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要論述
1929年4月5日
毛澤東(dong) 在江西瑞金以中共紅四軍(jun) 前委名義(yi) 複信中央。複信批評中央二月來信畏懼農(nong) 民勢力的發展是錯誤的,並介紹了紅軍(jun) 的戰術,明確了紅軍(jun) 的任務。複信指出:中央此信對客觀形勢及主觀力量的估量都太悲觀了。無產(chan) 階級領導是革命的唯一關(guan) 鍵,黨(dang) 的無產(chan) 階級基礎之建立,大區域產(chan) 業(ye) 支部之創造,正是目前黨(dang) 在組織方麵的最大任務。但農(nong) 村鬥爭(zheng) 的發展,小區域蘇維埃之建立,紅軍(jun) 之創造與(yu) 擴大,亦是幫助城市鬥爭(zheng) 、促成革命潮流高漲的條件。所以拋棄城市鬥爭(zheng) 沉溺於(yu) 農(nong) 村遊擊主義(yi) 是最大的錯誤,但畏懼農(nong) 民勢力發展,以為(wei) 將超過工人的領導而不利於(yu) 革命,如果黨(dang) 員中有這種意見,我們(men) 以為(wei) 也是錯誤的。因為(wei) 半殖民地中國的革命,隻有農(nong) 民鬥爭(zheng) 得不到工人領導而失敗,沒有農(nong) 民鬥爭(zheng) 的發展超過工人的勢力而不利於(yu) 革命本身的。中央要求我們(men) 將隊伍分得很小,散向農(nong) 村中,朱、毛離開大的隊伍,隱匿大的目標,目的在保存紅軍(jun) 和發動群眾(zhong) ,這是一種理想。其實,愈是惡劣環境,部隊愈須集中,領導者愈須堅強奮鬥,方能應付敵人。隻有在好的環境裏才好分兵遊擊,領導者也不如在惡劣環境時刻不能離。關(guan) 於(yu) 紅軍(jun) 的戰術,複信還指出:我們(men) 三年來從(cong) 鬥爭(zheng) 中所得的戰術,真是與(yu) 古今中外的戰術都不同。用我們(men) 的戰術,群眾(zhong) 鬥爭(zheng) 的發展是一天天擴大的,任何強大的敵力是奈何我們(men) 不得的。我們(men) 用的戰術就是遊擊的戰術。大要說來是:“分兵以發動群眾(zhong) ,集中以應付敵人。”“敵進我退,敵駐我擾,敵疲我打,敵退我追。”“固定區域的割據,用波浪式的推進政策。”“強敵跟追,用盤旋式的打圈子政策。”“很短的時間,很好的方法,發動群眾(zhong) 。”這種戰術正如打網,要隨時打開,又要隨時收攏,打開以爭(zheng) 取群眾(zhong) ,收攏以應付敵人。關(guan) 於(yu) 紅軍(jun) 的任務,複信指出:紅軍(jun) 不是一個(ge) 單純打仗的東(dong) 西,它的主要作用是發動群眾(zhong) ,打仗僅(jin) 是一種手段。並且打仗的時間、分做群眾(zhong) 工作的時間乃是一與(yu) 十之比。紅軍(jun) 無論在什麽(me) 時候,黨(dang) 及軍(jun) 事的統一指揮機關(guan) 是不可少的,否則陷於(yu) 無政府,定是失敗。這封信收入《毛澤東(dong) 文集》第一卷。
1940年4月5日
毛澤東(dong) 、王稼祥致電彭德懷,黃克誠,陳光、羅榮桓,彭雪楓,劉少奇。電報指出:蔣介石有把我八路軍(jun) 、新四軍(jun) 統統納入黃河以北,劃定黃河以北為(wei) 我兩(liang) 軍(jun) 防區之企圖。但華中為(wei) 我最重要的生命線,我不入華中不能生存。此次蔣令各軍(jun) 向我新四軍(jun) 進攻,釁自彼開,故我仍應乘此時機派必要軍(jun) 力南下。電報還提出:華中地區,凡軍(jun) 事行動統歸朱德、彭德懷及劉少奇同誌指揮之,一切具體(ti) 部署、政治口號、政權建設、發展計劃及統一戰線方針,統由劉少奇負責,會(hui) 商黃克誠、彭雪楓考慮決(jue) 定,報告朱德、彭德懷及中央軍(jun) 委。這封電報收入《毛澤東(dong) 文集》第二卷。
1941年4月5日
劉少奇寫(xie) 信給陳丕顯並轉各地委同誌,強調要抓緊目前的民生問題。信中指出:我們(men) 要建立鞏固的蘇北抗日根據地,除開軍(jun) 事問題以外,民眾(zhong) 的組織與(yu) 武裝及其抗日積極性的發揚,就成為(wei) 我們(men) 建立根據地與(yu) 長期堅持抗戰的基礎,所謂“兵民是勝利之本”,也就是這種意思。隻有民眾(zhong) 起來保護其本身利益的時候,民眾(zhong) 才會(hui) 或才可能以同樣的積極性來保衛國家民族。因此,抓緊目前的民生問題,解除民眾(zhong) 中若幹迫切的疾苦,就成為(wei) 我們(men) 目前發動民眾(zhong) 抗日積極性與(yu) 提高民眾(zhong) 民族覺悟、階級覺悟的中心一環。
1943年4月5日
毛澤東(dong) 和朱德致信印度國民大會(hui) 。信中高度評價(jia) 柯棣華大夫率領的印度援華醫療隊及中印友誼,指出:中國抗日戰爭(zheng) 開始後,貴會(hui) 派遣了一個(ge) 援華醫療隊來華參加中國的抗戰,表示對華的極大友誼。四年以來,醫療隊諸同誌不避艱險,輾轉北方戰地,他們(men) 的艱苦努力和極有價(jia) 值的工作,使無數中國軍(jun) 民親(qin) 睹印度人民的援華熱忱。柯棣華大夫因病逝世於(yu) 晉察冀邊區,我國軍(jun) 民失一良友,印度人民失一優(you) 秀戰士,至堪悼惜。現巴思華大夫返印,特向貴會(hui) 及印度人民敬致謝意!
