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要論述
1943年3月19日
劉少奇致電陳毅、張雲(yun) 逸等介紹華北對敵鬥爭(zheng) 的經驗。電報指出:在反“掃蕩”時,要靈活地運用遊擊戰、地雷戰等戰略戰術;民兵數量不一定要很多,但質量要很好,要加強對民兵的實際的戰鬥鍛煉及武器配備;在敵情特別嚴(yan) 重的遊擊區,遊擊部隊要根據不同情況運用不同的組織形式進行活動;切實注意爭(zheng) 取日本俘虜幫助我們(men) 做敵軍(jun) 工作;在遊擊區與(yu) 敵占區人民中的工作,非法鬥爭(zheng) 與(yu) 合法鬥爭(zheng) 需要巧妙配合,爭(zheng) 取各階層人民團結在我們(men) 的周圍,共同對付敵偽(wei) ;減輕根據地人民的財力與(yu) 人力的負擔,將節省下來的人力用在生產(chan) 上。這封電報收入《劉少奇選集》上卷。
1947年3月19日
任弼時為(wei) 中共中央起草關(guan) 於(yu) 中央撤出延安的解釋工作致各中央局、分局電。電報指出:蔣胡急於(yu) 進攻延安,正表示國民黨(dang) 當前處於(yu) 極端困難情況之下(軍(jun) 事、經濟、政治上極大困難),是為(wei) 著振奮人心並借以團結內(nei) 部所采取的一種行動。我們(men) 失去延安雖有某些損失,但中外人民和民主人士,特別在臨(lin) 沂、魯中勝利之後,不會(hui) 因為(wei) 退出延安對我喪(sang) 失信心。而我們(men) 若能將胡敵大部吸引在陝甘寧而加以打擊消滅,這正便利於(yu) 其他解放區打擊和消滅敵人,恢複失地。
1953年3月19日
毛澤東(dong) 為(wei) 中共中央起草關(guan) 於(yu) 解決(jue) 區鄉(xiang) 工作中“五多”問題的指示。指示指出:所謂“五多”,就是任務多,會(hui) 議集訓多,公文報告表冊(ce) 多,組織多,積極分子兼職多。各級黨(dang) 委對這些很久就存在的問題並沒有解決(jue) 。因為(wei) 區、鄉(xiang) 的“五多”,基本上都是從(cong) 上麵產(chan) 生的,是因為(wei) 在縣以上各級黨(dang) 政領導機關(guan) 中存在著嚴(yan) 重的分散主義(yi) 和官僚主義(yi) 所引起的,有些則是過去革命戰爭(zheng) 和土地改革時期的產(chan) 物,未加改變,遺留至今的。因此,必須在反對官僚主義(yi) 、命令主義(yi) 和違法亂(luan) 紀過程中,著重克服領導機關(guan) 中的官僚主義(yi) 和分散主義(yi) ,並將那些過去需要而現在已不需要的製度和辦法加以改變,方能解決(jue) 這個(ge) 問題。指示認為(wei) 區鄉(xiang) 工作中的“五多”,主要表現為(wei) 對農(nong) 民幹涉過多,強調指出:農(nong) 業(ye) 生產(chan) 是農(nong) 村中壓倒一切的工作,農(nong) 村中的其他工作都是圍繞著農(nong) 業(ye) 生產(chan) 而為(wei) 它服務的。凡足以妨礙農(nong) 民進行生產(chan) 的所謂工作任務和工作方法,都必須避免。對於(yu) 互助組和合作社,按照中央已有的決(jue) 定給以積極的提倡和適當的指導是完全必要的,但是決(jue) 不應當將它們(men) 混同於(yu) 社會(hui) 主義(yi) 的集體(ti) 農(nong) 莊,決(jue) 不應當施行過多的幹涉。我黨(dang) 現在在農(nong) 村中的主要的危險傾(qing) 向,就是許多同誌將分散的經濟混同於(yu) 集體(ti) 的經濟,就是幹涉過多。這個(ge) 指示收入《毛澤東(dong) 文集》第六卷。
1979年3月19日
鄧小平會(hui) 見瑞士聯邦委員、公共經濟部部長霍納格時闡述了中國對外開放的政策。他指出:我們(men) 將會(hui) 一步一步地采取更加開放的政策。我們(men) 充分理解到不利用和引進先進國家的技術和經驗,四個(ge) 現代化是搞不好的。當然,實現四個(ge) 現代化主要是靠自己,任何國家發展經濟都要靠自己。我們(men) 政策的連續性是沒有問題的。政策是否有連續性,關(guan) 鍵是看它對不對。如果這個(ge) 政策對,符合國家的利益,有利於(yu) 發展生產(chan) 力,有利於(yu) 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人民就歡迎,誰也變不了;如果這個(ge) 政策本身不好,不能給人民帶來利益,就沒有連續的必要。此外,我們(men) 還要製定同國外交往的一些法律,如投資法,把政策用法律形式肯定下來了,國際上也可以放心一點。
