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黨史百年·天天讀】2月7日

ky体育中心 打印 糾錯
微信掃一掃 ×
收聽本文 00:00/00:00

重要論述

  1940年2月7日

  延安出版的《中國工人》創刊號發表毛澤東(dong) 為(wei) 該刊寫(xie) 的《發刊詞》。發刊詞指出:中國工人階級,二十年來,在自己的政黨(dang) ——中國共產(chan) 黨(dang) 的領導之下展開了英勇的鬥爭(zheng) ,成了全國人民中最有覺悟的部分,成了中國革命的領導者。中國工人階級聯合農(nong) 民和一切革命的人民反對帝國主義(yi) 和封建主義(yi) ,為(wei) 建立新民主主義(yi) 的中國而鬥爭(zheng) ,為(wei) 驅逐日本帝國主義(yi) 而鬥爭(zheng) ,這個(ge) 功勞是非常之大的。但是中國革命尚未成功,還須付出很大的氣力,團結自己,團結農(nong) 民和其他小資產(chan) 階級,團結知識分子,團結一切革命的人民。這是極大的政治任務和組織任務。這是中國共產(chan) 黨(dang) 的責任,這是工人階級先進分子的責任,這是整個(ge) 工人階級的責任。工人階級和全體(ti) 人民的最後解放,隻能在社會(hui) 主義(yi) 實現的時代,中國工人階級必須為(wei) 此最後目的而奮鬥。但是必須經過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的階段,才能進到社會(hui) 主義(yi) 的階段。所以,團結自己和團結人民,反對帝國主義(yi) 和封建主義(yi) ,為(wei) 建立新民主主義(yi) 的新中國而奮鬥,這就是中國工人階級的當前的任務。工人中間應該教育出大批的幹部,他們(men) 應該有知識,有能力,不務空名,會(hui) 幹實事。沒有一大批這樣的幹部,工人階級要求得解放是不可能的。工人階級應歡迎革命的知識分子幫助自己,決(jue) 不可拒絕他們(men) 的幫助。因為(wei) 沒有他們(men) 的幫助,自己就不能進步,革命也不能成功。這篇發刊詞收入《毛澤東(dong) 選集》第二卷。

  1953年2月7日

  毛澤東(dong) 在全國政協一屆四次會(hui) 議閉幕會(hui) 上講話。談到打敗美帝國主義(yi) 問題時指出:我們(men) 準備打的時間要長一點,最後就是要打敗它,前途是勝利的。我們(men) 已經打了兩(liang) 年多了,這個(ge) 仗要打多久時間,我看我們(men) 不要作決(jue) 定。他們(men) 要打多久,我們(men) 就打多久,一直打到我們(men) 完全勝利!談到學習(xi) 蘇聯問題時指出:我們(men) 要進行偉(wei) 大的五年計劃建設,工作很艱苦,經驗又不夠,因此要學習(xi) 蘇聯的先進經驗。應該懂得,我們(men) 這個(ge) 民族,從(cong) 來就是接受外國的先進經驗和優(you) 秀文化的。在封建時代,唐朝興(xing) 盛的時候,我國曾經和印度發生密切的關(guan) 係。我們(men) 的唐三藏法師,萬(wan) 裏長征去取經,比較後代學外國困難得多。我們(men) 這個(ge) 民族,從(cong) 來不拒絕接受別的民族的優(you) 良傳(chuan) 統。在帝國主義(yi) 壓迫我們(men) 的時候,特別是中日戰爭(zheng) 我國失敗到辛亥革命那一段時間,就是說從(cong) 一八九四年到一九一一年那一段時間,全國學習(xi) 西方資本主義(yi) 的文化,學習(xi) 資產(chan) 階級的民主主義(yi) ,學習(xi) 他們(men) 的科學,有一個(ge) 很大的高潮。那一次學習(xi) ,對我們(men) 國家的進步是有很大的幫助的,特別是在自然科學方麵,現在還給我們(men) 留下了很大一批自然科學工作者,一批寶貴的遺產(chan) 。但是比較現在我們(men) 學習(xi) 蘇聯的規模,學習(xi) 蘇聯先進經驗的效用,那是要差得遠的。我們(men) 現在學習(xi) 蘇聯,應該采取真心真意的態度,把他們(men) 所有的長處都學來,不但學習(xi) 馬克思列寧主義(yi) 的理論,而且學習(xi) 他們(men) 先進的科學技術,一切我們(men) 用得著的,統統應該虛心地學習(xi) 。應該在全國掀起一個(ge) 學習(xi) 蘇聯的高潮,來建設我們(men) 的國家。談到反對官僚主義(yi) 問題時指出:現在我們(men) 的黨(dang) 政機關(guan) 中間,存在著一部分很不健康的現象,這就是嚴(yan) 重的官僚主義(yi) 、命令主義(yi) 和違法亂(luan) 紀。我現在要著重講的,是官僚主義(yi) 在中央機關(guan) 幾十個(ge) 部門,包括黨(dang) 、政、軍(jun) ,有一百幾十個(ge) 單位,都程度不同地存在著。要執行第一個(ge) 五年計劃這麽(me) 繁重的任務,就應該克服官僚主義(yi) 。要知道下麵的命令主義(yi) 、違法亂(luan) 紀,是跟我們(men) 的官僚主義(yi) 分不開的,因為(wei) 我們(men) 沒有去過問,沒有去檢查,或者缺乏檢查。這次會(hui) 議以後,要從(cong) 我們(men) 中央開始,帶頭下去檢查。重點在反對官僚主義(yi) 。官僚主義(yi) 克服了,下麵的命令主義(yi) 、違法亂(luan) 紀一定會(hui) 克服。這些毛病去掉了,我們(men) 的五年計劃一定會(hui) 成功,民主製度一定會(hui) 發展,帝國主義(yi) 一定會(hui) 打垮,我們(men) 將取得完全的勝利。

