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集主題
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在多次講話中,都強調了愛國的重要意義(yi) 和具體(ti) 方式。以“愛國”為(wei) 主題,能夠更好地弘揚愛國主義(yi) 主旋律,激發正能量。
第一部分:為(wei) 什麽(me) 愛國主義(yi) 是民族心、民族魂
主持人康輝:
學習(xi) 思想,領悟經典,感受平語近人。歡迎您收看《平“語”近人——習(xi) 近平喜歡的典故》。我是主持人康輝。
首先歡迎今天來到節目現場的解放軍(jun) 總醫院第五醫學中心的所有朋友們(men) ,大家好!
愛國主義(yi) 是中華民族生生不息的精神“臍帶”,我們(men) 有五千多年的文明發展史,中華民族的愛國主義(yi) 有最深厚的文化根基和最獨特的文化土壤。今天這期節目的主題就是“愛國”。好,現在讓我們(men) 掌聲有請本期節目的思想解讀人,中央黨(dang) 校王傑教授。
思想解讀人王傑:
大家好,這一集我們(men) 談論的主題是“愛國”。
在中華民族五千多年發展的曆史長河中,有一種精神像一條紅線貫穿其中,這就是愛國主義(yi) 。愛國主義(yi) 始終是激昂奮進的主旋律,是中華民族團結奮鬥、自強不息的精神紐帶和強大力量,黨(dang) 的十八大以來,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發表了一係列關(guan) 於(yu) “愛國”的重要論述。
現場的各位朋友,知不知道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關(guan) 於(yu) 愛國的一些論述呢?好,你請。
觀眾(zhong) 一:
習(xi) 總書(shu) 記有很多話都讓我記憶猶新,但是最讓我銘記於(yu) 心的是,習(xi) 總書(shu) 記在2012年參觀《複興(xing) 之路》展覽時說的最平實的一句話:國家好,民族好,大家才會(hui) 好。
觀眾(zhong) 二:
讓我印象比較深刻的是,習(xi) 總書(shu) 記在2018年北大師生座談會(hui) 上,他說過做人要有氣節、要有人格。氣節也好,人格也好,愛國是第一位的。
思想解讀人王傑:
非常好!剛才這幾位觀眾(zhong) 說的這些,都是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在不同場合講的關(guan) 於(yu) “愛國”的重要論述。那麽(me) 今天,就讓我們(men) 圍繞“愛國”這一鮮明主題,一起來學習(xi) 領會(hui) 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的愛國思想,深切感受習(xi) 總書(shu) 記的愛國情懷。我主要談三個(ge) 問題:第一,為(wei) 什麽(me) 說愛國主義(yi) 是民族心、民族魂?第二,新時代愛國主義(yi) 的體(ti) 現是什麽(me) ?第三,如何培育愛國主義(yi) 精神?
首先,我們(men) 來看第一個(ge) 問題:為(wei) 什麽(me) 說愛國主義(yi) 是民族心、民族魂?大家請看大屏幕。
總書(shu) 記原音短片一:
天下為(wei) 公、擔當道義(yi) ,是廣大知識分子應有的情懷。我國知識分子曆來有濃厚的家國情懷,有強烈的社會(hui) 責任感。“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為(wei) 天地立心、為(wei) 生民立命、為(wei) 往聖繼絕學、為(wei) 萬(wan) 世開太平”,“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le) 而樂(le) ”,這些思想為(wei) 一代又一代的知識分子所尊崇。
主持人康輝:
我們(men) 剛剛聽到的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的這段話,是2016年的4月26號,他在和知識分子、勞動模範、青年代表座談的時候講到的。短短的一段話裏,總書(shu) 記有三處用典,而其中“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le) 而樂(le) ”這句我們(men) 每個(ge) 人都非常熟悉,是經典名篇《嶽陽樓記》的點睛之筆,更是總書(shu) 記在很多場合多次提及的。那麽(me) ,這句話為(wei) 什麽(me) 會(hui) 成為(wei) 曆代傳(chuan) 誦、曆久彌新的愛國主義(yi) 名句,它對於(yu) 在今天這個(ge) 新時代裏我們(men) 繼承和弘揚愛國主義(yi) 精神,又會(hui) 帶來哪些新的啟示呢?現在有請本期節目的經典釋義(yi) 人,中南大學楊雨教授為(wei) 大家講解。
