。新中國成立後,黨(dang) 帶領人民在迅速醫治戰爭(zheng) 創傷(shang) 、恢複國民經濟的基礎上,不失時機提出了過渡時期總路線,創造性地完成了由新民主主義(yi) 向社會(hui) 主義(yi) 的轉變,使中國這個(ge) 占世界1/4人口的東(dong) 方大國進入了社會(hui) 主義(yi) 社會(hui) 。中國共產(chan) 黨(dang) 人以蘇聯的經驗教訓為(wei) 鑒戒,開始獨立探索適合中國國情的社會(hui) 主義(yi) 建設道路。在不長的時間裏,建立起獨立的比較完整的工業(ye) 體(ti) 係和國民經濟體(ti) 係,成為(wei) 在世界上有重要影響的大國。

  我們(men) 黨(dang) 團結帶領人民進行改革開放新的偉(wei) 大革命,破除阻礙國家和民族發展的一切思想和體(ti) 製障礙,開辟了中國特色社會(hui) 主義(yi) 道路,使中國大踏步趕上時代。實現中華民族偉(wei) 大複興(xing) ,必須合乎時代潮流、順應人民意願,勇於(yu) 改革開放,讓黨(dang) 和人民事業(ye) 始終充滿奮勇前進的強大動力。黨(dang) 的十一屆三中全會(hui) 作出把黨(dang) 和國家工作中心轉移到經濟建設上來、實行改革開放的曆史性決(jue) 策,實現新中國成立以來黨(dang) 的曆史上具有深遠意義(yi) 的偉(wei) 大轉折,開啟了改革開放和社會(hui) 主義(yi) 現代化建設的偉(wei) 大征程。中國共產(chan) 黨(dang) 把馬克思主義(yi) 基本原理同中國改革開放的具體(ti) 實際結合起來,團結帶領人民進行建設中國特色社會(hui) 主義(yi) 新的偉(wei) 大實踐,實現了中華民族從(cong) 站起來到富起來的偉(wei) 大飛躍。

  黨(dang) 的十八大以來,以習(xi) 近平同誌為(wei) 核心的黨(dang) 中央團結帶領人民進行偉(wei) 大鬥爭(zheng) 、建設偉(wei) 大工程、推進偉(wei) 大事業(ye) 、實現偉(wei) 大夢想,推動黨(dang) 和國家事業(ye) 取得全方位、開創性曆史成就,發生深層次、根本性曆史變革。進入新時代,以習(xi) 近平同誌為(wei) 核心的黨(dang) 中央團結帶領全黨(dang) 全國各族人民,從(cong) 理論和實踐結合上係統回答了新時代堅持和發展什麽(me) 樣的中國特色社會(hui) 主義(yi) 、怎樣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hui) 主義(yi) 這個(ge) 重大時代課題,創立了習(xi) 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hui) 主義(yi) 思想,堅持統籌推進“五位一體(ti) ”總體(ti) 布局、協調推進“四個(ge) 全麵”戰略布局,堅持以人民為(wei) 中心的發展思想,堅持穩中求進工作總基調,堅持完善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hui) 主義(yi) 製度,加強黨(dang) 的全麵領導,推進國家治理體(ti) 係和治理能力現代化,解決(jue) 了許多長期想解決(jue) 而沒有解決(jue) 的難題,辦成了許多過去想辦而沒有辦成的大事,全麵建成小康社會(hui) 取得偉(wei) 大曆史性成就,中華民族迎來了從(cong) 富起來到強起來的偉(wei) 大飛躍。

  二、深入把握中國共產(chan) 黨(dang) 偉(wei) 大奮鬥曆程告訴我們(men) 的深刻啟示

  曆史是最好的老師,但曆史往往需要經過歲月的風雨才能看得更清楚。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在講話中闡明了中國共產(chan) 黨(dang) 百年奮鬥曆程提供的重要啟示。這當中,給我們(men) 最深刻的啟示,是要做到三個(ge) “長期堅持、永不動搖”。

