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是一束光,照亮山和遠方——追記倒在扶貧一線的掛職副縣長邱軍

ky体育中心 打印 糾錯
微信掃一掃 ×
收聽本文 00:00/00:00

決(jue) 勝全麵建成小康社會(hui)

  站在自家門口,42歲的張應芬目光怔怔地向坡底望去,她懷揣著一絲(si) 期待,想象邱軍(jun) 會(hui) 像往常一樣出現在全家人麵前。待她緩過神,才不得已接受現實,曾經親(qin) 切喊她“大姐”的掛職副縣長邱軍(jun) ,再也不會(hui) 出現了。

  邱軍(jun) 是中國化學工程集團有限公司員工。2018年12月,他到甘肅省慶陽市華池縣掛職擔任副縣長,主抓扶貧工作。

  張應芬的家在華池縣南梁鎮高台村。提起過去的日子,她嘴上老掛著一句話,“天上下雨地上滑,自己跌倒自己爬”。

  張應芬的一兒(er) 一女,被當作全家的希望。邱軍(jun) 來幫扶後,為(wei) 張應芬子女升學的事忙前忙後:

  得知張應芬女兒(er) 休過學,邱軍(jun) 專(zhuan) 門去學校找到孩子並開導她,臨(lin) 走還留下慰問金。

  邱軍(jun) 自己舍不得買(mai) 鞋,在他手機“購物車”裏,一雙皮鞋遲遲不肯下單。但得知張應芬兒(er) 子高考中榜時,他花了2000元從(cong) 網上買(mai) 了皮鞋、運動鞋和行李箱,親(qin) 手送來,鼓勵孩子努力成才。

  張應芬和邱軍(jun) 以姐弟相稱。在邱軍(jun) 的幫助下,張應芬更勤快了,房前屋後被她拾掇得體(ti) 體(ti) 麵麵。雖然倆(lia) 人關(guan) 係很親(qin) 切,但一發現張應芬的缺點,這個(ge) “弟弟”往往直言不諱,督促她改正。

  掛職期間,華池的山川梁峁都留下過邱軍(jun) 的足跡。每到農(nong) 戶家,他坐在炕頭聊家常,察看住房和飲水安全,了解產(chan) 業(ye) 發展。摸清底數後,他鉚足幹勁,經常通宵寫(xie) 調研文章,找幫扶出路,為(wei) 老區群眾(zhong) 勾勒致富藍圖。

  如今在華池的大山裏,有邱軍(jun) 協調實施的沙棘苗產(chan) 業(ye) ,也有他挨家挨戶動員規劃的奶牛飼養(yang) 場,還有他爭(zheng) 取助學基金為(wei) 鄉(xiang) 村學校安裝的嶄新路燈……

  2019年華池縣順利脫貧,邱軍(jun) 被評為(wei) 甘肅省脫貧攻堅幫扶先進個(ge) 人。

  就在他掛職期即將結束的時候,他卻突發疾病住進了醫院。

  在重症監護室中,邱軍(jun) 依然放不下心縣裏的事。在病床上他用淩亂(luan) 的字跡,留下最後的囑托:明年的牛產(chan) 業(ye) 要做大,菊花產(chan) 業(ye) 要做強,鄉(xiang) 上和村上工作要加強,對來年的資金使用要有個(ge) 大概規劃……

  2021年1月8日下午,邱軍(jun) 終因搶救無效離世,年僅(jin) 39歲。

  走進邱軍(jun) 的辦公室,牆上掛著一塊小白板,上麵是他寫(xie) 的6項扶貧計劃,用來時時提醒自己。

  和他一起共事的當地幹部周祥博說,隻要是邱軍(jun) 想做的事,他就一定要做成。周祥博還記得,邱軍(jun) 下鄉(xiang) 發現許多農(nong) 村學生沉迷手機,他便多方詢問。跟孩子們(men) 聊天中他發現很多孩子有打羽毛球的愛好。“沒想到,他回到縣城,就策劃全縣舉(ju) 辦了一場小學生羽毛球賽,還請來了教練。”周祥博說。

  2021年1月11日,中國化學工程集團黨(dang) 委追授邱軍(jun) 同誌“優(you) 秀共產(chan) 黨(dang) 員”稱號。

  “張大姐,我來看你了。”如今斯人已去,在張應芬的腦海裏,卻還反複著邱軍(jun) 常常說的一句話。

  “以前我走在黑暗中,他就像前方的一束光。現在我要把日子過得一天比一天好,不辜負他的期望。”張應芬說。

發布時間:2021年01月27日 15:38 來源:新華社 編輯:宿黨輝 打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