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要論述
1948年2月19日
劉少奇為(wei) 中共中央工委起草《關(guan) 於(yu) 收複石家莊的城市工作經驗》的通報。通報指出:東(dong) 北及其他解放區,均可能在最近收複一些中等的和大的城市,而這些城市收複後又可能長期歸人民所有。我們(men) 工作應作長期打算,方針是建設,而不是破壞。要注意保護機器、物資及一切建築物,不準破壞,不準自由抓取物資。除政府及公安局得依法逮捕與(yu) 沒收財產(chan) 外,禁止任何團體(ti) 和個(ge) 人沒收財產(chan) 及逮捕毆打任何人。二十五日,毛澤東(dong) 以中央名義(yi) 致電各中央局、分局、前委,要求全黨(dang) 注意和討論中央工委關(guan) 於(yu) 收複石家莊的城市工作經驗。指出管理城市的工作方針和方法,應即以中央工委總結的攻占石家莊及初期管理石家莊的方針和方法為(wei) 基本的方針和方法。毛澤東(dong) 起草的中央指示收入《毛澤東(dong) 文集》第五卷。
1997年2月19日
鄧小平逝世。二十五日,鄧小平追悼大會(hui) 舉(ju) 行。江澤民致悼詞高度評價(jia) 鄧小平創立的建設有中國特色社會(hui) 主義(yi) 理論。他指出:在中國共產(chan) 黨(dang) 曆史上,黨(dang) 領導中國人民進行了一場把半殖民地半封建的舊中國變成社會(hui) 主義(yi) 新中國的偉(wei) 大革命,十一屆三中全會(hui) 以來又領導人民開始了一場新的革命,要把中國由不發達的社會(hui) 主義(yi) 國家變成富強民主文明的社會(hui) 主義(yi) 現代化國家。在這兩(liang) 次偉(wei) 大革命的進程中,實現了馬克思主義(yi) 同中國實際相結合的兩(liang) 次曆史性飛躍,形成了兩(liang) 大理論成果,這就是毛澤東(dong) 思想和鄧小平建設有中國特色社會(hui) 主義(yi) 理論。兩(liang) 次偉(wei) 大革命,兩(liang) 次曆史性飛躍,造就了兩(liang) 個(ge) 偉(wei) 大人物,這就是毛澤東(dong) 同誌和作為(wei) 毛澤東(dong) 同誌的戰友、事業(ye) 繼承者的鄧小平同誌。鄧小平同誌留給我們(men) 的最可寶貴的財富,就是他創立的建設有中國特色社會(hui) 主義(yi) 理論和在這個(ge) 理論指導下製訂的黨(dang) 在社會(hui) 主義(yi) 初級階段的基本路線。這個(ge) 理論,科學地把握社會(hui) 主義(yi) 的本質,第一次比較係統地初步回答了中國這樣的經濟文化比較落後的國家如何建設社會(hui) 主義(yi) 、如何鞏固和發展社會(hui) 主義(yi) 的一係列基本問題。它是馬克思列寧主義(yi) 基本原理與(yu) 當代中國實際和時代特征相結合的產(chan) 物,是毛澤東(dong) 思想的繼承和發展,是當代中國的馬克思主義(yi) 。它是全黨(dang) 全國人民集體(ti) 智慧的結晶,是中國共產(chan) 黨(dang) 的指導思想和中華民族的精神支柱。鄧小平同誌創立的建設有中國特色社會(hui) 主義(yi) 理論和在這個(ge) 理論指導下製訂的黨(dang) 的基本路線,是我們(men) 必須遵循的行動指南。在跨越世紀的新征途上,更高地舉(ju) 起鄧小平建設有中國特色社會(hui) 主義(yi) 理論的偉(wei) 大旗幟,更好地貫徹執行黨(dang) 的基本路線,是我們(men) 黨(dang) 中央領導集體(ti) 堅定不移的決(jue) 心和信念,也是全黨(dang) 全軍(jun) 全國各族人民的共識和願望。這篇悼詞收入《江澤民文選》第一卷。
2016年2月19日
習(xi) 近平在黨(dang) 的新聞輿論工作座談會(hui) 上的講話中強調提高黨(dang) 的新聞輿論傳(chuan) 播力引導力影響力公信力,他指出,
黨(dang) 的新聞輿論工作是黨(dang) 的一項重要工作,是治國理政、定國安邦的大事,要適應國內(nei) 外形勢發展,從(cong) 黨(dang) 的工作全局出發把握定位,堅持黨(dang) 的領導,堅持正確政治方向,堅持以人民為(wei) 中心的工作導向,尊重新聞傳(chuan) 播規律,創新方法手段,切實提高黨(dang) 的新聞輿論傳(chuan) 播力、引導力、影響力、公信力。