  曆史和人民選擇中國共產(chan) 黨(dang) 領導中華民族偉(wei) 大複興(xing) 的事業(ye) 是正確的,必須長期堅持、永不動搖。堅持黨(dang) 的領導是黨(dang) 和國家的根本所在、命脈所在,是全國各族人民的利益所係、幸福所係,是中華民族的命運所係。中國有了中國共產(chan) 黨(dang) 執政,是中國、中國人民、中華民族的一大幸事。隻要我們(men) 深入了解中國近代史、中國現代史、中國革命史,就不難發現,如果沒有中國共產(chan) 黨(dang) 領導,我們(men) 的國家、我們(men) 的民族不可能取得今天這樣的成就,也不可能具有今天這樣的國際地位。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深刻指出,加強黨(dang) 的領導是新時代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hui) 主義(yi) 的根本保證。沒有中國共產(chan) 黨(dang) ,哪有社會(hui) 主義(yi) 中國?哪有中國特色社會(hui) 主義(yi) ?哪有中華民族偉(wei) 大複興(xing) ?在堅持黨(dang) 的領導這個(ge) 決(jue) 定黨(dang) 和國家前途命運的重大原則問題上,全黨(dang) 全國必須保持高度的思想自覺、政治自覺、行動自覺,絲(si) 毫不能動搖。

  中國共產(chan) 黨(dang) 領導中國人民開辟的中國特色社會(hui) 主義(yi) 道路是正確的,必須長期堅持、永不動搖。一個(ge) 國家實行什麽(me) 樣的主義(yi) ,關(guan) 鍵要看這個(ge) 主義(yi) 能否解決(jue) 這個(ge) 國家麵臨(lin) 的曆史性課題。隻有社會(hui) 主義(yi) 才能救中國,隻有中國特色社會(hui) 主義(yi) 才能發展中國,隻有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hui) 主義(yi) 才能實現中華民族偉(wei) 大複興(xing) ,這是曆史的結論、人民的選擇。中國特色社會(hui) 主義(yi) 是在改革開放40多年的偉(wei) 大實踐中得來的,是在新中國成立70多年的持續探索中得來的,是在我們(men) 黨(dang) 領導人民進行偉(wei) 大社會(hui) 革命100年的實踐中得來的,是在近代以來中華民族由衰到盛180多年的曆史進程中得來的,是在世界社會(hui) 主義(yi) 500多年波瀾壯闊的發展曆程中得來的,是在對中華文明5000多年的傳(chuan) 承發展中得來的。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深刻指出,中國特色社會(hui) 主義(yi) 道路是當代中國大踏步趕上時代、引領時代發展的康莊大道,必須毫不動搖走下去。

  中國共產(chan) 黨(dang) 和中國人民紮根中國大地、吸納人類文明優(you) 秀成果、獨立自主實現國家發展的戰略是正確的,必須長期堅持、永不動搖。獨立自主是中華民族的優(you) 良傳(chuan) 統,是中國共產(chan) 黨(dang) 、中華人民共和國立黨(dang) 立國的重要原則。我們(men) 黨(dang) 在領導革命、建設、改革長期實踐中,曆來堅持獨立自主開拓前進道路,這種獨立自主的探索和實踐精神,這種堅持走自己的路的堅定信心和決(jue) 心,是我們(men) 黨(dang) 全部理論和實踐的立足點。世界上沒有放之四海而皆準的具體(ti) 發展模式,也沒有一成不變的發展道路。對豐(feng) 富多彩的世界,應該秉持兼容並蓄的態度,虛心學習(xi) 他人的好東(dong) 西,在獨立自主的立場上把他人的好東(dong) 西加以消化吸收,化成我們(men) 自己的好東(dong) 西,但決(jue) 不能囫圇吞棗、決(jue) 不能邯鄲學步。不論過去、現在和將來,都要把國家和民族發展放在自己力量的基點上,堅持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堅定不移走自己的路。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深刻指出,我們(men) 要把命運掌握在自己手中,就要有誌不改、道不變的堅定,堅持黨(dang) 的基本路線,把以經濟建設為(wei) 中心同堅持四項基本原則、堅持改革開放這兩(liang) 個(ge) 基本點統一於(yu) 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hui) 主義(yi) 偉(wei) 大實踐,長期堅持,決(jue) 不動搖。

