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黨史百年·天天讀】1月31日

ky体育中心 打印 糾錯
微信掃一掃 ×
收聽本文 00:00/00:00

重要論述

  1949年1月31日

  蘇共中央政治局委員米高揚受斯大林委托飛抵石家莊,隨即轉乘汽車至西柏坡中共中央駐地。當天,毛澤東(dong) 與(yu) 劉少奇、朱德、周恩來、任弼時等會(hui) 見米高揚。其後,毛澤東(dong) 同米高揚多次會(hui) 談。在會(hui) 談中說:到目前為(wei) 止,中國革命發展較為(wei) 迅速,軍(jun) 事進展也較快,比過去我們(men) 預計的時間要短些,就能過長江,並向南推進。估計渡過長江後,用不了多少時間,就可以攻克南京、上海等大城市。我們(men) 的口號是:打過長江去,解放全中國。麵臨(lin) 的問題是建立新政權。這個(ge) 政權是無產(chan) 階級領導的工農(nong) 聯盟為(wei) 基礎的人民民主專(zhuan) 政。毛澤東(dong) 介紹了即將召開新的政治協商會(hui) 議、成立有各民主黨(dang) 派、各人民團體(ti) 、無黨(dang) 派民主人士參加的聯合政府等情況,指出:雖然政府的組織形式與(yu) 蘇聯、東(dong) 歐國家有所不同,但其性質與(yu) 宗旨仍然是在共產(chan) 黨(dang) 領導下的,將來的目標是實現社會(hui) 主義(yi) 和共產(chan) 主義(yi) 。國家一解放,接踵而來的任務是恢複生產(chan) 和經濟建設。關(guan) 於(yu) 中國對外政策,是打掃好房子再請客,真正的朋友可以早點進屋子裏來,但別的客人得等一等。二月七日,米高揚離開西柏坡回國。

  1958年1月31日

  毛澤東(dong) 為(wei) 《工作方法六十條(草案)》撰寫(xie) 前言。前言指出:為(wei) 了適應新的情況,中央和地方黨(dang) 委的工作方法,有作某些改變的需要。這裏所說的幾十條,有一些是多年積累下來的,有一些是新提出的。這是中央和地方同誌一九五八年一月先後在杭州會(hui) 議和南寧會(hui) 議上共同商量的結果。

  《工作方法六十條(草案)》提出工作重點的轉移,主張不斷革命,要求開展技術革命,認為(wei) 過去我們(men) 有本領,會(hui) 打仗,會(hui) 搞土改,現在僅(jin) 僅(jin) 有這些本領就不夠了,要學新本領,要真正懂得業(ye) 務,懂得科學和技術,不然就不可能領導好。從(cong) 今年起,要在繼續完成政治戰線上和思想戰線上的社會(hui) 主義(yi) 革命的同時,把黨(dang) 的工作著重點放到技術革命上去。

  草案還闡明了人的認識是對客觀世界的反映,認為(wei) 概念、判斷的形成過程,推理的過程,就是調查和研究的過程,就是思維的過程。人腦是能夠反映客觀世界的,但是要反映得正確很不容易。要經過反複的考察,才能反映得比較正確,比較接近客觀實際。概念、判斷的形成過程,推理的過程,就是“從(cong) 群眾(zhong) 中來”的過程;把自己的觀點和思想傳(chuan) 達給別人的過程,就是“到群眾(zhong) 中去”的過程。任何英雄豪傑,他的思想、意見、計劃、辦法,隻能是客觀世界的反映,其原料或者半成品隻能來自人民群眾(zhong) 的實踐中,或者自己的科學實驗中,他的頭腦隻能作為(wei) 一個(ge) 加工工廠而起製成完成品的作用,否則是一點用處也沒有的。人腦製成的這種完成品,究竟合用不合用,正確不正確,還得交由人民群眾(zhong) 去考驗。

  《工作方法六十條(草案)》和前言收入《毛澤東(dong) 文集》第七卷。

  1979年1月31日

  鄧小平在接受美國費城坦普爾大學授予的名譽法律博士學位時,致答詞說:為(wei) 了實現四個(ge) 現代化的宏偉(wei) 目標,我們(men) 主要依靠過去三十年建立起來的基礎和積累起來的建設經驗,同時也特別注意加強同世界各國的經濟、文化和科技交往。美國作為(wei) 當今世界上經濟發達的國家,在工農(nong) 業(ye) 生產(chan) 和科學技術的很多領域領先,在經濟管理和教育事業(ye) 方麵也有很多成就。我認為(wei) ,進一步發展我國人民同美國人民的友誼,向美國人民學習(xi) ,完全符合中國人民的利益。中國人民深信,把自己的社會(hui) 主義(yi) 製度的優(you) 越性同經濟發達國家的先進科學技術和經濟管理、人才培養(yang) 等方麵的先進經驗結合起來,對於(yu) 加快實現四個(ge) 現代化具有重要的意義(yi) 。

