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語”近人——習近平喜歡的典故》(第二季)解說詞(第六集)一言為重百金輕

ky体育中心 打印 糾錯
微信掃一掃 ×
收聽本文 00:00/00:00

  本集主題

  誠信是社會(hui) 主義(yi) 核心價(jia) 值觀的重要內(nei) 容,也是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多次強調的內(nei) 容。選擇“誠信”作為(wei) 主題,既能夠弘揚優(you) 秀傳(chuan) 統文化的精髓,又能夠有效地回應當下,樹立誠信友善的社會(hui) 主義(yi) 核心價(jia) 值觀。

  第一部分:為(wei) 什麽(me) 要講誠信

  主持人康輝:

  學習(xi) 思想,領悟經典,感受平語近人。歡迎您收看《平“語”近人——習(xi) 近平喜歡的典故》,我是主持人康輝。

  首先歡迎今天來到節目現場的所有觀眾(zhong) 朋友,大家好!

  在現代社會(hui) 生活當中,如果沒了身份證恐怕是寸步難行的,身份證如果丟(diu) 了更是件麻煩事,不過好在身份證丟(diu) 了還可以補辦。可我們(men) 每個(ge) 人都還有第二張身份證,這張身份證如果丟(diu) 了的話,恐怕很難補回來。第二張身份證是什麽(me) 呢?就是誠信。中國古人早就說過“人無忠信不可立於(yu) 世”,誠信關(guan) 乎一個(ge) 國家國民的道德素質,更關(guan) 乎一個(ge) 民族、一個(ge) 國家的整體(ti) 形象。

  黨(dang) 的十八大以來,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在很多場合都對誠信做過重要的論述。在這些重要的論述當中,總書(shu) 記經常引經據典。那今天這期節目呢,我們(men) 就以“誠信”為(wei) 題,通過解讀習(xi) 近平喜歡的典故,一起去領悟在新時代我們(men) 將如何建設誠信。

  現在我們(men) 有請本期節目的思想解讀人,中央黨(dang) 校王傑教授為(wei) 大家講解。

  思想解讀人王傑:

  大家好,這一集我們(men) 講的內(nei) 容就是“誠信”,它是社會(hui) 主義(yi) 核心價(jia) 值觀的重要內(nei) 容。

  核心價(jia) 值觀是一個(ge) 國家共同的道德基礎,是一個(ge) 民族賴以維係的精神紐帶。一個(ge) 國家、一個(ge) 民族,如果沒有共同核心價(jia) 值觀的支撐,就會(hui) 魂無定所、行無依歸。黨(dang) 的十八大明確提出了社會(hui) 主義(yi) 核心價(jia) 值觀,它是在繼承中華優(you) 秀傳(chuan) 統文化和吸收世界文明成果的基礎上,結合時代特點和要求凝練而成的。社會(hui) 主義(yi) 核心價(jia) 值觀共有24個(ge) 字:富強、民主、文明、和諧,自由、平等、公正、法治,愛國、敬業(ye) 、誠信、友善。這24個(ge) 字,主要涉及國家、社會(hui) 和公民三個(ge) 層麵,它回答了我們(men) 要建設什麽(me) 樣的國家、構建什麽(me) 樣的社會(hui) 和培育什麽(me) 樣的公民等重大問題。其中,“誠信”是社會(hui) 主義(yi) 核心價(jia) 值觀的重要內(nei) 容。

  那麽(me) ,對於(yu) 社會(hui) 主義(yi) 核心價(jia) 值觀中的誠信,我們(men) 該怎樣理解,有哪一位能夠說一說?你請!

  觀眾(zhong) :

  誠信就是誠實守信,就是要求我們(men) 每一個(ge) 人都要做到真誠待人,信守承諾,這樣才能夠構建可靠的信用社會(hui) 。

  思想解讀人王傑:

  回答得非常好。有一首歌叫《誠信中國》,其中有這麽(me) 兩(liang) 句歌詞——“你精誠所至,金石為(wei) 開;我以誠相待,以心換心”,生動地描述了中華民族講誠信、重誠信、守誠信的傳(chuan) 統美德。下麵圍繞“誠信”這個(ge) 話題,我談三個(ge) 問題:第一,我們(men) 為(wei) 什麽(me) 要講誠信;第二,誠信的內(nei) 涵是什麽(me) ;第三,如何建立誠信社會(hui) 。首先,我們(men) 來看第一個(ge) 問題:為(wei) 什麽(me) 要講誠信?大家請看大屏幕。

  總書(shu) 記原音短片一:

  中華文化強調“言必信,行必果”“人而無信,不知其可也”。像這樣的思想和理念,不管過去還是現在,都有其鮮明的民族特色,都有其永不褪色的時代價(jia) 值。

  主持人康輝:

