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宏:微笑天使 白衣戰士

來源:ky体育中心

  “‘紅區’內(nei) 外,兩(liang) 個(ge) 世界,一個(ge) 靜得可怕,一個(ge) 動魄驚心。”紅區,是業(ye) 內(nei) 對傳(chuan) 染病汙染區的代稱,而抗疫醫院的重症、危重症病房,同病毒短兵相接,堪稱“紅區”中的“紅區”。

  對於(yu) 同濟醫院中法新城院區重症病房的護士長張宏而言,穿梭於(yu) 傳(chuan) 染病房為(wei) 危重症確診病人麵對麵采集咽拭子,幫患者翻身叩背,做口腔護理,照顧他們(men) 的一日三餐,進行這些最容易發生職業(ye) 暴露的高危操作,是疫情嚴(yan) 重期間她每天的日常工作。

  主動請纓 “黨(dang) 員就應該先上,這是我的職責所在”

  2020年1月底2月初,在抗擊疫情的關(guan) 鍵時期,病人激增、床位極缺。

  作為(wei) 第一批醫療隊參與(yu) 金銀潭醫院管理ICU病房的華中科技大學同濟醫學院附屬同濟醫院,在主院區發熱門診及病房高位運轉的情況下,將啟用不久的中法新城院區和光穀院區整體(ti) 改造用於(yu) 危重症救治,並向全體(ti) 職工發出“同舟共濟,一心赴救”的公開信。

  華中科技大學同濟醫學院附屬同濟醫院婦科腫瘤科護士長張宏第一時間響應,主動請纓成為(wei) 同濟醫院中法新城院區首批隔離病房的護士長,“我覺得黨(dang) 員就應該先上,這是我的職責所在。”

  接到任務後,張宏立即帶領護士們(men) 進入隔離病房,不眠不休參與(yu) 院區危重症病房改造,在48小時內(nei) 按要求完成籌備工作,熟悉護理標準和流程,落實新冠肺炎患者應收盡收。

  做好引導 “穿上防護服,我們(men) 就是白衣戰士”

  病房開放當晚就收了33個(ge) 病人,病房外站滿了準備入院的病人,一邊是極度恐慌著急入院的病人,一邊是第一天穿上防護服上崗的護士們(men) ,“她們(men) 很多是80後、90後的孩子們(men) ,從(cong) 普通病房工作狀態轉為(wei) 傳(chuan) 染病房的工作狀態,大家很害怕,都不說話,空氣裏彌散著緊張的氣氛。”

  張宏心理壓力也非常大,擔心大家稍有不慎會(hui) 有暴露的風險,擔心有人不聽從(cong) 安排導致病房混亂(luan) ,擔心大家會(hui) 不會(hui) 工作不下去。

  責任在肩,她積極調整狀態,一邊合理安排接收病人並安撫他們(men) 的情緒,一邊鼓勵醫護人員不要緊張,按學習(xi) 的流程一步一步做,“新冠病人就在我們(men) 的麵前,我知道大家心裏害怕。但是我們(men) 是醫務人員,穿上防護服,就是白衣戰士,這是我們(men) 的職責所在,如果連我們(men) 都無法承受不去護理病人,那還有誰能來守護我們(men) 的病人呢?”她身先士卒為(wei) 重症患者擦洗、護理大小便、采集咽拭子、給壓瘡患者清創換藥,帶領護士們(men) 在最短時間內(nei) 適應重症病房的工作。

  與(yu) 此同時,為(wei) 保證護理工作安全、最大化降低感染風險,張宏和在武漢的醫護人員在護理過程中邊救治、邊總結。他們(men) 一次次優(you) 化護理流程和護理標準,多次更新護理指導版本。這一本本操作規範,如一道道堅固的屏障,保障了醫護人員不被感染,也為(wei) 後續抗擊新冠病毒積累了寶貴經驗。

