習近平在世界經濟論壇“達沃斯議程”對話會上的特別致辭

微信掃一掃 ×

讓多邊主義(yi) 的火炬照亮人類前行之路

——在世界經濟論壇“達沃斯議程”對話會(hui) 上的特別致辭

(2021年1月25日,北京)

中華人民共和國主席 習(xi) 近平

1月25日,國家主席習(xi) 近平在北京以視頻方式出席世界經濟論壇“達沃斯議程”對話會(hui) 並發表特別致辭。新華社記者 李學仁 攝

  1月25日,國家主席習(xi) 近平在北京以視頻方式出席世界經濟論壇“達沃斯議程”對話會(hui) 並發表特別致辭。新華社記者 李學仁 攝

尊敬的施瓦布主席,

女士們(men) ,先生們(men) ,朋友們(men) :

  過去一年,突如其來的新冠肺炎疫情肆虐全球,全球公共衛生麵臨(lin) 嚴(yan) 重威脅,世界經濟陷入深度衰退,人類經曆了史上罕見的多重危機。

  這一年,各國人民以巨大的決(jue) 心和勇氣,同病魔展開殊死搏鬥,依靠科學理性的力量,弘揚人道主義(yi) 精神,全球抗疫取得初步成效。現在,疫情還遠未結束,近期又出現反彈,抗疫仍在繼續,但我們(men) 堅信,寒冬阻擋不了春天的腳步,黑夜遮蔽不住黎明的曙光。人類一定能夠戰勝疫情,在同災難的鬥爭(zheng) 中成長進步、浴火重生。

  女士們(men) 、先生們(men) 、朋友們(men) !

  曆史總在不斷前進,世界回不到從(cong) 前。我們(men) 今天所作的每一個(ge) 抉擇、采取的每一項行動,都將決(jue) 定世界的未來。我們(men) 要解決(jue) 好這個(ge) 時代麵臨(lin) 的四大課題。

  第一,加強宏觀經濟政策協調,共同推動世界經濟強勁、可持續、平衡、包容增長。人類正在遭受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以來最嚴(yan) 重的經濟衰退,各大經濟板塊曆史上首次同時遭受重創,全球產(chan) 業(ye) 鏈供應鏈運行受阻,貿易和投資活動持續低迷。各國出台數萬(wan) 億(yi) 美元經濟救助措施,但世界經濟複蘇勢頭仍然很不穩定,前景存在很大不確定性。我們(men) 既要把握當下,統籌疫情防控和經濟發展,加強宏觀經濟政策支持,推動世界經濟早日走出危機陰影,更要放眼未來,下決(jue) 心推動世界經濟動力轉換、方式轉變、結構調整,使世界經濟走上長期健康穩定發展的軌道。

  第二,摒棄意識形態偏見,共同走和平共處、互利共贏之路。世界上沒有兩(liang) 片完全相同的樹葉,也沒有完全相同的曆史文化和社會(hui) 製度。各國曆史文化和社會(hui) 製度各有千秋,沒有高低優(you) 劣之分,關(guan) 鍵在於(yu) 是否符合本國國情,能否獲得人民擁護和支持,能否帶來政治穩定、社會(hui) 進步、民生改善,能否為(wei) 人類進步事業(ye) 作出貢獻。各國曆史文化和社會(hui) 製度差異自古就存在,是人類文明的內(nei) 在屬性。沒有多樣性,就沒有人類文明。多樣性是客觀現實,將長期存在。差異並不可怕,可怕的是傲慢、偏見、仇視,可怕的是想把人類文明分為(wei) 三六九等,可怕的是把自己的曆史文化和社會(hui) 製度強加給他人。各國應該在相互尊重、求同存異基礎上實現和平共處,促進各國交流互鑒,為(wei) 人類文明發展進步注入動力。

