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評論員:千年大跨越 日月換新天——寫在全國脫貧攻堅總結表彰大會召開之際

ky体育中心 打印 糾錯
微信掃一掃 ×
收聽本文 00:00/00:00

  新春時節,一個(ge) 消息引發廣泛關(guan) 注——全國脫貧攻堅總結表彰大會(hui) 將於(yu) 2月25日在北京人民大會(hui) 堂隆重舉(ju) 行。

  人們(men) 記得,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在二〇二一年新年賀詞中莊嚴(yan) 宣告:“2020年,全麵建成小康社會(hui) 取得偉(wei) 大曆史性成就,決(jue) 戰脫貧攻堅取得決(jue) 定性勝利。”

  曆經持續奮鬥,中國共產(chan) 黨(dang) 團結帶領全國人民如期完成新時代脫貧攻堅目標任務,困擾中華民族幾千年的絕對貧困問題得到曆史性解決(jue) ,實現了中華民族亙(gen) 古未有的偉(wei) 大跨越。

  這是2021年2月20日在貴州省畢節市黔西縣新仁苗族鄉(xiang) 拍攝的化屋村麻窩寨易地扶貧搬遷集中安置點(手機照片)。新華社記者 楊文斌 攝

  千年夢想,圓在今朝!這一彪炳史冊(ce) 、光耀全球的豐(feng) 功偉(wei) 績,輝映百年大黨(dang) 的初心使命,在中華民族發展史上、人類發展史上寫(xie) 下濃墨重彩的一筆。

  (一)

  “全麵建成小康社會(hui) ,一個(ge) 不能少;共同富裕路上,一個(ge) 不能掉隊。我們(men) 將舉(ju) 全黨(dang) 全國之力,堅決(jue) 完成脫貧攻堅任務,確保兌(dui) 現我們(men) 的承諾。”黨(dang) 的十八大以來,以習(xi) 近平同誌為(wei) 核心的黨(dang) 中央團結帶領全黨(dang) 全國各族人民,把脫貧攻堅擺在治國理政突出位置,采取了許多具有原創性、獨特性的重大舉(ju) 措,組織實施了人類曆史上規模最大、力度最強的脫貧攻堅戰。

  這是河北省阜平縣駱駝灣村(2019年8月7日攝,無人機照片)。新華社記者 趙鴻宇 攝

  “一個(ge) 不能少”的堅定承諾,脫貧攻堅的深入推進,帶來無數人命運的變遷。從(cong) 華北平原到西南邊陲,從(cong) 大別山區到秦巴腹地,從(cong) 土家苗寨到雪域高原,貧困地區的麵貌徹底改變,鄉(xiang) 親(qin) 們(men) 的日子越過越紅火,臉上的笑容越來越燦爛。

  “這是抬頭見景啊!”今年2月,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走進貴州畢節化屋村脫貧群眾(zhong) 易地搬遷後的新家,稱讚不已。精準脫貧政策讓這個(ge) 貧困發生率一度高達63.6%的“懸崖下的村寨”,迎來跨越式發展。2019年底,村裏貧困人口清零,村民們(men) 過上了過去不敢想的好日子。

  在四川省昭覺縣三河村的易地扶貧安置點,彝族群眾(zhong) 馬海日聰喜搬新居(2019年2月11日攝)。2019年2月11日,位於(yu) 大涼山腹地的四川省昭覺縣三河村首批29戶、168人告別居住多年的土坯房,搬入易地扶貧安置點的新家。新華社記者 江宏景 攝

  山河依舊,換了人間。無數個(ge) “化屋村”的巨變,匯成了一組令人震撼的數字:8年間,中國832個(ge) 貧困縣全部摘帽,現行標準下近1億(yi) 農(nong) 村貧困人口全部脫貧,提前10年實現了聯合國2030年可持續發展議程減貧目標;改革開放40多年來,中國7億(yi) 多人擺脫貧困,對世界減貧貢獻率超過70%。在世界東(dong) 方這片古老土地上,中國共產(chan) 黨(dang) 帶領中國人民創造了人類有史以來規模最大、持續時間最長、惠及人口最多的減貧奇跡,為(wei) 其他國家尤其是廣大發展中國家提供了重要啟示和有益借鑒,深刻影響了人類減貧事業(ye) 的曆史進程。

  (二)

  “40多年來,我先後在中國的縣、市、省、中央工作,扶貧始終是我工作的一個(ge) 重要內(nei) 容,我花的精力最多。”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的一番話令人動容。最深的牽掛,最暖的真情,彰顯人民領袖的愛民情懷,詮釋新時代共產(chan) 黨(dang) 人的使命擔當。