  2014年2月7日

  習(xi) 近平接受俄羅斯電視台專(zhuan) 訪。

  布裏廖夫:中共十八屆三中全會(hui) 通過了《中共中央關(guan) 於(yu) 全麵深化改革若幹重大問題的決(jue) 定》,您本人擔任全麵深化改革領導小組組長。請問您的執政理念是什麽(me) ?中國下一步改革重點領域是什麽(me) ?您如何看待中國的發展前景?

  習(xi) 近平:這是關(guan) 係中國發展的重大問題。1978年,中共十一屆三中全會(hui) 開啟了中國改革開放進程,至今已經35年多了,取得了舉(ju) 世矚目的成就。但是,我們(men) 還要繼續前進。我們(men) 提出了“兩(liang) 個(ge) 一百年”的奮鬥目標。當前,經濟全球化快速發展,綜合國力競爭(zheng) 更加激烈,國際形勢複雜多變,我們(men) 認為(wei) ,中國要抓住機遇、迎接挑戰,實現新的更大發展,從(cong) 根本上還要靠改革開放。在激烈的國際競爭(zheng) 中前行,就如同逆水行舟,不進則退。

  現在,同過去相比,中國改革的廣度和深度都大大拓展了。要把改革推向前進,必須加強頂層設計。去年11月,中共十八屆三中全會(hui) 就全麵深化改革作出總體(ti) 部署,提出了改革的路線圖和時間表,涉及15個(ge) 領域、330多項較大的改革舉(ju) 措,包括經濟、政治、文化、社會(hui) 、生態文明和黨(dang) 的建設等各個(ge) 方麵。改革的進軍(jun) 號已經吹響了。我們(men) 的總目標就是完善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hui) 主義(yi) 製度,推進國家治理體(ti) 係和治理能力現代化。

  為(wei) 了集中力量推進改革,我們(men) 成立了中央全麵深化改革領導小組,由我本人擔任組長,任務就是統一部署和協調一些重大問題,再把工作任務分解下去逐一落實。我把這叫作“一分部署,九分落實”。

  在中國這樣一個(ge) 擁有13億(yi) 多人口的國家深化改革,絕非易事。中國改革經過30多年,已進入深水區,可以說,容易的、皆大歡喜的改革已經完成了,好吃的肉都吃掉了,剩下的都是難啃的硬骨頭。這就要求我們(men) 膽子要大、步子要穩。膽子要大,就是改革再難也要向前推進,敢於(yu) 擔當,敢於(yu) 啃硬骨頭,敢於(yu) 涉險灘。步子要穩,就是方向一定要準,行駛一定要穩,尤其是不能犯顛覆性錯誤。