經典釋義(yi) 人楊雨:
“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le) 而樂(le) 。”這兩(liang) 句名言出自《嶽陽樓記》。《嶽陽樓記》,相信大家都非常地熟悉了,因為(wei) 我們(men) 在中學時代就已經背得滾瓜爛熟。《嶽陽樓記》的作者範仲淹是北宋名臣,也是中國曆史上最優(you) 秀的政治家、文學家之一。這篇文章寫(xie) 於(yu) 慶曆六年,範仲淹當時58歲,正擔任鄧州的知州,也就是在今天河南的鄧州。也就是說,寫(xie) 這篇文章的時候,範仲淹本人並不在嶽陽,他是收到了滕子京寄來的信,邀請他為(wei) 重修的嶽陽樓寫(xie) 一篇記,範仲淹慨然應允,然後就有了這篇名垂千古的美文《嶽陽樓記》。
範仲淹這個(ge) 人物我們(men) 當然也不陌生,他在北宋仁宗朝曾經官至參知政事,也就相當於(yu) 是副宰相。就在寫(xie) 這篇《嶽陽樓記》的三年前,也就是慶曆三年八月,範仲淹被任命為(wei) 參知政事。九月,宋仁宗開天章閣,詔富弼、範仲淹等人條對時政。範仲淹應詔上“十事疏”,提出了翔實的新政的措施,也標誌著慶曆新政正式啟動。在那個(ge) 時候,雖然北宋表麵上非常地繁華,但實際上隱憂重重,正是基於(yu) 憂國憂民的家國情懷,範仲淹才提出了翔實的新政策略。但是,我們(men) 也都知道,曆來改革必然會(hui) 遭遇到層層阻力,迫於(yu) 來自反對派的強大的壓力,本身改革意誌就不堅定的宋仁宗動搖了。在慶曆五年正月,範仲淹自請罷參知政事,以資政殿學士出知邠州,同時兼任陝西四路緣邊安撫使。同年十一月,範仲淹的四路安撫使帥任被解除,改知鄧州。這就是這篇《嶽陽樓記》創作時候,範仲淹他的個(ge) 人的經曆背景了。在這裏我不得不重點提一下,可能會(hui) 被很多人忽略掉的一個(ge) 人。誰呢?滕子京。因為(wei) 沒有他的邀約,就不可能有這篇著名作品的傳(chuan) 世。滕子京就是滕宗諒,子京是他的字。滕子京和範仲淹是多年的好朋友,兩(liang) 個(ge) 人不僅(jin) 留下了很多詩歌唱和的作品,而且在政治上也經常是同榮辱、共進退。
滕子京也是一個(ge) 胸懷家國的人,雖然屢屢被貶,但是每到一個(ge) 地方,他都能夠放下自己的榮辱名利,始終勤政愛民。他來到巴陵郡之後,興(xing) 修水利,興(xing) 辦教育,經濟建設和文化教育是兩(liang) 手抓。不到兩(liang) 年的工夫,巴陵郡就顯示出百廢俱興(xing) 、政通人和的氣象。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引用範仲淹《嶽陽樓記》裏麵的名句“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le) 而樂(le) ”,說明像範仲淹那樣的古代知識分子有一個(ge) 共同特點,那就是他們(men) 強烈的社會(hui) 責任感,不會(hui) 因為(wei) 個(ge) 人的榮辱得失而動搖、而改變。憂國憂民的愛國情懷,在他們(men) 的心目當中始終占據著最重要的位置,個(ge) 人的安逸喜樂(le) 反倒被他們(men) 拋在了腦後。這也是中華民族曆經苦難依然可以生生不息的精神力量。
思想解讀人王傑:
感謝楊雨教授的講解。為(wei) 什麽(me) 說愛國主義(yi) 是民族心、民族魂?我講三點。
第一,愛國主義(yi) 是中華民族最重要的核心價(jia) 值觀。五千多年來,中華民族遭受過無數難以想象的磨難、危機和挑戰,但是中華民族始終能夠團結一致,以頑強拚搏的強大的生命力,巍然屹立於(yu) 世界的東(dong) 方。其中,一個(ge) 最重要的原因就在於(yu) ,中華民族有著深厚、持久的愛國主義(yi) 傳(chuan) 統。正如2019年1月17日,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在南開大學考察時所說:“愛國主義(yi) 是中華民族的民族心、民族魂。”