1979年4月5日—28日
中共中央召開工作會(hui) 議,提出對整個(ge) 國民經濟實行“調整、改革、整頓、提高”的方針,決(jue) 定從(cong) 一九七九年起用三年時間完成國民經濟調整任務。會(hui) 議期間,鄧小平對廣東(dong) 省委提出的在鄰近香港、澳門的深圳、珠海以及汕頭興(xing) 辦出口加工區的意見,表示讚同。並說:還是叫特區好,陝甘寧開始就叫特區嘛!中央沒有錢,可以給些政策,你們(men) 自己去搞,殺出一條血路來。他向中央建議批準廣東(dong) 省委的這一要求。七月,中共中央、國務院正式批準興(xing) 辦深圳、珠海、汕頭、廈門四個(ge) 經濟特區。
黨(dang) 史回眸
1927年
4月5日 汪精衛、陳獨秀發表《汪陳聯合宣言》。大革命後期,蔣介石的反共麵目逐漸暴露出來。中共中央和中共上海區委對蔣介石的陰謀活動有所覺察,力圖鞏固革命成果。但共產(chan) 國際仍對蔣介石抱有期望,不讚成同蔣破裂。這樣,由陳獨秀出麵,同剛從(cong) 海外歸國的汪精衛發表了聯合宣言,宣言隻字不提蔣介石的反革命活動言行,卻說什麽(me) “國民黨(dang) 領袖將驅逐共產(chan) 黨(dang) ”等等都是“不知自何而起”的“謠言”,要求共產(chan) 黨(dang) 與(yu) 國民黨(dang) “開誠合作,如兄弟般親(qin) 密”。宣言的發表,使一部分共產(chan) 黨(dang) 員誤以為(wei) 局勢已經緩和下來,因而放鬆了警惕。4月12日,蔣介石突然在上海向革命群眾(zhong) 舉(ju) 起屠刀,發動反革命政變。7月15日,汪精衛召開國民黨(dang) 中央常務委員會(hui) 擴大會(hui) 議,正式同共產(chan) 黨(dang) 決(jue) 裂。第一次國共合作全麵破裂,轟轟烈烈的大革命失敗。
1952年
4月5日 治理開發長江的第一個(ge) 大型工程——荊江分洪第一期工程全麵開工。到1978年底,新安江水電站、黃河三門峽水利樞紐、黃河青銅峽水利樞紐、丹江口水利樞紐、黃河劉家峽水利樞紐等一批水利工程陸續建成。
1959年
4月5日 容國團獲得第二十五屆世界乒乓球錦標賽男子單打冠軍(jun) 。這是中國運動員第一次在世界錦標賽中獲得冠軍(jun) 。
1965年
4月5日 河南省林縣紅旗渠實現總幹渠通水。林縣人民自力更生、艱苦奮鬥,建成“人造天河”紅旗渠。
1979年
4月5日-28日 中共中央召開工作會(hui) 議,決(jue) 定對國民經濟實行“調整、改革、整頓、提高”的方針。此前,3月14日,陳雲(yun) 和李先念聯名給中共中央寫(xie) 信,提出對國民經濟進行調整的建議。
1983年
4月5日 中國人民武裝警察部隊總部在北京成立。
1996年
4月5日 中共中央印發《中國共產(chan) 黨(dang) 地方委員會(hui) 工作條例(試行)》。2015年12月25日,中共中央印發《中國共產(chan) 黨(dang) 地方委員會(hui) 工作條例》。
2010年
4月5日 中共中央辦公廳轉發的《中央組織部、中央宣傳(chuan) 部關(guan) 於(yu) 在黨(dang) 的基層組織和黨(dang) 員中深入開展創先爭(zheng) 優(you) 活動的意見》指出:在黨(dang) 的基層組織和黨(dang) 員中深入開展創建先進基層黨(dang) 組織、爭(zheng) 當優(you) 秀共產(chan) 黨(dang) 員活動,是鞏固和拓展全黨(dang) 深入學習(xi) 實踐科學發展觀活動成果的重要舉(ju) 措,是黨(dang) 的建設一項重要的經常性工作。組織實施這項活動,對於(yu) 進一步抓好學習(xi) 實踐活動整改落實工作、完善長效機製、推動學習(xi) 實踐科學發展觀向深度和廣度發展,對於(yu) 激發各級黨(dang) 組織和廣大黨(dang) 員生機活力、提高黨(dang) 的執政能力、保持和發展黨(dang) 的先進性,對於(yu) 促進各級黨(dang) 組織和廣大黨(dang) 員更好地聯係和服務群眾(zhong) 、始終保持黨(dang) 同人民群眾(zhong) 血肉聯係,對於(yu) 推動黨(dang) 的建設更好地服務黨(dang) 和國家工作大局、服務本地區本部門本單位中心工作、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促進經濟社會(hui) 又好又快發展,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yi) 。
曆史瞬間
1927年4月出版的毛澤東(dong) 著作《湖南農(nong) 民革命》(即《湖南農(nong) 民運動考察報告》)和瞿秋白寫(xie) 的序言。
【黨(dang) 史百年·天天讀】 執行編輯:盧 佳 審讀:郭偉(wei) 偉(wei) 指導:班永傑
關(guan) 於(yu) 我們(men) 聯係我們(men) 網站地圖 用戶調查
ky体育中心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