  三、在對曆史的深入思考中做好現實工作、更好走向未來

  回顧曆史,不是為(wei) 了從(cong) 成功中尋求慰藉,更不是為(wei) 了躺在功勞簿上、為(wei) 回避今天麵臨(lin) 的困難和問題尋找借口,而是為(wei) 了總結曆史經驗、把握曆史規律,增強開拓前進的勇氣和力量。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在講話中提出了堅持不忘初心、繼續前進的八個(ge) 方麵要求,內(nei) 涵豐(feng) 富、寓意深遠。

  堅持馬克思主義(yi) 的指導地位,堅持把馬克思主義(yi) 基本原理同當代中國實際和時代特點緊密結合起來,推進理論創新、實踐創新,不斷把馬克思主義(yi) 中國化推向前進。指導思想是一個(ge) 政黨(dang) 的精神旗幟。一百年來,中國共產(chan) 黨(dang) 之所以能夠完成近代以來各種政治力量不可能完成的艱巨任務,就在於(yu) 始終把馬克思主義(yi) 這一科學理論作為(wei) 自己的行動指南,並堅持在實踐中不斷豐(feng) 富和發展馬克思主義(yi) 。要從(cong) 黨(dang) 的非凡曆程中深刻感悟馬克思主義(yi) 是如何深刻改變中國、改變世界的,感悟馬克思主義(yi) 的真理力量和實踐力量,深化對中國化馬克思主義(yi) 既一脈相承又與(yu) 時俱進的理論品質的認識,增強用黨(dang) 的創新理論武裝全黨(dang) 的政治自覺。

  實踐發展永無止境,理論創新也永無止境。在新的時代條件下,仍然需要保持和發揚馬克思主義(yi) 政黨(dang) 與(yu) 時俱進的理論品格,以更寬廣的視野、更長遠的眼光來思考和把握國家未來發展麵臨(lin) 的一係列重大戰略問題,不斷開辟21世紀馬克思主義(yi) 發展新境界,讓當代中國馬克思主義(yi) 展現更強大、更有說服力的真理力量,指引中國人民續寫(xie) 更加輝煌的篇章、創造更加偉(wei) 大的奇跡。

  牢記我們(men) 黨(dang) 從(cong) 成立起就把為(wei) 共產(chan) 主義(yi) 、社會(hui) 主義(yi) 而奮鬥確定為(wei) 自己的綱領,堅定共產(chan) 主義(yi) 遠大理想和中國特色社會(hui) 主義(yi) 共同理想,不斷把為(wei) 崇高理想奮鬥的偉(wei) 大實踐推向前進。革命理想高於(yu) 天。堅定理想信念,是事關(guan) 馬克思主義(yi) 政黨(dang) 精神力量和前途命運的根本問題。我們(men) 黨(dang) 之所以能夠經受一次次挫折而又一次次奮起,歸根到底是因為(wei) 我們(men) 黨(dang) 有遠大理想和崇高追求。今天,對共產(chan) 主義(yi) 的信仰,對中國特色社會(hui) 主義(yi) 的信念,依然是共產(chan) 黨(dang) 人的政治靈魂,是共產(chan) 黨(dang) 人經受住任何考驗的精神支柱。

  崇高信仰、堅定信念必須建立在對馬克思主義(yi) 的深刻理解之上,建立在對曆史規律的深刻把握之上。要堅持思想建黨(dang) 、理論強黨(dang) ,自覺把學習(xi) 貫徹習(xi) 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hui) 主義(yi) 思想作為(wei) 思想武裝的重中之重,同學習(xi) 馬克思主義(yi) 基本原理貫通起來,同學習(xi) 黨(dang) 史、新中國史、改革開放史、社會(hui) 主義(yi) 發展史結合起來,同新時代我們(men) 進行偉(wei) 大鬥爭(zheng) 、建設偉(wei) 大工程、推進偉(wei) 大事業(ye) 、實現偉(wei) 大夢想的豐(feng) 富實踐聯係起來,不斷補足精神之“鈣”,保持對遠大理想和奮鬥目標的清醒認識和執著追求,牢牢占據真理和道義(yi) 的製高點,做到虔誠而執著、至信而深厚。