曆史昭示我們(men) ,隻要我們(men) 高揚愛國主義(yi) 偉(wei) 大旗幟,始終保持高度的愛國主義(yi) 思想自覺和行動自覺,中華民族就一定能夠戰勝前進道路上的各種各樣的艱難險阻,就一定能夠創造出無愧於(yu) 人民、無愧於(yu) 時代、無愧於(yu) 曆史的豐(feng) 功偉(wei) 績。
第二,愛國是一個(ge) 人立身處世的根本。2018年5月2日,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在北京大學師生座談會(hui) 上說:“愛國,是人世間最深層、最持久的情感,是一個(ge) 人立德之源、立功之本。”102年前,中國青年作為(wei) 一支新生力量登上了曆史舞台,用一場偉(wei) 大的愛國主義(yi) 運動,喚醒了沉睡的中華民族,也孕育出了以愛國為(wei) 核心的五四精神。102年來,五四精神薪火相傳(chuan) ,曆久彌新,激勵著一代又一代的中國青年,胸懷憂國憂民之心、愛國愛民之情,自覺地把個(ge) 人小我融入到了祖國大我、人民大我之中,為(wei) 實現中華民族的偉(wei) 大複興(xing) 而前赴後繼、奮發圖強。
第三,愛國也是滌蕩人心的時代精神力量。愛國主義(yi) 情感牽動著每一個(ge) 中華兒(er) 女的心。不同曆史時期,賦予愛國主義(yi) 的主題不盡相同;不同發展階段,人們(men) 愛國主義(yi) 的方式也是多種多樣的。但是,愛國主義(yi) 的底色,從(cong) 來沒有因為(wei) 時代、環境的變化而褪色,而改變。今天,在我們(men) 身邊湧現出了許許多多報效祖國的英雄人物,掃雷排爆英雄杜富國,就是他們(men) 當中的一位傑出的代表。
2019年7月31號,建軍(jun) 節前夕,年僅(jin) 28歲的杜富國在家人的攙扶下走向中央軍(jun) 委主席習(xi) 近平,從(cong) 此,他有了一個(ge) 新的榮譽稱號——“排雷英雄戰士”。失明的雙眼和殘缺的雙臂,並不影響他敬一個(ge) 標準的軍(jun) 禮,然而,卻讓他的排雷生涯永遠地畫上了句號。
這就是杜富國曾經的防護服,它用破碎不堪講述著他最後的排雷瞬間。
2018年10月11日,陸軍(jun) 某掃雷排爆大隊戰士杜富國發現了一枚當量大、危險性高的加重手榴彈,就在他按照作業(ye) 規程小心翼翼地清理浮土時,意外發生了。
戰友同期聲:“富國!杜富國!清醒點!富國!富國!富國!”
思想解讀人王傑:
那年,杜富國27歲,有著8年的軍(jun) 齡,剛剛步入婚姻的殿堂。
終結杜富國排雷生涯的坡地,被稱為(wei) “壩子雷場”。上個(ge) 世紀的邊境作戰,使這裏遺留大量的地雷和爆炸物,它們(men) 威力巨大,位置不固定,邊民耕種時被炸死炸傷(shang) 的事件時有發生。
要還百姓一片安寧,就必須有人踏入這片“死亡之地”,徹底掃清雷區。
2015年,中越邊境啟動第三次大麵積掃雷,明知危險重重,杜富國還是毅然報名參加了掃雷大隊。
杜富國同期聲:“當兵,就應該做一點有意義(yi) 的事情,隻要祖國和人民需要,我覺得軍(jun) 人就應該義(yi) 無反顧地去參加。”
思想解讀人王傑:
自此,3年多的時間裏,杜富國進出雷場1000餘(yu) 次,排除2400餘(yu) 枚各類爆炸物,處置各類險情20多起,直至爆炸發生。
2018年11月16日,杜富國負傷(shang) 的第35天,壩子雷場中,掃雷排爆大隊以“手拉手”的方式徒步檢驗雷場的每一寸土地,將他們(men) 用生命清掃幹淨的雷場移交給了當地百姓,而隊伍中卻沒有杜富國的身影。
杜富國同期聲:“我從(cong) 來沒後悔,如果再給我一次機會(hui) ,哪怕一千次、一萬(wan) 次,我也會(hui) 去參加掃雷。因為(wei) 我是一名軍(jun) 人,我為(wei) 我的國家做了一名軍(jun) 人應該做的事。”
主持人康輝:
我非常清楚地記得2019年7月31號那一天,我在《新聞聯播》裏播報了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向杜富國頒授“排雷英雄戰士”榮譽稱號的新聞。而今天在《平“語”近人》節目的現場,我們(men) 也邀請到了這位“排雷英雄戰士”,掌聲歡迎杜富國。
富國,你好。
杜富國:
你好,主持人。
主持人康輝:
今天和杜富國一起來到節目現場的,有富國的父親(qin) 杜俊同誌,也有富國的戰友張鵬同誌。富國,跟大家打個(ge) 招呼。
杜富國:
大家好,我是南部戰區陸軍(jun) 掃雷排爆大隊戰士杜富國。
主持人康輝:
還是一個(ge) 戰士的標準的樣子。富國,每次見到你,我都覺得你會(hui) 給我們(men) 帶來很多驚喜。最近這段時間又掌握了什麽(me) 新的技能嗎?