  第三,克服發達國家和發展中國家發展鴻溝,共同推動各國發展繁榮。當前,公平問題日益突出,南北差距有待彌合,可持續發展事業(ye) 麵臨(lin) 嚴(yan) 峻挑戰。疫情之下,各國經濟複蘇表現分化,南北發展差距麵臨(lin) 擴大甚至固化風險。廣大發展中國家普遍期望獲得更多發展資源和空間,要求在全球經濟治理中享有更多代表性和發言權。應該看到,發展中國家發展起來了,整個(ge) 世界繁榮穩定就會(hui) 有更加堅實的基礎,發達國家也將從(cong) 中受益。國際社會(hui) 應該著眼長遠、落實承諾,為(wei) 發展中國家發展提供必要支持,保障發展中國家正當發展權益,促進權利平等、機會(hui) 平等、規則平等,讓各國人民共享發展機遇和成果。

  第四,攜手應對全球性挑戰,共同締造人類美好未來。在經濟全球化時代,類似新冠肺炎疫情的突發公共衛生事件絕不會(hui) 是最後一次,全球公共衛生治理亟待加強。地球是人類賴以生存的唯一家園,加大應對氣候變化力度,推動可持續發展,關(guan) 係人類前途和未來。人類麵臨(lin) 的所有全球性問題,任何一國想單打獨鬥都無法解決(jue) ,必須開展全球行動、全球應對、全球合作。

  女士們(men) 、先生們(men) 、朋友們(men) !

  世界上的問題錯綜複雜,解決(jue) 問題的出路是維護和踐行多邊主義(yi) ,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ti) 。

  ——我們(men) 要堅持開放包容,不搞封閉排他。多邊主義(yi) 的要義(yi) 是國際上的事由大家共同商量著辦,世界前途命運由各國共同掌握。在國際上搞“小圈子”、“新冷戰”,排斥、威脅、恐嚇他人,動不動就搞脫鉤、斷供、製裁,人為(wei) 造成相互隔離甚至隔絕,隻能把世界推向分裂甚至對抗。一個(ge) 分裂的世界無法應對人類麵臨(lin) 的共同挑戰,對抗將把人類引入死胡同。在這個(ge) 問題上,人類付出過慘痛代價(jia) 。殷鑒不遠,我們(men) 決(jue) 不能再走那條老路。

  我們(men) 要秉持人類命運共同體(ti) 理念,堅守和平、發展、公平、正義(yi) 、民主、自由的全人類共同價(jia) 值,擺脫意識形態偏見,最大程度增強合作機製、理念、政策的開放性和包容性,共同維護世界和平穩定。要建設開放型世界經濟,堅定維護多邊貿易體(ti) 製,不搞歧視性、排他性標準、規則、體(ti) 係,不搞割裂貿易、投資、技術的高牆壁壘。要鞏固二十國集團作為(wei) 全球經濟治理主要平台的地位,密切宏觀經濟政策協調,維護全球產(chan) 業(ye) 鏈供應鏈穩定順暢,維護全球金融體(ti) 係穩健運行,推進結構性改革,擴大全球總需求,推動世界經濟實現更高質量、更有韌性的發展。

  ——我們(men) 要堅持以國際法則為(wei) 基礎,不搞唯我獨尊。中國古人講:“法者,治之端也。”國際社會(hui) 應該按照各國共同達成的規則和共識來治理,而不能由一個(ge) 或幾個(ge) 國家來發號施令。聯合國憲章是公認的國與(yu) 國關(guan) 係的基本準則。沒有這些國際社會(hui) 共同製定、普遍公認的國際法則,世界最終將滑向弱肉強食的叢(cong) 林法則,給人類帶來災難性後果。

