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語”近人——習近平喜歡的典故》(第二季)解說詞(第一集) 我將無我 不負人民

ky体育中心 打印 糾錯
微信掃一掃 ×
收聽本文 00:00/00:00

我將無我 不負人民

  本集主題

  “不忘初心、牢記使命”,這八個(ge) 字已經深深地印刻在全體(ti) 黨(dang) 員的心中,也成為(wei) 了習(xi) 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hui) 主義(yi) 思想的重要基石。選擇“初心”作為(wei) 開篇主題,更能夠體(ti) 現中國共產(chan) 黨(dang) 人繼往開來、砥礪前行的精神與(yu) 情懷。

  第一部分:什麽(me) 是中國共產(chan) 黨(dang) 人的初心

  主持人康輝:

  學習(xi) 思想,領悟經典,感受平語近人。歡迎您收看《平“語”近人——習(xi) 近平喜歡的典故》。我是主持人康輝。

  首先歡迎今天來到節目現場的所有觀眾(zhong) 朋友,大家好!

  從(cong) 艱苦卓絕的革命鬥爭(zheng) 年代到中國特色社會(hui) 主義(yi) 進入新時代,貫穿始終的就是這樣一條紅線:不忘初心,為(wei) 人民服務,以人民為(wei) 中心。今天,我想我們(men) 大家更加熟悉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說的那八個(ge) 字:“我將無我,不負人民。”這既是一位人民領袖的人民情懷,也是一位中國共產(chan) 黨(dang) 人永葆初心本色的生動寫(xie) 照。

  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關(guan) 於(yu) “初心”有很多重要的講話、文章、論述,在這當中,也有很多精妙的典故信手拈來,這些用典又體(ti) 現了怎樣的治國之道和文化精髓呢?今天,我們(men) 就一起來解讀一些習(xi) 近平喜歡的典故,我們(men) 也進一步地學習(xi) ,領悟中國共產(chan) 黨(dang) 人的初心、使命。

  現在,我們(men) 有請本期節目的思想解讀人,中共中央黨(dang) 校副校長謝春濤教授。

  思想解讀人謝春濤:

  大家好!

  在近代以來的世界政治舞台上,政黨(dang) 繁多,難以數計。但是像中國共產(chan) 黨(dang) 這樣,連續執政超過七十年,引領中華民族站起來、富起來、強起來的政黨(dang) ,很難找到第二個(ge) 。中國共產(chan) 黨(dang) 為(wei) 什麽(me) 能?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做出了簡明而深刻的解答,那就是“不忘初心、牢記使命”。

  現場的觀眾(zhong) ,誰能解釋一下什麽(me) 是初心?請!

  觀眾(zhong) 一:

  我認為(wei) 初心是本心。

  思想解讀人謝春濤:

  謝謝!還有哪位?

  觀眾(zhong) 二:

  初心就是不能忘記為(wei) 什麽(me) 出發。謝謝!

  思想解讀人謝春濤:

  大家的理解都很好。什麽(me) 是中國共產(chan) 黨(dang) 人的初心?新時代為(wei) 什麽(me) 要不忘初心?怎樣才能做到不忘初心?這些就是我們(men) 今天要探討的問題。我們(men) 先談什麽(me) 是中國共產(chan) 黨(dang) 人的初心,接下來我們(men) 看一段短片。

  總書(shu) 記原音短片一:

  “大賢秉高鑒,公燭無私光。”周恩來同誌一生心底無私、天下為(wei) 公的高尚人格,是中華民族傳(chuan) 統美德和中國共產(chan) 黨(dang) 人優(you) 秀品德的集中寫(xie) 照,永遠為(wei) 後世景仰。

  主持人康輝:

  剛才我們(men) 一起聽到的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的這段話是2018年3月1號,他在紀念周恩來同誌誕辰120周年座談會(hui) 上講到的。在這段講話中,總書(shu) 記引用了兩(liang) 句古詩:“大賢秉高鑒,公燭無私光。”這兩(liang) 句詩出自哪裏?它對於(yu) 今天的中國共產(chan) 黨(dang) 人又有哪些新的啟示呢?現在我們(men) 有請本期節目的經典釋義(yi) 人,中央民族大學蒙曼教授為(wei) 大家講解。

  經典釋義(yi) 人蒙曼:

  “大賢秉高鑒,公燭無私光”出自唐朝詩人孟郊的《上達奚舍人》。其實這首《上達奚舍人》是求推薦的一首詩,主體(ti) 內(nei) 容就是講,我有才華,但是不為(wei) 世人所容,所以請達奚舍人您汲引提拔我。這裏頭呢,涉及到兩(liang) 個(ge) 典故:一個(ge) 叫“高鑒”,一個(ge) 叫“公燭”。

