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要論述
1945年3月13日
毛澤東(dong) 同謝偉(wei) 思談話,提出解決(jue) 中國戰後問題的意見。他指出:中國戰後最急需的是發展經濟。中國必須建立起輕工業(ye) 以供應市場,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像中國這樣大而又落後的國家,在未來的長時間裏,必然是農(nong) 業(ye) 占優(you) 勢。農(nong) 民問題是中國未來的基本問題。除非在解決(jue) 農(nong) 業(ye) 問題的基礎上,中國工業(ye) 化不可能取得成功。中國必須實行土地改革和民主,中國共產(chan) 黨(dang) 的政策將給中國帶來民主和堅實的工業(ye) 化的手段。他還指出:蔣介石拒絕成立任何真正的聯合政府,宣布在一九四五年十一月召開國民黨(dang) 一手炮製的國民大會(hui) ,他現在走的道路是直接導向中國內(nei) 戰和國民黨(dang) 毀滅的道路。和平過渡到憲政的唯一希望就是成立聯合政府。
1949年3月13日
毛澤東(dong) 在中共七屆二中全會(hui) 上作總結。總結共分十個(ge) 問題。其中,談到黨(dang) 委會(hui) 的工作方法時指出:黨(dang) 委書(shu) 記要善於(yu) 當“班長”。要把問題擺到桌麵上來。不僅(jin) “班長”要這樣做,委員也要這樣做。不要在背後議論。黨(dang) 委各委員之間要把彼此知道的情況互相通知、互相交流。不懂得和不了解的東(dong) 西要問下級,不要輕易表示讚成或反對。要善於(yu) 傾(qing) 聽下麵幹部的意見。學會(hui) “彈鋼琴”。黨(dang) 委要抓緊中心工作,又要圍繞中心工作而同時開展其他方麵的工作。黨(dang) 委對主要工作不但一定要“抓”,而且一定要“抓緊”。對情況和問題一定要注意到它們(men) 的數量方麵,要有基本的數量的分析。開會(hui) 要事先通知,像出安民告示一樣,讓大家知道要討論什麽(me) 問題,解決(jue) 什麽(me) 問題,並且早作準備。講話、演說、寫(xie) 文章和寫(xie) 決(jue) 議案,都應當簡明扼要。會(hui) 議也不要開得太長。注意團結那些和自己意見不同的同誌一道工作。力戒驕傲。這對領導者是一個(ge) 原則問題,也是保持團結的一個(ge) 重要條件。禁止給黨(dang) 的領導者祝壽,禁止用黨(dang) 的領導者的名字作地名、街名和企業(ye) 的名字,保持艱苦奮鬥作風,製止歌功頌德現象。劃清兩(liang) 種界限:首先,是革命還是反革命?其次,在革命的隊伍中,要劃清正確和錯誤、成績和缺點的界限,還要弄清它們(men) 中間什麽(me) 是主要的,什麽(me) 是次要的。我們(men) 看問題一定不要忘記劃清這兩(liang) 種界限:革命和反革命的界限,成績和缺點的界限。要把界限劃好,必須經過細致的研究和分析。我們(men) 對於(yu) 每一個(ge) 人和每一件事,都應該采取分析研究的態度。
談到馬克思主義(yi) 的普遍真理與(yu) 中國革命的具體(ti) 實踐的統一時指出:應該這樣提法,這樣提法較好。我們(men) 黨(dang) 的理論水平低,雖然也翻譯了很多書(shu) ,可是實際上沒有對馬、恩、列、斯著作做很好的宣傳(chuan) 。所以現在應當在全中國全世界很好地宣傳(chuan) 馬、恩、列、斯關(guan) 於(yu) 唯物主義(yi) 、關(guan) 於(yu) 黨(dang) 和國家的學說,宣傳(chuan) 他們(men) 的政治經濟學等等,而不要把毛與(yu) 馬、恩、列、斯並列起來。我們(men) 這一套是一個(ge) 國家的經驗,這樣說法就很好,就比較好些。如果並列起來一提,就似乎我們(men) 自己有了一切,似乎主人就是我,而請馬、恩、列、斯來做陪客。我們(men) 請他們(men) 來不是做陪客的,而是做先生的,我們(men) 做學生。
談到十月革命和中國革命的關(guan) 係時指出:十月革命是無產(chan) 階級革命時代人類第一個(ge) 最偉(wei) 大的勝利,第二次世界大戰打倒德、意、日帝國主義(yi) 是第二個(ge) 最偉(wei) 大的勝利,中國革命是第三個(ge) 最偉(wei) 大的勝利。如果沒有十月革命,中國革命的勝利是不可能的。在帝國主義(yi) 製度存在的時代,沒有國際援助,任何國家的革命都不可能取得勝利。而且勝利之後的鞏固,沒有外國無產(chan) 階級的援助,也是不行的。中國革命勝利以後的鞏固也是一樣,帝國主義(yi) 是要消滅我們(men) 的,沒有各國無產(chan) 階級,首先是蘇聯的援助,鞏固是不可能的。自然,我們(men) 受人幫助,也要時刻準備幫助別人。這就是國際主義(yi) 。應當宣傳(chuan) 中國革命勝利的偉(wei) 大意義(yi) ,要在全國人民中、在全黨(dang) 中廣泛宣傳(chuan) 。
