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大豆有好收成,養(yang) 牛收入1萬(wan) 多元,脫貧穩穩的!”內(nei) 蒙古莫力達瓦達斡爾族自治旗哈布奇村的熬珍花拿出脫貧告知書(shu) ,臉上掛著燦爛的笑。
“家門口有錢掙,好日子就在眼前嘍!”冬日暖陽下,貴州省望謨縣樂(le) 旺鎮坡頭村脫貧戶唐守芬格外開心,靠在村裏花椒種植基地幹活,她和老伴一個(ge) 月能掙4000多元,2020年全家脫了貧,幹勁越來越足。
一張張笑臉,一個(ge) 個(ge) 好消息,匯聚成決(jue) 勝全麵小康的脫貧答卷。
黨(dang) 的十八大以來,以習(xi) 近平同誌為(wei) 核心的黨(dang) 中央團結帶領全黨(dang) 全國各族人民,把脫貧攻堅擺在治國理政突出位置,組織實施了人類曆史上規模最大、力度最強的脫貧攻堅戰。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指出,“我們(men) 要立下愚公移山誌,咬定目標、苦幹實幹,堅決(jue) 打贏脫貧攻堅戰,確保到2020年所有貧困地區和貧困人口一道邁入全麵小康社會(hui) 。”“到2020年現行標準下的農(nong) 村貧困人口全部脫貧,是黨(dang) 中央向全國人民作出的鄭重承諾,必須如期實現,沒有任何退路和彈性。”
經過8年持續奮鬥,我們(men) 如期完成了新時代脫貧攻堅目標任務,現行標準下農(nong) 村貧困人口全部脫貧,貧困縣全部摘帽,消除了絕對貧困和區域性整體(ti) 貧困,近1億(yi) 貧困人口實現脫貧,為(wei) 全麵建成小康社會(hui) 作出了重大貢獻,為(wei) 開啟全麵建設社會(hui) 主義(yi) 現代化國家新征程奠定了堅實基礎。
啃下貧困硬骨頭,脫貧群眾(zhong) 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不斷提升
“現在的日子如蜜甜。”貴州省興(xing) 義(yi) 市則戎鎮長衝(chong) 村脫貧戶龔光誌回憶,過去種幾畝(mu) 地,還得贍養(yang) 90多歲的奶奶和70多歲的父母。2016年,幫扶幹部牽頭聯係,龔光誌幹起了快遞員,申請扶貧小額貸款擴大種養(yang) 規模,年收入達到10萬(wan) 多元,“現在脫貧又脫單,開上小汽車,過上好日子。”
得益於(yu) 精準扶貧好政策,全國建檔立卡貧困人口收入大幅增加,生活水平芝麻開花節節高。“現在鄉(xiang) 親(qin) 們(men) 吃得好了,穿得好了,脫貧群眾(zhong) 買(mai) 房買(mai) 車的都不少。”四川省巴中市巴州區秋桂村第一書(shu) 記李誌感慨。
“兩(liang) 不愁三保障”全麵實現。走進河北省阜平縣炭灰鋪村脫貧戶朱海紅的新家,敞亮溫馨,客廳牆上,掛著一家5口在老房子的合影,破舊的危房黃泥抹牆,不少地方裸露著大石塊。
“老房子是爺爺蓋的,冬天大風透過石頭縫往屋裏灌,凍得吃飯時手經常抓不住筷子。”2019年,朱海紅一家搬遷到安居家園小區,“現在這新房暖融融的,從(cong) 老房帶來的厚棉被壓根用不上。”朱海紅激動地說。
易地扶貧搬遷讓960多萬(wan) 脫貧群眾(zhong) 告別窮窩窩,危房改造讓2493萬(wan) 脫貧群眾(zhong) 住上放心房。
不僅(jin) 安居夢圓,脫貧群眾(zhong) 義(yi) 務教育、基本醫療也都有了保障。8年來,脫貧地區累計改造義(yi) 務教育薄弱學校10.8萬(wan) 所,義(yi) 務教育階段控輟保學動態清零。新改建村衛生室20多萬(wan) 個(ge) ,所有鄉(xiang) 村醫療衛生機構完成標準化建設,脫貧群眾(zhong) 住院看病報銷比例提高到80%左右,“看病難、看病貴”明顯改觀。
記者在脫貧攻堅一線采訪發現,脫貧群眾(zhong) 的歡聲笑語多了。“收入年年漲,生活節節高,日子越過越舒心。”吉林省汪清縣大興(xing) 溝鎮上村村脫貧戶劉文光滿臉笑容地說。
短板補起來,脫貧地區發展後勁更強了
“大家好,我們(men) 又見麵了!”陝西柞水縣小嶺鎮金米村的電商直播間裏,帶貨主播李旭瑛又開始熱情推介村裏的木耳。
村村通4G、通公路,光網寬帶全覆蓋、快遞全覆蓋,“互聯網+”讓金米村木耳“飛出”秦嶺深處,賣到全國,也讓鄉(xiang) 親(qin) 們(men) 大步邁向小康生活。