  黨(dang) 的十八大以來,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的足跡遍布14個(ge) 集中連片特困地區。總書(shu) 記既掛帥又出征,親(qin) 自謀劃、部署和推動脫貧攻堅工作,為(wei) 打贏脫貧攻堅戰提供了重要遵循、注入不竭動力。

  這是著眼全局的戰略安排。“小康不小康,關(guan) 鍵看老鄉(xiang) 。”全麵建成小康社會(hui) 、實現第一個(ge) 百年奮鬥目標,是我們(men) 黨(dang) 團結帶領人民實現中華民族偉(wei) 大複興(xing) 中國夢的關(guan) 鍵一步。走好這一步,打贏脫貧攻堅戰至關(guan) 重要。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強調,讓貧困人口和貧困地區同全國一道進入全麵小康社會(hui) 是我們(men) 黨(dang) 的莊嚴(yan) 承諾。在實踐中,我們(men) 黨(dang) 不僅(jin) 把脫貧攻堅作為(wei) 全麵建成小康社會(hui) 的底線任務,而且作為(wei) 實現人的全麵發展、社會(hui) 全麵進步的重要內(nei) 容,賦予扶貧脫貧工作以新意義(yi) 和新內(nei) 涵。

  雲(yun) 南貢山縣獨龍江鄉(xiang) 龍元村“致富能手”和曉永在鄉(xiang) 裏賣羊肚菌(2019年4月19日攝)。 新華社記者 江文耀 攝

  這是破解難題的科學部署。不搞大水漫灌,不要“手榴彈炸跳蚤”,針對深度貧困地區不同的致貧病根,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深入思考“怎麽(me) 扶”的破解方法,創造性地提出精準扶貧、精準脫貧方略。針對貧中之貧、困中之困,“六個(ge) 精準”“五個(ge) 一批”等一係列有效舉(ju) 措成為(wei) 攻堅製勝之策。

  這是全麵攻堅的體(ti) 係保障。一張“五級書(shu) 記”同框、共抓脫貧攻堅的照片,讓人們(men) 看到上下齊心克難關(guan) 的決(jue) 心和力量。層層簽訂責任書(shu) 、立下軍(jun) 令狀,推動建立脫貧攻堅責任體(ti) 係;既督促工作進度、加大考核問責力度,又杜絕弄虛作假、嚴(yan) 防“數字脫貧”……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為(wei) 脫貧攻堅立規矩、提要求,構建起橫向到邊、縱向到底的領導體(ti) 係,讓責任環環緊扣,壓力層層傳(chuan) 導,為(wei) 決(jue) 戰決(jue) 勝提供有力保障。

  雲(yun) 南省鎮雄縣以古鎮岩洞腳村幼兒(er) 園的孩子在操場上玩耍(2020年11月11日攝)。新華社記者 王冠森 攝

  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科學回答了脫貧攻堅的目的、戰略、方法、路徑等一係列重大理論和實踐問題,引領構建起中國貧困治理新體(ti) 係。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關(guan) 於(yu) 扶貧工作重要論述豐(feng) 富發展了馬克思主義(yi) 的反貧困理論,也為(wei) 世界的反貧困鬥爭(zheng) 提供了中國智慧和中國方案。

  (三)

  脫貧攻堅重大勝利的背後,閃動著無數負重前行的身影,傳(chuan) 頌著眾(zhong) 多催人淚下的故事。廣大黨(dang) 員、幹部心懷對人民的赤子之心,吃苦耐勞、不怕犧牲,充分彰顯了共產(chan) 黨(dang) 人的使命擔當和犧牲奉獻。

  舍小家為(wei) 大家,他們(men) 把汗水流淌在戰貧一線。誓言“一戶不脫貧、堅決(jue) 不撤崗”的安徽金寨縣大灣村駐村扶貧工作隊隊長餘(yu) 靜,一幹就是6年;重慶竹賢鄉(xiang) 下莊村支書(shu) 毛相林帶領村民曆時7年不懈奮鬥,硬是在絕壁鑿出一條8000米長的“天路”……黨(dang) 的十八大以來,全國共派出25萬(wan) 多個(ge) 駐村工作隊,累計300多萬(wan) 名縣級以上機關(guan) 、國有企事業(ye) 單位駐村幹部奮戰在脫貧攻堅一線。他們(men) 也是血肉之軀,也有父母家人,但為(wei) 了帶領群眾(zhong) 早日脫貧,他們(men) 把對家人的“虧(kui) 欠”埋在心底,把對群眾(zhong) 的責任扛在肩頭,用自己的“辛苦指數”換來老百姓的“幸福指數”。