  先說“高鑒”。“鑒”就是鏡子嘛。相傳(chuan) ,秦始皇曾經有過一麵鏡子。這個(ge) 鏡子,不僅(jin) 僅(jin) 能夠照出人的形象,還能照出人的五髒六腑,還能夠照出人的善惡忠奸。所以,此後明鏡也罷,高鑒也罷,就用來形容人明察秋毫,洞察隱微。那“公燭”又是怎麽(me) 回事呢?所謂“公燭”,就是公家的蠟燭。這個(ge) 也有一個(ge) 典故,說中國古代有一個(ge) 姓李的官員,收到一封來信,當他看到信中提及家事的內(nei) 容時,他趕緊把公家的蠟燭熄滅,點上自己的蠟燭來看這封信。這當然是大公無私的典範。所以,孟郊原詩的意思就是說,希望達奚舍人能夠明察秋毫,能夠大公無私,能夠賞識他、提拔他。但是,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在紀念周恩來同誌誕辰120周年座談會(hui) 上再引用這句話,是做了新的引申的。什麽(me) 引申呢?你想,“高鑒”就是鏡子,不僅(jin) 是照別人,更是照自己的呀。周恩來總理是嚴(yan) 於(yu) 律己的,所以他會(hui) 時時攬鏡自照,其實就是時時反省自己,不讓自己有任何瑕疵。那蠟燭又是怎麽(me) 回事呢?這個(ge) 蠟燭不僅(jin) 僅(jin) 意味著小東(dong) 西、小利益,更意味著個(ge) 人那顆私心。周恩來同誌又是大公無私的,這個(ge) 就是新時代的“大賢秉高鑒,公燭無私光”,是指像周恩來同誌那樣的中國共產(chan) 黨(dang) 人是如此地嚴(yan) 於(yu) 律己,是如此地大公無私。

  毛澤東(dong) 主席在長征期間寫(xie) 過一首詩,《七律·長征》,開篇就講“紅軍(jun) 不怕遠征難,萬(wan) 水千山隻等閑”。萬(wan) 水千山怎麽(me) 可能不難呢?但是因為(wei) 紅軍(jun) 戰士不是為(wei) 個(ge) 人利益而戰,而是為(wei) 民族利益而戰,為(wei) 人民利益而戰,所以才能不畏艱辛、勇往直前。這也充分證明了我們(men) 經常提到的那句話:“隻有無私才能無畏,隻有無私才能有為(wei) 。”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引用這句“大賢秉高鑒,公燭無私光”,不僅(jin) 僅(jin) 是緬懷周恩來總理嚴(yan) 於(yu) 律己、清廉無私的高尚人格,更是要勉勵今天的共產(chan) 黨(dang) 人要不忘初心、大義(yi) 擔當!

  思想解讀人謝春濤:

  感謝蒙曼教授的精彩講解。什麽(me) 是中國共產(chan) 黨(dang) 人的初心?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在黨(dang) 的十九大報告中指出:“中國共產(chan) 黨(dang) 人的初心和使命,就是為(wei) 中國人民謀幸福,為(wei) 中華民族謀複興(xing) 。這個(ge) 初心和使命是激勵中國共產(chan) 黨(dang) 人不斷前進的根本動力。”

  確實是這樣。夏明翰烈士在就義(yi) 前夕,寫(xie) 下“砍頭不要緊,隻要主義(yi) 真”的詩句,表達了為(wei) 革命連死都不怕的堅定意誌。方誌敏烈士的《可愛的中國》,描繪了未來中國人民的美好生活。但他自己深知這樣的中國自己是看不到了,他無怨無悔。楊靖宇烈士彈盡糧絕,壯烈犧牲。日本侵略軍(jun) 解剖他的遺體(ti) ,發現腸胃裏頭一粒糧食都沒有,隻有樹皮、草根、棉絮。日本侵略軍(jun) 都肅然起敬,沒想到一個(ge) 人的意誌,能堅定到這種程度。正是由於(yu) 無數先烈的英勇獻身,中國共產(chan) 黨(dang) 才能領導中國人民站起來。

  建設年代,王進喜為(wei) 了拿下大油田,寧願少活二十年。大慶油田開發成功,但他隻活到47歲。焦裕祿為(wei) 了治沙,42歲就離開了人世。鄧稼先為(wei) 了研製核武器,隱姓埋名28年,62歲就離開了人世。正是由於(yu) 無數共產(chan) 黨(dang) 人的率先垂範,中國共產(chan) 黨(dang) 才能帶領中國人民把國家發展起來,使老百姓過上好日子。

  黨(dang) 的十九大剛結束,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就帶領中央政治局常委到上海瞻仰黨(dang) 的一大會(hui) 址,到嘉興(xing) 瞻仰南湖紅船,重溫建黨(dang) 曆史,宣誓入黨(dang) 誓詞。這樣的行動,表現出了以習(xi) 近平同誌為(wei) 核心的新一屆中央領導集體(ti) ,“不忘初心、牢記使命”的堅定政治信念。

  總書(shu) 記同期聲:“秀水泱泱,紅船依舊。時代變遷,精神永恒。九十六年前承載著民族希望的小小紅船,如今已經變成承載著十三億(yi) 多中國人民希望的巨輪。”

  思想解讀人謝春濤:

  在嘉興(xing) 南湖的縹緲煙雨中,紅船接受著人們(men) 的瞻仰,也有人在默默守護。正在為(wei) 遊客們(men) 講解的是南湖革命紀念館的講解員袁晶。從(cong) 2000年開始,她進入南湖革命紀念館,成為(wei) 紀念館的第二代講解員。在嘉興(xing) 每天約有一萬(wan) 多名遊客,瞻仰南湖紅船,追尋建黨(dang) 初心。二十年來,她用這樣的行動,用這樣的方式,牢記著她作為(wei) 一名共產(chan) 黨(dang) 員的初心,自覺地弘揚著紅船精神。

  主持人康輝:

  今天我們(men) 特別邀請到了來自浙江嘉興(xing) 南湖革命紀念館的講解員袁晶同誌,掌聲歡迎她。袁晶你好!

  袁晶(浙江嘉興(xing) 南湖革命紀念館講解員):

  主持人好!現場的各位觀眾(zhong) ,大家好!

  主持人康輝:

  工作20年了,每天接待那麽(me) 多的參觀者,最讓你難忘的是哪一次?

  袁晶:

  最讓我難忘的肯定是2017年10月31日,我記得當天車隊到達之後,總書(shu) 記邊從(cong) 車上下來邊說,南湖啊,煙雨迷蒙。他久久凝望著南湖的湖麵。看到總書(shu) 記和藹可親(qin) 的神態,我略有忐忑不安的心情,早已經是煙消雲(yun) 散了,於(yu) 是上前說道,歡迎總書(shu) 記重訪南湖。原定參觀紀念館的時間隻有半個(ge) 小時,然而當天他整整看了一個(ge) 小時的時間。

  主持人康輝:

  看得特別仔細。

  袁晶:

  對。特別是在我們(men) 陳望道翻譯《共產(chan) 黨(dang) 宣言》的場景之前。因為(wei) 這個(ge) 故事,總書(shu) 記在形容共產(chan) 黨(dang) 人理想信念的時候,經常引用這個(ge) 故事,就是陳望道蘸著墨汁吃粽子翻譯《共產(chan) 黨(dang) 宣言》。我們(men) 知道墨汁的味道當然不是甜的,但是有理想信念的共產(chan) 黨(dang) 人,真理的味道比糖還甜。最後,總書(shu) 記在紀念館發表重要的講話。他說中國共產(chan) 黨(dang) 從(cong) 這裏誕生,從(cong) 這裏出征,從(cong) 這裏走向全國執政,這是我們(men) 黨(dang) 的根脈。給我們(men) 現場所有的聆聽者,上了一堂生動而又難忘的黨(dang) 課。當我再次聆聽總書(shu) 記闡釋紅船精神的時候,特別地感動,而且有了更新的感悟。

  主持人康輝:

  作為(wei) 一個(ge) 紅色宣傳(chuan) 員,你覺得自己的初心和使命又是什麽(me) ?

  袁晶:

  在我的理解,不忘初心,這個(ge) 初心還是赤子之心。作為(wei) 多年紅船旁的一名宣講員,我覺得不僅(jin) 僅(jin) 是為(wei) 了講述紅船故事,更要用心用情去感悟、去詮釋那段開天辟地的曆史事件,那種曆久彌新的精神,讓來自全國各地的觀眾(zhong) 能夠感受到,中國共產(chan) 黨(dang) 為(wei) 中國人民謀幸福,為(wei) 中華民族謀複興(xing) ,來激發他們(men) 為(wei) 實現中國夢的信心和力量。

  主持人康輝:

  給別人講紅船精神,自己首先對紅船精神有深入的這種認識。依水行舟,忠誠為(wei) 民。這就是紅船精神的本質所在,也特別希望袁晶未來能夠把紅船精神傳(chuan) 遞給更多的朋友們(men) 。

  袁晶:

  謝謝。

  主持人康輝:

  今天,我們(men) 繼續在學習(xi) 紅船精神,我們(men) 就是在學習(xi) 中國共產(chan) 黨(dang) 的曆史。欲知大道,要以史為(wei) 鑒。接下來,繼續請思想解讀人謝春濤教授為(wei) 大家做講解。

  思想解讀人謝春濤:

  一部中國共產(chan) 黨(dang) 的曆史,就是一代代中國共產(chan) 黨(dang) 人為(wei) 中國人民謀幸福,為(wei) 中華民族謀複興(xing) 的曆史。

  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在梁家河插隊時就確定了不變的信念:要為(wei) 人民做實事。他曾餓著肚子問周圍的老百姓:你們(men) 覺得過什麽(me) 樣的日子最好?具體(ti) 目標是什麽(me) ?老百姓給了三個(ge) 答案:第一個(ge) 目標,不再去要飯,能吃飽肚子,哪怕吃糠咽菜都行;第二個(ge) 目標,就是吃高粱米、玉米麵等純糧食;第三個(ge) 目標,想吃細糧就吃細糧,還能經常吃肉。習(xi) 近平同誌說,我很期盼的一件事,就是讓鄉(xiang) 親(qin) 們(men) 飽餐一頓肉,並且經常吃上肉。

  今天我們(men) 在座的觀眾(zhong) 當中,有一些大學的思政課老師,我知道他們(men) 在這之前也去了梁家河,聽說他們(men) 感觸很深。我想請在座的思政課的老師們(men) ,談一談自己到梁家河參訪的感受。哪位老師先來?請!