杜富國:
從(cong) 我負傷(shang) 以來,在這一年裏我學會(hui) 了用假肢吃飯、洗漱、刷牙等,最近我還學會(hui) 了使用平板電腦給戰友們(men) 發微信、打電話、發視頻,挺開心的,每天還堅持聽《新聞聯播》。謝謝大家。
主持人康輝:
我要特別謝謝富國,因為(wei) 他說他每天都堅持聽《新聞聯播》,我特別滿足。富國,今天來到了《平“語”近人》節目的現場,我們(men) 這期節目的主題是“愛國”,那你有沒有愛國的故事,和現場的朋友們(men) 分享一下。
杜富國:
我記得我從(cong) 小的時候,清明節的時候學校都要組織去看望紅軍(jun) ,也就是那個(ge) 時候,我就有了一個(ge) 當兵的夢想。到了部隊,也是每年都去烈士陵園瞻仰烈士,每次看到960多塊墓碑,他們(men) 中年齡最小的也就17歲,最大的也就三十幾歲,那個(ge) 時候我們(men) 大家都心情很沉重。等我們(men) 回到隊裏,其實我們(men) 大家都想,一定要完成好掃雷任務,把老英雄、老前輩們(men) 的精神發揚光大,把他們(men) 堅守崗位、無私奉獻的精神傳(chuan) 承下去。我和我的戰友們(men) 把一塊塊帶有骷髏標誌的雷區變成了良田沃土,我們(men) 手拉著手蹚過雷區,向當地的百姓證明這雷區已經是安全的。我覺得作為(wei) 一名掃雷兵就要完成好掃雷任務,我覺得這就是愛國,這就是我們(men) 該做的。謝謝大家。
主持人康輝:
謝謝!富國講的這個(ge) 關(guan) 於(yu) 愛國的故事,從(cong) 我這樣一個(ge) 做語言工作的人,按我們(men) 的標準來評價(jia) 的話,最好的表達就是言為(wei) 心聲,這一點杜富國做到了,再次把掌聲送給富國。今天在節目現場,我們(men) 還請到了幾位觀眾(zhong) ,他們(men) 都來自北京市公安局反恐怖和特警總隊,歡迎你們(men) 。人民警察和我們(men) 的人民子弟兵一樣,也時時麵對著生死考驗,所以也特別想聽聽你們(men) 來談一談,在你們(men) 心中對於(yu) 愛國是怎麽(me) 認識的,我們(men) 請其中一位代表,好嗎?
閆群(北京市公安局反恐怖和特警總隊排爆大隊政委):
主持人好!我是來自北京市公安局反恐怖和特警總隊的閆群,在我身邊坐的都是我的戰友。要說起愛國這個(ge) 話題,我們(men) 沒有什麽(me) 豪言壯語,實際上都反映在我們(men) 平時的工作當中。我本人是從(cong) 事跟我們(men) 的杜富國同誌接近的工作,我們(men) 是從(cong) 事爆炸物排除工作。我已經從(cong) 警25年,也從(cong) 事爆炸物排除工作25年。給大家講一個(ge) 我親(qin) 身經曆的,我覺得記憶最深刻的一件事。那是一年的夏天,天氣很熱,當我們(men) 接到一個(ge) 報警,發現了一枚炸彈,當我們(men) 趕到現場,穿上我們(men) 厚重的排爆服,觀察這個(ge) 爆炸物的時候,爆炸物上的鬧鍾已經停止走動了。當我們(men) 按照這個(ge) 操作的規程準備進行排除的時候,這個(ge) 鬧鍾又開始走動了。應該說,從(cong) 我25年的這個(ge) 排爆工作的經曆來說,我從(cong) 來沒有過這麽(me) 快地拆除過一個(ge) 爆炸物,我大概用了2分35秒左右。成功拆除以後,通過最後的鑒定,我們(men) 發現它離爆炸的時間隻剩下2分25秒。在影視劇中,大家可能看得比較多的都是在最後一秒鍾剪斷了某一根線。但是,在現實生活當中,不會(hui) 等到那一秒,因為(wei) 作為(wei) 一個(ge) 排爆警,你永遠不知道等待你的是什麽(me) 。說起愛國,既然國家和人民,賦予了我們(men) 這麽(me) 重的擔子,那我們(men) 就將義(yi) 無反顧地把它挑起來,用我們(men) 業(ye) 內(nei) 的一句話說,我們(men) 用生命捍衛生命,我們(men) 用生命捍衛平安。