  施林嬌(右一)在十八洞村學習(xi) 苗繡(2020年4月25日攝)。新華社記者 薛宇舸 攝

  灑熱血鑄豐(feng) 碑,他們(men) 把功勳鐫刻在祖國的大地上。年僅(jin) 26歲的扶貧幹部蔣富安因勞累猝死,他幫扶過的村民放聲痛哭;貴州遵義(yi) 市匯川區駐村幹部餘(yu) 永流生前一封致歉女兒(er) 的家書(shu) ,讓無數人淚目;壯族姑娘黃文秀在幫助鄉(xiang) 親(qin) 們(men) 脫貧的征程中,獻出了年僅(jin) 30歲的寶貴生命……截至2020年7月底,全國犧牲在脫貧攻堅戰場上的扶貧幹部,共有1500多人。英烈們(men) 以赤心詮釋初心、以生命履行使命,祖國不會(hui) 忘記,人民不會(hui) 忘記,他們(men) 將永遠活在人民的心裏。

  前不久,扶貧題材電視劇《山海情》引發熱議。網友感歎:偉(wei) 大的脫貧攻堅離不開同樣偉(wei) 大的扶貧幹部,他們(men) 如散落在山野的一束束光,照亮封閉的山鄉(xiang) ,送去致富的希望。燃燒自己,照亮別人;改天換地,以身許國。共和國豐(feng) 碑上,永遠銘刻著扶貧幹部不朽的英名和功績。

  (四)

  人間萬(wan) 事出艱辛。沒有汗水流,哪來穀滿倉(cang) ?脫貧攻堅戰的勝利,越來越紅火的日子,是鄉(xiang) 親(qin) 們(men) “一個(ge) 汗珠摔八瓣”幹出來的,是奮鬥者“不服輸、不認命”拚出來的。

  農(nong) 民在寧夏閩寧鎮雙孢菇栽培示範基地采摘蘑菇(2020年3月18日攝)。新華社記者 王鵬 攝

  有一種精神叫“不屈”。它是種下希望的辛勤耕耘,是外出打拚的堅實腳步,是寫(xie) 在老屋牆上“寧願苦戰、不願苦熬”的錚錚誓言……脫貧有多難,這片熱土上的人就有多拚。在這場改變命運的鬥爭(zheng) 中,貧困地區廣大幹部群眾(zhong) 不向困難低頭,以腳踏實地的努力、毫不懈怠的拚搏,一步一個(ge) 腳印邁向幸福新生活。

  有一種奮鬥叫“我能”。人民群眾(zhong) 的智慧是無窮的。麵對脫貧攻堅路上的硬骨頭、攔路虎,改革創新是開拓前進的利器。承包確權的“紅本本”,讓千畝(mu) 荒山變身“綠色銀行”;一根網線,讓大山深處的村民成為(wei) “帶貨達人”;搭上“一帶一路”快車,老區群眾(zhong) 把“養(yang) 在深閨人未識”的優(you) 質水果賣到大洋彼岸。從(cong) 不敢想、不會(hui) 幹到學著幹、大膽闖,突破觀念束縛、解開貧困死結,一個(ge) 個(ge) 奮鬥脫貧的故事成為(wei) 佳話。

  這是2020年11月5日拍攝的寧夏銀川市永寧縣閩寧鎮原隆村(無人機照片)。新華社記者 王鵬 攝

  “每個(ge) 人都了不起!”脫貧攻堅的重大勝利再次證明,在黨(dang) 的堅強領導下,14億(yi) 人民迸發出改變命運的創造偉(wei) 力,激發出源源不斷的內(nei) 生動力,就沒有戰勝不了的艱難險阻,就沒有成就不了的宏圖大業(ye) 。

  (五)

  減貧是一個(ge) 曆史性難題,也是一個(ge) 世界性難題。社會(hui) 主義(yi) 中國實現了快速發展和大規模減貧同步,貧困人口共享改革發展成果,這是一個(ge) 了不起的人間奇跡。這份人民滿意、舉(ju) 世矚目、光耀史冊(ce) 的優(you) 異答卷,隱藏什麽(me) 樣的發展密碼,又帶來哪些深刻啟示?

