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要論述
1944年4月7日、8日
任弼時在中共中央西北局高級幹部會(hui) 議上作題為(wei) 《去年邊區財經工作的估計與(yu) 今年邊區金融貿易財政政策的基本方針》的演講,主要講四個(ge) 問題。
關(guan) 於(yu) 邊區經濟發展現階段的特點,演講指出:邊區已逐漸脫離對外的依賴性而過渡到完全的自力更生;在私有製基礎上逐漸由分散的個(ge) 體(ti) 經濟走上合作化的道路,成為(wei) 一種比較有計劃有組織的經濟。這種嶄新的新民主主義(yi) 經濟形態,並不消滅私有,隻是限製剝削,獎勵勞動;勞動增產(chan) 的成果,仍歸個(ge) 人所有,使私人經濟更合理地發展,因此我們(men) 能用開展勞動競賽的辦法,充分發揚勞動者的生產(chan) 熱情和社會(hui) 經濟的活力。
關(guan) 於(yu) 金融貿易財政政策的基本方針,演講指出:對於(yu) 當前財政金融的波動問題,我們(men) 除了調整政策,理順關(guan) 係外,最中心的緊迫任務,就是更進一步地努力生產(chan) ,這是保障內(nei) 外貿易平衡,穩定金融,提高邊幣信譽,穩固財政的物質基礎。經濟戰線的鬥爭(zheng) 是複雜的,猶如指揮作戰一樣,如果不能正確地判斷情況,靈活運用政策,就可能遭受失敗。財經工作的複雜性,還表現在每項有關(guan) 經濟的措施和政策的決(jue) 定,都要直接影響到廣大人民生活的安定與(yu) 否和政府財政的收入;經濟上的措施一旦弄錯,就可以很迅速地招致極大的危害和損失,因此,在邊區黨(dang) 的麵前提出學會(hui) 經商、搞好貿易的任務。須知商業(ye) 貿易是有數千年的發展史,積累有非常豐(feng) 富而複雜的學問,絕非一個(ge) 門外漢所能立即精通的。
關(guan) 於(yu) 全麵認識經濟建設的重要性問題,他在演講中指出:革命的目的就是為(wei) 著建設。為(wei) 了使人民能夠過著真正文明的物質和精神的生活,而一切隻能夠破壞而不善於(yu) 建設的政黨(dang) ,都是不能夠獲得最後成功而必然要失敗的。我們(men) 共產(chan) 黨(dang) 人如果隻曉得用戰爭(zheng) 和暴力來推翻舊的製度和統治,而不善於(yu) 建設新的豐(feng) 衣足食的幸福快樂(le) 的社會(hui) ,那我們(men) 也是不會(hui) 勝利的,而且也一定要失敗的。各根據地黨(dang) 委要下決(jue) 心抽出一部分真正能夠掌握政策而黨(dang) 性又好的負責幹部,讓他們(men) 參加貿易、金融、財政機關(guan) 的工作,這不僅(jin) 是為(wei) 著解決(jue) 目前的問題,還要使他們(men) 專(zhuan) 門向貿易、金融、財政和管理企業(ye) 方麵去發展,培養(yang) 成為(wei) 我們(men) 建國的專(zhuan) 門人才。這是在我們(men) 全黨(dang) 麵前已經被提出來的嚴(yan) 重任務。
此前,毛澤東(dong) 於(yu) 四月三日對任弼時的這篇演講稿作了修改。在演講稿“新社會(hui) 製度的建立,就是為(wei) 著適應生產(chan) 力的發展的,它是為(wei) 著經濟發展的,而且隻有經濟發展了才使新的社會(hui) 製度獲得鞏固的基礎”一句之後,加寫(xie) :並且還因為(wei) 中國革命的長期性,一方麵為(wei) 著革命與(yu) 戰爭(zheng) 事業(ye) 的物質供給上的需要,一方麵為(wei) 著人民的需要,都必須從(cong) 事經濟建設的工作,不應該也不可能等候把全部敵人打平後,才去進行建設工作。加以中國地方的廣大,要使全國人民都信服我們(men) 所指出的道路的正確性而擁護我們(men) ,而參加革命奮鬥,需要我們(men) 拿建設榜樣給他們(men) 看,才能作得到。在演講稿“在這次高幹會(hui) 以後,應當是可以引起全黨(dang) 來在思想上認識貿易、金融、財政工作的重要”一句之後,加寫(xie) :認識貿易、金融、財政是組織全部經濟生活的重要環節,離了它們(men) ,或對它們(men) 采取了錯誤方針,全部經濟生活就會(hui) 停滯,或受到障礙。這篇演講收入《任弼時選集》。