  張明明(中國石油大學(北京)副教授):

  感謝謝教授。一提到梁家河,我們(men) 說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的初心從(cong) 這裏出發,那麽(me) 梁家河也是我們(men) 思政課老師多次帶領學生去社會(hui) 實踐的一個(ge) 地方。

  有一個(ge) 學生跟我這樣交流,他說老師,我麵對著當時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擔任大隊黨(dang) 支部書(shu) 記,帶領群眾(zhong) 所一起建立起的那些知青淤地壩,陝西的第一口沼氣池,鐵業(ye) 社、裁縫社、供銷店等等等等,我的思想得到了一次次的衝(chong) 擊,得到了一次次的震撼,我的心中的那份赤誠再次被激活,我的胸襟和視野再次開闊,我會(hui) 覺得我還是要不忘我的初心,我要做一個(ge) 對國家、對社會(hui) 、對人民有利的人,我也要實現我的人生抱負和我的這樣的理想信念。

  所以,回到我們(men) 的思政課,我前後也去過梁家河三次。那麽(me) ,盡管每一次去,感悟都有所不同,但是有一個(ge) 東(dong) 西卻不變,那就是我們(men) 思政課教師的初心。我們(men) 思政課教師,要把這些抽象的理論、深刻的道理轉化成一個(ge) 個(ge) 鮮活的故事,一個(ge) 個(ge) 猶如梁家河般生動的實踐。我們(men) 要讓我們(men) 的課堂能夠做到以情感人、以理服人,我們(men) 也希望我們(men) 的課程能夠真心成為(wei) 大家衷心喜愛,並且終身受益的思政課。謝謝!

  思想解讀人謝春濤:

  感謝思政課老師的講述。無論在哪裏任職,習(xi) 近平同誌都竭盡全力,帶領幹部群眾(zhong) 發展經濟、改善民生,贏得了廣大幹部群眾(zhong) 的廣泛和高度認同。

  2012年11月15日,在黨(dang) 的十八屆一中全會(hui) 後的常委見麵會(hui) 上,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指出,“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們(men) 的奮鬥目標”。他提出精準扶貧,付出不懈努力,取得巨大成就。

  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說:“2020年,全麵建成小康社會(hui) 取得偉(wei) 大曆史性成就,決(jue) 戰脫貧攻堅取得決(jue) 定性勝利。我們(men) 向深度貧困堡壘發起總攻,啃下了最難啃的‘硬骨頭’。曆經8年,現行標準下近1億(yi) 農(nong) 村貧困人口全部脫貧,832個(ge) 貧困縣全部摘帽。”

  麵對新冠肺炎疫情,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提出把人民生命安全和身體(ti) 健康放在第一位。在全國範圍調集最優(you) 秀的醫護人員、最先進的設備、最急需的資源,全力以赴投入疫病救治,救治費用全部由國家承擔,真正體(ti) 現了人民至上、生命至上。保護人民生命安全和身體(ti) 健康可以不惜一切代價(jia) 。

  2019年3月22日,習(xi) 近平主席在羅馬會(hui) 見意大利眾(zhong) 議長菲科。臨(lin) 近結束時,菲科突然問,您當選中國國家主席的時候是一種什麽(me) 樣的心情?習(xi) 近平主席回答,這麽(me) 大一個(ge) 國家,責任非常重,工作非常艱巨。“我將無我,不負人民。”我願意做到一個(ge) “無我”的狀態,為(wei) 中國的發展奉獻自己。

  2020年5月22日,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在參加他所在的十三屆全國人大三次會(hui) 議內(nei) 蒙古代表團審議時,深刻闡述了“人民至上”的理念。他指出,中國共產(chan) 黨(dang) 根基在人民、血脈在人民。黨(dang) 團結帶領人民進行革命、建設、改革,根本目的就是讓人民過上好日子,無論麵臨(lin) 多大挑戰和壓力,無論付出多大犧牲和代價(jia) ,這一點都始終不渝、毫不動搖。接下來我們(men) 看一段短片。

  第二部分:新時代為(wei) 什麽(me) 要不忘初心

  總書(shu) 記原音短片二:

  人民立場是中國共產(chan) 黨(dang) 的根本政治立場,是馬克思主義(yi) 政黨(dang) 區別於(yu) 其他政黨(dang) 的顯著標誌。黨(dang) 和人民風雨同舟、生死與(yu) 共,始終保持血肉聯係,是黨(dang) 戰勝一切困難和風險的根本保證,正所謂“得眾(zhong) 則得國,失眾(zhong) 則失國”。

  經典釋義(yi) 人蒙曼:

  剛才這個(ge) 短片是2016年的7月1日,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在慶祝中國共產(chan) 黨(dang) 成立95周年大會(hui) 上的講話。在這次講話中,總書(shu) 記引用了一句古文,叫作“得眾(zhong) 則得國,失眾(zhong) 則失國”。它出自於(yu) 《禮記》的《大學》篇。

  眾(zhong) 是什麽(me) ?眾(zhong) 就是人民。所以這句話說的就是得到人民就會(hui) 得到國家,失去人民也就會(hui) 失去國家。舉(ju) 一個(ge) 例子,商朝當時是一個(ge) 很大的政權,號稱“大邑商”,在當時認為(wei) 是不可戰勝的。但是商後期,商紂王的時候,對外窮兵黷武,對內(nei) 橫征暴斂,搞得民不堪命。終於(yu) ,僻處於(yu) 西邊渭水流域的小小的周,乘勢而起,吊民伐罪,僅(jin) 僅(jin) 憑著戰車三百,虎賁三千,甲士四萬(wan) 五千,就一舉(ju) 打敗了商朝的七十萬(wan) 大軍(jun) ,創造了所謂小邑周克大邑商的奇跡。這個(ge) 充分反映了得眾(zhong) 和失眾(zhong) 的不同結果。當然,“民惟邦本,本固邦寧”也因此成為(wei) 周朝重要的政治教訓。事實上,我們(men) 剛才說到的這句“得眾(zhong) 則得國,失眾(zhong) 則失國”,正是《大學》的作者,根據商朝的曆史教訓而得出來的一條結論。

  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引用這句“得眾(zhong) 則得國,失眾(zhong) 則失國”,不僅(jin) 僅(jin) 是要回顧曆史上的經驗教訓,來回味中國“民本”這樣的一個(ge) 非常古老的政治原則,更是要強調黨(dang) 的人民立場。我們(men) 的黨(dang) 為(wei) 什麽(me) 能夠引領中國從(cong) 站起來到富起來,再到強起來?就是因為(wei) 我們(men) 的黨(dang) 始終把人民利益作為(wei) 黨(dang) 的最高利益,始終和人民血肉相連、榮辱與(yu) 共,因此才能夠得到人民的衷心擁護。

  思想解讀人謝春濤:

  剛才蒙曼老師說得特別好。接下來我們(men) 講一講,新時代為(wei) 什麽(me) 要不忘初心。

  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為(wei) 什麽(me) 一再提醒全黨(dang) 同誌不忘初心?

  第一,我們(men) 麵臨(lin) 前所未有的困難和挑戰。十幾億(yi) 人口的中華民族要實現偉(wei) 大複興(xing) ,絕不是一件輕而易舉(ju) 的事情。我們(men) 千萬(wan) 不能在一片喝彩聲、讚揚聲中喪(sang) 失革命精神和鬥誌,逐漸陷於(yu) 安於(yu) 現狀、不思進取、貪圖享樂(le) 的狀態,而是要牢記“船到中流浪更急、人到半山路更陡”。與(yu) 時俱進不要當口號喊,要真正落實到思想和行動上,不能做“不知有漢,無論魏晉”的桃花源中人!

  第二,人民提出了更多更高的要求。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在黨(dang) 的十九大報告中指出,“中國特色社會(hui) 主義(yi) 進入新時代,我國社會(hui) 主要矛盾已經轉化為(wei) 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發展之間的矛盾”。這就對黨(dang) 和國家工作提出了很多新要求,我們(men) 必須盡快補上短板,滿足人民群眾(zhong) 不斷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

  主持人康輝:

  謝謝謝春濤教授的講解。大家知道這些年我們(men) 國家的城鎮化發展非常迅速,直接麵對更多人民群眾(zhong) 的社區服務工作就變得越來越重要了。在北京的前門街道,有一片胡同叫草廠胡同,這片胡同曆史很悠久,可是一度變得髒亂(luan) 差,破爛不堪。這幾年,草廠胡同甚至整個(ge) 一片草廠社區都大變臉了,成了北京市老城區保護更新的新樣板。那他們(men) 是怎麽(me) 做到的呢?

  我要先給大家介紹一位草廠社區的居民,王春聯王大爺。

  2019年的2月,也是在春節前,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就是到草廠社區,草廠胡同這一片,去看望慰問幹部群眾(zhong) ,而且就到了王大爺的家裏,還在您的門上貼了一個(ge) 大大的“福”字是吧?

  王春聯(北京市草廠社區居民):

  對。

  主持人康輝:

  王大爺給我們(men) 講講那天的事好嗎?

  王春聯:

  習(xi) 主席貼完“福”字以後,然後轉過身來說,說我是來看望大家,我會(hui) 叫大家的生活過得更幸福。習(xi) 主席當時拍了拍我肩膀說,咱們(men) 共同努力,共同努力!

  主持人康輝:

  謝謝王大爺!要為(wei) 老百姓多辦實事,那就要有給老百姓辦實事的人。所以,今天也有來自草廠社區的社區工作者。來,給大家介紹一下,社區的黨(dang) 委書(shu) 記,居委會(hui) 主任朱耿亭同誌。您好!