  剛才我們(men) 聽到的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的這段話是2014年5月4號青年節的那一天,他和北京大學師生座談的時候講到的。談到誠信,總書(shu) 記引用了兩(liang) 句古文:“言必信,行必果”“人而無信,不知其可也”。這兩(liang) 句話我們(men) 太熟悉了,都知道它出自《論語》,而這兩(liang) 句耳熟能詳的話所蘊含的深刻含義(yi) 卻是說不盡的。現在我們(men) 有請本期節目的經典釋義(yi) 人,南京師範大學酈波教授為(wei) 大家做講解。

  經典釋義(yi) 人酈波:

  相信習(xi) 總書(shu) 記引用的這兩(liang) 句經典,大家一定耳熟能詳。第一句“言必信、行必果”,它更是婦孺皆知,它來自於(yu) 《論語·子路》。“信”是守信,而“果”是有結果。它的意思是說話一定要守信,做事一定要堅持到底,一定要有結果。我們(men) 重點來說第二句。

  兩(liang) 千五百年前,至聖先師孔夫子曾擲地有聲地說:“人而無信,不知其可也。”他的弟子及再傳(chuan) 弟子們(men) 就把這句名言收錄進了《論語·為(wei) 政》。儒家是極重視誠信的,儒家有所謂“五常”——仁、義(yi) 、禮、智、信,可見其分量之重。《戰國策》其中記載了一件逸事,讀來既浪漫又發人深省,說魏國開國君主魏文侯,有一次和部下約好了要去打獵,到了約定的這一天,因為(wei) 時間還早,恰好又來了賓客,魏文侯就在殿中設宴宴飲賓客,大家喝美酒、品佳肴,那是吃得喝得非常地快樂(le) 。不巧,中間天還下起了雨。可是,快到了約定的時辰的時候,魏文侯卻要起身赴約,旁邊的近臣有一位就很納悶兒(er) ,就說:“今天的酒喝得這麽(me) 快樂(le) ,而且天還下起了雨,您這是要去哪兒(er) 啊?”魏文侯回答說:“我和部下約好了要去打獵,雖然現在很開心,但怎麽(me) 能夠爽約,放人家鴿子呢。”大家看,堂堂一國的開國之君,隻因一句承諾,即使冒雨也要前行。所以,《戰國策》在這件小事的後麵,留下了六個(ge) 字的言近旨遠的評價(jia) ,叫“魏於(yu) 是乎始強”。而這位守信的魏文侯,後來也成為(wei) 戰國時期的第一位霸主。

  回到“人而無信,不知其可也”,其實孔夫子在這句話的後麵,還有一個(ge) 形象的比喻:“大車無輗,小車無軏,其何以行之哉?”什麽(me) 意思呢?就是說人而無信啊,就像大車沒有輗,小車沒有軏,怎麽(me) 可以行走,怎麽(me) 可以上路呢。在古代,大車是牛車,小車是馬車。而“輗”和“軏”就是連接車轅和車衡之間的木銷,大致類似於(yu) 今天的螺釘,那一定是極不起眼。可是再雍容再精美的車,如果沒有“輗”與(yu) “軏”,如果沒有小小的木銷,或者說這個(ge) 木銷質量不過關(guan) 的話,那不過是一堆零件的堆砌,即使上路也有可能半途折戟,更遑論行穩致遠。所以誠信雖小,看上去就像“輗”與(yu) “軏”一樣,看上去他容易得到的不過是蠅頭小利,可損害的卻是根本與(yu) 大節。所以,孔夫子才說:“人而無信,不知其可也。”什麽(me) 意思啊?就是人沒有誠信,那怎麽(me) 能行呢!

  思想解讀人王傑:

  感謝酈波教授的講解。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在不同場合多次強調做人做事要講誠信。2013年10月,在印度尼西亞(ya) 國會(hui) 演講時,他說:“人與(yu) 人交往在於(yu) 言而有信,國與(yu) 國相處講究誠信為(wei) 本。”2019年11月,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在第二屆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hui) 開幕式上提到,首屆進博會(hui) 上宣布的開放措施已基本落實。他又說:“我們(men) 是一個(ge) 守信的國家,我們(men) 說出來的話都是要算數的。”

  對於(yu) 我們(men) 中國人來說,為(wei) 什麽(me) 如此地強調和重視誠信呢?