1955年4月7日
劉少奇給全國人大常委會(hui) 委員張難先複信,強調監督的重要性。信中指出:好的幹部如果沒有經常的監督可能變壞,因此對一切國家機關(guan) 工作人員都應實行監督。除了廣大人民的監督以外,還必須加強各級監察機關(guan) 和檢察機關(guan) ,認真實行國家的監督。這封信收入《劉少奇選集》下卷。
1957年4月7日
劉少奇在聽取廣東(dong) 省副省長魏今非等匯報商業(ye) 、稅收工作時,談話指出:自由市場對我們(men) 有利,可以暴露我們(men) 的缺點,補充國營商業(ye) 的不足,方便人民。社會(hui) 主義(yi) 搞計劃隻能搞大的項目,凡我們(men) 計劃不到的,自由市場就可以鑽空子,這可以使我們(men) 發現問題,逐漸把計劃工作做得周到一些。自由市場開放,可以使經濟生活組織得更好一些,計劃經濟更完善,有多樣性。稅收不是簡單收幾個(ge) 錢的問題,首先是考慮生產(chan) ,其次是調節人民生活。要由有眼光的人去研究,必須多方麵考慮,片麵性會(hui) 出毛病。本月二十七日,他在上海市委召開的黨(dang) 員幹部大會(hui) 上發表講話,進一步談到自由市場問題。講話指出:要使社會(hui) 主義(yi) 經濟既有計劃性,又有多樣性,又有靈活性,就要利用自由市場。一方麵自由市場可以補充當前我們(men) 社會(hui) 主義(yi) 經濟的不足,另一方麵它可以幫助我們(men) 在經濟上搞多樣性和靈活性。講話還強調:增加地方和企業(ye) 的自治權,增加個(ge) 人經濟活動的自由,這也是個(ge) 體(ti) 製問題。地方、企業(ye) 以及個(ge) 人必須有一定範圍的經濟活動的自由,沒有這個(ge) 自由,社會(hui) 主義(yi) 經濟就不可能有多樣性和靈活性。二十七日的講話收入《劉少奇選集》下卷。
1990年4月7日
鄧小平會(hui) 見泰國正大集團董事長謝國民時提出,中國隻有搞社會(hui) 主義(yi) ,實現共同富裕,才能穩定和發展。他指出:我們(men) 集中力量搞四個(ge) 現代化,著眼於(yu) 振興(xing) 中華民族。沒有四個(ge) 現代化,中國在世界上就沒有應有的地位。我們(men) 搞的四個(ge) 現代化,是社會(hui) 主義(yi) 的四個(ge) 現代化。隻有社會(hui) 主義(yi) ,才能有凝聚力,才能解決(jue) 大家的困難,才能避免兩(liang) 極分化,逐步實現共同富裕。如果中國隻有一千萬(wan) 人富裕了,十億(yi) 多人還是貧困的,那怎麽(me) 能解決(jue) 穩定問題?我們(men) 是允許存在差別的。像過去那樣搞平均主義(yi) ,也發展不了經濟。但是,經濟發展到一定程度,必須搞共同富裕。我們(men) 要的是共同富裕,這樣社會(hui) 就穩定了。社會(hui) 穩定,才能發展經濟。現在,沿海地區先發展起來了,發展到一定程度,就要注意內(nei) 地的發展,否則社會(hui) 穩定不了。中國情況是非常特殊的,即使百分之五十一的人先富裕起來了,還有百分之四十九,也就是六億(yi) 多人仍處於(yu) 貧困之中,也不會(hui) 有穩定。中國搞資本主義(yi) 行不通,隻有搞社會(hui) 主義(yi) ,實現共同富裕,社會(hui) 才能穩定,才能發展。社會(hui) 主義(yi) 的一個(ge) 含義(yi) 就是共同富裕。四個(ge) 堅持和改革開放是相互依存的。沒有四個(ge) 堅持,就沒有穩定,改革開放也是空的。搞社會(hui) 主義(yi) ,也允許各種形式的所有製存在。這篇談話的一部分以《振興(xing) 中華民族》為(wei) 題,收入《鄧小平文選》第三卷。
