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11月,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來到湖南湘西州十八洞村考察,首次提出“精準扶貧”。牢記總書(shu) 記囑托,當地堅持因人、因戶精準施策,紮實推進脫貧攻堅。2017年,十八洞村脫貧摘帽。這兩(liang) 天,記者來到這裏,看到的是村裏產(chan) 業(ye) 興(xing) 旺,家家戶戶都有穩定增收的渠道,昔日的貧困苗鄉(xiang) 如今變成了小康村寨。
一大早,十八洞村千畝(mu) 獼猴桃產(chan) 業(ye) 園一派忙碌,一場農(nong) 技培訓正在進行。今天的課程是教大家修剪枝葉,培訓的老師叫龍興(xing) 貴,是土生土長的十八洞村人。
十八洞村地處武陵山集中連片特困區,山多地少、資源匱乏,雖然過去也有扶持政策,但因為(wei) 針對性不強,結果是“年年扶、年年貧”。
2013年11月,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來到十八洞村,同大家一起商量脫貧致富奔小康之策。在這裏,他首次提出“精準扶貧”。
習(xi) 近平說:“我們(men) 在抓扶貧的時候,切忌喊大口號,也不要定那些好高騖遠的目標。扶貧攻堅就是要實事求是、因地製宜、分類指導、精準扶貧。”
接下來的脫貧攻堅工作,當地緊緊圍繞“精準”二字展開。扶貧工作隊駐村後的第一件事就是挨家挨戶調查,把貧困人口、貧困程度、致貧原因搞清楚,把貧困戶精準識別出來。2014年6月,十八洞村225戶939人最終識別出建檔立卡貧困戶136戶533人。
在如何發展產(chan) 業(ye) 上,新的問題又來了。扶貧工作隊經過調研,決(jue) 定與(yu) 當地農(nong) 業(ye) 龍頭企業(ye) 共同發展獼猴桃種植,可有些村民不買(mai) 賬。
為(wei) 打消顧慮,扶貧幹部一方麵幫他們(men) 申請來了貸款,另一方麵,帶村民去四川的獼猴桃產(chan) 業(ye) 基地取經,學習(xi) 技術熟悉市場。現在,不僅(jin) 十八洞村的獼猴桃拿下了海外銷售的通行證,村民們(men) 也能定期領到分紅。
不僅(jin) 是獼猴桃,這幾年,十八洞村還先後發展起了苗繡、牛羊養(yang) 殖等,靠這些產(chan) 業(ye) 支撐,2017年2月,十八洞村成為(wei) 湖南第一批退出貧困序列的村子。到2019年,十八洞村年人均純收入超過14400多元,是精準扶貧前的8.6倍,村集體(ti) 經濟從(cong) 零增長到200萬(wan) 元。
如何推進全麵脫貧與(yu) 鄉(xiang) 村振興(xing) 有效銜接?站在新起點上的十八洞村再一次精準發力。聚焦農(nong) 旅融合,十八洞村在2020年成立了村集體(ti) 經濟聯合社,新建民宿、打造景點。這段時間,村民們(men) 就利用農(nong) 閑時機,排練新的苗族迎賓鼓舞。現在,每年來這裏旅遊的人數超過了40萬(wan) 人。
脫貧攻堅開展以來,湖南投入專(zhuan) 項扶貧資金432億(yi) 元,派出56000多名幹部駐村幫扶,全省51個(ge) 貧困縣、767萬(wan) 貧困人口全部脫貧摘帽。
關(guan) 於(yu) 我們(men) 聯係我們(men) 網站地圖 用戶調查
ky体育中心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