  堅持中國特色社會(hui) 主義(yi) 道路自信、理論自信、製度自信、文化自信,堅持黨(dang) 的基本路線不動搖,不斷把中國特色社會(hui) 主義(yi) 偉(wei) 大事業(ye) 推向前進。中國特色社會(hui) 主義(yi) ,承載著幾代中國共產(chan) 黨(dang) 人的理想和探索,寄托著無數仁人誌士的夙願和期盼,凝聚著億(yi) 萬(wan) 人民的奮鬥和犧牲,是近代以來中國社會(hui) 發展的必然選擇,是發展中國、穩定中國的必由之路。改革開放以來,我們(men) 取得一切成績和進步的根本原因,歸結起來就是開辟了中國特色社會(hui) 主義(yi) 道路,形成了中國特色社會(hui) 主義(yi) 理論體(ti) 係,確立了中國特色社會(hui) 主義(yi) 製度,發展了中國特色社會(hui) 主義(yi) 文化。總結曆史,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深刻指出,當今世界,要說哪個(ge) 政黨(dang) 、哪個(ge) 國家、哪個(ge) 民族能夠自信的話,那中國共產(chan) 黨(dang) 、中華人民共和國、中華民族是最有理由自信的!這個(ge) 自信就是中國特色社會(hui) 主義(yi) 道路自信、理論自信、製度自信、文化自信。

  中國特色社會(hui) 主義(yi) ,既是我們(men) 必須不斷推進的偉(wei) 大事業(ye) ,又是我們(men) 開辟未來的根本保證。要深刻認識“四個(ge) 自信”來源於(yu) 實踐、來源於(yu) 人民、來源於(yu) 真理,不斷增強曆史定力,增強做中國人的誌氣、骨氣、底氣,既不走封閉僵化的老路,也不走改旗易幟的邪路,以“自信人生二百年,會(hui) 當水擊三千裏”的勇氣,在全麵建設社會(hui) 主義(yi) 現代化國家新征程上堅定不移開辟新天地、創造新奇跡。

  甘肅省張掖市龍渠烈士陵園掩埋著20世紀30年代中國工農(nong) 紅軍(jun) 西路軍(jun) 英勇西征時犧牲的烈士遺骨。圖為(wei) 2021年3月31日,龍渠鄉(xiang) 中心學校師生在烈士陵園緬懷革命先烈。 人民視覺 王將/攝

  統籌推進“五位一體(ti) ”總體(ti) 布局,協調推進“四個(ge) 全麵”戰略布局,全力推進全麵建成小康社會(hui) 進程,不斷把實現“兩(liang) 個(ge) 一百年”奮鬥目標推向前進。全麵建成小康社會(hui) ,是我們(men) 黨(dang) 向人民、向曆史作出的莊嚴(yan) 承諾,是中國人民的共同期盼。為(wei) 實現這一目標,黨(dang) 的十八大以來,我們(men) 黨(dang) 形成並積極推進“五位一體(ti) ”總體(ti) 布局,形成並積極推進“四個(ge) 全麵”戰略布局,全麵建成小康社會(hui) 取得偉(wei) 大曆史性成就,脫貧攻堅戰取得全麵勝利,中華民族偉(wei) 大複興(xing) 向前邁出了新的一大步,社會(hui) 主義(yi) 中國以更加雄偉(wei) 的身姿屹立於(yu) 世界東(dong) 方。

  黨(dang) 的十九屆五中全會(hui) 提出,全麵建成小康社會(hui) 、實現第一個(ge) 百年奮鬥目標之後,我們(men) 要乘勢而上開啟全麵建設社會(hui) 主義(yi) 現代化國家新征程、向第二個(ge) 百年奮鬥目標進軍(jun) ,這標誌著我國進入了一個(ge) 新發展階段。要統籌推進“五位一體(ti) ”總體(ti) 布局,協調推進“四個(ge) 全麵”戰略布局,準確把握新發展階段,深入貫徹新發展理念,加快構建新發展格局,著力推動高質量發展,為(wei) 全麵建設社會(hui) 主義(yi) 現代化國家開好局、起好步。

