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暖中國丨多彩貴州迎客來

ky体育中心 打印 糾錯
微信掃一掃 ×
收聽本文 00:00/00:00

  立春時節,多彩貴州迎客來。

  2月3日,正在貴州考察調研的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來到畢節市黔西縣新仁苗族鄉(xiang) 化屋村看望父老鄉(xiang) 親(qin) 。

△2021年2月3日,習(xi) 近平來到貴州畢節市黔西縣,同新仁苗族鄉(xiang) 化屋村鄉(xiang) 親(qin) 們(men) 在一起。

  從(cong) 2013年起,每逢春節前夕,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都會(hui) 來到人民群眾(zhong) 中。從(cong) 冰天雪地的內(nei) 蒙古草原到霜天寥廓的張家口農(nong) 家,從(cong) 革命老區延安到紅色聖地井岡(gang) 山,從(cong) 四川涼山彝族自治州到雲(yun) 南的佤寨司莫拉村……總書(shu) 記向大家送上新春祝福。

  年複一年,總書(shu) 記步履未停;日複一日,變化在悄然發生——曾經的貧困地區、貧困群眾(zhong) 如今已全部擺脫貧困,脫貧攻堅取得曆史性成果。

  再次踏上貴州這方山水,看到當地鄉(xiang) 親(qin) 們(men) 通過奮鬥都過上了幸福的日子,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十分高興(xing) 。

  貴州——曾經是全國貧困人口最多的省份,黨(dang) 的十八大以來,貴州累計實現脫貧923萬(wan) 人,每年減貧100萬(wan) 人以上,減貧人數全國第一。

  化屋村——曾經的深度貧困村,2014年時有建檔立卡貧困人口145戶661人,貧困發生率高達63.6%。近年來通過發展種植、養(yang) 殖業(ye) 和旅遊業(ye) ,實現貧困人口清零。

  在化屋村易地搬遷安置點,嶄新的房屋整齊矗立,白牆黛瓦格外好看;不遠處的廣場上,“擺脫貧困、共同富裕”八個(ge) 紅字,十分搶眼。

  “貧困並不可怕,隻要有信心、有決(jue) 心,就沒有克服不了的困難。”六年前總書(shu) 記在貴州考察時,為(wei) 大家送來脫貧信心。

  今天,脫貧攻堅已取得勝利,接下來怎麽(me) 幹?總書(shu) 記的新春之行,指明了前進的方向。

  在化屋村扶貧車間裏,一件件精美的手工苗繡服裝、特色小飾品等吸引了總書(shu) 記的目光。

  苗繡,分為(wei) 手工繡和機繡。據扶貧車間負責人楊文麗(li) 介紹,一件手工繡的“歪梳苗服飾”可以賣到上萬(wan) 元。

  習(xi) 近平向村民詳細詢問製作工藝流程,對大家說:“把苗繡發揚光大,傳(chuan) 統的也是時尚的。它既是文化又是產(chan) 業(ye) 。”

  “近幾年我的家鄉(xiang) 攻克艱難,脫貧攻堅。從(cong) 基礎設施建設到我們(men) 的創業(ye) 、還有我們(men) 的苗繡的發展,人民群眾(zhong) 得到了幸福感。”2020年的全國兩(liang) 會(hui) 上,全國人大代表石麗(li) 平向大家講述了貴州通過傳(chuan) 承苗繡,助力脫貧攻堅的故事。

  在這次考察中,總書(shu) 記勉勵大家:“苗繡既能夠弘揚民族文化、傳(chuan) 統文化,又用產(chan) 業(ye) 來扶貧,用產(chan) 業(ye) 來振興(xing) 鄉(xiang) 村,可以作出貢獻。”

  一針一線,何其精彩!

  鄉(xiang) 村振興(xing) ,誌比鋼堅!

  “我包過大粽子,這麽(me) 小的沒有。”3日下午,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來到苗族村民趙玉學家,邊聊家常邊製作當地傳(chuan) 統美食。用粽葉裹著糯米、用細線纏好粽葉,談笑間,總書(shu) 記已包好一個(ge) 黃粑。

  包黃粑,迎新年,總書(shu) 記笑著對大家說:“祝你們(men) 今後的日子過得更加幸福、更加甜美!”

  最美的祝福,最暖的新春。

發布時間:2021年02月05日 07:27 來源:央視新聞 編輯:靳建朋 打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