長期以來,中央主要媒體(ti) 與(yu) 黨(dang) 和人民同呼吸、與(yu) 時代共進步,積極宣傳(chuan) 馬克思主義(yi) 真理、宣傳(chuan) 黨(dang) 的主張、反映群眾(zhong) 呼聲,在革命建設改革各個(ge) 曆史時期發揮了十分重要的作用。黨(dang) 的十八大以來,中央主要媒體(ti) 突出宣傳(chuan) 黨(dang) 的十八大和十八屆三中、四中、五中全會(hui) 精神,闡釋黨(dang) 中央重大決(jue) 策和工作部署,反映人民偉(wei) 大實踐和精神風貌,唱響了主旋律,傳(chuan) 播了正能量,有力激發了全黨(dang) 全國各族人民為(wei) 實現中華民族偉(wei) 大複興(xing) 的中國夢而團結奮鬥的強大力量。
做好黨(dang) 的新聞輿論工作,事關(guan) 旗幟和道路,事關(guan) 貫徹落實黨(dang) 的理論和路線方針政策,事關(guan) 順利推進黨(dang) 和國家各項事業(ye) ,事關(guan) 全黨(dang) 全國各族人民凝聚力和向心力,事關(guan) 黨(dang) 和國家前途命運。必須從(cong) 黨(dang) 的工作全局出發把握黨(dang) 的新聞輿論工作,做到思想上高度重視、工作上精準有力。
在新的時代條件下,黨(dang) 的新聞輿論工作的職責和使命是:高舉(ju) 旗幟、引領導向,圍繞中心、服務大局,團結人民、鼓舞士氣,成風化人、凝心聚力,澄清謬誤、明辨是非,聯接中外、溝通世界。要承擔起這個(ge) 職責和使命,必須把政治方向擺在第一位,牢牢堅持黨(dang) 性原則,牢牢堅持馬克思主義(yi) 新聞觀,牢牢堅持正確輿論導向,牢牢堅持正麵宣傳(chuan) 為(wei) 主。
黨(dang) 的新聞輿論工作堅持黨(dang) 性原則,最根本的是堅持黨(dang) 對新聞輿論工作的領導。黨(dang) 和政府主辦的媒體(ti) 是黨(dang) 和政府的宣傳(chuan) 陣地,必須姓黨(dang) 。黨(dang) 的新聞輿論媒體(ti) 的所有工作,都要體(ti) 現黨(dang) 的意誌、反映黨(dang) 的主張,維護黨(dang) 中央權威、維護黨(dang) 的團結,做到愛黨(dang) 、護黨(dang) 、為(wei) 黨(dang) ;都要增強看齊意識,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動上同黨(dang) 中央保持高度一致;都要堅持黨(dang) 性和人民性相統一,把黨(dang) 的理論和路線方針政策變成人民群眾(zhong) 的自覺行動,及時把人民群眾(zhong) 創造的經驗和麵臨(lin) 的實際情況反映出來,豐(feng) 富人民精神世界,增強人民精神力量。新聞觀是新聞輿論工作的靈魂。要深入開展馬克思主義(yi) 新聞觀教育,引導廣大新聞輿論工作者做黨(dang) 的政策主張的傳(chuan) 播者、時代風雲(yun) 的記錄者、社會(hui) 進步的推動者、公平正義(yi) 的守望者。
新聞輿論工作各個(ge) 方麵、各個(ge) 環節都要堅持正確輿論導向。各級黨(dang) 報黨(dang) 刊、電台電視台要講導向,都市類報刊、新媒體(ti) 也要講導向;新聞報道要講導向,副刊、專(zhuan) 題節目、廣告宣傳(chuan) 也要講導向;時政新聞要講導向,娛樂(le) 類、社會(hui) 類新聞也要講導向;國內(nei) 新聞報道要講導向,國際新聞報道也要講導向。
團結穩定鼓勁、正麵宣傳(chuan) 為(wei) 主,是黨(dang) 的新聞輿論工作必須遵循的基本方針。做好正麵宣傳(chuan) ,要增強吸引力和感染力。真實性是新聞的生命。要根據事實來描述事實,既準確報道個(ge) 別事實,又從(cong) 宏觀上把握和反映事件或事物的全貌。輿論監督和正麵宣傳(chuan) 是統一的。新聞媒體(ti) 要直麵工作中存在的問題,直麵社會(hui) 醜(chou) 惡現象,激濁揚清、針砭時弊,同時發表批評性報道要事實準確、分析客觀。
隨著形勢發展,黨(dang) 的新聞輿論工作必須創新理念、內(nei) 容、體(ti) 裁、形式、方法、手段、業(ye) 態、體(ti) 製、機製,增強針對性和實效性。要適應分眾(zhong) 化、差異化傳(chuan) 播趨勢,加快構建輿論引導新格局。要推動融合發展,主動借助新媒體(ti) 傳(chuan) 播優(you) 勢。要抓住時機、把握節奏、講究策略,從(cong) 時度效著力,體(ti) 現時度效要求。要加強國際傳(chuan) 播能力建設,增強國際話語權,集中講好中國故事,同時優(you) 化戰略布局,著力打造具有較強國際影響的外宣旗艦媒體(ti) 。