  從(cong) 曆史上看,講誠信是中華民族的傳(chuan) 統美德。在中國文化中,有許許多多的名言警句我們(men) 都耳熟能詳,婦孺皆知,表達了中華兒(er) 女對誠信的重視。比如,“一言九鼎”“一言既出,駟馬難追”“小信成則大信立”。誠信已經融入中華兒(er) 女的基因和血脈之中,已經成為(wei) 中華兒(er) 女“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的價(jia) 值追求。因此,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強調,要“深入挖掘和闡發中華優(you) 秀傳(chuan) 統文化講仁愛、重民本、守誠信、崇正義(yi) 、尚和合、求大同的時代價(jia) 值,使中華優(you) 秀傳(chuan) 統文化成為(wei) 涵養(yang) 社會(hui) 主義(yi) 核心價(jia) 值觀的重要源泉”。

  從(cong) 現實來看,守誠信是實現中國夢的時代要求。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說:“企業(ye) 無信,則難求發展;社會(hui) 無信,則人人自危;政府無信,則權威不立。”所以說,實現中華民族偉(wei) 大複興(xing) 的中國夢,就需要誠信這個(ge) 法寶撬動起整個(ge) 社會(hui) 的力量,更好地構建誠信社會(hui) ,共建誠信中國。

  人們(men) 常說“黃金有價(jia) ,誠信無價(jia) ”,下麵我向大家介紹的這位老人,就用自己的實際行動證明了誠信比黃金更珍貴。

  同期聲:“喂,杜老,你好。現在感覺怎麽(me) 樣啊?哪天去看看你。”

  思想解讀人王傑:

  杜長勝,81歲,前不久剛剛查出了嚴(yan) 重的肺部疾病。當得知消息以後,幾位好友便急著要來探病。而這些人的即將到來,不免讓他想起一段塵封已久的往事。

  這上麵登記的,就是前來探病的朋友們(men) 的名字,但在十年前,他們(men) 還有另外一個(ge) 身份——“債(zhai) 主”。

  借款人是杜長勝的大兒(er) 子,他想用這筆330萬(wan) 元的借款,開一家麵粉廠。然而,錢沒借多久,大兒(er) 子和大兒(er) 媳卻先後因車禍去世。

  杜長勝同期聲:“我跟他說隻要我活著,分文不少,不能喪(sang) 盡天良,我自個(ge) 兒(er) 家裏出不幸的事了,我再去坑人嗎,別人的錢也不是從(cong) 哪兒(er) 拾來的。”

  思想解讀人王傑:

  然而,要守住誠信,替大兒(er) 子償(chang) 還330萬(wan) 元的巨額債(zhai) 務,對以做麵條為(wei) 生的杜長勝來說,可謂是困難重重。

  這家麵粉廠曾經是大兒(er) 子生前最大的理想,為(wei) 了還債(zhai) ,無法經營工廠的杜長勝,隻能忍痛低價(jia) 出讓。

  按照我國法律規定,孩子死亡以後,他的父母是法定的遺產(chan) 繼承人,如果繼承的遺產(chan) 不能全部清償(chang) 債(zhai) 務,剩下的可以拒絕償(chang) 還。

  杜長勝同期聲:“那憑什麽(me) 不認呢,借人家的錢憑什麽(me) 不認呢,都得還人家,砸鍋賣鐵咱不會(hui) 說旁的。”

  思想解讀人王傑:

  於(yu) 是,為(wei) 償(chang) 還債(zhai) 務,杜長勝傾(qing) 盡所有,這其中包括了原本可以留給自己的老房子拆遷補償(chang) 款,和大兒(er) 媳婦的死亡賠償(chang) 金。杜長勝曾經的債(zhai) 權人許輝夫婦一大早就在為(wei) 去探病忙活,對於(yu) 這位老人,他們(men) 有難以言說的感情。

  許輝同期聲:“就是讓人感覺特別敬佩他,每個(ge) 月賺的錢馬上就去還賬,每天幾乎可能就吃一頓飯,從(cong) 來舍不得買(mai) 菜。不可想象的那種艱辛,他都能挺過來。”

  思想解讀人王傑:

  在杜長勝的堅持下,他僅(jin) 用了三年時間就基本還清了欠款,其中,甚至包括那些沒有借條為(wei) 證的款項。感動於(yu) 杜長勝“替子還債(zhai) ”的誠信之舉(ju) ,大夥(huo) 都稱他為(wei) “信義(yi) 老爹”,他也因此當選為(wei) 第五屆全國誠實守信模範。

  杜長勝同期聲:“說不上來誠實守信,但是我未失信用,這個(ge) 事給它做圓滿了,良心上說得過去。”

  主持人康輝:

  謝謝王傑教授給我們(men) 帶來的講解。“信義(yi) 老爹”為(wei) 子還債(zhai) 的故事,可以說點亮了更多人心靈深處那道最聖潔的誠信之光,也給全社會(hui) 上了一堂生動的誠信教育課。今天在我們(men) 節目的現場,還是請到了幾位思政課老師,也特別想聽聽老師們(men) 來說一說,你們(men) 在課堂上是怎麽(me) 講好誠信這一課的。