2013年4月7日
習(xi) 近平在博鼇亞(ya) 洲論壇2013年年會(hui) 開幕式上強調,共同發展是持續發展的重要基礎。我們(men) 應該牢固樹立命運共同體(ti) 意識,順應時代潮流,把握正確方向,堅持同舟共濟,推動亞(ya) 洲和世界發展不斷邁上新台階。
他指出,人類隻有一個(ge) 地球,各國共處一個(ge) 世界。我們(men) 應該牢固樹立命運共同體(ti) 意識,推動亞(ya) 洲和世界共同發展。第一,勇於(yu) 變革創新,為(wei) 促進共同發展提供不竭動力。世間萬(wan) 物,變動不居。要摒棄不合時宜的舊觀念,衝(chong) 破製約發展的舊框框,加大轉變經濟發展方式、調整經濟結構力度,更加注重改善民生,穩步推進國際經濟金融體(ti) 係改革,完善全球治理機製。亞(ya) 洲要勇作時代的弄潮兒(er) 。第二,同心維護和平,為(wei) 促進共同發展提供安全保障。和平是人民的永恒期望。和平猶如空氣和陽光,受益而不覺,失之則難存。沒有和平,發展就無從(cong) 談起。國家無論大小、強弱、貧富,都應該做和平的維護者和促進者,不能這邊搭台、那邊拆台,而應該相互補台、好戲連台。國際社會(hui) 應該倡導綜合安全、共同安全、合作安全的理念,使我們(men) 的地球村成為(wei) 共謀發展的大舞台,而不是相互角力的競技場,更不能為(wei) 一己之私把一個(ge) 地區乃至世界搞亂(luan) 。第三,著力推進合作,為(wei) 促進共同發展提供有效途徑。“一花獨放不是春,百花齊放春滿園。”各國要互通有無,優(you) 勢互補,在追求本國利益時兼顧他國合理關(guan) 切,在謀求自身發展中促進各國共同發展。要加強南南合作和南北對話,推動發展中國家和發達國家平衡發展。第四,堅持開放包容,為(wei) 促進共同發展提供廣闊空間。應該尊重各國自主選擇社會(hui) 製度和發展道路的權利,把世界多樣性和各國差異性轉化為(wei) 發展活力和動力。要秉持開放精神,推進區域合作。亞(ya) 洲合作是開放的,亞(ya) 洲應該歡迎域外國家為(wei) 本地區穩定和發展發揮建設性作用。同時,域外國家也應該尊重亞(ya) 洲多樣性特點和已經形成的合作傳(chuan) 統,形成亞(ya) 洲發展同其他地區發展良性互動、齊頭並進的良好態勢。
黨(dang) 史回眸
1958年
4月7日 中共中央、國務院發出《關(guan) 於(yu) 在全國大規模造林的指示》。
1995年
4月7日 《人民日報》發表長篇通訊《領導幹部的楷模——孔繁森》,並發表題為(wei) 《向孔繁森同誌學習(xi) 》的社論。14日,中共中央組織部、中共中央宣傳(chuan) 部發出關(guan) 於(yu) 開展向孔繁森學習(xi) 活動的通知。
曆史瞬間
圖為(wei) 於(yu) 都縣革命委員會(hui) 舊址。1929年4月,毛澤東(dong) 在於(yu) 都主持召開中共紅四軍(jun) 前委擴大會(hui) 議。
【黨(dang) 史百年·天天讀】 執行編輯:盧 佳 審讀:郭偉(wei) 偉(wei) 指導:班永傑
關(guan) 於(yu) 我們(men) 聯係我們(men) 網站地圖 用戶調查
ky体育中心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