此前,一九七八年十月十日,鄧小平曾在會(hui) 見德意誌聯邦共和國新聞代表團時指出:關(guan) 起門來,固步自封,夜郎自大,是發達不起來的。我們(men) 經濟上同發達國家的差距是二十年、三十年,有的方麵甚至是五十年。要實現四個(ge) 現代化,就要善於(yu) 學習(xi) ,大量取得國際上的幫助。要引進國際上的先進技術、先進裝備,作為(wei) 我們(men) 發展的起點。我們(men) 好的傳(chuan) 統必須保留,但要根據新的情況來確定新的政策。過去行之有效的東(dong) 西,我們(men) 必須堅持,特別是根本製度,社會(hui) 主義(yi) 製度,社會(hui) 主義(yi) 公有製,那是不能動搖的。我們(men) 不能允許產(chan) 生一個(ge) 新的資產(chan) 階級。我們(men) 引進先進技術,是為(wei) 了發展生產(chan) 力,提高人民生活水平,是有利於(yu) 我們(men) 的社會(hui) 主義(yi) 國家和社會(hui) 主義(yi) 製度。
2013年3月19日
習(xi) 近平接受俄羅斯俄通—塔斯社、俄羅斯全國廣播電視公司、南非衛星電視五台、印度報業(ye) 托拉斯、巴西《經濟價(jia) 值報》和中國新華社記者聯合采訪,就中國同有關(guan) 國家雙邊關(guan) 係、中非關(guan) 係、金磚國家合作、中國改革開放等闡述了政策主張。
關(guan) 於(yu) 中國改革發展,他強調,中國共產(chan) 黨(dang) 在中國執政,就是要帶領人民把國家建設得更好,讓人民生活得更好。中國共產(chan) 黨(dang) 必須加強自身建設,不斷提高科學執政、民主執政、依法執政水平,更好為(wei) 人民服務。改革開放是發展中國特色社會(hui) 主義(yi) 的必由之路。在新的曆史條件下,我們(men) 要開創發展新局麵,就必須實現改革新突破。我們(men) 將加強改革的頂層設計和總體(ti) 規劃,協調推進經濟、政治、文化、社會(hui) 、生態等各方麵體(ti) 製改革,堅決(jue) 破除一切妨礙科學發展的體(ti) 製機製弊端。中國特色社會(hui) 主義(yi) 必須隨著形勢和條件的變化而向前發展。我們(men) 願意借鑒人類一切文明成果,但不會(hui) 照抄照搬任何國家的發展模式。中國的改革是中國特色社會(hui) 主義(yi) 製度的自我完善和發展。隻有走中國人民自己選擇的道路,走適合中國國情的道路,最終才能走得通、走得好。
關(guan) 於(yu) 中國同世界的關(guan) 係,他強調,中國人是講愛國主義(yi) 的,同時我們(men) 也是具有國際視野和國際胸懷的。隨著國力不斷增強,中國將在力所能及範圍內(nei) 承擔更多國際責任和義(yi) 務,為(wei) 人類和平與(yu) 發展作出更大貢獻。中國將堅定不移走和平發展道路。我們(men) 也希望世界各國都走和平發展道路,國與(yu) 國之間、不同文明之間平等交流、相互借鑒、共同進步,齊心協力推動建設持久和平、共同繁榮的和諧世界。
在回答關(guan) 於(yu) 中國領導人的工作狀況的提問時,他表示,中國是一個(ge) 大國,人口多,國情複雜,領導者要深入了解國情,了解人民的所思所盼,要不斷增強工作能力,要有“如履薄冰,如臨(lin) 深淵”的自覺,要牢記人民的利益高於(yu) 一切,牢記責任重於(yu) 泰山,絲(si) 毫不敢懈怠,絲(si) 毫不敢馬虎,必須夙夜在公、勤勉工作。人民是我們(men) 力量的源泉。隻要與(yu) 人民同甘共苦,與(yu) 人民團結奮鬥,就沒有克服不了的困難,就沒有完成不了的任務。
黨(dang) 史回眸
1980年
3月19日 鄧小平在同中央負責同誌談《關(guan) 於(yu) 建國以來黨(dang) 的若幹曆史問題的決(jue) 議》稿起草問題時指出,中心的意思應該是三條。第一,確立毛澤東(dong) 的曆史地位,堅持和發展毛澤東(dong) 思想。這是最核心的一條。第二,對建國30年來曆史上的大事,要進行實事求是的分析,包括一些負責同誌的功過是非,要做出公正的評價(jia) 。第三,對過去的事情做個(ge) 基本的總結。其中最重要、最根本、最關(guan) 鍵的,還是第一條。
1996年
3月19日 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會(hui) 會(hui) 議專(zhuan) 題研究新疆穩定工作。1997年,中央開始從(cong) 內(nei) 地省市、國家機關(guan) 和國有重要企業(ye) 派出一批骨幹力量到新疆工作。此後,對口支援新疆的力度不斷加大。
2014年
3月19日 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印發《關(guan) 於(yu) 深化司法體(ti) 製和社會(hui) 體(ti) 製改革的意見》。改革的重點是完善司法人員分類管理製度、完善司法責任製、健全司法人員職業(ye) 保障、推動省以下地方法院檢察院人財物統一管理等。
2019年
3月19日 中共中央辦公廳印發《公務員職務與(yu) 職級並行規定》,自6月1日起施行。
曆史瞬間
1926年3月,毛澤東(dong) 任第六屆農(nong) 民運動講習(xi) 所所長。圖為(wei) 廣州農(nong) 民運動講習(xi) 所課堂。
1947年3月19日,西北野戰軍(jun) 撤離延安,進行戰略轉移。
【黨(dang) 史百年·天天讀】 執行編輯:盧 佳 審讀:郭偉(wei) 偉(wei) 指導:班永傑
關(guan) 於(yu) 我們(men) 聯係我們(men) 網站地圖 用戶調查
ky体育中心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