  薑仕坤(左)在貴州晴隆縣長流鄉(xiang) 與(yu) 村民交流(資料照片)。2016年4月12日,貴州黔西南州晴隆縣委書(shu) 記薑仕坤倒在了脫貧攻堅的路上。新華社發

  ——中國共產(chan) 黨(dang) 領導的政治優(you) 勢和中國特色社會(hui) 主義(yi) 製度優(you) 勢,是脫貧攻堅取得勝利的根本保證。麵對艱巨繁重的脫貧攻堅任務,從(cong) 黨(dang) 中央最高指揮部到基層“最後一公裏”,建立起中央統籌、省負總責、市縣抓落實的管理體(ti) 製,層層壓實責任,兌(dui) 現對人民的承諾。累計數百萬(wan) 名幹部駐村幫扶,投入扶貧資金以萬(wan) 億(yi) 元計,東(dong) 西協作對口幫扶,民營企業(ye) “萬(wan) 企幫萬(wan) 村”,構建起“三位一體(ti) ”大扶貧格局,形成強大社會(hui) 合力。我們(men) 黨(dang) 強大的領導力、動員力、執行力,中國特色社會(hui) 主義(yi) 製度集中力量辦大事的顯著優(you) 勢,為(wei) 脫貧攻堅提供堅強政治保證和強勁推動力。

  ——堅持群眾(zhong) 主體(ti) 地位,激發群眾(zhong) 內(nei) 生動力,是脫貧攻堅的動力之源。貧困群眾(zhong) 既是脫貧攻堅的對象,更是脫貧致富的主體(ti) 。我們(men) 黨(dang) 始終堅持扶貧與(yu) 扶誌、扶智相結合,動員貧困群眾(zhong) “擼起袖子加油幹”。廣大貧困群眾(zhong) 不等不靠,用雙手創造美好生活,靠奮鬥實現脫貧奇跡,彰顯自強不息、艱苦奮鬥的精氣神。人民群眾(zhong) 是曆史的創造者。尊重人民主體(ti) 地位,不斷激發人民群眾(zhong) 的積極性主動性創造性,事業(ye) 發展就有了源源不竭的動力。

  ——堅持精準方略,做好精準文章,走適合中國國情的減貧之路。聯合國開發計劃署認為(wei) ,中國脫貧方案的亮點是因地製宜、精準發力。打響脫貧攻堅戰以來,黨(dang) 中央堅持精準扶貧、精準脫貧方略,因村因戶因人施策,對症下藥、精準滴灌、靶向治療,取得紮實成效。脫貧道路千萬(wan) 條,務實管用第一條。立足實際、瞄準問題、精準施策,是脫貧攻堅的製勝之道。

  ——堅持從(cong) 嚴(yan) 要求,確保落實落地,砥礪真抓實幹的過硬作風。脫貧攻堅是啃硬骨頭的戰場,也是檢驗作風的考場。我們(men) 黨(dang) 堅持把全麵從(cong) 嚴(yan) 治黨(dang) 要求貫穿脫貧攻堅工作全過程和各環節,加強廉潔扶貧,杜絕形式主義(yi) 、不良作風,確保脫貧過程紮實、脫貧結果真實,讓脫貧成效經得起人民、實踐和曆史檢驗。鍛造真抓實幹的好作風,練就勇於(yu) 擔當的鐵肩膀,這是各項事業(ye) 發展的有力保障。

  (六)

  好日子在哪裏?在豐(feng) 盛的餐桌上,在亮堂的居室中,在鼓起的腰包裏,更在脫貧群眾(zhong) 綻放的笑臉上。“民亦勞止,汔可小康”的千年夢想照進現實,照耀新時代的神州大地。

  這是2020年4月拍攝的位於(yu) 重慶石柱土家族自治縣華溪村的中益鄉(xiang) 小學全貌。新華社記者 劉潺 攝

  “鄉(xiang) 親(qin) 們(men) 脫貧隻是邁向幸福生活的第一步,是新生活、新奮鬥的起點。”日前,2021年中央一號文件公布。黨(dang) 中央決(jue) 定,脫貧攻堅目標任務完成後,對擺脫貧困的縣,從(cong) 脫貧之日起設立5年過渡期,實現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同鄉(xiang) 村振興(xing) 有效銜接。一幅舉(ju) 全黨(dang) 全社會(hui) 之力加快農(nong) 業(ye) 農(nong) 村現代化,讓廣大農(nong) 民過上更加美好生活的宏偉(wei) 藍圖正漸次鋪展……

  凡是過去,皆為(wei) 序章。踏上全麵建設社會(hui) 主義(yi) 現代化國家新征程,在以習(xi) 近平同誌為(wei) 核心的黨(dang) 中央堅強領導下,億(yi) 萬(wan) 人民腳踏實地加油幹,努力繪就鄉(xiang) 村振興(xing) 的壯美畫卷,向著實現第二個(ge) 百年奮鬥目標闊步挺進,社會(hui) 主義(yi) 中國一定能創造令世界刮目相看的新的更大奇跡!

發布時間:2021年02月25日 09:13 來源:新華社 編輯:宿黨輝 打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