主持人康輝:
謝謝你們(men) 用生命捍衛生命,用生命捍衛平安。無論軍(jun) 人還是警察,他們(men) 身上都有共同的一種特質,就是愛國。我們(men) 要把掌聲和敬意送給每一位用生命捍衛生命,用生命捍衛平安的人,謝謝你們(men) 。
在新時代,我們(men) 弘揚愛國主義(yi) 精神,可以體(ti) 現在方方麵麵,體(ti) 現在我們(men) 每一個(ge) 人的實際的工作當中。我們(men) 再來聽一段總書(shu) 記的話。
第二部分:新時代愛國主義(yi) 的體(ti) 現是什麽(me)
總書(shu) 記原音短片二:
“繁霜盡是心頭血,灑向千峰秋葉丹。”兩(liang) 院院士是國家的財富、人民的驕傲、民族的光榮。長期以來,一代又一代科學家懷著深厚的愛國主義(yi) 情懷,憑借深厚的學術造詣、寬廣的科學視角,為(wei) 祖國和人民作出了彪炳史冊(ce) 的重大貢獻。
經典釋義(yi) 人楊雨:
這是總書(shu) 記2018年5月28日在中國科學院第十九次院士大會(hui) 、中國工程院第十四次院士大會(hui) 上的講話。在這次講話當中,總書(shu) 記引用了兩(liang) 句詩:“繁霜盡是心頭血,灑向千峰秋葉丹。”這兩(liang) 句詩出自於(yu) 明代愛國名將戚繼光的著名詩篇《望闕台》。戚繼光,相信大家都如雷貫耳。他出身將門,父親(qin) 戚景通就是一位將軍(jun) 。戚景通在56歲的時候,才得了這麽(me) 一個(ge) 兒(er) 子,算是老來得子。但是,戚景通並沒有一味地、毫無原則地溺愛兒(er) 子,而是從(cong) 小就嚴(yan) 厲地教導他,他給兒(er) 子取名“繼光”,就是希望他將來能夠繼承將門家風。
嘉靖三十四年,28歲的戚繼光奉命調防浙江,這正是當時倭寇活動尤其猖獗的地方。來到浙江之後,戚繼光深刻地意識到,組建一支強有力的軍(jun) 隊的迫切性和必要性。於(yu) 是他排除萬(wan) 難,組建了一支“戚家軍(jun) ”。正像我們(men) 所了解的那樣,在戚繼光的指揮下,戚家軍(jun) 橫掃倭寇,讓沿海人民重新過上了安寧的生活,建立了彪炳千秋的不世功勳。嘉靖四十二年,戚繼光又奉命調援福建,繼續開始蕩平沿海的倭寇。
這首《望闕台》,正是戚繼光寫(xie) 於(yu) 鎮守福建的時候,望闕台本來是一處高台的名字。“闕”,本義(yi) 是指皇宮,這裏當然是代指朝廷。戚繼光用《望闕台》這個(ge) 詩名,其實就是表達了他無論身在何處,始終心向神京的耿耿忠心。《望闕台》全詩是這樣寫(xie) 的:“十載驅馳海色寒,孤臣於(yu) 此望宸鑾。繁霜盡是心頭血,灑向千峰秋葉丹。”其中最後一句還有另外一個(ge) 版本,作“灑向千峰暮葉丹”。
“十載”,在這裏是一個(ge) 取整的數字,戚繼光從(cong) 浙江再轉戰福建,前後大約是十年的時間。“十載驅馳海色寒”,他在祖國的沿海一帶抗擊倭寇,這一路的艱難險阻真是一言難盡。“孤臣於(yu) 此望宸鑾”,“宸鑾”的本義(yi) 是指皇帝的車駕,這裏當然也還是代指京城,那也是國家的心髒所在。戚繼光奔走邊疆,孤懸海岸,但他始終心向朝廷、心向家國。正是這顆熱烈的報國忠心,才能夠讓他克服無數的困難,取得抗倭的決(jue) 定性勝利。“繁霜盡是心頭血,灑向千峰秋葉丹。”我覺得“繁霜”這個(ge) 詞用得真是絕妙。它既是寫(xie) 實,因為(wei) 正是秋天的繁霜催紅了漫山遍野的紅楓;但它也是比喻,用繁霜和心頭奔流不息的報國熱血相比擬,那千峰萬(wan) 壑的一片火紅的楓葉,不正是戚繼光一片熱血丹心的最好反映嗎?繁霜、紅楓,熱血、丹心,既是戚繼光高超的詩歌技巧的表現,也是他一腔愛國熱忱的真實流露。