  堅定不移高舉(ju) 改革開放旗幟,勇於(yu) 全麵深化改革,進一步解放思想、解放和發展社會(hui) 生產(chan) 力、解放和增強社會(hui) 活力,不斷把改革開放推向前進。改革開放是我們(men) 黨(dang) 的一次偉(wei) 大覺醒,正是這個(ge) 偉(wei) 大覺醒孕育了我們(men) 黨(dang) 從(cong) 理論到實踐的偉(wei) 大創造;改革開放是中國人民和中華民族發展史上一次偉(wei) 大革命,正是這個(ge) 偉(wei) 大革命推動了中國特色社會(hui) 主義(yi) 事業(ye) 的偉(wei) 大飛躍!曆史充分證明,改革開放是決(jue) 定當代中國命運的關(guan) 鍵一招,也是決(jue) 定實現“兩(liang) 個(ge) 一百年”奮鬥目標、實現中華民族偉(wei) 大複興(xing) 的關(guan) 鍵一招。

  黨(dang) 的十八屆三中全會(hui) 開啟了全麵深化改革、係統整體(ti) 設計推進改革的新時代,改革呈現全麵發力、多點突破、蹄疾步穩、縱深推進的態勢,在重要領域和關(guan) 鍵環節取得決(jue) 定性成果。現在,改革開放來到一個(ge) 船到中流浪更急、人到半山路更陡的時候,一個(ge) 愈進愈難、愈進愈險而又不進則退、非進不可的時候。站在新的曆史起點上,要堅定不移高舉(ju) 改革開放旗幟,把接續推進改革同服務黨(dang) 和國家工作大局結合起來、把深化改革攻堅同促進製度集成結合起來、把推進改革同防範化解重大風險結合起來、把激發創新活力同凝聚奮進力量結合起來,推動改革在新發展階段打開新局麵。

  2021年4月3日,由北京市西城區委宣傳(chuan) 部、西城區文化和旅遊局共同主辦的“祭革命英烈 讚美好生活”詩歌朗誦會(hui) 在李大釗故居舉(ju) 行。圖為(wei) 表演者在誦讀會(hui) 上表演話劇《父親(qin) ·李大釗》的片段“永失我愛”。 新華社記者 李鑫/攝

  堅信黨(dang) 的根基在人民、黨(dang) 的力量在人民,堅持一切為(wei) 了人民、一切依靠人民,充分發揮廣大人民群眾(zhong) 積極性、主動性、創造性,不斷把為(wei) 人民造福事業(ye) 推向前進。我們(men) 黨(dang) 來自於(yu) 人民,為(wei) 人民而生,因人民而興(xing) 。黨(dang) 的百年曆史,就是一部踐行黨(dang) 的初心使命的曆史,就是一部黨(dang) 與(yu) 人民心連心、同呼吸、共命運的曆史。我們(men) 黨(dang) 所付出的一切努力、進行的一切鬥爭(zheng) 、作出的一切犧牲,都是為(wei) 了人民幸福和民族複興(xing) 。曆史充分證明,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人心向背關(guan) 係黨(dang) 的生死存亡。贏得人民信任,得到人民支持,黨(dang) 就能夠克服任何困難,就能夠無往而不勝。

  一個(ge) 忘記來路的民族必定是沒有出路的民族,一個(ge) 忘記初心的政黨(dang) 必定是沒有未來的政黨(dang) 。要始終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把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作為(wei) 奮鬥目標,永不脫離群眾(zhong) ,與(yu) 群眾(zhong) 有福同享、有難同當,有鹽同鹹、無鹽同淡,不斷推動改革發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體(ti) 人民,不斷推動全體(ti) 人民共同富裕取得更為(wei) 明顯的實質性進展,使我們(men) 黨(dang) 的根基永遠堅如磐石,凝聚起推動中華民族偉(wei) 大複興(xing) 的磅礴力量。