談到人民代表會(hui) 議和黨(dang) 的代表會(hui) 議製度時指出:我們(men) 不采取資產(chan) 階級共和國的國會(hui) 製度,而采取無產(chan) 階級共和國的蘇維埃製度。代表會(hui) 議就是蘇維埃。在內(nei) 容上我們(men) 和蘇聯的無產(chan) 階級專(zhuan) 政的蘇維埃是有區別的,我們(men) 是以工農(nong) 聯盟為(wei) 基礎的人民蘇維埃,“蘇維埃”這個(ge) 外來語我們(men) 不用,而叫做人民代表會(hui) 議。在中國,因為(wei) 資產(chan) 階級共和國的國會(hui) 製度在人民中已經臭了,我們(men) 不采用它,而采用社會(hui) 主義(yi) 國家的政權製度。與(yu) 人民代表會(hui) 議製度相配合的還有黨(dang) 的代表會(hui) 議製度。
全會(hui) 批準了由中國共產(chan) 黨(dang) 發起的關(guan) 於(yu) 召開新的政治協商會(hui) 議及成立民主聯合政府的建議,著重討論了黨(dang) 的工作重心的戰略轉移,即工作重心由鄉(xiang) 村轉移到城市的問題。在中國革命轉折關(guan) 頭召開的這次全會(hui) ,具有重大的曆史意義(yi) 。會(hui) 議所作出的各項政策規定,不僅(jin) 對迎接中國革命在全國的勝利,而且對新中國的建設事業(ye) 都具有巨大的指導作用。在全會(hui) 上的總結的第二部分收入《毛澤東(dong) 選集》第四卷,題為(wei) 《黨(dang) 委會(hui) 的工作方法》。
1978年3月13日
鄧小平在會(hui) 見索馬裏新聞代表團時,介紹中國的國情說:國際上都說我們(men) 是一個(ge) 大國,蘇聯甚至說我們(men) 是超級大國。我們(men) 的大,隻表現在兩(liang) 個(ge) 方麵,一是地方大,一是人口多。按生產(chan) 和科學水平來說,我們(men) 同你們(men) 一樣,隻能算是一個(ge) 小國。就是到有六千萬(wan) 噸鋼的時候,我們(men) 也還是一個(ge) 弱國。按日本、聯邦德國、法國、美國的人均水平,我們(men) 應當有幾億(yi) 噸鋼。你說強什麽(me) 呀?所以說,牛皮不能吹大了。當然,到有六千萬(wan) 噸鋼的時候,總比現在好得多了。人口多、國家大,有自己的困難,所以我們(men) 要更加努力。
2016年3月13日
習(xi) 近平在出席十二屆全國人大四次會(hui) 議解放軍(jun) 代表團全體(ti) 會(hui) 議時強調,把創新擺在我軍(jun) 建設發展全局的重要位置,靠改革創新推動國防和軍(jun) 隊建設實現新跨越,是決(jue) 定我軍(jun) 前途命運的一個(ge) 關(guan) 鍵,必須全麵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堅持戰鬥力標準,下大氣力抓理論創新、抓科技創新、抓科學管理、抓人才集聚、抓實踐創新,以重點突破帶動和推進全麵創新,不斷開創強軍(jun) 興(xing) 軍(jun) 新局麵。他指出,科學的軍(jun) 事理論就是戰鬥力,一支強大的軍(jun) 隊必須有科學理論作指導。要堅持理論聯係實際,既開闊視野又不跟在別人後麵亦步亦趨,既開動腦筋又不脫離實際好高騖遠,大力推進馬克思主義(yi) 軍(jun) 事理論創新,加快形成具有時代性、引領性、獨特性的軍(jun) 事理論體(ti) 係,為(wei) 強軍(jun) 興(xing) 軍(jun) 實踐提供科學理論支撐。
黨(dang) 史回眸
1947年
3月13日 蔣介石令胡宗南率大軍(jun) 二十五萬(wan) 人從(cong) 南、西、北三麵進攻陝北解放區。這是國民黨(dang) 的全麵進攻改變為(wei) 向陝北、山東(dong) 兩(liang) 翼重點進攻的開始。18日和19日,中共中央機關(guan) 和邊區部隊主動撤出延安,開始轉戰陝北,以便拖住國民黨(dang) 軍(jun) 胡宗南部,為(wei) 人民解放軍(jun) 在其他戰場舉(ju) 行戰略反攻創造有利條件。
1972年
3月13日 中國和英國在北京簽署聯合公報,決(jue) 定從(cong) 即日起將雙方派駐對方的外交代表由代辦升格為(wei) 大使。英國決(jue) 定自本日起撤銷其在台灣的官方代表機構。
1983年
3月13日 中共中央在北京舉(ju) 行萬(wan) 人大會(hui) ,隆重紀念馬克思逝世一百周年。
1985年
3月13日 中共中央作出《關(guan) 於(yu) 科學技術體(ti) 製改革的決(jue) 定》,提出經濟建設必須依靠科學技術、科學技術工作必須麵向經濟建設的戰略方針。
2015年
3月13日 中共中央、國務院印發《關(guan) 於(yu) 深化體(ti) 製機製改革加快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的若幹意見》。2016年1月18日,中共中央、國務院印發《國家創新驅動發展戰略綱要》。
曆史瞬間
1949年3月,劉少奇在中共七屆二中全會(hui) 上發言。
【黨(dang) 史百年·天天讀】 執行編輯:盧 佳 審讀:郭偉(wei) 偉(wei) 指導:班永傑
關(guan) 於(yu) 我們(men) 聯係我們(men) 網站地圖 用戶調查
ky体育中心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