  我們(men) 要厲行國際法治,毫不動搖維護以聯合國為(wei) 核心的國際體(ti) 係、以國際法為(wei) 基礎的國際秩序。多邊機構是踐行多邊主義(yi) 的平台,也是維護多邊主義(yi) 的基本框架,其權威性和有效性理應得到維護。要堅持通過製度和規則來協調規範各國關(guan) 係,反對恃強淩弱,不能誰胳膊粗、拳頭大誰說了算,也不能以多邊主義(yi) 之名、行單邊主義(yi) 之實。要堅持原則,規則一旦確定,大家都要有效遵循。“有選擇的多邊主義(yi) ”不應成為(wei) 我們(men) 的選擇。

  ——我們(men) 要堅持協商合作,不搞衝(chong) 突對抗。各國曆史文化和社會(hui) 製度差異不是對立對抗的理由,而是合作的動力。要尊重和包容差異,不幹涉別國內(nei) 政,通過協商對話解決(jue) 分歧。曆史和現實一再告訴我們(men) ,當今世界,如果走對立對抗的歧路,無論是搞冷戰、熱戰,還是貿易戰、科技戰,最終將損害各國利益、犧牲人民福祉。

  我們(men) 要摒棄冷戰思維、零和博弈的舊理念,堅持互尊互諒,通過戰略溝通增進政治互信。要恪守互利共贏的合作觀,拒絕以鄰為(wei) 壑、自私自利的狹隘政策,拋棄壟斷發展優(you) 勢的片麵做法,保障各國平等發展權利,促進共同發展繁榮。要提倡公平公正基礎上的競爭(zheng) ,開展你追我趕、共同提高的田徑賽,而不是搞相互攻擊、你死我活的角鬥賽。

  ——我們(men) 要堅持與(yu) 時俱進,不搞故步自封。世界正在經曆百年未有之大變局,既是大發展的時代,也是大變革的時代。21世紀的多邊主義(yi) 要守正出新、麵向未來,既要堅持多邊主義(yi) 的核心價(jia) 值和基本原則,也要立足世界格局變化,著眼應對全球性挑戰需要,在廣泛協商、凝聚共識基礎上改革和完善全球治理體(ti) 係。

  我們(men) 要發揮世界衛生組織作用,構建人類衛生健康共同體(ti) 。要推進世界貿易組織和國際金融貨幣體(ti) 係改革,促進世界經濟增長,保障發展中國家發展權益和空間。要秉持以人為(wei) 中心、基於(yu) 事實的政策導向,探討製定全球數字治理規則。要落實應對氣候變化《巴黎協定》,促進綠色發展。要堅持發展優(you) 先,落實聯合國2030年可持續發展議程,確保各國特別是發展中國家分享全球發展帶來的好處。

  女士們(men) 、先生們(men) 、朋友們(men) !

  中國人民經過長期艱苦奮鬥,全麵建成小康社會(hui) 勝利在望,脫貧攻堅取得曆史性成果,開啟了全麵建設社會(hui) 主義(yi) 現代化國家新征程。我們(men) 將立足新發展階段,貫徹新發展理念,積極構建以國內(nei) 大循環為(wei) 主體(ti) 、國內(nei) 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同各國一道,共建持久和平、普遍安全、共同繁榮、開放包容、清潔美麗(li) 的世界。

  ——中國將繼續積極參與(yu) 國際抗疫合作。抗擊疫情是國際社會(hui) 麵臨(lin) 的最緊迫任務。這既是堅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的基本要求,也是穩定恢複經濟的基本前提。我們(men) 要深化團結合作,加強信息共享和聯防聯控,堅決(jue) 打贏全球疫情阻擊戰。特別是要加強疫苗研發、生產(chan) 、分配合作,讓疫苗真正成為(wei) 各國人民用得上、用得起的公共產(chan) 品。中國迄今已向150多個(ge) 國家和13個(ge) 國際組織提供抗疫援助,為(wei) 有需要的國家派出36個(ge) 醫療專(zhuan) 家組,積極支持並參與(yu) 疫苗國際合作。中國將繼續同各國分享疫情防控有益經驗,向應對疫情能力薄弱的國家和地區提供力所能及的幫助,促進疫苗在發展中國家的可及性和可負擔性,助力世界早日徹底戰勝疫情。