  楊海曄(北京市陳經綸中學教師):

  大家好!在思政課的課堂上,我們(men) 更多的是培養(yang) 學生誠信的行為(wei) ,使誠信成為(wei) 學生的行為(wei) 習(xi) 慣。比如說在我們(men) 學校,我們(men) 已經進行了長達十年的誠信考場的嚐試。也就是說,在誠信考場中是沒有監考老師的,同學們(men) 在考場中的行為(wei) 主要依靠就是內(nei) 心中的那一種誠信,那一份誠信的信念。那十年下來,在誠信考場的這個(ge) 過程中,我們(men) 沒有收到一名學生違反考試紀律受到處分這樣的情況出現。這樣一個(ge) 行為(wei) 的培養(yang) ,會(hui) 使學生的誠信行為(wei) 普及到他生活的方方麵麵。

  主持人康輝:

  好,謝謝老師的分享。今天,中國在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ti) ,中國的誠信觀也在這個(ge) 新時代被不斷地賦予新的內(nei) 涵。關(guan) 於(yu) 誠信觀在新時代的新內(nei) 涵,我們(men) 再來聽一段總書(shu) 記的話。

  第二部分:誠信的內(nei) 涵是什麽(me)

  總書(shu) 記原音短片二:

  “國不以利為(wei) 利,以義(yi) 為(wei) 利也。”在國際合作中,我們(men) 要注重利,更要注重義(yi) 。中華民族曆來主張“君子義(yi) 以為(wei) 質”,強調“不義(yi) 而富且貴,於(yu) 我如浮雲(yun) ”。

  經典釋義(yi) 人酈波:

  這是習(xi) 主席在2014年7月4日在對韓國進行國事訪問期間,在首爾大學作《共創中韓合作未來 同襄亞(ya) 洲振興(xing) 繁榮》的重要演講。

  “國不以利為(wei) 利,以義(yi) 為(wei) 利也。”它是出自於(yu) 《大學》,它的意思就更簡單了,一個(ge) 國家不應該以財貨作為(wei) 主要的追求對象,而是應該以“義(yi) ”作為(wei) 追求的目標,而治國的智慧其實也正在於(yu) 此。那麽(me) ,如何治國呢?習(xi) 總書(shu) 記引用了《論語》的一句名言,叫“君子義(yi) 以為(wei) 質”,它是來自於(yu) 《論語·衛靈公》,是孔子描述君子的話。全章其實共有五句:“君子義(yi) 以為(wei) 質,禮以行之,孫以出之,信以成之。君子哉!”就是說,君子應該以“義(yi) ”為(wei) 追求的目標,這樣的話,就可以行為(wei) 守禮,出言謙遜,處世誠信,這才是君子之道。前四句用的是倒裝的手法,這裏“孫”這個(ge) 字是個(ge) 通假字,通“謙遜”的“遜”。

  在孔夫子那裏,誠信是君子的重要內(nei) 涵。君子說話要“言忠信”,辦事要“敬事而信”,待人要“與(yu) 朋友交言而有信”。自孔子以降,曆代談及君子沒有不說誠信的。甚至到了清代,到了眾(zhong) 口相傳(chuan) 的啟蒙讀物《弟子規》中,開篇即言“首孝弟,次謹信”。由是觀之,誠信實乃君子的題中之義(yi) 、必行之舉(ju) 。

  有關(guan) 誠信的事例,在中華文明的曆史長河中,那可謂是舉(ju) 不勝舉(ju) 。《後漢書(shu) 》中記載了一個(ge) 小故事,既有趣也特別發人深省。當時的並州牧郭伋勤政愛民,深受百姓的愛戴。所以啊,郭伋平常出差的時候,巡視境內(nei) ,有一次,他要出差,出遠門,出城之後,有數百兒(er) 童騎竹馬來路邊相送,兒(er) 童就問:“州牧什麽(me) 時候才回來啊?”然後郭伋就讓“秘書(shu) ”計算一下回來的行程,並坦誠相告。兒(er) 童們(men) 就說,州牧回來那一天,我們(men) 一定到這裏來相迎。結果計劃不如變化快,郭伋回來的時候比原定日程早了一天。為(wei) 了不爽約,郭伋在野亭之中住了一宿,等到第二天再進城。堂堂州牧,因為(wei) 答應了兒(er) 童,絕不爽約,這讓人至今想來,除了讓人感佩也別有清新之風。