金米村是個(ge) 縮影。在全國,脫貧攻堅讓許多貧困地區發生了滄桑巨變。8年間,脫貧地區新增鐵路裏程3.5萬(wan) 公裏,100多個(ge) 縣結束不通鐵路的曆史;新改建農(nong) 村公路110萬(wan) 公裏,具備條件的鄉(xiang) 鎮和建製村全部通硬化路、通客車、通郵路。交通運輸打通“大動脈”,暢通“微循環”,活躍經濟社會(hui) 發展“血脈”。1700多萬(wan) 脫貧人口告別飲水不安全,農(nong) 網供電可靠率達99%,農(nong) 村大電網覆蓋範圍內(nei) 全部通動力電,脫貧村通光纖和4G比例均超過98%。脫貧地區吃水難、用電難、通信難等一去不複返。
“家鄉(xiang) 一年一個(ge) 樣,發展條件越來越好,堅定了我返鄉(xiang) 創業(ye) 的決(jue) 心。”雲(yun) 南省富源縣富村鎮的侯佑林,利用在浙江學到的刺繡工藝品加工技術,返鄉(xiang) 開設21個(ge) 村級扶貧工廠,帶領3000多名留守婦女“繡”出好日子。
基礎設施等發展短板補上,脫貧地區經濟活力和發展後勁明顯增強。
“通過脫貧攻堅,我們(men) 縣經濟總量連上台階。”河南省內(nei) 鄉(xiang) 縣縣長楊曙光介紹,在龍頭企業(ye) 牧原集團的強力帶動下,全縣1.6萬(wan) 餘(yu) 戶脫貧戶、97個(ge) 脫貧村嵌入養(yang) 殖產(chan) 業(ye) 鏈,脫貧戶年均增收3200元以上。
不光是河南內(nei) 鄉(xiang) ,甘肅定西的土豆、江西贛南的臍橙、陝西洛川的蘋果……脫貧地區一大批特色優(you) 勢產(chan) 業(ye) 拔節成長,電商、光伏等新業(ye) 態蓬勃興(xing) 起,每個(ge) 脫貧縣都形成了2—3個(ge) 特色主導產(chan) 業(ye) 。“十三五”期間,脫貧地區經濟持續保持較快增長,一般公共預算財政收入年均增幅高於(yu) 全國平均水平約7個(ge) 百分點。
脫貧質量穩步提高,鄉(xiang) 村振興(xing) 基礎更堅實
打開內(nei) 蒙古興(xing) 和縣城關(guan) 鎮二十三號村郭玉發家的脫貧資料袋:2017—2019年,牛驢養(yang) 殖規模從(cong) 2頭增加到10頭,種植規模從(cong) 6畝(mu) 增加到50多畝(mu) ,全家人均純收入從(cong) 4100多元增加到1.1萬(wan) 多元。近年來,生產(chan) 經營性收入占比逐年上升,自主脫貧能力不斷增強,郭玉發成了村裏的致富帶頭人。
一個(ge) 個(ge) 資料袋記錄下脫貧攻堅戰曆程。在全國建檔立卡貧困人口中,90%以上得到了產(chan) 業(ye) 扶貧和就業(ye) 扶貧支持,2/3以上主要靠外出務工和產(chan) 業(ye) 脫貧,發展能力穩步提高。
脫貧摘帽是幹出來的。脫貧質量不斷提升的背後,是廣大群眾(zhong) 內(nei) 生動力、發展能力的不斷增強。
雲(yun) 南省西疇縣岩頭村“長”在懸崖上,路旁高聳的峭壁上,“實幹”兩(liang) 字分外醒目。“不能讓大岩子擋住了致富路!”黨(dang) 員李華明站了出來,帶領大夥(huo) 鑿岩修路:缺乏資金,村民賣雞賣牛自籌經費;缺乏勞力,男女老少齊上陣,白天黑夜輪班幹,硬生生地在懸崖上“摳”出了一條4米寬的毛坯路。駐村工作隊牽線,上項目教技術,鄉(xiang) 親(qin) 們(men) 擼起袖子發展種養(yang) 業(ye) ,短短兩(liang) 年實現了脫貧摘帽。
在脫貧攻堅戰中,基層組織帶領群眾(zhong) 甩開膀子加油幹,凝聚力戰鬥力不斷增強。在精準扶貧中,廣大基層幹部、扶貧幹部用心用情用愛為(wei) 貧困群眾(zhong) 辦實事、解難題,工作能力明顯提高,鄉(xiang) 村治理能力不斷提升,黨(dang) 群關(guan) 係更加緊密。
“脫貧攻堅產(chan) 生了巨大的‘溢出效應’,帶動了整個(ge) 中西部農(nong) 村的全麵發展,為(wei) 實現鄉(xiang) 村振興(xing) 奠定了堅實的基礎。脫貧攻堅中形成的精準施策、選派第一書(shu) 記和駐村工作隊等經驗和做法,為(wei) 今後鄉(xiang) 村振興(xing) 積累了寶貴經驗。”北京師範大學中國扶貧研究院院長張琦說。
脫貧摘帽不是終點,而是新生活、新奮鬥的起點。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接續推進鄉(xiang) 村振興(xing) ,鄉(xiang) 村大地激發起蓬勃力量,億(yi) 萬(wan) 農(nong) 民正向著更加美好的生活繼續奮鬥!
關(guan) 於(yu) 我們(men) 聯係我們(men) 網站地圖 用戶調查
ky体育中心 版權所有