  ——中國將繼續實施互利共贏的開放戰略。經濟全球化是社會(hui) 生產(chan) 力發展的客觀要求和科技進步的必然結果,利用疫情搞“去全球化”、搞封閉脫鉤,不符合任何一方利益。中國始終支持經濟全球化,堅定實施對外開放基本國策。中國將繼續促進貿易和投資自由化便利化,維護全球產(chan) 業(ye) 鏈供應鏈順暢穩定,推進高質量共建“一帶一路”。中國將著力推動規則、規製、管理、標準等製度型開放,持續打造市場化、法治化、國際化營商環境,發揮超大市場優(you) 勢和內(nei) 需潛力,為(wei) 各國合作提供更多機遇,為(wei) 世界經濟複蘇和增長注入更多動力。

  ——中國將繼續促進可持續發展。中國將全麵落實聯合國2030年可持續發展議程。中國將加強生態文明建設,加快調整優(you) 化產(chan) 業(ye) 結構、能源結構,倡導綠色低碳的生產(chan) 生活方式。我已經宣布,中國力爭(zheng) 於(yu) 2030年前二氧化碳排放達到峰值、2060年前實現碳中和。實現這個(ge) 目標,中國需要付出極其艱巨的努力。我們(men) 認為(wei) ,隻要是對全人類有益的事情,中國就應該義(yi) 不容辭地做,並且做好。中國正在製定行動方案並已開始采取具體(ti) 措施,確保實現既定目標。中國這麽(me) 做,是在用實際行動踐行多邊主義(yi) ,為(wei) 保護我們(men) 的共同家園、實現人類可持續發展作出貢獻。

  ——中國將繼續推進科技創新。科技創新是人類社會(hui) 發展的重要引擎,是應對許多全球性挑戰的有力武器,也是中國構建新發展格局、實現高質量發展的必由之路。中國將加大科技投入,狠抓創新體(ti) 係建設,加速科技成果向現實生產(chan) 力轉化,加強知識產(chan) 權保護,推動實現依靠創新驅動的內(nei) 涵型增長。科技成果應該造福全人類,而不應該成為(wei) 限製、遏製其他國家發展的手段。中國將以更加開放的思維和舉(ju) 措推進國際科技交流合作,同各國攜手打造開放、公平、公正、非歧視的科技發展環境,促進互惠共享。

  ——中國將繼續推動構建新型國際關(guan) 係。你輸我贏、贏者通吃不是中國人的處世哲學。中國堅定奉行獨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努力以對話彌合分歧、以談判化解爭(zheng) 端,在相互尊重、平等互利基礎上,積極發展同各國友好合作關(guan) 係。作為(wei) 發展中國家的堅定一員,中國將不斷深化南南合作,為(wei) 發展中國家消除貧困、緩解債(zhai) 務壓力、實現經濟增長作出貢獻。中國將更加積極地參與(yu) 全球經濟治理,推動經濟全球化朝著更加開放、包容、普惠、平衡、共贏的方向發展。

  女士們(men) 、先生們(men) 、朋友們(men) !

  人類隻有一個(ge) 地球,人類也隻有一個(ge) 共同的未來。無論是應對眼下的危機,還是共創美好的未來,人類都需要同舟共濟、團結合作。實踐一再證明,任何以鄰為(wei) 壑的做法,任何單打獨鬥的思路,任何孤芳自賞的傲慢,最終都必然歸於(yu) 失敗!讓我們(men) 攜起手來,讓多邊主義(yi) 火炬照亮人類前行之路,向著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ti) 不斷邁進!

  謝謝大家。

  延伸閱讀

  習(xi) 近平出席世界經濟論壇“達沃斯議程”對話會(hui) 並發表特別致辭

發布時間:2021年01月26日 10:09      來源:央視新聞 打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