思想解讀人王傑:
感謝楊雨教授的講解。第二,新時代愛國主義(yi) 的體(ti) 現是什麽(me) ?具體(ti) 講,就是要做到“兩(liang) 個(ge) 相統一”。
第一,愛國與(yu) 愛家相統一。家是最小國,國是千萬(wan) 家。在中華文明史上,家與(yu) 國從(cong) 來就沒有分離過。沒有國家的繁榮發展,就沒有家庭的幸福美滿;同樣,沒有千萬(wan) 個(ge) 家庭的幸福美滿,哪來的國家的繁榮發展。
因此,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在2018年春節團拜會(hui) 上強調指出:“我們(men) 要積極培育和踐行社會(hui) 主義(yi) 核心價(jia) 值觀,弘揚中華民族傳(chuan) 統美德,把愛家和愛國統一起來,把實現個(ge) 人夢、家庭夢融入國家夢、民族夢之中,用我們(men) 4億(yi) 多家庭、13億(yi) 多人民的智慧和力量,匯聚起奪取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hui) 主義(yi) 偉(wei) 大勝利、實現中華民族偉(wei) 大複興(xing) 中國夢的磅礴力量。”
第二,愛國和愛黨(dang) 、愛社會(hui) 主義(yi) 相統一。2015年12月30日,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在十八屆中央政治局第二十九次集體(ti) 學習(xi) 時強調指出:“隻有堅持愛國和愛黨(dang) 、愛社會(hui) 主義(yi) 相統一,愛國主義(yi) 才是鮮活的、真實的。”中國工程院院士林俊德的故事,就很好地詮釋了愛國和愛黨(dang) 、愛社會(hui) 主義(yi) 的高度統一。
每天,林海晨都會(hui) 無數次與(yu) 他的父親(qin) “相遇”。2018年,他的父親(qin) “獻身國防科技事業(ye) 傑出科學家”林俊德院士,被增選為(wei) 全軍(jun) 掛像英模。從(cong) 此,他父親(qin) 的掛像便與(yu) 董存瑞、邱少雲(yun) 等一起懸掛在了他時常經過的走廊上。
畫像的主題是林俊德傾(qing) 注了一生的事業(ye) ——核試驗。為(wei) 此,他隱姓埋名,默默奉獻了52個(ge) 春秋,卻因臨(lin) 終前的舉(ju) 動,讓全中國認識了他。
林俊德同期聲:“C盤弄完了嗎?C盤就做完了。”
林俊德親(qin) 屬同期聲:“C盤弄完了,好,我知道。那還要弄哪兒(er) ?把D盤弄了,是吧?”
思想解讀人王傑:
2012年5月4日,林俊德確診為(wei) 膽管癌晚期,從(cong) 他意識到自己時日不多那一刻起,他便開始抓緊時間,整理電腦裏幾萬(wan) 份要解密的機密文件和沒有完成的重大科研項目。
林俊德親(qin) 屬同期聲:“醫生想叫你休息一會(hui) 兒(er) 。”
林俊德同期聲:“坐著休息,坐著休息,不能躺,一躺就起不來了。”
林海晨同期聲:“他下了床,就不願意上床,他說我們(men) 搞核試驗的不怕死,最缺的就是時間。”
思想解讀人王傑:
而像這樣拚命一般的工作,對林俊德院士來說,並不陌生。
同期聲:“3、2、1,起爆!”