  始終不渝走和平發展道路,始終不渝奉行互利共贏的開放戰略,加強同各國的友好往來,同各國人民一道,不斷把人類和平與(yu) 發展的崇高事業(ye) 推向前進。中國共產(chan) 黨(dang) 是為(wei) 中國人民謀幸福的政黨(dang) ,也是為(wei) 人類進步事業(ye) 而奮鬥的政黨(dang) 。黨(dang) 和人民從(cong) 苦難中走過來,深知和平的珍貴、發展的價(jia) 值。走和平發展道路,是中華民族優(you) 秀文化傳(chuan) 統的傳(chuan) 承和發展,是中國人民從(cong) 近代以後苦難遭遇中得出的必然結論,是我們(men) 黨(dang) 根據時代發展潮流和我國根本利益作出的戰略抉擇。

  黨(dang) 的十八大以來,以習(xi) 近平同誌為(wei) 核心的黨(dang) 中央統籌國內(nei) 國際兩(liang) 個(ge) 大局,順應時代發展潮流,高舉(ju) 和平、發展、合作、共贏的旗幟,全麵推進中國特色大國外交,倡導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ti) ,積極促進“一帶一路”國際合作,引領全球治理體(ti) 係改革和建設,為(wei) 世界和平與(yu) 發展作出新的重大貢獻。進入新發展階段,中國持續發展和開放將為(wei) 世界經濟複蘇和增長注入強大動能,中國將繼續做世界和平的建設者、全球發展的貢獻者、國際秩序的維護者,中國人民將一如既往同各國人民攜手努力,為(wei) 創造人類美好未來而不懈奮鬥。

  保持黨(dang) 的先進性和純潔性,著力提高執政能力和領導水平,著力增強抵禦風險和拒腐防變能力,不斷把黨(dang) 的建設新的偉(wei) 大工程推向前進。先進性和純潔性是馬克思主義(yi) 政黨(dang) 的本質屬性。黨(dang) 的百年曆史,也是我們(men) 黨(dang) 不斷保持黨(dang) 的先進性和純潔性,不斷防範被瓦解、被腐化的危險的曆史。作為(wei) 百年大黨(dang) ,如何永葆先進性和純潔性、永葆青春活力,如何永遠得到人民擁護和支持,如何實現長期執政,是必須回答好、解決(jue) 好的一個(ge) 根本性問題。

  黨(dang) 的十八大以來,以習(xi) 近平同誌為(wei) 核心的黨(dang) 中央以自我革命精神推進全麵從(cong) 嚴(yan) 治黨(dang) ,黨(dang) 在革命性鍛造中更加堅強。民族複興(xing) 夢想越接近,改革開放任務越繁重,越要加強黨(dang) 的建設。要總結曆史經驗教訓,著眼於(yu) 解決(jue) 黨(dang) 的建設的現實問題,按照新時代黨(dang) 的建設總要求,以政治建設為(wei) 統領,不斷推進黨(dang) 的建設新的偉(wei) 大工程,確保我們(men) 黨(dang) 在世界形勢深刻變化的曆史進程中始終走在時代前列,在應對國內(nei) 外各種風險挑戰的曆史進程中始終成為(wei) 全國人民的主心骨,在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hui) 主義(yi) 的曆史進程中始終成為(wei) 堅強領導核心。

  回顧走過的路,不忘來時的路,歸根結底是為(wei) 了繼續走好前行的路。立足我們(men) 黨(dang) 的百年曆史新起點、新征程,回顧黨(dang) 走過的光輝曆程,就是為(wei) 了把黨(dang) 的曆史學習(xi) 好、總結好,把黨(dang) 的成功經驗傳(chuan) 承好、發揚好,學史明理、學史增信、學史崇德、學史力行,增強“四個(ge) 意識”、堅定“四個(ge) 自信”、做到“兩(liang) 個(ge) 維護”,不斷提高政治判斷力、政治領悟力、政治執行力,在習(xi) 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hui) 主義(yi) 思想指引下,以昂揚姿態奮力開啟全麵建設社會(hui) 主義(yi) 現代化國家新征程,為(wei) 實現中華民族偉(wei) 大複興(xing) 而不懈奮鬥。

發布時間:2021年04月16日 09:11 來源:求是 編輯:宿黨輝 打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