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要論述
1943年4月16日
朱德在《解放日報》發表《革命軍(jun) 隊管理的原則》一文。文章分析了革命軍(jun) 隊得以鞏固的原因,指出:革命軍(jun) 隊組織力量之鞏固,是建立在自覺的革命紀律上,這種紀律的基礎在於(yu) :全體(ti) 軍(jun) 人對於(yu) 革命、對於(yu) 抗戰建國事業(ye) 抱有無限的忠誠與(yu) 自我犧牲精神。在軍(jun) 內(nei) ,上下一致,相互愛護,服從(cong) 命令,萬(wan) 眾(zhong) 一心;在軍(jun) 外,軍(jun) 民一心,絕對服從(cong) 黨(dang) 的領導,遵守政府法令,愛護民眾(zhong) 。此外,指揮員指揮正確,關(guan) 心部下,甘苦共嚐,以身作則,因而獲得部下愛戴,雖揮之赴湯蹈火在所不辭。指揮員對部下的關(guan) 心,首先應在政治上注意。其次,工作上關(guan) 心,最後,是在物質生活上關(guan) 心。文章強調:我們(men) 革命的目的既然在於(yu) 建設新中國,因此,我們(men) 革命的軍(jun) 隊就應該學會(hui) 建設。這篇文章節編收入《朱德選集》。
1949年4月16日
毛澤東(dong) 為(wei) 中共中央軍(jun) 委起草致總前委及有關(guan) 負責人電。電報指出:和平協定最後方案已於(yu) 十五日夜提交張治中代表團,今日上午黃紹竑飛南京請示。南京是否同意簽字,將取決(jue) 於(yu) 美國政府及蔣介石的態度。如果他們(men) 願意,則可能於(yu) 二十日簽字,否則談判將破裂。你們(men) 的立腳點應放在談判破裂,用戰鬥方法渡江上麵,並保證於(yu) 二十二日一舉(ju) 渡江成功。二十日,南京國民黨(dang) 政府拒絕在《國內(nei) 和平協定(最後修正案)》上簽字。當日晚,人民解放軍(jun) 發起渡江戰役。這封電報收入《毛澤東(dong) 文集》第五卷。
1952年4月16日、17日
毛澤東(dong) 審閱修改政務院政治法律委員會(hui) 副主任彭真關(guan) 於(yu) 中華人民共和國懲治貪汙條例草案的說明稿。經毛澤東(dong) 、劉少奇等修改的說明稿指出:三反和五反運動,是為(wei) 著清洗舊社會(hui) 遺留下來的汙毒的一次偉(wei) 大的群眾(zhong) 運動。除了對於(yu) 國家工作人員中一部分完全違法亂(luan) 紀的大貪汙犯和工商界中一部分完全違法的大盜竊犯以外,這種鬥爭(zheng) 仍是人民民主統一戰線內(nei) 部,采取群眾(zhong) 運動和批評自我批評的方式,用《共同綱領》的原則改造社會(hui) 上和國家工作人員中的壞作風的鬥爭(zheng) 。經過三反和五反運動,我國的人民民主統一戰線和人民民主專(zhuan) 政是極大地鞏固了,財政和經濟兩(liang) 方麵的情況是極大地改善了,知識分子的不利於(yu) 人民事業(ye) 的舊思想也獲得改造了,或者正在改造中。
1982年4月16日
鄧小平在會(hui) 見羅馬尼亞(ya) 共產(chan) 黨(dang) 總書(shu) 記、羅馬尼亞(ya) 總統齊奧塞斯庫時說:我們(men) 正在製定“六五”計劃。我們(men) 要求計劃工作要做得紮紮實實,沒有水分。不然,就會(hui) 造成弄虛作假的壞風氣。在整個(ge) 八十年代,我們(men) 要為(wei) 九十年代做好準備,力爭(zheng) 在九十年代有一個(ge) 較快較好的發展速度。在談到中蘇關(guan) 係時說:勃列日涅夫在塔什幹的講話,除對他罵我們(men) 的話表示拒絕外,對其他的話我們(men) 表示注意到了。我們(men) 的立場在外交部發言人的談話裏都講了。我們(men) 重視實際行動。同時,請齊奧塞斯庫見到勃列日涅夫時帶話:叫他先做一兩(liang) 件事看看,從(cong) 柬埔寨、阿富汗事情上做起也可以,從(cong) 中蘇邊界或蒙古撤出他的軍(jun) 隊也可以。先從(cong) 一兩(liang) 件事做起。沒有這樣的行動,我們(men) 不讚成,世界上的人都不會(hui) 讚成。在談到黨(dang) 與(yu) 黨(dang) 的關(guan) 係時指出:每個(ge) 黨(dang) 有權自己決(jue) 定自己的問題,解決(jue) 自己的問題。我們(men) 現在采取向前看的態度,過去的事一風吹。毛主席提出的農(nong) 村包圍城市的戰略對中國這樣的大國是合適的,使中國革命取得了勝利。但對一個(ge) 小國,即使是一個(ge) 發展中國家,就不一定合適,更不用說對發達國家了。歐洲問題歐洲人最了解,不需要別人指手畫腳。人家犯了錯誤,讓人家自己去改正。在所有問題上,意見完全一致是不存在的,即使意見完全一致,表達的方式和程度也會(hui) 不同。
2019年4月16日
