決(jue) 勝全麵建成小康社會(hui) 決(jue) 戰脫貧攻堅
開欄的話
“到2020年全麵建成小康社會(hui) ,實現第一個(ge) 百年奮鬥目標,是我們(men) 黨(dang) 向人民、向曆史作出的莊嚴(yan) 承諾。”經過全黨(dang) 全國各族人民共同努力,全麵建成小康社會(hui) 取得偉(wei) 大曆史性成就,決(jue) 戰脫貧攻堅取得決(jue) 定性勝利。
全麵建成小康社會(hui) 的奮進征程中,我們(men) 黨(dang) 團結帶領全國各族人民,匯聚起堅定信心克難關(guan) 、同心同德奔小康的強大力量,億(yi) 萬(wan) 群眾(zhong) 積極投身共建美好家園、共享幸福生活的生動實踐。在喜迎中國共產(chan) 黨(dang) 百年華誕之際,我們(men) 把鏡頭對準基層,把版麵留給群眾(zhong) ,即日起在“奮鬥百年路 啟航新征程”欄目開設“同心奔小康”子欄目,記錄鏗鏘有力的奮鬥足音,講述溫暖幸福的小康故事。
24歲的劉柳舉(ju) 起手機、戴上耳機,嚐試用“一鏡到底”的方式,呈現當地的湖光山色和人文風情。“歡迎來到直播間,這裏是江蘇省揚州市邗江區方巷鎮沿湖村,緊靠邵伯湖西岸。村裏有三寶:蝦米、芡實米、菱米……”
兩(liang) 小時的網絡直播,觀看粉絲(si) 超過1000人次,帶貨農(nong) 產(chan) 品1850元。去年,劉柳從(cong) 揚州大學畢業(ye) 後返鄉(xiang) 創業(ye) ,和村裏十來個(ge) 人組成直播隊,春天賣鴨蛋、夏天收蓮蓬、秋天刻船雕、冬天曬魚幹,年銷售額達80多萬(wan) 元。
劉柳的家,是一個(ge) 設計成漁船格局的兩(liang) 層民宿:“船頭”寬敞,“船尾”窗明幾淨,“船艙”排列著長條桌椅。
坐在“船艙”,劉柳的二爺爺劉忠香又想起逐魚而生的日子,全家6口生活在一條1.6米寬、7米長的小木船上。“世上有三苦,撐船打鐵磨豆腐!”他攤開一雙布滿老繭和凍瘡的手,這雙手曾在無數個(ge) 夏日的傍晚撒網下籪,也曾在無數個(ge) 冬天的清晨抹去竹竿上的白霜。
沿湖村是個(ge) 漁民村,村集體(ti) 一度欠債(zhai) 20萬(wan) 元。2007年,沿湖村啟動上岸定居工程。2017年,又啟動退養(yang) 還湖工程。到2019年末,最後一名漁民上岸。
漁民上岸,生計怎麽(me) 辦?適逢揚州市開通“鄉(xiang) 村遊直通車”,沿湖村以邵伯湖美景、漁家美食為(wei) 名片,發展鄉(xiang) 村旅遊,引來八方遊客。
劉柳的父親(qin) 劉德玉在40歲出頭時開始創業(ye) 。沒有錢,就與(yu) 人合夥(huo) 分攤成本;沒有場所,便把住家漁船拾掇一新;請不起廚師,就自己學習(xi) 炒菜;外地遊客要留宿,他又將屋子裝修一番,辦起民宿。慢慢地,生意漸好,2019年掙了10萬(wan) 元。
去年年初,受疫情影響,沿湖村的文旅產(chan) 業(ye) 遇到困境。剛剛嚐到成功喜悅的沿湖村人,一時又迷茫起來。
像劉柳這樣的青年一代,闖入了村黨(dang) 委書(shu) 記劉德寶的視線。“父輩們(men) 丟(diu) 掉捕魚網,從(cong) 湖上搬到岸上;年輕人接上互聯網,從(cong) 岸上走到網上。”劉德寶琢磨,線下遊客來得少,就在線上做銷售;大家缺經驗,就請老師來教。
在揚州職業(ye) 大學教師的幫助下,村裏開通了公眾(zhong) 號、網店,成立了文旅公司,組建了網絡直播隊,在網上教做漁家菜、帶貨土特產(chan) 。由此,沿湖村開始了第二次創業(ye) 。
人生中首場直播,劉柳和搭檔提前做了功課,結果仍不理想。“準備的台詞翻來覆去講了個(ge) 遍,僅(jin) 吸引到15個(ge) 粉絲(si) 、賣出去100多元錢的貨。”
怎麽(me) 改進?姑娘們(men) 合計:村裏的漁民來自各地,有獨特的生產(chan) 生活方式和吸引人的漁文化故事。劉柳一家三代兩(liang) 次創業(ye) 的經曆,拿到直播間一講,就有很多粉絲(si) 愛聽……
漁文化故事搭配當季農(nong) 產(chan) 品——摸出了門路,沿湖村的土特產(chan) 開始在網上走紅。劉德玉家滯銷的鴨蛋一口氣賣出去10萬(wan) 多枚;農(nong) 戶們(men) 也主動將蝦米、魚圓、鹹鵝等農(nong) 產(chan) 品送上門。
“最多時收購上百家的土特產(chan) ,蝦米收購價(jia) 從(cong) 每斤100元漲到120元,讓鄉(xiang) 親(qin) 們(men) 分享電商紅利。”劉柳說,有手藝的老漁民還送來手工製作的香包、竹編等文創產(chan) 品,請直播隊幫著代銷。
從(cong) 吆喝產(chan) 品到吆喝風景,直播隊越幹越紅火。遊客們(men) 循著網線走進村子,餐飲民宿、民俗活動、節慶賽事,再度紅火起來;清明節之前半個(ge) 月,劉柳家的民宿就在網上預訂一空。
“今年已接待遊客5萬(wan) 人次,預計全年旅遊收入可達1600萬(wan) 元。”劉德寶介紹,通過拓展茶吧書(shu) 屋、民宿客棧、創客課堂等多元載體(ti) ,承接團建、研學、聚會(hui) 等線上線下服務,沿湖村正打造鄉(xiang) 村旅遊多業(ye) 態,讓小康路越走越穩當。
關(guan) 於(yu) 我們(men) 聯係我們(men) 網站地圖 用戶調查
ky体育中心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