思想解讀人王傑:
1964年10月16日,中國第一顆原子彈成功爆炸。在歡呼的人群之外,幾個(ge) 穿著防護服的科技人員,正拚盡全力地奔向煙雲(yun) 。這其中,就有年僅(jin) 26歲的林俊德。
這是林俊德拚命找尋回來的設備。正是他帶領小組用土辦法自主研發的鍾表式壓力自記儀(yi) ,準確記錄了衝(chong) 擊波的數據,成為(wei) 證明原子彈爆炸成功的重要依據。
林俊德同期聲:“大家的愛國熱情還是非常高的,搞這工作可不是說像一般的技術員工作,大家總想在這裏邊給國家盡點力。”
思想解讀人王傑:
自此,林俊德紮根大漠,將一生奉獻給了核試驗,直到生命的最後一刻。
5月31日是林俊德的忌日,林海晨再次踏上了為(wei) 父親(qin) 掃墓的旅程。
馬蘭(lan) 革命烈士陵園,安葬著為(wei) 核事業(ye) 獻身的無數先烈,葬在這裏,是林俊德最後的遺願。
林俊德同期聲:“我因為(wei) 窮出身,如果沒有解放,沒有共產(chan) 黨(dang) 建立人民政府幫我上學,我的一切都無從(cong) 談起。人要有良心,國家、人民培養(yang) 了你,你總要給國家、人民做點事。”
思想解讀人王傑:
像林俊德院士這樣的人,還有很多很多。他們(men) 都在自己的崗位上默默奉獻,為(wei) 國盡忠。從(cong) 小就深受嶽飛“精忠報國”影響的習(xi) 近平,更是將“精忠報國”四個(ge) 字銘刻心中。黨(dang) 的十八大以來,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用實際行動,詮釋著愛國在他心中的崇高和分量。不論工作多麽(me) 繁忙,總書(shu) 記都要抽時間到鄉(xiang) 親(qin) 們(men) 中走一走、看一看。每年,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總會(hui) 走進邊防哨所、貧困山區、工廠車間等基層一線,看望慰問邊防士兵和困難群眾(zhong) ,與(yu) 人民在一起,心中有國家,心中有人民。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堅守著“我將無我,不負人民”的錚錚誓言,為(wei) 國家為(wei) 人民甘於(yu) 奉獻自己的一切。
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還指出:“弘揚愛國主義(yi) 精神,必須把愛國主義(yi) 教育作為(wei) 永恒主題。”
第三,如何培育愛國主義(yi) 精神呢?大家請看大屏幕。
第三部分:如何培育愛國主義(yi) 精神
總書(shu) 記原音短片三:
我們(men) 是中華兒(er) 女,要了解中華民族曆史,秉承中華文化基因,有民族自豪感和文化自信心。要時時想到國家,處處想到人民,做到“利於(yu) 國者愛之,害於(yu) 國者惡之”。
經典釋義(yi) 人楊雨:
這是總書(shu) 記2018年5月2日在北京大學師生座談會(hui) 上的講話。這次會(hui) 上他引用了“利於(yu) 國者愛之,害於(yu) 國者惡之”這兩(liang) 句名言。這兩(liang) 句話出自於(yu) 《晏子春秋》。《晏子春秋》並非晏嬰自己的著作,而是後人采綴晏子的言行記錄而成。晏嬰曆仕齊靈公、齊莊公、齊景公,為(wei) 齊國名相,被人尊稱為(wei) “晏子”。“利於(yu) 國者愛之,害於(yu) 國者惡之”,正是出自這部著作當中記錄的晏子的兩(liang) 句名言。晏子說這兩(liang) 句話的大概背景是這個(ge) 樣子的:齊景公打算要重賞諂諛之人,可是主管的大臣卻並不想順從(cong) 齊景公的旨意,景公非常惱火。晏子知道了之後,就主動進宮去朝見景公,並且還說了一大段推心置腹的話來勸諫景公。他的大意是說,在夏商周三代,夏禹、商湯、周文王、周武王之所以能夠振興(xing) 國家,就是因為(wei) 他們(men) “利於(yu) 國者愛之,害於(yu) 國者惡之”。意思就是說,國家是人民安身立命的根本,所以凡是有利於(yu) 國家的事情,哪怕對於(yu) 個(ge) 人利益有所損害,也應該加以愛惜和保護;凡是不利於(yu) 國家的事情,哪怕對個(ge) 人利益有好處,那也應該厭惡摒棄它。國家利益永遠先於(yu) 個(ge) 人利益。
