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閱讀:帶領鄉(xiang) 親(qin) 們(men) 致富、維護農(nong) 村穩定,基層黨(dang) 組織要發揮戰鬥堡壘作用。湖北省十堰市房縣堅持把村幹部隊伍建設作為(wei) 加強脫貧村黨(dang) 組織建設的關(guan) 鍵,在選、育、管、用上持續發力,塑造一支高素質村幹部隊伍,紮紮實實把黨(dang) 支部建強建好,進一步鞏固脫貧攻堅成果。
走進湖北省十堰市房縣土城鎮土城村,特色民居交相掩映,黃酒醇香四處飄溢,踏青賞春的遊客絡繹不絕。村民任澤紅開了一家農(nong) 家樂(le) ,生意好的時候,從(cong) 早到晚忙個(ge) 不停,他臉上洋溢著笑容。
“去年多虧(kui) 了村幹部幫忙聯係客戶,家裏滯銷的黃酒才順利賣出去。”任澤紅感激地說。今年村裏遊客多了,每逢節假日,他家每天的營業(ye) 額能達到2000多元。
地處秦巴山區的房縣,曾是湖北省9個(ge) 深度貧困縣之一。近年來,房縣堅持把村幹部隊伍建設作為(wei) 加強農(nong) 村基層黨(dang) 組織建設的關(guan) 鍵,通過實施“能人治村”工程,在選、育、管、用上持續發力,打造了一支講政治、有本領、善服務的高素質村幹部隊伍,紮紮實實把黨(dang) 支部建強建好,為(wei) 鞏固脫貧攻堅成果、推進鄉(xiang) 村振興(xing) 提供組織保證。
優(you) 化考評機製
實行動態調整
曾經的土城村,由於(yu) 缺少支柱產(chan) 業(ye) ,村民大都外出務工。如今的土城村,已成為(wei) 當地遠近聞名的“黃酒村”、鄉(xiang) 村旅遊名村。變化,和村支書(shu) 耿吉奎有關(guan) 。10年前,45歲的致富能人耿吉奎回村擔任村黨(dang) 支部書(shu) 記。
那時,村裏家家戶戶都有釀製黃酒的習(xi) 慣,但受限於(yu) “散、小、弱”的經營方式,效益一直不好。耿吉奎走訪了解後,發現了其中潛藏的“商機”。在村“兩(liang) 委”主導下,土城村成立黃酒專(zhuan) 業(ye) 合作社,采取公司及合作社統一經營、農(nong) 戶分戶釀造的模式,帶動了百餘(yu) 戶村民入股分紅。
黃酒產(chan) 業(ye) 逐漸做大後,耿吉奎又打算發展鄉(xiang) 村旅遊。按照規劃,首先要將村裏破舊的民房改造成具有當地民俗特色的建築。“改造要花不少錢,我們(men) 這窮鄉(xiang) 僻壤的,能有人來旅遊嗎?”村民心裏不踏實。
為(wei) 了消除大家的後顧之憂,耿吉奎組織群眾(zhong) 代表到襄陽、孝感等地參觀學習(xi) 。“看到別的村旅遊搞得這麽(me) 好,大家都很羨慕。”任澤紅說。回村後,民居改造順利啟動,不久後黃酒民俗文化村正式開門迎客。任澤紅等10多戶村民開起農(nong) 家樂(le) 和特色民宿,吃上了“旅遊飯”。
近年來,房縣采取從(cong) 村裏致富能人中“培”、從(cong) 外出務工經商人員中“引”等方式找到優(you) 秀人才,並注重在重大任務落實中考察識別幹部。全縣已有136名村黨(dang) 組織書(shu) 記帶頭領辦產(chan) 業(ye) 項目,像耿吉奎這樣帶富能力強的書(shu) 記,全縣有78人。
“鄉(xiang) 村振興(xing) ,基層黨(dang) 組織是關(guan) 鍵。要真正選出思想政治素質好、道德品行好、帶富能力強、協調能力強的黨(dang) 員,讓他們(men) 擔任村級黨(dang) 組織書(shu) 記。”房縣縣委書(shu) 記蔡賢忠說。據介紹,房縣嚴(yan) 格落實村幹部人選資格縣級聯審和黨(dang) 組織書(shu) 記縣級備案管理製度,嚴(yan) 把人選資格條件。
選出好幹部,也要加強任職中的管理。房縣健全完善村黨(dang) 組織書(shu) 記目標責任製、“雙述雙評”製,建立工作清單和履職負麵清單,並根據年度目標完成情況對村黨(dang) 組織書(shu) 記進行評估分類、動態調整。此外,房縣有關(guan) 部門健全完善信訪舉(ju) 報製度和村幹部離任經濟審計製度,推動實現能者上、庸者讓、劣者汰,三年來共調整不勝任、不盡職、不合格農(nong) 村黨(dang) 組織書(shu) 記35名。
選派優(you) 秀幹部
幫助村級組織
“稻田快要插秧了,得趕緊修水渠呀。”前不久,白鶴鎮東(dong) 浪村第一書(shu) 記萬(wan) 占喜剛進村,就有老鄉(xiang) 前來反映情況。眼瞅著到了播種季節,10多戶水稻種植戶很著急。