  朱耿亭(北京市草廠社區黨(dang) 委書(shu) 記):

  主持人好!近些年,我們(men) 社區黨(dang) 委也是通過“草廠一家親(qin) ”“黨(dang) 建+社區治理品牌”,以及我們(men) 的“小院議事廳”等社區社會(hui) 組織,就是著力解決(jue) 好居民家門口的這些揪心事、煩心事。因為(wei) 總書(shu) 記也說過,要讓城市留住記憶,讓人們(men) 記住鄉(xiang) 愁。作為(wei) 一線社區工作者,我們(men) 就是要讓居民,有一個(ge) 幸福、美滿、和諧的一個(ge) 生活。

  主持人康輝:

  謝謝,謝謝辛苦的付出。

  “小院議事廳”主要都議什麽(me) 事呢?今天在我們(men) 特殊觀眾(zhong) 中,有一位的“官銜”“頭銜”最大,他是“小院議事廳”的“廳長”,就是孫振西孫老師。歡迎您!

  孫振西(北京市草廠社區居民):

  謝謝大家!我們(men) 議的事來看應該說都是廣大居民想辦自己辦不了,有些時候,就需要借助個(ge) 組織來反映他們(men) 的一些呼聲。比如說我們(men) 整個(ge) 社區的廁所都做了徹底的改造。冬天有暖氣,夏天的話有空調,有物業(ye) 24小時負責打掃。

  主持人康輝:

  謝謝,謝謝所有的社區工作者。像這些社區工作者,他們(men) 也在葆有自己的初心,也牢記著自己的使命。他們(men) 並不是一個(ge) 個(ge) 體(ti) ,而是一個(ge) 群體(ti) 。他們(men) 不是什麽(me) 官兒(er) ,可是他們(men) 很管用。他們(men) 發揮的是我們(men) 的基層治理的巨大的作用,這也是我們(men) 國家治理體(ti) 係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的一個(ge) 非常重要的體(ti) 現。

  我們(men) 接下來繼續請思想解讀人謝春濤教授給大家做講解。

  思想解讀人謝春濤:

  草廠社區同誌們(men) 的實踐告訴我們(men) ,為(wei) 了滿足人民不斷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廣大黨(dang) 員幹部必須努力改進自己的工作。

  第三,黨(dang) 內(nei) 存在著許多亟待解決(jue) 的問題。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強調“打鐵必須自身硬”,必須下大氣力解決(jue) 。黨(dang) 的十八大以來,以習(xi) 近平同誌為(wei) 核心的黨(dang) 中央,一以貫之,全麵從(cong) 嚴(yan) 治黨(dang) ,堅定不移反對和懲治腐敗,堅持不懈整治“四風”,就是要使黨(dang) 真正成為(wei) 中國特色社會(hui) 主義(yi) 的堅強領導核心,擔負起引領中華民族實現偉(wei) 大複興(xing) 的曆史重任。

  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指出,“人民是我們(men) 執政的最大底氣”。我們(men) 黨(dang) 要做到長期執政,就必須永遠保持同人民群眾(zhong) 的血肉聯係,始終同人民群眾(zhong) 想在一起、幹在一起,風雨同舟、同甘共苦。開展“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就是要教育廣大黨(dang) 員幹部,始終同人民群眾(zhong) 同呼吸、共命運、心連心。那麽(me) ,新時代怎樣才能做到不忘初心呢?接下來我們(men) 看一段短片。

  第三部分:怎樣才能做到不忘初心

  總書(shu) 記原音短片三:

  “反聽之謂聰,內(nei) 視之謂明,自勝之謂強。”對自己的缺點錯誤,要敢於(yu) 正視,主動改正;對別人的缺點錯誤,要敢於(yu) 指出,幫助改進。對同誌的提醒批評,要聞過則喜,虛心接受。

  經典釋義(yi) 人蒙曼:

  剛才這段視頻是2016年的1月12日,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在第十八屆中央紀律檢查委員會(hui) 第六次全體(ti) 會(hui) 議上的講話。在這次講話之中,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引用了一句古文:“反聽之謂聰,內(nei) 視之謂明,自勝之謂強。”這句話出自於(yu) 《史記·商君列傳(chuan) 》,其實是當時的秦國公族趙良勸商鞅的一段話。當時商鞅變法已經取得了很大成績,但是也暴露出來不少問題。所以,趙良就想勸商鞅反省自己,於(yu) 是就告訴他:“反聽之謂聰,內(nei) 視之謂明,自勝之謂強。”什麽(me) 意思呢?人要聽取不同意見,才能夠叫作耳聰;人要能夠看到自己的問題,才能叫作目明;人要能夠戰勝自己,才叫作強大。