  時空流轉,意義(yi) 永恒。新時代呼喚新君子。涓水聚江海,精神鑄國魂。國家富強、民族複興(xing) 之希望,在於(yu) 每一個(ge) 言而有信、行為(wei) 有誠、心中有敬的當代君子。

  思想解讀人王傑:

  感謝酈波教授的講解。那麽(me) ,第二,誠信的內(nei) 涵是什麽(me) ?我們(men) 說過的話,承諾過的事,一定要做到,一定要兌(dui) 現,這就叫講誠信。

  第一,誠信是人際交往的前提。我們(men) 常說:“與(yu) 人交往,要言而有信。”在中華民族的價(jia) 值觀裏,言而有信主要體(ti) 現為(wei) “一諾千金”,就是要強調“一言為(wei) 重百金輕”“寧失千金,不失誠信”。這就告訴我們(men) ,做人要永遠有底線,要把誠信作為(wei) 自己立身處世最基本的原則。

  第二,誠信是企業(ye) 經營的基石。一些百年老店、老字號企業(ye) ,之所以能夠長盛不衰、興(xing) 旺發達,它的秘訣就在於(yu) 無論遇到什麽(me) 風浪挫折,它都能夠堅守誠信立企的原則。他們(men) 就像愛惜羽毛和保護眼睛一樣,愛護企業(ye) 的誠信聲譽,這就是他們(men) 所以取得成功的製勝法寶,不二法門。

  第三,誠信是為(wei) 官為(wei) 政的根本。誠信,不僅(jin) 關(guan) 乎領導幹部的聲望,而且關(guan) 乎領導集體(ti) 的凝聚力、戰鬥力。原雲(yun) 南保山地委書(shu) 記楊善洲,為(wei) 了踐行“我要回到家鄉(xiang) 施甸種樹,為(wei) 百姓造一片綠洲”的樸實諾言,他從(cong) 領導崗位上退下來之後,主動放棄了進城安享晚年的機會(hui) ,走進了大亮山,帶領鄉(xiang) 親(qin) 們(men) 植樹造林。在極度惡劣的環境中,這一種就是22年,把5.6萬(wan) 畝(mu) 荒山變成了綠洲,將價(jia) 值3億(yi) 元的林場經營管理權無償(chang) 移交給了國家。楊善洲用誠實守信兌(dui) 現了他當初給百姓的樸實承諾,為(wei) 新時代廣大黨(dang) 員幹部樹起了一座腳踏實地、求真務實的不朽豐(feng) 碑。

  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指出,領導幹部要把深入改進黨(dang) 的作風與(yu) 加強黨(dang) 性修養(yang) 結合起來,自覺講誠信、懂規矩、守紀律,襟懷坦白、言行一致,心存敬畏、手握戒尺,對黨(dang) 忠誠老實,對群眾(zhong) 忠誠老實,做到台上台下一種表現,任何時候、任何情況下都不越界不越軌。全國誠實守信模範、江蘇蘇州常熟市蔣巷村黨(dang) 委書(shu) 記常德盛,就是靠著誠信贏得了大家的信賴,成為(wei) 了群眾(zhong) 的貼心人。

  十月,蔣巷村的村史館,迎來了一批年輕的客人。而接待他們(men) 的,卻是這裏最老的“講解員”,75歲的常德盛。常德盛並不是專(zhuan) 職的講解員,他還有另外一個(ge) 身份——蔣巷村的黨(dang) 委書(shu) 記。

  常德盛同期聲:“我是1966年入黨(dang) ,當時我是大隊長。我的印象我們(men) 村窮,窮到什麽(me) 樣子,真正吃不飽,11個(ge) 生產(chan) 隊長開會(hui) 凳子都不全。當時我就講:‘窮不生根,富不天生,讓農(nong) 民一定要過上好日子。’”

  思想解讀人王傑:

  “讓農(nong) 民一定要過上好日子”,當年那個(ge) 23歲的年輕共產(chan) 黨(dang) 員在村民麵前許下了諾言,從(cong) 此一諾千金,拚盡全力帶領村民脫貧致富。

  村史館的不遠處,熱火朝天的秋收正在進行,常德盛踐行諾言的第一步就是從(cong) 這裏開始的。

  五十多年前,在常德盛的帶領下,蔣巷村不足400個(ge) 勞動力,靠著一副肩膀、兩(liang) 隻竹筐,將全村1200畝(mu) 的低窪地全部墊高了1米。粗略地估計,每人要堆填一座三四個(ge) 足球場那麽(me) 大、四五層樓那麽(me) 高的泥山。在此基礎上,漚肥養(yang) 田,爛泥地才成了旱澇保收的高產(chan) 田。