村裏不是不想辦,其實也有苦衷:村集體(ti) 資金有些捉襟見肘。萬(wan) 占喜說,插秧不及時導致歉收可不行,再困難,也要保障水渠維修。在村“兩(liang) 委”的多方協調下,一個(ge) 月前,水渠終於(yu) 完成修複。耕地、引水都沒耽誤,村民胡相成打起精神、安心種田。
東(dong) 浪村原是由6個(ge) 自然村合並而來的大村,人口多、村不富。“6個(ge) 自然村,每個(ge) 村都有自己的特殊情況和不同需求,想集中力量辦事並不容易。”東(dong) 浪村黨(dang) 支部書(shu) 記吳高乾說。
萬(wan) 占喜是房縣公安局交警大隊民警,他兩(liang) 年前就來到東(dong) 浪村,一直工作至今。進村後,萬(wan) 占喜和駐村工作隊員一戶戶走訪,按照“一戶一策”標準製定幫扶措施。慢慢地,村民們(men) 有困難、有矛盾都找他。
這些年,萬(wan) 占喜累計化解鄰裏矛盾糾紛、信訪積案30多起,村裏矛盾少了,凝聚力自然也就增強了。“有了幹事創業(ye) 的勁兒(er) ,村裏產(chan) 業(ye) 也大有進展。脫貧後,老萬(wan) 他們(men) 工作隊繼續留下來,幫村裏搞好組織建設、團結好大家夥(huo) ,我們(men) 的發展後勁更足了。”吳高乾說。
“我們(men) 加大幹部選派力度,力求提升村級黨(dang) 組織的凝聚力、戰鬥力。”房縣縣委組織部部長高勇說。據介紹,結合軟弱渙散村黨(dang) 組織整頓、掃黑除惡等工作,房縣把整頓村級黨(dang) 組織班子作為(wei) 重要任務,堅持縣級領導幹部“村村到”全麵走訪排查,全縣三年來整頓轉化軟弱渙散村黨(dang) 組織74個(ge) ,調整軟弱渙散村黨(dang) 組織書(shu) 記11人。
開展專(zhuan) 項培訓
培養(yang) 後備幹部
在姚坪鄉(xiang) 屈家坡村養(yang) 殖場,村支部委員、村主任屈煒正手把手地指導工人如何操作孵化機。
2016年,在外打工多年的屈煒回到家鄉(xiang) ,成為(wei) 村裏一名後備幹部。可不久他卻萌生了“回爐再造”的想法。“雖然我長在農(nong) 村,但畢業(ye) 後主要幹銷售,對農(nong) 村工作和農(nong) 技知識不夠了解。”屈煒說。房縣大力實施農(nong) 村後備幹部培養(yang) 工程、“一村一大學生”工程,屈煒通過選拔考試進入湖北工業(ye) 職業(ye) 技術學院,專(zhuan) 門學習(xi) 養(yang) 殖技術,回村後幾個(ge) 項目都離不了他這個(ge) “養(yang) 殖專(zhuan) 家”。
“我們(men) 按照每村2至3名的標準儲(chu) 備培養(yang) 一批後備幹部,目前全縣儲(chu) 備村級助理281人、後備幹部1069人。”房縣縣委組織部副部長楊波說。該縣每年選派一批後備幹部到先進村、產(chan) 業(ye) 園區、鄉(xiang) 鎮涉農(nong) 站所掛職鍛煉,提升綜合能力。據介紹,在村級班子換屆或屆中村幹部崗位出缺時,房縣推薦引導後備幹部積極參選,通過法定程序進入村“兩(liang) 委”工作,確保村級後備力量有序使用、發揮作用。
鄉(xiang) 村振興(xing) ,人才很重要。為(wei) 提升農(nong) 村黨(dang) 員的素質,房縣注重把創業(ye) 帶頭人、種養(yang) 大戶、返鄉(xiang) 青年、退役軍(jun) 人等吸納進黨(dang) 員隊伍,增強帶領群眾(zhong) 致富能力,全縣累計將449位致富能手發展為(wei) 黨(dang) 員。“我們(men) 注重把這些帶富能力強、政治素質好的黨(dang) 員培養(yang) 成村幹部,目前已從(cong) 中培養(yang) 了168名村幹部。”高勇說。
為(wei) 建強脫貧村黨(dang) 組織,房縣將村幹部培訓納入全縣黨(dang) 政領導幹部培訓規劃,縣級每年對村黨(dang) 組織書(shu) 記進行輪訓,鄉(xiang) 鎮對村支部委員進行專(zhuan) 項培訓。為(wei) 方便學習(xi) ,房縣有關(guan) 部門采取“請上來、走下去”方式,與(yu) 科研院所、產(chan) 業(ye) 示範基地等開展聯合培訓,三年來累計舉(ju) 辦各類培訓班120餘(yu) 次。
關(guan) 於(yu) 我們(men) 聯係我們(men) 網站地圖 用戶調查
ky体育中心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