  這三句話看起來是並列句式,但實際上,我覺得它表明了一個(ge) 遞進的意思。什麽(me) 遞進呢?是自省的三次遞進。

  你看,第一次遞進,也就是第一個(ge) 層次,是什麽(me) ?就是反聽,聽取別人意見,聽取不同意見。在這個(ge) 基礎上,才能夠進入第二個(ge) 層次,根據別人的意見來反省自己,來發現自己的缺點、錯誤,這叫內(nei) 視。內(nei) 視之後,才能夠進入第三個(ge) 層次,發現自己的缺點錯誤之後,要勇於(yu) 改正缺點錯誤,要勇於(yu) 戰勝自己,這才叫作自強。

  事實上,在生活之中,我們(men) 也非常敬重那些能夠聞過則喜、能夠戰勝自己的人。

  舉(ju) 一個(ge) 例子,北宋的大文豪蘇洵,“唐宋八大家”之一。但是,蘇洵小的時候,也不是一個(ge) 愛念書(shu) 的人。相反,他喜歡遊山玩水。後來,他的母親(qin) 去世了,他回家來守孝。守孝期間,他的二哥蘇渙就跟他講,說三弟呀,你飽覽名山大川,都是我沒有看過的呀!你能不能用文章把這些名山大川的樣子寫(xie) 下來,讓我也開開眼界呀!這個(ge) 要求一下子把蘇洵就難住了。胸無點墨是無法描摹錦繡河山的。那怎麽(me) 辦呢?蘇洵知恥而後勇,從(cong) 此折節讀書(shu) ,把自己關(guan) 在書(shu) 齋裏六七年,不僅(jin) 自己博古通今,而且教出了蘇軾、蘇轍這兩(liang) 個(ge) 好兒(er) 子。父子三人都進入“唐宋八大家”的行列,一門父子三詞客,這是中國古代的佳話。

  相反,商鞅是怎麽(me) 做的?商鞅聽了趙良的建議,並沒有真的反省自己,繼續嚴(yan) 刑峻法,自己最後也成了嚴(yan) 刑峻法的犧牲品。事實上,自省不僅(jin) 僅(jin) 是中國古代的優(you) 良傳(chuan) 統,也是中國共產(chan) 黨(dang) 人的優(you) 良作風。我們(men) 一直講批評與(yu) 自我批評。2020年的1月8日,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在“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總結大會(hui) 上,還引用過孔子的弟子子貢說的一段話,說:“君子之過也,如日月之食焉。過也,人皆見之;更也,人皆仰之。”什麽(me) 意思?說君子的過錯,就像日食和月食那麽(me) 明顯,犯了錯誤,所有的人都會(hui) 看到。而他一旦改正錯誤,所有的人也照舊會(hui) 景仰他。所以說,君子的特質是什麽(me) ?君子的特質不在於(yu) 他永遠不犯錯誤,而在於(yu) 他從(cong) 來不回避錯誤,一直勇於(yu) 改正錯誤。

  中國共產(chan) 黨(dang) 人其實就有如古代的君子,身上肩負著巨大的使命,也受到萬(wan) 眾(zhong) 的矚目。正因為(wei) 如此,才更應該有刀刃向內(nei) 的勇氣,像習(xi) 總書(shu) 記所倡導的這樣,要反聽、要內(nei) 視、要自勝,不斷地戰勝自己、不斷地完善自己、不斷地強化自己。隻有這樣,才真的叫“不忘初心、牢記使命”。

  主持人康輝:

  謝謝蒙曼教授的精彩講解。習(xi) 近平主席在二〇二〇年的新年賀詞當中,勉勵我們(men) “隻爭(zheng) 朝夕,不負韶華”,我們(men) 要做到“隻爭(zheng) 朝夕,不負韶華”,必須首先做到“不忘初心、牢記使命”。接下來,我們(men) 繼續請思想解讀人謝春濤教授為(wei) 大家講解。

  思想解讀人謝春濤:

  怎樣才能做到不忘初心?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提出了明確要求,這就是:

  必須作為(wei) 加強黨(dang) 的建設的永恒課題和全體(ti) 黨(dang) 員幹部的終身課題常抓不懈。必須用馬克思主義(yi) 中國化最新成果統一思想、統一意誌、統一行動。必須以正視問題的勇氣和刀刃向內(nei) 的自覺不斷推進黨(dang) 的自我革命。必須發揚鬥爭(zheng) 精神,勇於(yu) 擔當作為(wei) 。必須完善和發展黨(dang) 內(nei) 製度,形成長效機製。必須堅持領導機關(guan) 和領導幹部帶頭。

  黨(dang) 的十八大以來,中央宣傳(chuan) 部推出了很多位“時代楷模”,被稱為(wei) “當代愚公”的黃大發就是其中一位。

  黃大發曾是貴州省遵義(yi) 市平正鄉(xiang) 草王壩村的黨(dang) 支部書(shu) 記。1958年,黃大發為(wei) 了實現讓村裏人吃上大米飯的夢想,當時年僅(jin) 二十出頭的他,下決(jue) 心要引水進草王壩!