媒體(ti) 競爭(zheng) 關(guan) 鍵是人才競爭(zheng) ,媒體(ti) 優(you) 勢核心是人才優(you) 勢。要加快培養(yang) 造就一支政治堅定、業(ye) 務精湛、作風優(you) 良、黨(dang) 和人民放心的新聞輿論工作隊伍。新聞輿論工作者要增強政治家辦報意識,在圍繞中心、服務大局中找準坐標定位,牢記社會(hui) 責任,不斷解決(jue) 好“為(wei) 了誰、依靠誰、我是誰”這個(ge) 根本問題。要提高業(ye) 務能力,勤學習(xi) 、多鍛煉,努力成為(wei) 全媒型、專(zhuan) 家型人才。要轉作風改文風,俯下身、沉下心,察實情、說實話、動真情,努力推出有思想、有溫度、有品質的作品。要嚴(yan) 格要求自己,加強道德修養(yang) ,保持一身正氣。要深化新聞單位幹部人事製度改革,對新聞輿論工作者在政治上充分信任、工作上大膽使用、生活上真誠關(guan) 心、待遇上及時保障。
加強和改善黨(dang) 對新聞輿論工作的領導,是新聞輿論工作順利健康發展的根本保證。各級黨(dang) 委要自覺承擔起政治責任和領導責任。領導幹部要增強同媒體(ti) 打交道的能力,善於(yu) 運用媒體(ti) 宣講政策主張、了解社情民意、發現矛盾問題、引導社會(hui) 情緒、動員人民群眾(zhong) 、推動實際工作。
黨(dang) 史回眸
1991年
2月19日 中共中央、國務院作出《關(guan) 於(yu) 加強社會(hui) 治安綜合治理的決(jue) 定》。3月2日,七屆全國人大常委會(hui) 第十八次會(hui) 議通過《全國人大常委會(hui) 關(guan) 於(yu) 加強社會(hui) 治安綜合治理的決(jue) 定》。為(wei) 加強對全國社會(hui) 治安綜合治理工作的組織領導,中央決(jue) 定成立中央社會(hui) 治安綜合治理委員會(hui) ,作為(wei) 協助黨(dang) 中央、國務院領導全國社會(hui) 治安綜合治理工作的常設機構,喬(qiao) 石任主任。
1997年
2月19日 鄧小平在北京病逝,享年93歲。當天,中共中央、全國人大常委會(hui) 、國務院、全國政協、中央軍(jun) 委發出《告全黨(dang) 全軍(jun) 全國各族人民書(shu) 》,稱鄧小平為(wei) 我黨(dang) 我軍(jun) 我國各族人民公認的享有崇高威望的卓越領導人,偉(wei) 大的馬克思主義(yi) 者,偉(wei) 大的無產(chan) 階級革命家、政治家、軍(jun) 事家、外交家,久經考驗的共產(chan) 主義(yi) 戰士,我國社會(hui) 主義(yi) 改革開放和現代化建設的總設計師,建設有中國特色社會(hui) 主義(yi) 理論的創立者。2月22日,新華社播發《鄧小平同誌偉(wei) 大光輝的一生》。2月25日,中共中央、全國人大常委會(hui) 、國務院、全國政協、中央軍(jun) 委在人民大會(hui) 堂舉(ju) 行追悼大會(hui) 。會(hui) 議高度評價(jia) 了鄧小平光輝偉(wei) 大的一生,號召全黨(dang) 全軍(jun) 全國各族人民,化悲痛為(wei) 力量,繼承鄧小平同誌的遺誌,以更加努力地做好各方麵工作的實際行動,表達對鄧小平同誌的悼念。遵照鄧小平同誌及其親(qin) 屬的意願,鄧小平同誌的骨灰於(yu) 3月2日撒入大海。
2005年
2月19日 胡錦濤在省部級主要領導幹部提高構建社會(hui) 主義(yi) 和諧社會(hui) 能力專(zhuan) 題研討班上講話指出,我們(men) 所要建設的社會(hui) 主義(yi) 和諧社會(hui) ,應該是民主法治、公平正義(yi) 、誠信友愛、充滿活力、安定有序、人與(yu) 自然和諧相處的社會(hui) 。
2016年
2月19日 習(xi) 近平主持召開黨(dang) 的新聞輿論工作座談會(hui) ,指出在新的時代條件下,黨(dang) 的新聞輿論工作要把堅持正確政治方向放在第一位。堅持黨(dang) 性原則,最根本的是堅持黨(dang) 對新聞輿論工作的領導;廣大新聞輿論工作者要做黨(dang) 的政策主張的傳(chuan) 播者、時代風雲(yun) 的記錄者、社會(hui) 進步的推動者、公平正義(yi) 的守望者。
曆史瞬間
1946年2月19日,毛澤東(dong) 等在延安機場迎接從(cong) 重慶回延安匯報工作的周恩來。
【黨(dang) 史百年·天天讀】 執行編輯:盧 佳 審讀:郭偉(wei) 偉(wei) 指導:班永傑
關(guan) 於(yu) 我們(men) 聯係我們(men) 網站地圖 用戶調查
ky体育中心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