  增產(chan) 豐(feng) 收讓村民們(men) 終於(yu) 脫離貧困,而要真正實現致富的承諾,則需要常德盛付出更多。

  這家鋼結構廠建於(yu) 上個(ge) 世紀九十年代,今天有一批重要客人前來考察,如果他們(men) 稍微留意,就會(hui) 發現,常德盛的左眼有一道疤痕,那是他為(wei) 打開產(chan) 品銷路所付出的代價(jia) 。

  常德盛同期聲:“我作為(wei) 書(shu) 記什麽(me) 難事都要我去幹,人家都休息了,我還在推銷我的彩鋼板。到了1992年呢,我起早出去,駕駛員跟對過的摩托車相撞,當時我這個(ge) 眼睛撞癟了,縫了28針,現在視力0.2。這個(ge) 情況之下,我老常講這句話,我隻要有一口氣,我一定要把蔣巷村搞上去。”

  思想解讀人王傑:

  一隻損傷(shang) 的眼睛,數不清的晝夜兼程,常德盛讓這個(ge) 在農(nong) 村創辦的小工廠,逐漸成為(wei) 了華東(dong) 地區知名的鋼結構企業(ye) 。隨之而來的,就是蔣巷村的騰飛。

  如今,蔣巷村的社會(hui) 總產(chan) 值超過了10億(yi) 元,村民人均年收入也從(cong) 1978年的206元上升到了超過5.25萬(wan) 元。五十餘(yu) 年,彈指一揮間,村民們(men) 笑稱,老常還是那個(ge) 老常,蔣巷村卻變了大模樣。

  主持人康輝:

  謝謝王傑教授帶來的講解。剛剛王傑教授提到了一個(ge) 誠信共產(chan) 黨(dang) 員的名字常德盛,今天我們(men) 在節目的現場,特別邀請到了江蘇省常熟市支塘鎮蔣巷村常德盛同誌,掌聲歡迎他。

  老書(shu) 記,您好,現在去蔣巷村,你隻要問一下稍微有點年紀的人,他們(men) 都會(hui) 記得常德盛書(shu) 記當年立的一個(ge) 誓,也是一句豪言壯語,叫“窮不會(hui) 生根,富不是天生,天不能改,地一定要換”,這句話是您什麽(me) 時候說的?

  常德盛:

  這句話是在(上世紀)60年代,1966年,我剛剛高票當選大隊長,後來當黨(dang) 支部書(shu) 記,那時候什麽(me) 條件、什麽(me) 背景,我們(men) 蔣巷村的農(nong) 民居住的房子基本是泥土牆、茅草房,開會(hui) 都沒有個(ge) 村部。我們(men) 的土地也是高低不平、河流縱貫。村裏什麽(me) 都沒有,隻有貸款。所以,在這個(ge) 時候,我們(men) 提出窮不會(hui) 生根、富不是天生,要改變我們(men) 的生產(chan) 麵貌,解決(jue) 農(nong) 民的溫飽,天不能改,地一定要換。

  主持人康輝:

  回頭看過去這五十幾年,最讓您自豪的是不是就是當年我做的這個(ge) 承諾我一步一步實現了?我立的這個(ge) 誓實現了?

  常德盛:

  實事求是講,我們(men) 的承諾,隻有超過原來的承諾。為(wei) 什麽(me) ?因為(wei) 我是這樣子,順風的時候拚命幹,碰到逆風的時候就要拚死幹。五十來年,沒有節假日沒有禮拜天,所以說一步一個(ge) 腳印,這樣子讓農(nong) 民看到我們(men) 的承諾逐步變為(wei) 現實,提高農(nong) 民再下一步的積極性。所以說,蔣巷村曾經一度,老百姓講,我們(men) 的蔣巷村黨(dang) 組織隻要發出號召,就要一呼百應。

  主持人康輝:

  這一句話就管一輩子,所以從(cong) 常德盛老書(shu) 記身上我們(men) 能夠看到,他是憑著一位中國農(nong) 民最質樸的誠信情懷,也是憑著一個(ge) 中國共產(chan) 黨(dang) 人為(wei) 人民服務的莊嚴(yan) 承諾,用一輩子的精神去踐行、去實現他當初立下的誓言。謝謝您!謝謝!