  我對中國發展前景充滿信心。為(wei) 什麽(me) 有信心?最根本的原因是,經過長期探索,我們(men) 已經找到一條適合中國國情的正確發展道路,隻要我們(men) 緊緊依靠13億(yi) 多中國人民,堅定不移走自己的路,我們(men) 就一定能戰勝一切艱難險阻,不斷取得新的成績,最終實現我們(men) 確立的目標。

  中國共產(chan) 黨(dang) 堅持執政為(wei) 民,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們(men) 的奮鬥目標。我的執政理念,概括起來說就是:為(wei) 人民服務,擔當起該擔當的責任。

  布裏廖夫:您擔任中國國家主席快一年了,領導中國這麽(me) 大的國家,您的感受是什麽(me) ?您個(ge) 人有哪些愛好?最喜歡哪些體(ti) 育運動?

  習(xi) 近平:中國有960萬(wan) 平方公裏國土,56個(ge) 民族,13億(yi) 多人口,經濟社會(hui) 發展水平還不高,人民生活水平也還不高,治理這樣一個(ge) 國家很不容易,必須登高望遠,同時必須腳踏實地。我曾在中國不同地方長期工作,深知中國從(cong) 東(dong) 部到西部,從(cong) 地方到中央,各地各層級方方麵麵的差異太大了。因此,在中國當領導人,必須在把情況搞清楚的基礎上,統籌兼顧、綜合平衡,突出重點、帶動全局,有的時候要抓大放小、以大兼小,有的時候又要以小帶大、小中見大,形象地說,就是要十個(ge) 指頭彈鋼琴。

  作為(wei) 國家領導人,人民把我放在這樣的工作崗位上,我就要始終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的位置,牢記責任重於(yu) 泰山,時刻把人民群眾(zhong) 的安危冷暖放在心上,兢兢業(ye) 業(ye) ,夙夜在公,始終與(yu) 人民心心相印、與(yu) 人民同甘共苦、與(yu) 人民團結奮鬥。

  談到愛好,我個(ge) 人愛好閱讀、看電影、旅遊、散步。你知道,承擔我這樣的工作,基本上沒有自己的時間。今年春節期間,中國有一首歌,叫《時間都去哪兒(er) 了》。對我來說,問題在於(yu) 我個(ge) 人的時間都去哪兒(er) 了?當然是都被工作占去了。現在,我經常能做到的是讀書(shu) ,讀書(shu) 已成了我的一種生活方式。讀書(shu) 可以讓人保持思想活力,讓人得到智慧啟發,讓人滋養(yang) 浩然之氣。比如,我讀過很多俄羅斯作家的作品,如克雷洛夫、普希金、果戈裏、萊蒙托夫、屠格涅夫、陀思妥耶夫斯基、涅克拉索夫、車爾尼雪夫斯基、托爾斯泰、契訶夫、肖洛霍夫,他們(men) 書(shu) 中許多精彩章節和情節我都記得很清楚。

  說到體(ti) 育活動,我喜歡遊泳、爬山等運動,遊泳我四五歲就學會(hui) 了。我還喜歡足球、排球、籃球、網球、武術等運動。冰雪項目中,我愛看冰球、速滑、花樣滑冰、雪地技巧。特別是冰球,這項運動不僅(jin) 需要個(ge) 人力量和技巧,也需要團隊配合和協作,是很好的運動。

  注:布裏廖夫,即謝爾蓋·布裏廖夫,俄羅斯電視台主持人 

黨(dang) 史回眸

  1931年

  2月7日 左聯五烈士遇害。柔石、胡也頻、殷夫、李偉(wei) 森、馮(feng) 鏗等五位左翼革命作家被國民黨(dang) 反動派同時殺害於(yu) 上海龍華。他們(men) 生前在從(cong) 事實際革命鬥爭(zheng) 的同時,積極進行文學活動,以各自的不同鬥爭(zheng) 經曆和親(qin) 身感受創作出一批文學作品,為(wei) 初期無產(chan) 階級革命文學的發展起了積極作用。他們(men) 被害後,左聯發表了抗議和宣言,指斥反動派的罪行,得到國內(nei) 外進步力量的支持。