  黃大發同期聲:“沒有路,糧也沒有。要在這個(ge) 地方挖,要把這件事做好是不容易的,我決(jue) 心就是,平凡的事我就做成不平凡的事。”

  思想解讀人謝春濤:

  但是,修建水渠要繞過三座大山,穿過大小九個(ge) 懸崖、十多處峻嶺,修渠的難度堪比移山。比如在懸崖絕壁上施工,需要用繩子把人一點點放下去,腳下就是萬(wan) 丈深淵,一不留神就會(hui) 粉身碎骨。而黃大發毫不猶豫,他是第一個(ge) 順著繩子被放下去的人,後來有幾次他還險些掉下去。就這樣,一寸一寸地敲,一鎬一鎬地挖,一米一米地推進,曆時三十餘(yu) 年,在懸崖絕壁上鑿出了一條“天渠”,結束了草王壩村“滴水貴如油”的曆史,使曾經閉塞的貧困村麵貌一新。黃大發被譽為(wei) “當代愚公”,當地人也親(qin) 切地把這條渠命名為(wei) “大發渠”。

  像黃大發這樣的優(you) 秀共產(chan) 黨(dang) 人很多。比如獲得“共和國勳章”的申紀蘭(lan) ,還有全國優(you) 秀縣委書(shu) 記廖俊波,還有上海的好法官鄒碧華。這樣一些共產(chan) 黨(dang) 人的事跡讓我們(men) 感動、讓我們(men) 敬佩,從(cong) 他們(men) 身上我們(men) 看清楚了,對黨(dang) 員領導幹部而言,初心意味著什麽(me) ,使命在他們(men) 心中分量有多重。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一再用英模的事跡教育黨(dang) 員幹部,要求他們(men) “守初心、擔使命,找差距、抓落實”。他自己率先垂範,給全黨(dang) 做出了榜樣。

  全麵建成小康社會(hui) ,一個(ge) 都不能少。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強調,決(jue) 不能落下一個(ge) 民族、一個(ge) 地區、一個(ge) 貧困群眾(zhong) 。他還提出,社會(hui) 政策要托底,要守住民生底線,做好就業(ye) 和社會(hui) 保障工作,切實保障群眾(zhong) 基本生活。

  全麵深化改革,要讓人民群眾(zhong) 有更多獲得感。在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看來,改革為(wei) 了人民,改革也必須依靠人民。而要想得到人民支持,就必須讓人民從(cong) 改革中受益。黨(dang) 的十八大以來,各方麵的改革推進很快很穩,就因為(wei) 改革始終以人民為(wei) 中心,使人民群眾(zhong) 有了更多的獲得感。

  全麵依法治國,要讓人民感受到公平正義(yi) 。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要求,努力讓人民群眾(zhong) ,在每一項法律製度、每一個(ge) 執法決(jue) 定、每一宗司法案件中都感受到公平正義(yi) 。近年來,平反糾正了幾十起重大冤假錯案,新的法治理念日益深入人心。

  全麵從(cong) 嚴(yan) 治黨(dang) ,要讓群眾(zhong) 看到實實在在的成效。有利於(yu) 百姓的事再小也要做,危害百姓的事再小也要除。要堅持“老虎”“蒼蠅”一起打,堅決(jue) 把黨(dang) 風廉政建設和反腐敗鬥爭(zheng) 進行到底。

  以人民為(wei) 中心,在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的理論和實踐中得到了全麵和充分的體(ti) 現。正如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所言,“人心是最大的政治”。為(wei) 中國人民謀幸福,為(wei) 中華民族謀複興(xing) ,使人民有了更多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這樣的理念、立場和價(jia) 值觀,得人心、合民意,為(wei) 中國人民和中華民族所廣泛認同。謝謝大家!

  主持人康輝:

  非常感謝本期節目的思想解讀人謝春濤教授、經典釋義(yi) 人蒙曼教授給我們(men) 帶來的精彩的講解。“不忘初心”,這是來自曆史深處的啟示;“牢記使命”,這是麵向未來的莊嚴(yan) 承諾。中國共產(chan) 黨(dang) 人有“不畏浮雲(yun) 遮望眼”的視野、有“亂(luan) 雲(yun) 飛渡仍從(cong) 容”的定力、有“咬定青山不放鬆”的執著,也有“大海依舊在那兒(er) ”的信心,每一個(ge) 中國共產(chan) 黨(dang) 人都應該永懷著這份初心,像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那樣努力做到“我將無我,不負人民”。好,親(qin) 愛的朋友們(men) ,在節目的最後,讓我們(men) 一起重溫經典篇章,時刻銘記中國共產(chan) 黨(dang) 人的初心和使命。

  【經典誦讀環節】

《七律·長征》

毛澤東(dong)

紅軍(jun) 不怕遠征難,

萬(wan) 水千山隻等閑。

五嶺逶迤騰細浪,

烏(wu) 蒙磅礴走泥丸。

金沙水拍雲(yun) 崖暖,

大渡橋橫鐵索寒。

更喜岷山千裏雪,

三軍(jun) 過後盡開顏。

發布時間:2021年02月19日 11:09 來源:光明日報 編輯:楊安琪 打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