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要論述
1954年1月28日
周恩來在政務院第二百零四次政務會(hui) 議上講話,提出加強科學研究工作的指導意見。講話指出:我們(men) 要充分重視科學研究工作,把科學工作提到應有的地位。我國的科學研究人員人數不多,但很可貴,要很好地團結起來,好好地依靠這批老師,培養(yang) 新的科學幹部。進行科學研究工作,學了理論,一定要實踐;另一方麵,還要提高理論,還一定要有基礎科學。要把兩(liang) 方麵結合起來:理論與(yu) 實踐結合,實踐要有理論指導。講話還提出:對科學家不能按行政人員的等級來評定待遇。對研究工作有貢獻的、生活有困難的,應該待遇好些。在待遇問題上,絕不要采取平均主義(yi) 的辦法。
1955年1月28日
毛澤東(dong) 同芬蘭(lan) 首任駐中國大使孫士敦談話。談話指出:世界戰爭(zheng) 的危險和對中國的威脅主要來自美國的好戰分子。他們(men) 侵占中國的台灣和台灣海峽,還想發動原子戰爭(zheng) 。我們(men) 有兩(liang) 條:第一,我們(men) 不要戰爭(zheng) ;第二,如果有人來侵略我們(men) ,我們(men) 就予以堅決(jue) 回擊。我們(men) 對共產(chan) 黨(dang) 員和全國人民就是這樣進行教育的。美國的原子訛詐,嚇不倒中國人民。第一次世界大戰的結果,在俄國把沙皇、地主和資本家掃光了。第二次世界大戰的結果,在中國把蔣介石和地主推翻了,東(dong) 歐國家和一些亞(ya) 洲國家也解放了。美國如果發動第三次世界大戰,其結果是美國和英國及其他幫凶國家的統治階級要被掃光,世界上大部分地方都要變成共產(chan) 黨(dang) 領導的國家。世界大戰的結果,不是有利於(yu) 好戰分子,而是有利於(yu) 共產(chan) 黨(dang) 和世界革命人民。
1991年1月28日—2月20日
鄧小平在視察上海時指出,開發浦東(dong) 不隻是浦東(dong) 的問題,是關(guan) 係上海發展的問題,是利用上海這個(ge) 基地發展長江三角洲和長江流域的問題。金融是現代經濟的核心。中國在金融方麵取得國際地位,首先要靠上海。他指出,計劃經濟和市場經濟都是手段,市場也可以為(wei) 社會(hui) 主義(yi) 服務。發展經濟,不開放是很難搞起來的。要克服一個(ge) 怕字,要有勇氣。什麽(me) 事情總要有人試第一個(ge) ,才能開拓新路。試第一個(ge) 就要準備失敗,失敗也不要緊。希望上海人民思想更解放一點,膽子更大一點,步子更快一點。
黨(dang) 史回眸
1939年
1月28日 劉少奇從(cong) 延安到達河南確山竹溝鎮,正式建立中原局領導機關(guan) 。六中全會(hui) 後,中共中央任命劉少奇為(wei) 中原局書(shu) 記,確定中原局委員為(wei) 劉少奇、朱瑞(未到職)、朱理治、彭雪楓、鄭位三。中原局的主要任務是負責領導長江以北、隴海路以南、河南、湖北、安徽、江蘇一帶黨(dang) 的工作,發動中原地區廣大群眾(zhong) 開展抗日遊擊戰爭(zheng) 。3月底,劉少奇去延安後,由朱理治代理書(shu) 記。
1942年
1月28日 中共中央發布《關(guan) 於(yu) 抗日根據地土地政策的決(jue) 定》。2月4日,又發布《關(guan) 於(yu) 如何執行土地政策決(jue) 定的指示》。兩(liang) 個(ge) 文件明確規定:減租減息政策的目的是扶助農(nong) 民,減輕封建剝削,改善農(nong) 民生活,提高農(nong) 民抗日和生產(chan) 的積極性;實行減租減息後,須實行交租交息,保障地主的地權、財權和人權,以聯合地主階級一致抗日;對於(yu) 富農(nong) 則削弱其封建部分,鼓勵其資本主義(yi) 部分的發展。文件指導各解放區掀起大規模的減租減息的群眾(zhong) 運動。
1960年
1月28日 中緬兩(liang) 國簽訂《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和緬甸聯邦政府關(guan) 於(yu) 兩(liang) 國邊界問題的協定》《中華人民共和國和緬甸聯邦之間的友好和互不侵犯條約》。10月1日,雙方簽訂《中華人民共和國和緬甸聯邦邊界條約》。這是中國與(yu) 鄰國成功解決(jue) 邊界問題的第一例,為(wei) 以後解決(jue) 類似問題樹立了良好範例。此後,中國又陸續與(yu) 尼泊爾、蒙古、巴基斯坦和阿富汗等國簽訂了邊界協定或條約。
1996年
1月28日 國務院、中央軍(jun) 委發布公告:中國人民解放軍(jun) 駐香港特別行政區部隊組建完成。駐香港部隊由中國人民解放軍(jun) 陸軍(jun) 、海軍(jun) 和空軍(jun) 部隊組成,隸屬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央軍(jun) 事委員會(hui) 領導。這支部隊將於(yu) 1997年7月1日零時正式進駐香港,不幹預香港特別行政區地方事務。
曆史瞬間
1955年1月28日,毛澤東(dong) 在中南海接受芬蘭(lan) 首任駐華大使孫士敦遞交的國書(shu) 。
【黨(dang) 史百年·天天讀】 執行編輯:盧 佳 審讀:郭偉(wei) 偉(wei) 指導:班永傑
關(guan) 於(yu) 我們(men) 聯係我們(men) 網站地圖 用戶調查
ky体育中心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