  關(guan) 愛患者 “大家在一起,不是病人和醫護人員的關(guan) 係,我們(men) 是戰友的情誼。”

  “她每次到我們(men) 跟前的時候,就是一臉的笑容,好像就是一縷春風就過來了,就是一縷陽光就過來了。”被護理的患者這樣形容張宏。

  對新冠肺炎患者的護理,不同於(yu) 平時在普通病房的護理工作。進入病房的病人沒有家屬陪護,重症患者也都缺乏生活自理能力。因此,除了救治工作,患者的吃飯、洗嗽、大小便都需要醫護人員協助完成。而在防護服和口罩下的醫護人員,需要不吃不喝、提高音量來與(yu) 患者交流。這些,並沒有讓她們(men) 退縮,而是更加小心謹慎、一絲(si) 不苟。

  “患者的一個(ge) 眼神、一個(ge) 表情,甚至是一個(ge) 細微的動作都傳(chuan) 遞著對生命的渴望,而唯有用心守護,才能讓他們(men) 重獲新生。”

  張宏所在的病房曾收治的一位感染新冠肺炎的老人,神誌有些不清,情緒不穩定,上半身布滿嘔吐物,並且伴有嚴(yan) 重的皮膚壓瘡。張宏看到後,走到他病床邊,細心地為(wei) 他進行溫水擦浴,更換幹淨的衣服,不定時幫他接大小便,一到兩(liang) 小時翻身、擦洗一次,為(wei) 他處理皮膚壓瘡,護理各種管道各種儀(yi) 器……深夜還會(hui) 打電話到病房提醒同事關(guan) 注他的護理重點。

  經過精心護理,他骶尾部和足跟的創麵慢慢愈合結痂,意識也慢慢恢複了。一天在給他整理床鋪的時候,他突然握住張宏的手,含糊不清地說了句“謝謝”,聲音很輕卻很有力量。那一瞬間,她感動了,一種被需要的感動。“大家在一起,不是病人和醫護人員的關(guan) 係,我們(men) 是戰友的情誼。”

  來一線工作的第十天,剛錯過兒(er) 子16歲生日的張宏,突然接到家裏電話說兒(er) 子突發高燒、腹瀉,症狀極似新冠肺炎。突如其來的消息讓身為(wei) 母親(qin) 的她焦慮不已、徹夜難眠。但使命在身,擦幹眼淚,她依舊奮戰在一線。

  麵對意外而至的榮譽,習(xi) 慣了平淡生活的她也曾充滿憂慮,“在醫院、坐電梯,總怕碰見熟人,擔心被人認出來,擔心人家質疑,擔心自己以後做得不夠好,對不起這麽(me) 這份榮譽……”

  “世上沒有從(cong) 天而降的英雄,隻要祖國需要,我願做挺身而出的凡人。”張宏這樣說道。

  在這場抗擊疫情的大考中,有太多像張宏一樣的“凡人”,他們(men) 是父母、是兒(er) 女,有恐懼、有擔憂,但隻要祖國需要,就挺身而出,穿上了防護服,就成為(wei) 了白衣戰士,從(cong) 此“不怕苦,不畏難,不懼犧牲,用臂膀扛起如山的責任。”

  《同學》工作室

  延伸閱讀

  榜樣故事|張西京:生命守門人 人民的軍(jun) 醫 

  榜樣故事|杜雲(yun) :“全能書(shu) 記” 社區主心骨 

  榜樣故事|汪勇:你們(men) 守護“大家”我來守護“你們(men) ” 

  榜樣故事|達娃倉(cang) 決(jue) :堅守在抗疫一線上的最美“格桑花” 

  榜樣故事|火神山雷神山醫院施工單位黨(dang) 組織:最美建設者 英雄的團隊 

  榜樣故事|浙江省援武漢抗疫前方指揮部臨(lin) 時黨(dang) 委:暖心的組織 堅強的堡壘

《榜樣5》專(zhuan) 題節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