  接下來,我們(men) 繼續請思想解讀人王傑教授為(wei) 我們(men) 講,新時代的中國共產(chan) 黨(dang) 人如何更好地建立起誠信。

  思想解讀人王傑:

  好,謝謝。

  我們(men) 接著講第四點,誠信是國家交往的關(guan) 鍵。在國際合作和交往中,我國始終信守一個(ge) “誠”字,以誠相交,真誠相待,鞏固政治與(yu) 戰略互信。比如,上個(ge) 世紀六七十年代,為(wei) 了支援新獨立的坦桑尼亞(ya) 和讚比亞(ya) 兩(liang) 國的經濟發展,5萬(wan) 多中國工程技術人員先後來到了非洲大地,與(yu) 坦桑尼亞(ya) 、讚比亞(ya) 人民一起,用汗水和鮮血,在崇山峻嶺間開辟出了一條長達1860公裏、連接坦讚兩(liang) 國的鐵路運輸線。從(cong) 勘探到竣工,這條“自由之路”“友誼之路”,整整花了十年的時間。當時經濟困難的中國,為(wei) 此投入了巨大的財力和人力,共有69位中國專(zhuan) 家,為(wei) 坦讚鐵路獻出了寶貴的生命,長眠在了這片遠離故鄉(xiang) 的土地上。

  綜上所言,我們(men) 可以得出一個(ge) 結論:誠信是一種極為(wei) 寶貴的品格,是一個(ge) 人、一個(ge) 企業(ye) 安身立命的根本;誠信也是一種責任,是國家友好交往的關(guan) 鍵所在。共產(chan) 黨(dang) 人的入黨(dang) 宣誓,就是普通黨(dang) 員對黨(dang) 做出的莊嚴(yan) 承諾。黨(dang) 的十八大以來,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還注重從(cong) 製度層麵推進誠信文化建設,以製度的力量培育誠信習(xi) 慣和誠信文化。那麽(me) ,如何建設誠信製度呢?大家請看大屏幕。

  第三部分:如何建立誠信社會(hui)

  總書(shu) 記原音短片三:

  “國無常強,無常弱。奉法者強則國強,奉法者弱則國弱。”經過長期努力,中國特色社會(hui) 主義(yi) 法律體(ti) 係已經形成,我們(men) 國家和社會(hui) 生活各方麵總體(ti) 上實現了有法可依,這是我們(men) 取得的重大成就,也是我們(men) 繼續前進的新起點。形勢在發展,時代在前進,法律體(ti) 係必須隨著時代和實踐發展而不斷發展。

  經典釋義(yi) 人酈波:

  這是2014年9月5日,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在慶祝全國人民代表大會(hui) 成立六十周年大會(hui) 上發表的重要講話。習(xi) 總書(shu) 記引用“國無常強,無常弱。奉法者強則國強,奉法者弱則國弱”,這段話來自於(yu) 《韓非子》的《有度》篇,而且是《有度》篇的開篇之語。這段話的意思很簡單:一個(ge) 國家沒有恒久的強盛,也沒有永遠的衰弱;執行法令的人越堅定,國家就越強盛,反之就越衰弱。

  韓非子是戰國法家思想的集大成者。韓非子認為(wei) ,奉法是一國強盛的關(guan) 鍵所在。因此他提出了一個(ge) 非常重要的概念“以法治國”。當然,“以法治國”並不能簡單地等同於(yu) “依法治國”,但在全麵依法治國的今天,我們(men) 回望兩(liang) 千三百年前先秦思想家的思維火焰,依然讓人心潮澎湃,讓人引以為(wei) 自豪。

  法律是成文的道德,道德是內(nei) 心的法律,隻有德法並舉(ju) 才是治國的關(guan) 鍵。到了唐代,著名的法典《唐律疏議》就吸取了儒家思想的精華,形成了“德禮為(wei) 政教之本,刑罰為(wei) 政教之用”的鮮明特色。大家看,說到最後,還是德與(yu) 法的辯證關(guan) 係,道德、禮儀(yi) 是治國的根本,刑法、刑罰是治國的手段,兩(liang) 者缺一不可。

  其實海瑞就是一個(ge) 德法並舉(ju) 的鮮明的例子。當年他在浙江,做一個(ge) 小小的淳安知縣,頂頭上司浙直總督胡宗憲手握大權,而胡宗憲的兒(er) 子知法犯法,恣意妄為(wei) 。而作為(wei) 小小淳安知縣的海瑞,依法執法、嚴(yan) 格執法,直接不畏強權,把胡宗憲的兒(er) 子給綁了去,而且沒收了胡宗憲兒(er) 子的非法所得,一千多兩(liang) 白銀。但他在江南執政的時候,碰到江南突發水災,這時候也突發了很多流民中的治安問題,可是海瑞就沒有簡單地進行彈壓。他非常聰明,因為(wei) 是水災,所以借機疏浚水利,招募流民以工代賑,給流民以生計、以活路,最終智慧地解決(jue) 了問題。所以海瑞才是德法並舉(ju) 的典型所在,正是這個(ge) 意義(yi) 上,我們(men) 才稱之為(wei) 是一代清官。