說到這裏,我又想起了一個(ge) 從(cong) 小立誌,長大成才的典範人物。誰呢?明代的於(yu) 謙。於(yu) 謙小小年紀就胸懷大誌,在他還沒有成年的時候,就寫(xie) 下過“粉骨碎身渾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間”這樣的詩句,那不僅(jin) 是他少年時候的理想,而且在他成人以後,還用行動去實現了它。
在明英宗正統十四年的時候,也先大舉(ju) 進犯明朝,當時在位的明英宗聽信了宦官王振的唆使,決(jue) 定禦駕親(qin) 征。結果可以預料,準備充分的也先軍(jun) 隊大獲全勝,明英宗被活捉。消息傳(chuan) 來,朝野上下一片混亂(luan) 。幸好這個(ge) 時候,還有於(yu) 謙頭腦清醒地出來主持大局。於(yu) 謙在最短的時間之內(nei) 迅速地調兵遣將,在重要的關(guan) 口都設置了重兵把守,並且還采取了炮攻的方法,把驕傲輕敵的也先部隊打得落荒而逃。
在於(yu) 謙的努力下,明朝廷保住了北京,平定了朝廷亂(luan) 象。像於(yu) 謙這樣文武雙全的愛國誌士,就是我們(men) 心目當中的“鋼鐵長城”。
思想解讀人王傑:
感謝楊雨教授的講解。那麽(me) ,如何培育愛國主義(yi) 精神?2018年5月2日,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在北京大學師生座談會(hui) 上指出:“愛國,不能停留在口號上,而是要把自己的理想同祖國的前途、把自己的人生同民族的命運緊密聯係在一起,紮根人民,奉獻國家。”
在革命戰爭(zheng) 年代,無數的革命先烈、仁人誌士,為(wei) 了民族的解放事業(ye) 拋頭顱、灑熱血。偉(wei) 大的共產(chan) 主義(yi) 戰士方誌敏,置生死於(yu) 度外,熱切呼喚全體(ti) 同胞對祖國母親(qin) 的眷戀和熱愛。
在和平建設年代,也有無數青年學子將人生理想自覺地融入到國家和民族的事業(ye) 當中。於(yu) 敏,這位“兩(liang) 彈一星”功勳獎章獲得者、共和國勳章獲得者,為(wei) 了中國熱核武器的研發,隱姓埋名數十年,麵對常人難以想象的困難,依然矢誌不移、勤勤懇懇。於(yu) 敏曾這樣說過:“一個(ge) 人的名字,早晚是要沒有的,能把微薄的力量融進祖國的強盛之中,便聊以自慰了。”於(yu) 敏把自己的報國之誌融入到了建設祖國的偉(wei) 大事業(ye) 中,在為(wei) 國家建功立業(ye) 的同時,也實現了自身的最大價(jia) 值,兌(dui) 現了他“願將一生獻宏謀”的錚錚誓言。
我們(men) 每個(ge) 人都應該成為(wei) 愛國主義(yi) 精神的踐行者和傳(chuan) 播者。新中國成立70周年慶典,就是對14億(yi) 中國人進行的一次愛國主義(yi) 集中教育。那時,《我和我的祖國》在大街小巷傳(chuan) 唱,使得人心空前凝聚,愛國熱情空前高漲,為(wei) 我們(men) 排除萬(wan) 難、集中力量辦好中國人自己的事情,凝聚起了強大的民族向心力和戰鬥力,更加堅定了中華民族走中國特色社會(hui) 主義(yi) 道路的信心和決(jue) 心。
主持人康輝:
非常感謝今天這期節目的思想解讀人王傑教授、經典釋義(yi) 人楊雨教授給我們(men) 帶來的解讀和講解。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提出,在新時代,要大力弘揚愛國主義(yi) 精神。那就讓我們(men) 每一個(ge) 人都把這份愛國情、報國誌化為(wei) 我們(men) 的實際行動,共同努力奮鬥,為(wei) 我們(men) 的祖國創造新的輝煌、新的成就。親(qin) 愛的朋友們(men) ,在這期節目的最後,讓我們(men) 一起誦讀愛國的經典篇章,讓愛國主義(yi) 精神再一次浸潤我們(men) 的心靈。
【經典誦讀環節】
《可愛的中國》(節選)
方誌敏
我們(men) 相信,中國一定有一個(ge) 可讚美的光明前途。到那時,到處都是活躍的創造,到處都是日新月異的進步,歡歌將代替了悲歎,笑臉將代替了哭臉……這時,我們(men) 民族就可以無愧色地立在人類的麵前……這麽(me) 光榮的一天,決(jue) 不在遼遠的將來,而在很近的將來。
關(guan) 於(yu) 我們(men) 聯係我們(men) 網站地圖 用戶調查
ky体育中心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