黨(dang) 史回眸

  1949年

  1月31日 曆時64天的平津戰役勝利結束。人民解放軍(jun) 開入北平城內(nei) ,世界馳名的文化古都和平解放。天津解放後,我以九十萬(wan) 大軍(jun) 兵臨(lin) 北平城下。在解放軍(jun) 的重兵威懾和政治爭(zheng) 取下,在北平地下黨(dang) 和愛國民主人士的有力促進下,華北“剿總”總司令傅作義(yi) 於(yu) 1月下旬率部接受和平改編,並於(yu) 1月22日-31日陸續開出城外聽候改編。東(dong) 北野戰軍(jun) 一師隨即進入北平接管防務。在這次戰役中,我軍(jun) 以39000人的傷(shang) 亡,殲滅和改編敵軍(jun) 1個(ge) 總部、1個(ge) 警備司令部、3個(ge) 兵團部、13個(ge) 軍(jun) 部、51個(ge) 師(內(nei) 含兩(liang) 個(ge) 騎兵旅),共52萬(wan) 餘(yu) 人。至此,除太原、大同、新鄉(xiang) 、安陽以及有意暫時保存下來的歸綏(今呼和浩特)外,華北地區全部解放。

  遼沈、淮海、平津三大戰役,是人民解放軍(jun) 在戰略進攻階段與(yu) 國民黨(dang) 軍(jun) 主力進行的戰略決(jue) 戰。戰略決(jue) 戰從(cong) 1948年9月12日開始,到1949年1月31日結束(遼沈與(yu) 淮海兩(liang) 大戰役之間有三天間隔)。中央軍(jun) 委和毛澤東(dong) 製定的戰略方針得到完滿實現。在139天的作戰中,平均每天殲敵一個(ge) 正規師,連同地方部隊,共殲敵154萬(wan) 人。

  1949年

  1月31日-2月7日 毛澤東(dong) 、周恩來、任弼時等先後與(yu) 抵達西柏坡的蘇共代表、蘇共中央政治局委員米高揚舉(ju) 行會(hui) 談。毛澤東(dong) 等圍繞奪取全國勝利和建立新中國的問題,就中國的政治、軍(jun) 事形勢,新中國的政權性質及內(nei) 政外交等方麵的問題,向米高揚作了全麵係統的介紹。通過這次內(nei) 部訪問,密切了中蘇兩(liang) 黨(dang) 的相互關(guan) 係。

  1979年

  1月31日 中共中央、國務院決(jue) 定在廣東(dong) 蛇口建立全國第一個(ge) 對外開放工業(ye) 區——蛇口工業(ye) 區。

  2006年

  1月31日 國務院印發《關(guan) 於(yu) 解決(jue) 農(nong) 民工問題的若幹意見》。指出,要逐步建立城鄉(xiang) 統一的勞動力市場和公平競爭(zheng) 的就業(ye) 製度,保障農(nong) 民工合法權益的政策體(ti) 係和執法監督機製,惠及農(nong) 民工的城鄉(xiang) 公共服務體(ti) 製和製度。

  2019年

  1月31日 中共中央印發《關(guan) 於(yu) 加強黨(dang) 的政治建設的意見》。

曆史瞬間 

1949年1月31日,北平和平解放。圖為(wei) 人民解放軍(jun) 舉(ju) 行入城式。

1949年1月31日,北平和平解放。圖為(wei) 人民解放軍(jun) 舉(ju) 行入城式。

1949年1月31日,蘇共中央政治局委員米高揚秘密訪問西柏坡,圖為(wei) 毛澤東(dong) 迎接客人到來。

1949年1月31日,蘇共中央政治局委員米高揚秘密訪問西柏坡,圖為(wei) 毛澤東(dong) 迎接客人到來。

1979年1月31日,鄧小平在華盛頓接受美國廣播電視界采訪。

1979年1月31日,鄧小平在華盛頓接受美國廣播電視界采訪。

【黨(dang) 史百年·天天讀】 執行編輯:盧 佳 審讀:郭偉(wei) 偉(wei) 指導:班永傑

發布時間:2021年01月29日 20:01 來源:中央黨史和文獻研究院網站 編輯:宿黨輝 打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