  1944年

  2月7日 抗日民族英雄馬本齋病逝。抗日戰爭(zheng) 爆發後,馬本齋組織本村青壯年70餘(yu) 人,組成“回民抗日義(yi) 勇隊”,舉(ju) 起抗日大旗。1938年初馬本齋和中國共產(chan) 黨(dang) 取得聯係,率隊參加河北遊擊軍(jun) ,編為(wei) 冀中回民教導隊。同年10月,加入中國共產(chan) 黨(dang) 。馬本齋曾任回民教導隊隊長、總隊長、八路軍(jun) 第三縱隊回民支隊司令員,冀魯豫軍(jun) 區第三軍(jun) 分區司令員兼回民支隊司令員。馬本齋逝世後,中共中央在延安為(wei) 他舉(ju) 行了追悼會(hui) ,毛澤東(dong) 、朱德、周恩來等分別題寫(xie) 挽聯,表示沉痛哀悼,對他的一生給予很高的評價(jia) 。毛澤東(dong) 題寫(xie) 的挽聯是“馬本齋同誌不死”。周恩來的題詞是“民族英雄,吾黨(dang) 戰士”。朱德的挽聯是“壯誌難移,漢回各族模範;大節不死,母子兩(liang) 代英雄”。

  1955年

  2月7日 全國人大常委會(hui) 討論並修正了《中華人民共和國兵役法(草案)》。《草案》決(jue) 定用義(yi) 務兵役製代替誌願兵役製。這是我國軍(jun) 事製度上的一項重大變革。7月30日,全國人大正式通過了《中華人民共和國兵役法》。

  1966年

  2月7日 《人民日報》刊登長篇通訊《縣委書(shu) 記的榜樣——焦裕祿》,同時發表社論《向毛澤東(dong) 同誌的好學生——焦裕祿同誌學習(xi) 》。2月8日至15日,中共中央農(nong) 村政治部、解放軍(jun) 總政治部、全國總工會(hui) 、共青團中央、各中央局、省、市、縣委先後發出《向焦裕祿學習(xi) 》的通知,全國掀起向焦裕祿學習(xi) 的熱潮。

  1977年

  2月7日 《人民日報》、《紅旗》雜誌、《解放軍(jun) 報》發表社論:《學好文件抓住綱》,提出“凡是毛主席作出的決(jue) 策,我們(men) 都堅決(jue) 維護,凡是毛主席的指示,我們(men) 都始終不渝地遵循”(即“兩(liang) 個(ge) 凡是”)的錯誤方針,它的實質是要把毛澤東(dong) 晚年的“左”傾(qing) 錯誤延續下來。

  2006年

  2月7日 國務院印發《實施<國家中長期科學和技術發展規劃綱要(2006—2020年)>的若幹配套政策》的通知。2月10日,《人民日報》發表國務院製定的《國家中長期科學和技術發展規劃綱要(2006—2020年)》。

曆史瞬間

1953年2月7日,毛澤東(dong) 在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hui) 議上發表講話。

1953年2月7日,毛澤東(dong) 在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hui) 議上發表講話。

1979年2月7日,鄧小平訪問日本期間,同日本首相大平正芳會(hui) 談。

1979年2月7日,鄧小平訪問日本期間,同日本首相大平正芳會(hui) 談。

1966年2月7日,《人民日報》刊登長篇通訊《縣委書(shu) 記的榜樣——焦裕祿》。圖為(wei) 焦裕祿。

1966年2月7日,《人民日報》刊登長篇通訊《縣委書(shu) 記的榜樣——焦裕祿》。圖為(wei) 焦裕祿。

【黨(dang) 史百年·天天讀】 執行編輯:盧 佳 審讀:郭偉(wei) 偉(wei) 指導:班永傑

發布時間:2021年02月05日 09:58 來源:中央黨史和文獻研究院網站 編輯:周世雄 打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