習(xi) 近平在重慶主持召開解決(jue) “兩(liang) 不愁三保障”突出問題座談會(hui) 。他在會(hui) 上指出,到2020年穩定實現農(nong) 村貧困人口不愁吃、不愁穿,義(yi) 務教育、基本醫療、住房安全有保障,是貧困人口脫貧的基本要求和核心指標,直接關(guan) 係攻堅戰質量。總的看,“兩(liang) 不愁”基本解決(jue) 了,“三保障”還存在不少薄弱環節。各地區各部門要高度重視,統一思想,抓好落實。要摸清底數,聚焦突出問題,明確時間表、路線圖,加大工作力度,拿出過硬舉(ju) 措和辦法,確保如期完成任務。 他強調,脫貧攻堅戰進入決(jue) 勝的關(guan) 鍵階段,務必一鼓作氣、頑強作戰,不獲全勝決(jue) 不收兵。
他指出,脫貧既要看數量,更要看質量。要嚴(yan) 把貧困退出關(guan) ,嚴(yan) 格執行退出的標準和程序,確保脫真貧、真脫貧。要把防止返貧擺在重要位置,適時組織對脫貧人口開展“回頭看”。要探索建立穩定脫貧長效機製,強化產(chan) 業(ye) 扶貧,組織消費扶貧,加大培訓力度,促進轉移就業(ye) ,讓貧困群眾(zhong) 有穩定的工作崗位。要做好易地扶貧搬遷後續幫扶。要加強扶貧同扶誌扶智相結合,讓脫貧具有可持續的內(nei) 生動力。
他強調,貧困縣摘帽後,要繼續完成剩餘(yu) 貧困人口脫貧任務,實現已脫貧人口的穩定脫貧。貧困縣黨(dang) 政正職要保持穩定,做到摘帽不摘責任。脫貧攻堅主要政策要繼續執行,做到摘帽不摘政策。扶貧工作隊不能撤,做到摘帽不摘幫扶。要把防止返貧放在重要位置,做到摘帽不摘監管。要保持政策穩定性、連續性。
黨(dang) 史回眸
1927年
4月16日 周恩來等致電中共中央,建議武漢國民政府乘蔣介石在滬寧地區立足未穩之機,迅速出兵東(dong) 征討蔣。電報指出:“為(wei) 全局計,政治不宜再緩和妥協。”但是,在武漢的共產(chan) 國際代表和一些共產(chan) 黨(dang) 人對馮(feng) 玉祥寄予很大希望。鮑羅廷等以為(wei) ,武漢國民政府隻要同馮(feng) 玉祥聯合討奉,會(hui) 師鄭州,就可以背靠西北,打通同蘇聯的國際交通線,在西北建立軍(jun) 事基地,然後再回過頭來東(dong) 征討蔣。共產(chan) 國際和斯大林也讚成北伐討奉。中共中央經過討論,沒有采納東(dong) 征討蔣的建議,決(jue) 定同武漢方麵的國民黨(dang) 一道繼續進行北伐,即第二次北伐。4月19日,武漢國民政府舉(ju) 行第二次北伐誓師大會(hui) 。從(cong) 4月下旬至5月下旬,北伐軍(jun) 同奉軍(jun) 主力激戰於(yu) 豫南,擊敗奉軍(jun) 。
1950年
4月16日 人民解放軍(jun) 發起大規模渡海戰役,千帆競發強渡瓊州海峽,同國民黨(dang) 海軍(jun) 在海上展開激戰。在長期堅持海南島武裝鬥爭(zheng) 的中共領導的瓊崖縱隊的接應下,渡海部隊順利登陸,迅速突破敵軍(jun) 防線。5月1日,海南全島解放。
1981年
4月16日 中共中央、國務院發出《轉發國家科委黨(dang) 組〈關(guan) 於(yu) 我國科學技術發展方針的匯報提綱〉的通知》指出:科學技術要走在生產(chan) 建設前麵;要堅定不移地貫徹執行科技工作為(wei) 經濟建設服務的方針;抓好科技成果的推廣應用。現行體(ti) 製需要逐步加以改革。要逐步打破地區和部門的界限,加強基層單位之間協作和聯係,科研單位同生產(chan) 單位之間,可以采用合同製,有的還可以組成科研生產(chan) 聯合體(ti) 。各級黨(dang) 委、政府要切實加強對科學技術工作的領導,重視和運用科學家的力量,在整個(ge) 社會(hui) 造成尊重科學、尊重科學家的風氣。
1984年
4月16日-25日 國家體(ti) 改委在常州市召開城市經濟體(ti) 製改革座談會(hui) 。會(hui) 議認為(wei) ,沙市、常州、重慶等市的實踐表明,搞好城市綜合改革試點,對於(yu) 推動整個(ge) 經濟體(ti) 製改革具有重要意義(yi) 。根據改革形勢的需要,會(hui) 議提出:加快城市經濟體(ti) 製改革試點的步伐;簡政放權,搞活企業(ye) ;開放市場,搞活流通;探索城市新的計劃管理體(ti) 製,完善市領導縣的新體(ti) 製,增加一批改革試點城市等項措施和建議。
2018年
4月16日 中華人民共和國退役軍(jun) 人事務部掛牌成立。
曆史瞬間
1950年4月16日,人民解放軍(jun) 發起大規模渡海戰役,強渡瓊州海峽。5月1日,海南全島解放。
【黨(dang) 史百年·天天讀】 執行編輯:盧 佳 審讀:郭偉(wei) 偉(wei) 指導:班永傑
關(guan) 於(yu) 我們(men) 聯係我們(men) 網站地圖 用戶調查
ky体育中心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