  思想解讀人王傑:

  感謝酈波教授的講解。第三,如何建立誠信社會(hui) ?誠信需要德治教化,也需要法治保障,隻有通過懲惡揚善的有效機製,才能營造出守信者榮、失信者恥、無信者憂的誠信社會(hui) 環境。2016年3月4日,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在看望出席全國政協十二屆四次會(hui) 議民建、工商聯界委員並參加討論時指出:“各類企業(ye) 都要把守法誠信作為(wei) 安身立命之本,依法經營、依法治企、依法維權。法律底線不能破,偷稅漏稅、走私販私、製假販假等違法的事情堅決(jue) 不做,偷工減料、缺斤短兩(liang) 、質次價(jia) 高的虧(kui) 心事堅決(jue) 不做。”在這裏,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雖然是針對企業(ye) 經營者講的,但是,守法經營、誠信經營,對現代社會(hui) 如何加強誠信建設提供了根本遵循。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還有一段關(guan) 於(yu) 社會(hui) 征信體(ti) 係建設的論述,他講道:“對突出的誠信缺失問題,既要抓緊建立覆蓋全社會(hui) 的征信係統,又要完善守法誠信褒獎機製和違法失信懲戒機製,使人不敢失信、不能失信。對見利忘義(yi) 、製假售假的違法行為(wei) ,要加大執法力度,讓敗德違法者受到懲治,付出代價(jia) 。”

  新時代背景下,加強誠信建設,必須做到:

  第一,加強自身修養(yang) ,涵養(yang) 守信品行。加強誠信製度建設,離不開公民自律、慎獨、養(yang) 心、反求諸己等意識的養(yang) 成,促使人們(men) 在道德踐行中產(chan) 生強烈的自我克製、自我約束。

  第二,加大法治力度,嚴(yan) 懲失信行為(wei) 。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強調,要把道德要求貫徹到法治建設中,同時也要運用法治手段解決(jue) 道德領域中的突出問題,提高全民的法治意識和道德自覺。

  第三,加強製度建設,預防失信行為(wei) 。在構建現代誠信社會(hui) 的過程中,必須加強製度建設,紮緊製度的籠子,建立一套行之有效的行為(wei) 準則和法律規範,對失信行為(wei) 進行強製性矯正,為(wei) 誠信的生長提供一種剛性的製度保障。試想,如果在一個(ge) 恪守誠信的區域和群體(ti) 中,有人破壞了誠信規則,又沒有得到及時修複的話,就很可能引發“破窗效應”。“破窗效應”是犯罪學上的一個(ge) 理論。比如,一棟建築,如果一扇窗戶玻璃被打破,沒有得到及時的修理,別人就可能受到暗示性的縱容,去打爛更多的窗戶玻璃。這一理論認為(wei) ,環境中的不良現象如果被放任自流,不加管束,就會(hui) 誘使人們(men) 去仿效,甚至變本加厲,最終導致環境的惡化。誠信建設也是這樣,如果不講誠信者沒有受到應有的懲罰,必將導致更多的人不講誠信。

  今天,我們(men) 培育和踐行“誠信”等社會(hui) 主義(yi) 核心價(jia) 值觀,就是要實現人人講誠信的良好社會(hui) 氛圍,增強全社會(hui) 的信用意識。唯有如此,才能讓誠信釋放出的強大正能量,起到浸潤內(nei) 心道德、規範人際交往、滋養(yang) 社會(hui) 和諧的巨大作用。

  主持人康輝:

  非常感謝本期節目的思想解讀人王傑教授、經典釋義(yi) 人酈波教授給我們(men) 帶來的精彩講解。黨(dang) 的十九大報告當中,明確提出推進誠信建設製度化,這是我們(men) 國家誠信文化建設實踐的一大突破。而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關(guan) 於(yu) 誠信的重要論述,更是國家誠信文化建設的行動指南。“自古驅民在信誠,一言為(wei) 重百金輕。”親(qin) 愛的朋友們(men) ,在節目的最後,讓我們(men) 一起重溫、一起誦讀中華優(you) 秀傳(chuan) 統文化中關(guan) 於(yu) 誠信的那些經典篇章,讓我們(men) 再次去感受誠信的力量。

【經典誦讀環節】

《弟子規》(節選)

李毓秀

凡出言 信為(wei) 先 詐與(yu) 妄 奚可焉

話說多 不如少 惟其是 勿佞巧

奸巧語 穢汙詞 市井氣 切戒之

見未真 勿輕言 知未的 勿輕傳(chuan)

事非宜 勿輕諾 苟輕諾 進退錯

發布時間:2021年02月24日 07:55 來源:光明日報 編輯:楊安琪 打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